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2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泾川县水保局开展新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两周年宣传活动
1
作者
史鹏程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5期76-76,共1页
2013年3月1日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两周年,为了营造热烈隆重的宣传氛围,提高全民水土保持法律意识,泾川县水保局组织全体职工开展了全方位的宣传活动。一是印发宣传资料3000份,组织人员上街宣传;二是在县电...
2013年3月1日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两周年,为了营造热烈隆重的宣传氛围,提高全民水土保持法律意识,泾川县水保局组织全体职工开展了全方位的宣传活动。一是印发宣传资料3000份,组织人员上街宣传;二是在县电视台做了专题讲座和滚动宣传;三是和移动公司联合,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发送信息2000多条;四是在街道悬挂横幅标语进行了宣传;五是对3处大型户外水土保持宣传牌内容进行了更换。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全社会充分了解了新水土保持法的相关内容,增强了全县人民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生态、文明、和谐新泾川,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环境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宣传活动
泾川县
水保
保护生态环境
法律意识
宣传资料
专题讲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川县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
3
2
作者
完海明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第9期36-38,共3页
泾川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属陇东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为主。泾川县多年来一直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经过近50年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从1965年的1 389.6 km2下降到2014年的296.84 km2。通过不断的...
泾川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属陇东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为主。泾川县多年来一直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经过近50年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从1965年的1 389.6 km2下降到2014年的296.84 km2。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创新治理模式为动力,以综合治理与开发为特点,具有区域特色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介绍了泾川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与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文明
建设模式
建设成效
泾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川县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的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
1
3
作者
史鹏程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第8期67-68,共2页
新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以来,泾川县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时代命题,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不断完善水保监督执法体系,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分析总结了工作中存在的执法程序不规范、质量不高和重收费轻管理等...
新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以来,泾川县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时代命题,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不断完善水保监督执法体系,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分析总结了工作中存在的执法程序不规范、质量不高和重收费轻管理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落实生态恢复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督执法
建议
泾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期泾川县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方向与思路探讨
被引量:
1
4
作者
完海明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第18期31-34,共4页
党的十九大以来,泾川县水土保持工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为总目标,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主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
党的十九大以来,泾川县水土保持工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为总目标,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主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本文在总结以往水土保持治理成效的基础上,立足泾川县情、水情、地情实际,对新时期泾川县水土保持思路和举措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工作方向
思路
泾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川县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顺利通过国家评审
5
作者
史鹏程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第3期36-36,共1页
2015年1月13日,由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副司长牛崇桓带领的专家组对泾川县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进行了评审验收。与会专家现场考察了有关现场并查看了相关资料。在评审会上,观看了建设工作专题片,听取了泾川县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
2015年1月13日,由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副司长牛崇桓带领的专家组对泾川县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进行了评审验收。与会专家现场考察了有关现场并查看了相关资料。在评审会上,观看了建设工作专题片,听取了泾川县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专题工作汇报,同时进行了讨论和质询。专家组一致认为:泾川县始终把"生态立县"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战略,建立水土保持政府目标责任制,经过长期不懈的治理,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
泾川
水土保持司
现场考察
工作汇报
评审会
评审验收
土壤侵蚀量
政府目标
综合防护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川县水土保持林建设现状与经营措施
6
作者
吕秉世
郭全淑
+2 位作者
谢云
袁秀娟
王建平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7期59-60,共2页
泾川县全力营造水土保持林,取得了显著成效,面积达到39 757.2h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2.4%。本文对泾川县水土保持林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建设特点,总结出今后应该采取的主要经营措施,为相似地区水土保持林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泾川县
水土保持林
现状
经营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川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成效与做法
7
作者
完海明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年第16期41-42,45,共3页
泾川县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秦陇交界处,属黄土高原沟壑区,总面积1 409.3 km2,水土流失面积达1 389.6 km2,占总面积的98.6%。经过多年的水土保持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主要介绍了泾川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成效和做法,为今后更...
泾川县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秦陇交界处,属黄土高原沟壑区,总面积1 409.3 km2,水土流失面积达1 389.6 km2,占总面积的98.6%。经过多年的水土保持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主要介绍了泾川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成效和做法,为今后更好地做好泾川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成效
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川县田家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实践
8
作者
杜小龙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7期41-42,共2页
经过多年的治理与开发,泾川县田家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已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水土流失防治之路,成为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发的典范。在园区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注重发挥多元效应,不断扩大辐射带动功能,生态、...
经过多年的治理与开发,泾川县田家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已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水土流失防治之路,成为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发的典范。在园区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注重发挥多元效应,不断扩大辐射带动功能,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按照四大功能区的目标定位,坚持生态治理、资源培植、产业开发、科技创新相结合,着力打造和提升园区措施配置的科技含量,基本形成了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协调推进、水土保持试验示范研究与产业开发同步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格局,为当地及同类型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建设成效
泾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川多措并举宣传水土保持法
9
作者
史鹏程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第4期68-68,共1页
2015年3月1日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施行四周年。为进一步加强对水土保持法及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泾川县水保局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多措并举开展了水土保持法系列宣传活动。一是制定宣传计...
