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观赏草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薛景
朱军胜
桑景拴
-
机构
河南安阳市道路绿化管理站
洛阳市中心苗圃
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
-
出处
《现代园艺》
2012年第1期45-46,共2页
-
文摘
观赏草品类繁多、姿态优美,是集多种功用于一身的植物佳品。观赏草具有优良的栽培特点和较高的观赏价值,呈现出婀娜多姿、引人入胜的观赏特性,在城乡园林绿化的应用上,尤其是在城市绿化方面,具有为数众多的应用方式,彰显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
-
关键词
观赏草
观赏特性
城市绿化
应用方式
-
分类号
S682.36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牡丹温室促成栽培技术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杨琴
-
机构
洛阳市中心苗圃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2期18-18,共1页
-
文摘
牡丹温室催花是牡丹周年开花的重要部分,近年来牡丹反季节催花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已被广大花农所认知。本文详细介绍在温室催花各个环节技术要点。
-
关键词
牡丹
苗木选择与处理
基质的配制
温室管理关键技术指标
-
分类号
S685.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嫁接方法对牡丹成活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安春明
-
机构
洛阳市中心苗圃
-
出处
《河南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6-7,22,共3页
-
文摘
牡丹繁殖方法很多,但在生产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就是嫁接法。嫁接繁殖具有保留牡丹亲本性状、操作方便、繁殖系数较大等优点。因此,嫁接成活率高低直接影响着繁殖速度和效益,运用不同嫁接方法,通过不同方法嫁接成活率对比,筛选出最佳方法进行生产应用。
-
关键词
嫁接
牡丹
成活率
-
Keywords
grafting
The peony
The survival rate
-
分类号
S685.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牡丹不同嫁接方法成活率试验分析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刘改秀
王海歌
郑红霞
李晓斐
姜钧
-
机构
洛阳市中心苗圃
洛阳市渔政渔船检验监督管理站
-
出处
《河南农业》
2012年第5期16-16,共1页
-
基金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牡丹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091100110100)
-
文摘
加快国外引进和名优精品牡丹的繁殖速度.建立牡丹种苗系列化繁育体系,是今后牡丹产业化开发的关键环节。根据基金项目建设内容,经过嫁接繁殖试验,筛选出最有效的嫁接方法。
-
关键词
嫁接方法
繁殖试验
牡丹
成活率
产业化开发
繁育体系
繁殖速度
项目建设
-
分类号
S665.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牡丹新品种培育方法及推广
被引量:2
- 5
-
-
作者
朱军胜
-
机构
洛阳市中心苗圃
-
出处
《现代园艺》
2020年第22期19-20,共2页
-
文摘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句名言从唐代延续至今,牡丹在人们心中是富贵花也是财富花,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作物。与时俱进制定栽培目标,培育专用品种系列应用于园林绿化、容器栽培、切花栽培及药材、油料、香精及保健品生产领域。用有性繁殖播种培育新品种,无性繁殖分株、嫁接商品化生产,改良品种牡丹。采用引种驯化、芽变选育、实生选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技术培育新品种,同时结合市场需求,不但要培育旅游观赏品系,还要培育牡丹深加工原料产品,培育牡丹品种多样化,不再单一化。调整牡丹市场供需平衡。
-
关键词
牡丹
新品种
培育
-
分类号
S685.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河南省开展森林认证的对策探讨
被引量:2
- 6
-
-
作者
张向阳
花杰
李志超
-
机构
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洛阳市中心苗圃
洛阳市林业调查规划管理站
-
出处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2期11-13,共3页
-
文摘
森林认证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国内其他省份也在进行有益探索,但在河南尚未起步。针对河南省开展森林认证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关键词
森林认证
问题
对策
河南省
-
Keywords
forest certific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Henan
-
分类号
F326.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牡丹开花前的管理
被引量:2
- 7
-
-
作者
杨琴
朱军胜
-
机构
洛阳市中心苗圃
-
出处
《现代园艺》
2013年第4期39-39,共1页
-
文摘
为了保证牡丹的开花质量,特别重视2~3月份的管理,其中病害的防治,水肥的到位,修剪及时,是保证牡丹开花的关键。
-
关键词
牡丹
管理
-
分类号
S685.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牡丹新品种选育研究
