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观赏草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薛景 朱军胜 桑景拴 《现代园艺》 2012年第1期45-46,共2页
观赏草品类繁多、姿态优美,是集多种功用于一身的植物佳品。观赏草具有优良的栽培特点和较高的观赏价值,呈现出婀娜多姿、引人入胜的观赏特性,在城乡园林绿化的应用上,尤其是在城市绿化方面,具有为数众多的应用方式,彰显不可替代的重要... 观赏草品类繁多、姿态优美,是集多种功用于一身的植物佳品。观赏草具有优良的栽培特点和较高的观赏价值,呈现出婀娜多姿、引人入胜的观赏特性,在城乡园林绿化的应用上,尤其是在城市绿化方面,具有为数众多的应用方式,彰显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草 观赏特性 城市绿化 应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温室促成栽培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琴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2期18-18,共1页
牡丹温室催花是牡丹周年开花的重要部分,近年来牡丹反季节催花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已被广大花农所认知。本文详细介绍在温室催花各个环节技术要点。
关键词 牡丹 苗木选择与处理 基质的配制 温室管理关键技术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嫁接方法对牡丹成活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安春明 《河南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6-7,22,共3页
牡丹繁殖方法很多,但在生产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就是嫁接法。嫁接繁殖具有保留牡丹亲本性状、操作方便、繁殖系数较大等优点。因此,嫁接成活率高低直接影响着繁殖速度和效益,运用不同嫁接方法,通过不同方法嫁接成活率对比,筛选出最佳方... 牡丹繁殖方法很多,但在生产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就是嫁接法。嫁接繁殖具有保留牡丹亲本性状、操作方便、繁殖系数较大等优点。因此,嫁接成活率高低直接影响着繁殖速度和效益,运用不同嫁接方法,通过不同方法嫁接成活率对比,筛选出最佳方法进行生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接 牡丹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不同嫁接方法成活率试验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改秀 王海歌 +2 位作者 郑红霞 李晓斐 姜钧 《河南农业》 2012年第5期16-16,共1页
加快国外引进和名优精品牡丹的繁殖速度.建立牡丹种苗系列化繁育体系,是今后牡丹产业化开发的关键环节。根据基金项目建设内容,经过嫁接繁殖试验,筛选出最有效的嫁接方法。
关键词 嫁接方法 繁殖试验 牡丹 成活率 产业化开发 繁育体系 繁殖速度 项目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新品种培育方法及推广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军胜 《现代园艺》 2020年第22期19-20,共2页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句名言从唐代延续至今,牡丹在人们心中是富贵花也是财富花,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作物。与时俱进制定栽培目标,培育专用品种系列应用于园林绿化、容器栽培、切花栽培及药材、油料、香精及保健品...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句名言从唐代延续至今,牡丹在人们心中是富贵花也是财富花,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作物。与时俱进制定栽培目标,培育专用品种系列应用于园林绿化、容器栽培、切花栽培及药材、油料、香精及保健品生产领域。用有性繁殖播种培育新品种,无性繁殖分株、嫁接商品化生产,改良品种牡丹。采用引种驯化、芽变选育、实生选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技术培育新品种,同时结合市场需求,不但要培育旅游观赏品系,还要培育牡丹深加工原料产品,培育牡丹品种多样化,不再单一化。调整牡丹市场供需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新品种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开展森林认证的对策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向阳 花杰 李志超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2期11-13,共3页
森林认证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国内其他省份也在进行有益探索,但在河南尚未起步。针对河南省开展森林认证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森林认证 问题 对策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开花前的管理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琴 朱军胜 《现代园艺》 2013年第4期39-39,共1页
为了保证牡丹的开花质量,特别重视2~3月份的管理,其中病害的防治,水肥的到位,修剪及时,是保证牡丹开花的关键。
关键词 牡丹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新品种选育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高福玲 孙国润 安春明 《河南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9-10,32,共3页