2015年3月1日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施行四周年。为进一步加强对水土保持法及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泾川县水保局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多措并举开展了水土保持法系列宣传活动。一是制定宣传计划。县水保局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精心研究部署,确定专人负责,制订了《201年水土保持法施行四周年宣传活动实施方案》,按照分工负责、协作配合、多方并进的方式将宣传任务分解到单位和人员,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活动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宣传活动
任务分解
泾川县
水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川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崛起之路
10
作者
史鹏程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10期I0001-I0002,I0005,I0006,共4页
泾川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属黄土高塬沟壑区,辖14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215个行政村,总人口35.6万人,总面积1409.3 km^2,海拔930~1462m,年均降水量553 mm。多年来,泾川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治理水土流失摆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带...
泾川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属黄土高塬沟壑区,辖14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215个行政村,总人口35.6万人,总面积1409.3 km^2,海拔930~1462m,年均降水量553 mm。多年来,泾川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治理水土流失摆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带领全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持之以恒地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生态文明
黄土高塬沟壑区
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开发区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
泾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川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及发展构想
11
作者
吕惠玲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2期70-71,共2页
经过多年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泾川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县域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农民收入大幅提高。为进一步加强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应继续实施坡改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梯田地埂开发利用工程、淤地坝...
经过多年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泾川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县域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农民收入大幅提高。为进一步加强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应继续实施坡改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梯田地埂开发利用工程、淤地坝建设工程和生态文化建设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文明
成效
泾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川县吴家水泉沟小流域农业景观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被引量:
4
12
作者
丁红春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3-54,共2页
吴家水泉沟小流域地处泾川县城郊,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注重农业生态景观配置,特色鲜明,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流域有两个回民自然村,与汉民风格迥异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也独具特色,观赏性极强。将发展农业景观生态旅游...
吴家水泉沟小流域地处泾川县城郊,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注重农业生态景观配置,特色鲜明,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流域有两个回民自然村,与汉民风格迥异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也独具特色,观赏性极强。将发展农业景观生态旅游作为该流域治理成果开发保护的措施,进一步挖掘经济效益,并将其纳入泾川西王母文化旅游圈,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旅游
资源评价
发展构想
吴家水泉沟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被引量:
2
13
作者
梁春荣
杜小龙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0-41,共2页
采用梯田、集水工程、水土保持耕作法、砂田、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水土流失,是获得良好农业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在水土流失区,必须将治理水土流失与治穷致富融为一体,把治理与开发融为一体,把改造低...
采用梯田、集水工程、水土保持耕作法、砂田、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水土流失,是获得良好农业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在水土流失区,必须将治理水土流失与治穷致富融为一体,把治理与开发融为一体,把改造低效劣质侵蚀地为高效优质土地作为治理水土流失的中心来抓。抓住了此环节,才能在综合治理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同类型的小流域经济,进而实现水土保持产业化,这是培育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建设
区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田家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成效与发展设想
被引量:
1
14
作者
史鹏程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5-26,共2页
在介绍田家沟水保科技示范园建设概况和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准确定位建园方向、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注重科技示范实效和多方融资加快园区建设步伐的设想。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科技示范园
建设成效
发展设想
泾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川县水保综合治理开发的做法与经验
被引量:
1
15
作者
孙永东
史金贵
卢桂琴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2-33,共2页
泾川县经过多年的治理与开发,逐步探索出了适合本县特点的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条水土保持产业化开发的新路子。截至2004年底,全县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 145.0 km2,治理程度达82.4%,水保措施的蓄水...
泾川县经过多年的治理与开发,逐步探索出了适合本县特点的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条水土保持产业化开发的新路子。截至2004年底,全县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 145.0 km2,治理程度达82.4%,水保措施的蓄水效率和拦泥效率分别达到51.2%和70.5%,县域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木覆盖率达到34.9%,梯田化程度达到87.8%,土地利用率达到95.8%,粮经草比例结构调整为5.2∶3.0∶1.8。主要做法是: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突出产业开发,努力提高项目建设的科技含量,做好建后的经营管理,加强监督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产业开发
经营管理
泾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川县发展水保旅游产业的实践
被引量:
1
16
作者
梁春荣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0,共2页
泾川县在治理程度高、具有区位比较优势、具备深层次开发条件的小流域内 ,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建立水保旅游产业基地 4处 ,改善了县域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 ,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介绍了水保旅游产业基地建设的背景、现状 。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旅游产业
甘肃泾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川县抗旱造林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
1
17
作者
丁红春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23,共2页
泾川县降雨分布时空不均,春旱现象十分严重,春季一次性植苗造林受到严重困扰。为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生态立县、果业兴县建设步伐,泾川县广大干部群众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地区抗春旱造林的实用技术,使每年的造林成活率均能达到...
