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巴地区洛南县灾害性天气对红仁核桃影响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英宏 王根宪 +5 位作者 董兆斌 王华 严红梅 李媛 谭金有 李亮 《果树资源学报》 2023年第4期41-43,61,共4页
通过秦巴地区洛南县气候特点和近31年气象资料关联数据分析,总结了该县气候特点和灾害性天气发生规律。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探索了晚霜冻害等主要灾害性天气对红仁核桃生长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红仁核桃具有物候期晚、避晚霜等特点,适... 通过秦巴地区洛南县气候特点和近31年气象资料关联数据分析,总结了该县气候特点和灾害性天气发生规律。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探索了晚霜冻害等主要灾害性天气对红仁核桃生长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红仁核桃具有物候期晚、避晚霜等特点,适宜当地发展,为红仁核桃成功引种和进一步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南县 灾害性天气 红仁核桃 引种栽培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南县核桃黑斑病危害调查及防治试验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春莉 王英宏 +3 位作者 王善振 陈虎明 樊伟 王丹丽 《陕西农业科学》 2002年第3期41-42,3,共3页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 ,近年来在洛南县严重发生。据调查 :平均株受害率 94 .72 % ,果实受害率 4 3.5 3% ,早实类较晚实类核桃品种易感病 ,其中早实类的不同品种感病程度亦不同。人工清除病源是防治核桃黑斑病简便易行的方...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 ,近年来在洛南县严重发生。据调查 :平均株受害率 94 .72 % ,果实受害率 4 3.5 3% ,早实类较晚实类核桃品种易感病 ,其中早实类的不同品种感病程度亦不同。人工清除病源是防治核桃黑斑病简便易行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黑斑病 防治效果 虫害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南县核桃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虎明 王英宏 +1 位作者 张亚雯 贺铁柱 《北方果树》 2008年第2期43-45,共3页
  核桃是洛南的传统拳头产品,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气候、地理环境优越,给核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关键词 核桃产业 育苗户 良种核桃 洛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南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评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君 卢根良 吴宽敏 《绿色科技》 2015年第9期344-346,共3页
通过对洛南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分析了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性意见。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 成效 评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影响洛南县飞播造林成效的因素
5
作者 岳绒珍 吴宽敏 《农村实用技术》 2015年第1期29-30,共2页
笔者在长期从事飞播造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通过对许多飞播造林地块的调查研究,分析影响飞播造林成败的因素,总结出了飞播造林的经验,为指导同行今后开展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飞播造林 成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核桃芽接成活率的制约因子及其有效控制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浩波 陈虎明 +6 位作者 樊伟 王长山 王善振 赵春莉 冀宏山 权忠会 李广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25,共4页
在洛南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试验结果表明 ,限制核桃芽接成活率的主要制约因子包括气温 (嫁接期 )、接前放水、复叶保留和嫁接速度 ;制约因子的有效控制为 :适宜嫁接期为 6月1 0日至 7月 1 0日 ,最佳期为 6月 2 0至 6月 30日 ;气温 2 0... 在洛南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试验结果表明 ,限制核桃芽接成活率的主要制约因子包括气温 (嫁接期 )、接前放水、复叶保留和嫁接速度 ;制约因子的有效控制为 :适宜嫁接期为 6月1 0日至 7月 1 0日 ,最佳期为 6月 2 0至 6月 30日 ;气温 2 0 .0~ 2 3.0℃ ,2 2 .0℃~ 2 2 .5℃最佳 ;采取接前 2~ 3d灌水 ,2 d最佳 ;同步进行 2~ 3片复叶保留 ;操作方法正确、熟练 ,在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 核桃 芽接成活率 制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南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君 吴宽敏 马翠霞 《农村实用技术》 2015年第7期19-22,共4页
核桃产业是洛南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但存在着管理水平低下、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条短小、亩均收益较低、科管难以跟上等问题,严重困扰了洛南核桃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洛南县核桃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核桃产业开发的现... 核桃产业是洛南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但存在着管理水平低下、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条短小、亩均收益较低、科管难以跟上等问题,严重困扰了洛南核桃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洛南县核桃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核桃产业开发的现状,并针对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产业化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仁核桃大树移植技术
8
作者 黄媛媛 梁森 +1 位作者 刘渊 王英宏 《西北园艺》 2024年第10期26-27,共2页
