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中心超声筛查中国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结果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2
1
作者 华扬 陶昀璐 +17 位作者 李梅 勇强 何文 赵晖 罗燕 张艳 彭涛 于德林 潘旭东 吴春霞 牛小媛 胡凤云 何香芹 袁建军 褚文 唐凤珍 艾红 崔进川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617-623,共7页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我国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建立中国人群卒中发病危险的预测模型,以早期防治卒中。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1年7月—2012年4月,41家基地医院首次联合对我国6个省市40个项目区715286人进行...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我国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建立中国人群卒中发病危险的预测模型,以早期防治卒中。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1年7月—2012年4月,41家基地医院首次联合对我国6个省市40个项目区715286人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及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对其中61860例患者进行颈动脉CDFI筛查,高危人群(暴露于≥3项危险因素)有49386例。筛查记录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情况、斑块数量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并对颈动脉IMT是否增厚、有无颈动脉斑块和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狭窄率0~49%与≥50%)分别与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心房颤动、吸烟、缺乏体育锻炼是颈动脉 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OR =1.17,95%CI:1.12~1.22;心房颤动,OR=1.15,95%CI:1.09~1.21;吸烟,OR=1.13,95%CI:1.08~1.17;缺乏体育锻炼,OR=1.12,95%CI:1.08~1.16)。(2)高血压、心房颤动、吸烟、糖尿病是颈动脉斑块及颈动脉狭窄率≥50%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斑块,高血压:OR =1.55,95%CI:1.47~1.62;心房颤动:OR =1.13,95%CI:1.06~1.21;吸烟:OR=1.16,95%CI:1.11~1.22;糖尿病:OR=1.30,95%CI:1.24~1.37。颈动脉狭窄率≥50%,高血压:OR=1.78,95%CI:1.55~2.03;心房颤动:OR=1.59,95%CI:1.39~1.81;吸烟:OR=1.33,95%CI:1.20~1.48;糖尿病:OR=1.30,95%CI:1.17~1.45)。单纯肥胖不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及颈动脉狭窄率≥50%的发生率(OR分别为0.78、0.83,95%CI分别为0.75~0.82、0.75~0.92)。结论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可作为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及危险因素检测有价值的手段,对早期诊断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超声 筛查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介入硬化治疗大块型、巨块型肝血管瘤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4
2
作者 梁荷英 付伟娟 +4 位作者 郭孝伟 王艺海 寇育红 褚雯 马丽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 研究超声介入硬化治疗肝血管瘤大块型、巨块型的临床价值和远期疗效。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由里向外,多点、多面向瘤体内注入硬化剂,按瘤体体积公式计算注药量,设计分次注药量。结果 穿刺治疗3750例,消失率、基本消失... 目的 研究超声介入硬化治疗肝血管瘤大块型、巨块型的临床价值和远期疗效。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由里向外,多点、多面向瘤体内注入硬化剂,按瘤体体积公式计算注药量,设计分次注药量。结果 穿刺治疗3750例,消失率、基本消失率分别为大结节型98.45%、1.55%;大块型30.25%、31.65%;巨块型5.1%、0,巨块型中瘤体直径缩小1/2~2/3者占94.9%。穿刺治疗总有效率100%。并发肝内出血0.133%。结论 超声介入治疗肝血管瘤大结节型、大块型为最佳治疗期,疗效满意,瘤体消失率高。远期观察无复发,对肝、肾功能无损伤,可达康复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穿刺 肝血管瘤 硬化剂 远期疗效 硬化治疗 大块型 巨块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血管气管切面在筛查胎儿心脏大血管异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娄丽平 王华 张灵巧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721-723,共3页
目的:总结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在筛查胎儿心脏大血管异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21年12月间经产前检查提示心脏大血管畸形,后经随访证实的91例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分析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三血管气管切... 目的:总结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在筛查胎儿心脏大血管异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21年12月间经产前检查提示心脏大血管畸形,后经随访证实的91例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分析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在筛查大血管畸形中的价值。结果:产前超声检查共诊断出91例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其中占比最高的前三位心脏畸形类型分别为肺动脉狭窄(26例)、大动脉转位(21例)以及肺动脉瓣狭窄(13例)。三血管气管切面检出心脏大血管异常88例,其中大血管位置异常29例,其中2例因大动脉转位漏诊,其大血管位置异常检出率为93.55%(29/31)。大血管数目异常20例,其中1例因肺静脉心上型异位引流漏诊,大血管数目异常检出率为95.24%(20/21)。大血管管腔内径异常39例,无漏诊病例,大血管管腔内径异常检出率为100.00%。结论:在四腔心切面及左右室流出道切面上联合三血管以及三血管-气管切面,可有效提高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筛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脏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