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泾惠渠灌区渠首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长期变化及其潜力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招 李强 +2 位作者 李璐路 毛全年 贾志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7-242,共6页
以泾惠渠灌区渠首——泾河张家山站长系列水文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滑动平均、Tenant、回归分析及概率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泾河来水形势、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以及汛期不可利用水量,深入研究了泾惠渠灌区渠首水资源可利用量、灌区可引水量... 以泾惠渠灌区渠首——泾河张家山站长系列水文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滑动平均、Tenant、回归分析及概率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泾河来水形势、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以及汛期不可利用水量,深入研究了泾惠渠灌区渠首水资源可利用量、灌区可引水量及引水潜力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泾河流域张家山站实测年径流量呈现出明显递减趋势,多年平均实测径流量从20世纪60年代的17.15亿m3下降到近十年来的9.95亿m3,实测径流距平最小达到-29.6%;河道内全年水资源可利用率基本维持在50%~60%左右;随着河道水资源利用的沙限的提高,灌区渠首可引水量及可引水量潜力均相应有所增加。按照目前泾河来水水源形势,灌区仍有1.66~2.10亿m3左右引水潜力可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资源 年径流量 水资源可利用率 生态流量 引水潜力 泾惠渠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下水合理埋深的井渠结合灌区水资源联合调控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慧 周维博 +3 位作者 贺军奇 王金凤 董起广 党永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2,共4页
以泾惠渠灌区为例,针对井渠结合灌区地下水超采及地下水位上升而导致的农田灌溉水环境等问题,从水位调控水量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地下水位合理埋深的水资源调控模式。在确定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和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地下水位合理埋深上... 以泾惠渠灌区为例,针对井渠结合灌区地下水超采及地下水位上升而导致的农田灌溉水环境等问题,从水位调控水量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地下水位合理埋深的水资源调控模式。在确定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和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地下水位合理埋深上下限的基础上,结合PSO-RBF神经网络对地下水位埋深预测的结果,设计了基本、节水两种水资源联合方案,对不同保证率下的灌区水资源进行了联合调控。结果表明:泾惠渠灌区地下水位合理埋深上限介于1.76-3.50m,下限介于8.7-25.0m,不同水文地质单元、植被类型的水位埋深上下限值差异较大;水资源联合调控时,局部地区出现地下水超采,需加强节水灌溉和多水源的联合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泾惠渠灌区 PSO-RBF神经网络 水资源联合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ANFIS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娜 周维博 +3 位作者 王金凤 贺军奇 董起广 党永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83,共4页
利用泾惠渠灌区1981—2010年的地下水埋深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地下水埋深的7个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量、蒸发量、渠灌引水量、地下水开采量以及渠井用水比5个因子作为主要影响因子,构造ANFIS模型,经训练后模拟结果与实际... 利用泾惠渠灌区1981—2010年的地下水埋深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地下水埋深的7个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量、蒸发量、渠灌引水量、地下水开采量以及渠井用水比5个因子作为主要影响因子,构造ANFIS模型,经训练后模拟结果与实际值较吻合,可以较精确地对未来的地下水埋深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FIS模型 地下水预测 主成分分析法 泾惠渠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