结合近年对4~5年生特色红仁核桃大树移植实践,探索总结出提高红仁核桃大树移植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即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带大土球移植、大穴整地、及时栽植、修剪树冠、支撑固定树体、加强栽后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等,使移植成活率平... 结合近年对4~5年生特色红仁核桃大树移植实践,探索总结出提高红仁核桃大树移植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即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带大土球移植、大穴整地、及时栽植、修剪树冠、支撑固定树体、加强栽后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等,使移植成活率平均达到92%以上,同时促进了树冠尽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红仁核桃 大树移植 成活率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核桃黑斑病药剂筛选及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18
9
作者 郭安柱 张力元 +2 位作者 李岩 朱姝颖 唐光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7-182,共6页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是一种危害核桃的重要病害。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以及田间防效。通过室内抑菌试验及田间喷雾防治试验,研究了中生菌素等14种杀菌剂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生菌素等7种...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是一种危害核桃的重要病害。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以及田间防效。通过室内抑菌试验及田间喷雾防治试验,研究了中生菌素等14种杀菌剂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生菌素等7种供试杀菌剂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原菌成团泛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EC 50在40.27~252.41 mg·L^-1,其中中生菌素的抑制作用最强,EC 50为40.27 mg·L^-1,噻霉酮、硫酸链霉素和春雷霉素的抑制作用相当,EC 50分别为50.62、53.25、54.88 mg·L^-1,氟啶胺的EC 50为176.96 mg·L^-1。中生菌素、噻霉酮、氟啶胺和春雷霉素4种药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核桃黑斑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防效依次顺序为:中生菌素>噻霉酮>氟啶胺>春雷霉素。中生菌素对核桃果实黑斑病防效为81.35%,对核桃叶部黑斑病防效为82.65%。春雷霉素对核桃果实黑斑病防效为71.58%,对核桃叶部黑斑病防效为74.87%。中生菌素、噻霉酮、氟啶胺和春雷霉素等药剂可作为防治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理想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黑斑病 杀菌剂 室内毒力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举肢蛾对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天凤 郭安柱 +1 位作者 张婷 唐光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1-167,共7页
探讨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对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反应,为研发核桃举肢蛾植物源引诱剂提供依据。采用电生理学方法测试了核桃举肢蛾对38种植物挥发物的EAG反应。结果表明,测试的38种化合物中,核桃... 探讨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对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反应,为研发核桃举肢蛾植物源引诱剂提供依据。采用电生理学方法测试了核桃举肢蛾对38种植物挥发物的EAG反应。结果表明,测试的38种化合物中,核桃举肢蛾对脂类化合物反应较强,其次为芳香类化合物,对萜烯类化合物反应相对较弱。雌虫对多数供试化合物的EAG反应强度大于雄虫,雌虫对乙酸己酯和反-2-己烯乙酸酯的EAG反应值最高,雄虫对反-2-己烯醇、反-2-己烯醛的EAG反应值最高且大于雌虫。在芳香类化合物中,苯甲醛可引起雌雄成虫明显的EGA反应。在萜类化合物中,雌虫对香叶醇和芳樟醇的EAG反应较明显,雄虫对柠檬醛EAG反应值相对较高。剂量反应曲线表明,在测定的浓度范围内,核桃举肢蛾雌雄成虫对反-2-己烯醇、反-2-己烯醛、顺-3-己烯醇、顺-3-己烯乙酸酯、乙酸己酯、己酸乙酯和苯甲醛的EAG反应变化趋势相同,对反-2-己烯乙酸酯、香叶醇和芳樟醇反应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核桃举肢蛾雌雄成虫对不同植物挥发物的EAG反应存在差异,雌虫对多数植物挥发物更敏感具有重要生态适应意义,利于其选择寄主、产卵场所等行为。研究结果为植物挥发物在核桃举肢蛾防治中的利用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举肢蛾 植物挥发物 触角电位 剂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实核桃新品种在秦岭南麓低山丘陵区引种表现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根宪 冀宏山 +1 位作者 王善振 惠立清 《山西果树》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5-26,共2页
秦岭南麓低山川塬丘陵区是全国著名的核桃主产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为了推动该区核桃栽培良种化,尽快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于1990年和1991年,先后从辽宁经济林研究所、山东果树所等科研单位引进国家及省级鉴定的早实新... 秦岭南麓低山川塬丘陵区是全国著名的核桃主产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为了推动该区核桃栽培良种化,尽快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于1990年和1991年,先后从辽宁经济林研究所、山东果树所等科研单位引进国家及省级鉴定的早实新品种18个,经过5年的栽培试验和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品种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实核桃主要新品种坚果品质及营养成分测定初报 被引量:25
12
作者 王根宪 冀宏山 +1 位作者 王善振 闫季娃 《落叶果树》 2000年第2期16-17,共2页
连续3年试验测定认为,引进的早实核桃新品种与当地晚实品种比较,坚果品质及核仁主要内含物营养成分无显著差异,且有些成分还略有增加。结合栽培试验结果综合分析认为,秦巴山区宜于推广的早实新品种为辽核1号、辽核4号、鲁光、香玲、扎34... 连续3年试验测定认为,引进的早实核桃新品种与当地晚实品种比较,坚果品质及核仁主要内含物营养成分无显著差异,且有些成分还略有增加。结合栽培试验结果综合分析认为,秦巴山区宜于推广的早实新品种为辽核1号、辽核4号、鲁光、香玲、扎343、元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坚果品质 营养成分 早实品种 核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腐烂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丹丽 《河南农业》 2016年第20期18-18,共1页
核桃腐烂病是洛南县核桃种植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据调查,受害株率达17%,直接影响核桃树势和产量,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对策,可有效控制其危害.
