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与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的FFA表现
1
作者 王利群 聂新刚 赵丽红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4-524,共1页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 FFA 表现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脱离状态下色素上皮细胞的凋亡变异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声桃 郭希让 +1 位作者 鲍玉洲 王永淑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0-418,共9页
探讨视网膜脱离(RD)后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凋亡。方法 制造有色眼家兔的RD模型,以流式细胞仪(FCM)技术分析RD后28天内RPE细胞的凋亡变化。结果 RD后8h RPE细胞凋亡显著增加,第7天达顶峰,凋亡细胞平... 探讨视网膜脱离(RD)后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凋亡。方法 制造有色眼家兔的RD模型,以流式细胞仪(FCM)技术分析RD后28天内RPE细胞的凋亡变化。结果 RD后8h RPE细胞凋亡显著增加,第7天达顶峰,凋亡细胞平均数由正常的131.67±35.67上升至1196.2±238,凋亡率由正常的0.70%±0.21%上升至5.98%±1.21%,然后缓慢下降,第28天仍显著高于正常。结论 RD可导致RPE细胞的凋亡。RD后28天内,随时间延长,RPE凋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视网膜脱离状态下玻璃体NGF水平及视网膜细胞动态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声桃 郭希让 +2 位作者 吴景兰 鲍玉洲 王永淑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0-574,共5页
目的 :研究视网膜脱离状态下玻璃体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NGF)水平及视网膜细胞的动态变化 ,为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健康青紫兰家兔制备视网膜脱离模型 ,模型制备后 8h ,1d ,4d ,7d ,14d以夹心酶免疫反应方法检测玻璃体... 目的 :研究视网膜脱离状态下玻璃体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NGF)水平及视网膜细胞的动态变化 ,为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健康青紫兰家兔制备视网膜脱离模型 ,模型制备后 8h ,1d ,4d ,7d ,14d以夹心酶免疫反应方法检测玻璃体NGF的水平 ,同时制备视网膜光镜、电镜标本 ,观察视网膜细胞的动态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①家兔正常玻璃体NGF的水平为 (16 48± 2 5 2 )ng/L。视网膜脱离后 8h玻璃体NGF水平已增加 ,1d后达正常水平的 12 6倍 ;脱离后第 4d为正常水平的 4倍 ;第 14d降至正常水平。②视网膜脱离后第 4~ 7d变性及凋亡视细胞数增加 ,与玻璃体NGF水平显著负相关。③视网膜脱离 7d后神经节细胞层的厚度与玻璃体NGF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 :NGF对视网膜细胞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神经生长因子 视网膜细胞 玻璃体N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文利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4期267-268,共2页
目的 探讨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 2 2例 2 2眼不同原因引起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取该术式 ,以降低眼压 ,解除症状 ,术后随访 3~ 36个月。结果 术后各眼视力基本保持不变 ;眼压控制在 6 ... 目的 探讨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 2 2例 2 2眼不同原因引起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取该术式 ,以降低眼压 ,解除症状 ,术后随访 3~ 36个月。结果 术后各眼视力基本保持不变 ;眼压控制在 6 .46~ 2 0 .5 5 m m Hg(1k Pa=7.5 mm Hg)者 12眼(5 4.5 % ) ;2 0 .5 5~ 2 8.0 1mm Hg者 5眼 (2 2 .7% )配合眼球按摩后眼压下降 ;眼压 >2 8.0 1mm Hg者 4眼 (18.2 % ) ;<6 .46 mm Hg者 1例 ,术后 1a眼球萎缩。眼部刺激症状消失或减轻者 19眼 (86 .3% ) ,不能缓解者 3眼 (13.6 % ) ,于术后 2~ 6个月行眼球摘除术。虹膜表面及瞳孔缘新生血管均减少 ,13眼 (5 9% )术后 0 .5 a冷冻区域新生血管消失。结论 对于较晚期视功能差 ,眼部不适症状明显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本术式可有效控制眼压 ,缓解症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冷冻 小梁切除术 治疗 晚期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眼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谷氨酸含量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永淑 郭希让 鲍玉洲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 研究兔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retinaldetachment,RD)后不同时程视网膜内谷氨酸 (glutamate,Glu)含量变化及视网膜色素上皮 (vetinalpigmentepithelial,RPE)细胞增殖状况及其 2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4 2只有色家兔 ,按时间随机分为 ... 目的 研究兔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retinaldetachment,RD)后不同时程视网膜内谷氨酸 (glutamate,Glu)含量变化及视网膜色素上皮 (vetinalpigmentepithelial,RPE)细胞增殖状况及其 2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4 2只有色家兔 ,按时间随机分为 6组 :8h ,1、4、7、14及 2 8d。任选 1眼制备RD模型 ,另 1眼为对照眼。各组采用高压液相色谱仪(HPLC)及流式细胞仪 (FCM)分别对视网膜内Glu浓度及RPE细胞DNA进行定量检测 ,并寻找 2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RD后 8h ,视网膜内Glu含量明显升高 ( 4 .6 8±1 2 2 ) μmol·g-1,与对照眼 ( 1.87± 0 .81) μmol·g-1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但随着脱离时间的推移 ,至 14d ,视网膜内Glu含量明显回降 ( 3.78± 0 .88) μmol·g-1,与对照眼( 1.5 7± 0 .6 6 ) μmol·g-1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RPE细胞的增殖指数 (PI)在RD后 8h明显增加 ( 18.4 1%± 0 .2 2 % ) ,与对照眼 ( 16 .6 2 %± 0 .6 9% )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但 2 8d组实验眼 ( 16 .70 %± 0 .88% )与对照眼 ( 15 .4 1%± 2 .4 4 % )的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且视网膜内Glu含量变化与RPE细胞的PI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 .4 36 ,P <0 .0 1)。结论 视网膜脱离后RPE细胞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高压液相色谱仪 流式细胞仪 视网膜色素上皮 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C与5-氟尿嘧啶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6
作者 张新丽 高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2-52,共1页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2年内的手术失败率仍居高不下,主要原因为滤过道瘢痕化.丝裂霉素C(MMC)与5-氟尿嘧啶(5-FU)作为抗代射药物能减少滤过道瘢痕形成,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5-氟尿嘧啶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 抗代射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院介绍的技巧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素玲 刘春乔 王素红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8期618-619,共2页
关键词 入院介绍 病人教育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