在原来牡丹品种园的基础上,根据牡丹品种的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利用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理论,依照牡丹生理变异、生长特性、形态、生态特性变异和细胞学、遗传学基础理论开展了杂交实验、对比实验,选择培育出5个牡丹新品种。
关键词 牡丹 新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甘晓丽 《现代园艺》 2017年第2期17-17,共1页
本试验就如何提高牡丹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从组培苗生长状态、移栽季节、基质湿度管理等3方面对牡丹组培苗的移栽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月及9月份是牡丹组培苗的最佳移栽时期;牡丹组培苗生根后1个月,茎基部已半木质化,移栽后... 本试验就如何提高牡丹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从组培苗生长状态、移栽季节、基质湿度管理等3方面对牡丹组培苗的移栽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月及9月份是牡丹组培苗的最佳移栽时期;牡丹组培苗生根后1个月,茎基部已半木质化,移栽后容易成活;移栽后温度15~20℃,控制基质湿度约1/3湿,空气湿度70%~80%,并保持环境空气流通,可以有效减少组培苗移栽后根系腐烂现象,提高移栽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组培苗 移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化牡丹地膜覆盖移栽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10
作者 田玉广 师媛媛 +1 位作者 郑红霞 朱军胜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9期209-210,共2页
从起苗与运输、栽植与修剪、选膜与覆膜、栽植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老龄牡丹地膜覆盖移栽技术,针对地膜覆盖对牡丹生长的影响探讨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膜内土温可升高3~7℃,不同品种间生长势存在差异,该技术有利于改善土壤小气候... 从起苗与运输、栽植与修剪、选膜与覆膜、栽植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老龄牡丹地膜覆盖移栽技术,针对地膜覆盖对牡丹生长的影响探讨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膜内土温可升高3~7℃,不同品种间生长势存在差异,该技术有利于改善土壤小气候,利于牡丹根系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牡丹 地膜覆盖 移栽技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杂交育种关键技术
11
作者 朱军胜 《农技服务》 2016年第9期41-41,共1页
为了培育花梗直立、花色鲜艳、花期较长的牡丹新品种,每年在国家牡丹园进行大量的牡丹杂交育种工作。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实际操作,总结牡丹杂交育种各环节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为牡丹杂交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牡丹 杂交 授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嫁接繁殖
12
作者 张申申 《农技服务》 2016年第18期149-,共1页
中国牡丹嫁接繁殖历史悠久,初以牡丹根为砧木,后发展为芍药根做砧木。也可利用四至六年生凤丹或生长势强的单瓣牡丹嫁接不同花型、花色的"什样锦"。
关键词 牡丹 植物种植 嫁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林业造林技术的发展
13
作者 刘伟 花杰 张晓航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4年第15期43-44,共2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人们愈加关注林业资源的建设,以林业资源优化生态环境。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和扩充,成了当前林业建设者的重要研究内容。作者从现阶段林业资源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人们愈加关注林业资源的建设,以林业资源优化生态环境。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和扩充,成了当前林业建设者的重要研究内容。作者从现阶段林业资源的相关问题出发,不断更新造林技术,扩充森林后备资源,保证林业资源的长足发展与永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资源 造林 技术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基因库营建技术研究
14
作者 高福玲 孙国润 安春明 《河北农业科学》 2008年第12期10-11,共2页
在原牡丹品种园的基础上,采取集中保存方式,重新规划圃地,划出28.67 hm^2土地营建基因库,其中8.67 hm^2为品种区(主要为中原牡丹),包括品种展览区、品种繁殖区和新品种种植区;3.33 hm^2为野生牡丹区(含紫斑牡丹);16.67 hm^2作为实... 在原牡丹品种园的基础上,采取集中保存方式,重新规划圃地,划出28.67 hm^2土地营建基因库,其中8.67 hm^2为品种区(主要为中原牡丹),包括品种展览区、品种繁殖区和新品种种植区;3.33 hm^2为野生牡丹区(含紫斑牡丹);16.67 hm^2作为实生苗繁殖区,将每年采收的种子播种,从中选育新品种、作为砧木或药用等。重新鉴定原有品种,并拍照,登记造册,将收集的牡丹品种按色系进行分类定植,每个品种定植10--15株,对收集交流及繁育的新品种也按每个品种5--15株定植,以便于管理、观察、记载、对比及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基因库 营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