被引量:2
- 8
-
-
作者
高福玲
孙国润
安春明
-
机构
河南省经济林和林木种苗工作站
洛阳市中心苗圃
-
出处
《河南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9-10,32,共3页
-
文摘
在原来牡丹品种园的基础上,根据牡丹品种的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利用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理论,依照牡丹生理变异、生长特性、形态、生态特性变异和细胞学、遗传学基础理论开展了杂交实验、对比实验,选择培育出5个牡丹新品种。
-
关键词
牡丹
新品种选育
-
Keywords
tree peony
new variety breeding
-
分类号
S685.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牡丹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
被引量:1
- 9
-
-
作者
甘晓丽
-
机构
洛阳市中心苗圃
-
出处
《现代园艺》
2017年第2期17-17,共1页
-
文摘
本试验就如何提高牡丹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从组培苗生长状态、移栽季节、基质湿度管理等3方面对牡丹组培苗的移栽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月及9月份是牡丹组培苗的最佳移栽时期;牡丹组培苗生根后1个月,茎基部已半木质化,移栽后容易成活;移栽后温度15~20℃,控制基质湿度约1/3湿,空气湿度70%~80%,并保持环境空气流通,可以有效减少组培苗移栽后根系腐烂现象,提高移栽成活率。
-
关键词
牡丹
组培苗
移栽技术
-
分类号
S685.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老龄化牡丹地膜覆盖移栽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 10
-
-
作者
田玉广
师媛媛
郑红霞
朱军胜
-
机构
河南省洛阳市园艺工作站
洛阳市中心苗圃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9期209-210,共2页
-
文摘
从起苗与运输、栽植与修剪、选膜与覆膜、栽植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老龄牡丹地膜覆盖移栽技术,针对地膜覆盖对牡丹生长的影响探讨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膜内土温可升高3~7℃,不同品种间生长势存在差异,该技术有利于改善土壤小气候,利于牡丹根系的生长。
-
关键词
老龄牡丹
地膜覆盖
移栽技术
应用效果
-
分类号
S685.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牡丹杂交育种关键技术
- 11
-
-
作者
朱军胜
-
机构
洛阳市中心苗圃
-
出处
《农技服务》
2016年第9期41-41,共1页
-
文摘
为了培育花梗直立、花色鲜艳、花期较长的牡丹新品种,每年在国家牡丹园进行大量的牡丹杂交育种工作。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实际操作,总结牡丹杂交育种各环节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为牡丹杂交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牡丹
杂交
授粉
-
分类号
S512.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牡丹嫁接繁殖
- 12
-
-
作者
张申申
-
机构
洛阳市中心苗圃
-
出处
《农技服务》
2016年第18期149-,共1页
-
文摘
中国牡丹嫁接繁殖历史悠久,初以牡丹根为砧木,后发展为芍药根做砧木。也可利用四至六年生凤丹或生长势强的单瓣牡丹嫁接不同花型、花色的"什样锦"。
-
关键词
牡丹
植物种植
嫁接
-
分类号
S685.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浅谈林业造林技术的发展
- 13
-
-
作者
刘伟
花杰
张晓航
-
机构
河南省洛阳市林业调查规划管理站
河南省洛阳市中心苗圃
河南省洛阳市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心
-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4年第15期43-44,共2页
-
文摘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人们愈加关注林业资源的建设,以林业资源优化生态环境。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和扩充,成了当前林业建设者的重要研究内容。作者从现阶段林业资源的相关问题出发,不断更新造林技术,扩充森林后备资源,保证林业资源的长足发展与永续利用。
-
关键词
林业资源
造林
技术
发展
-
分类号
S7-9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牡丹基因库营建技术研究
- 14
-
-
作者
高福玲
孙国润
安春明
-
机构
河南省经济林和林木种苗工作站
洛阳市中心苗圃
-
出处
《河北农业科学》
2008年第12期10-11,共2页
-
文摘
在原牡丹品种园的基础上,采取集中保存方式,重新规划圃地,划出28.67 hm^2土地营建基因库,其中8.67 hm^2为品种区(主要为中原牡丹),包括品种展览区、品种繁殖区和新品种种植区;3.33 hm^2为野生牡丹区(含紫斑牡丹);16.67 hm^2作为实生苗繁殖区,将每年采收的种子播种,从中选育新品种、作为砧木或药用等。重新鉴定原有品种,并拍照,登记造册,将收集的牡丹品种按色系进行分类定植,每个品种定植10--15株,对收集交流及繁育的新品种也按每个品种5--15株定植,以便于管理、观察、记载、对比及鉴定。
-
关键词
牡丹
基因库
营建技术
-
Keywords
Peony
Gene pool
Establishment technique
-
分类号
S685.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