关键词 核桃 腐烂病 发生规律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核桃良种芽接成活率试验
14
作者 樊伟 陈虎明 +4 位作者 王长山 王善振 赵春莉 王丹丽 冀宏山 《陕西农业科学》 2002年第3期11-12,共2页
核桃芽接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 ,洛南县最适宜芽接时期在 6月 10日至 7月 10日 ,采用方块形芽接法 ,接前 2~ 3d放水处理 ,接口以上留 2~ 3片复叶 ,从取芽片到绑扎一般不要超过 1min,能明显提高芽接良种核桃苗木的成活率。
关键词 核桃 良种 芽接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履蚧危害调查及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15
作者 张亚雯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第8期75-76,共2页
笔者对草履蚧的危害进行了调查,并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草履蚧 危害调查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横沟象危害及防治试验
16
作者 张亚雯 杜正芹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第9期69-69,共1页
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同防治方法均取得了较好防治效果。
关键词 核桃横沟象 危害 防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及蔗糖代谢相关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特性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东 刘艳 +3 位作者 张晗 王洋 张子健 刘美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9-827,共9页
该研究以甘草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自然干旱方法,设计对照(CK)、轻度(LS)、中度(MS)、重度(SS)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分析甘草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及蔗糖代谢相关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s+)、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s-)... 该研究以甘草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自然干旱方法,设计对照(CK)、轻度(LS)、中度(MS)、重度(SS)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分析甘草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及蔗糖代谢相关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s+)、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s-)、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AI)、淀粉磷酸化酶(SP)]活性的变化,以探讨甘草的渗透调节特性以及糖分调节的酶学机制,揭示甘草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理。结果显示:(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甘草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束缚水/自由水的比值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甘草叶片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不同胁迫强度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其中在CK和LS干旱胁迫时蔗糖含量>淀粉含量>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在MS和SS干旱胁迫时淀粉含量>葡萄糖含量>蔗糖含量>果糖含量,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甘草叶片中蔗糖转化成了淀粉。(3)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甘草叶片的SPS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s活性和Inv(蔗糖转化酶)活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SP活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各胁迫处理的Ss+活性与CK差异不显著,而Ss-活性与CK差异显著,并且Ss-活性在各胁迫处理下远大于Ss+活性,表明甘草叶片Ss-活性在蔗糖代谢过程中占主导作用。(4)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LS中,NI与蔗糖呈负相关关系,Ss-与淀粉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蔗糖呈负相关关系;在MS中,蔗糖和葡萄糖与SPS、Ss+、Ss-、NI和AI均呈正相关关系,与SP呈负相关关系;在SS中,SP和NI与蔗糖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淀粉呈负相关关系;表明在轻度干旱处理下,Ss参加了蔗糖的分解,继而合成淀粉;在中度和重度干旱条件下,SP主要催化淀粉的分解来增加蔗糖含量以此平衡蔗糖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干旱胁迫 渗透调节 蔗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山区油松纯林与松栎混交林下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小强 张亚雯 +1 位作者 王英宏 邓锁平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34,共2页
对秦岭山区油松纯林与松栎混交林下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纯林与混交林都有富积养分的效应,但两者对养分的影响有明显差异。混交林在土壤表层、根际及土壤剖面上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明显高于纯林,而速效磷的含... 对秦岭山区油松纯林与松栎混交林下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纯林与混交林都有富积养分的效应,但两者对养分的影响有明显差异。混交林在土壤表层、根际及土壤剖面上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明显高于纯林,而速效磷的含量低于油松纯林。在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的含量,混交林比纯林分别增加83.8%、40.6%、127.6%、7.3%、44.4%。由于混交林能积累较多的有机质,因而更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纯林 松栎混交林 土壤养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枝食用菌加工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卫锋 刘彩莲 +1 位作者 杨君 吴宽敏 《农村实用技术》 2015年第7期46-48,共3页
利用桑园春季间伐的桑枝条加工生产食用菌,避免资源浪费,弥补食用菌生产原材料匮乏难题,促进蚕农增收;技术较易掌握,便于推广;桑枝食用菌绿色安全无污染。
关键词 桑枝食用菌 加工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