泾川县降雨分布时空不均,春旱现象十分严重,春季一次性植苗造林受到严重困扰。为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生态立县、果业兴县建设步伐,泾川县广大干部群众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地区抗春旱造林的实用技术,使每年的造林成活率均能达到85%以上。这一整套技术既实用又简单,极适合于在黄土高原同类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旱
抗旱造林
泾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油勘探开发对泾川县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
6
18
作者
杜小龙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8期21-22,53,共3页
经过50多年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泾川县已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水土流失防治之路,成为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如今油田的勘探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
经过50多年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泾川县已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水土流失防治之路,成为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如今油田的勘探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防治对策,以期能增强石油企业、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推进石油勘探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探索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勘探开发
生态环境影响
防治对策
泾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泾川县田家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做法与成效
被引量:
3
19
作者
丁红春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6期6-8,共3页
泾川县田家沟流域在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基础上,科学编制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规划,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以小流域治理为主线,以水保生态风景区建设为目标,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新能源建设利用为切入点,以"三清五改"为抓手,开展了生...
泾川县田家沟流域在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基础上,科学编制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规划,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以小流域治理为主线,以水保生态风景区建设为目标,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新能源建设利用为切入点,以"三清五改"为抓手,开展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全县城郊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
成效
做法
田家沟
泾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坡改梯地水土保持经济林建园技术
被引量:
3
20
作者
卢桂琴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12期17-18,共2页
坡改梯后营造经济林是一种有效的发展水土保持经济的模式,但由于坡改梯后梯田土壤瘠薄,80%的经济林生长不良,不能及早地发挥经济效益,因此改良坡改梯地水土保持经济林建园技术成为实际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泾川县的实际情况和实...
坡改梯后营造经济林是一种有效的发展水土保持经济的模式,但由于坡改梯后梯田土壤瘠薄,80%的经济林生长不良,不能及早地发挥经济效益,因此改良坡改梯地水土保持经济林建园技术成为实际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泾川县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通过土壤改良、改进栽植方法、优化栽植管理等,有效地提高了坡改梯地经济林苗木成活率,为坡改梯地经济林早果早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改梯地
水土保持
经济林
建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川县水保局开展新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两周年宣传活动
1
作者
史鹏程
机构
甘肃省
泾川县水土保持局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5期76-76,共1页
文摘
2013年3月1日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两周年,为了营造热烈隆重的宣传氛围,提高全民水土保持法律意识,泾川县水保局组织全体职工开展了全方位的宣传活动。一是印发宣传资料3000份,组织人员上街宣传;二是在县电视台做了专题讲座和滚动宣传;三是和移动公司联合,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发送信息2000多条;四是在街道悬挂横幅标语进行了宣传;五是对3处大型户外水土保持宣传牌内容进行了更换。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全社会充分了解了新水土保持法的相关内容,增强了全县人民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生态、文明、和谐新泾川,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环境的意识。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宣传活动
泾川县
水保
保护生态环境
法律意识
宣传资料
专题讲座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川县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
3
2
作者
完海明
机构
泾川县
水土
保持
工作
局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第9期36-38,共3页
文摘
泾川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属陇东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为主。泾川县多年来一直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经过近50年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从1965年的1 389.6 km2下降到2014年的296.84 km2。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创新治理模式为动力,以综合治理与开发为特点,具有区域特色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介绍了泾川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与经验。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文明
建设模式
建设成效
泾川县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川县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的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
1
3
作者
史鹏程
机构
泾川县
水土
保持
工作
局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第8期67-68,共2页
文摘
新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以来,泾川县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时代命题,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不断完善水保监督执法体系,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分析总结了工作中存在的执法程序不规范、质量不高和重收费轻管理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落实生态恢复等建议。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督执法
建议
泾川县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期泾川县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方向与思路探讨
被引量:
1
4
作者
完海明
机构
甘肃省
泾川县
水土
保持
工作
局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第18期31-34,共4页
文摘
党的十九大以来,泾川县水土保持工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为总目标,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主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本文在总结以往水土保持治理成效的基础上,立足泾川县情、水情、地情实际,对新时期泾川县水土保持思路和举措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工作方向
思路
泾川县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川县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顺利通过国家评审
5
作者
史鹏程
机构
甘肃省
泾川县水土保持局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第3期36-36,共1页
文摘
2015年1月13日,由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副司长牛崇桓带领的专家组对泾川县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进行了评审验收。与会专家现场考察了有关现场并查看了相关资料。在评审会上,观看了建设工作专题片,听取了泾川县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专题工作汇报,同时进行了讨论和质询。专家组一致认为:泾川县始终把"生态立县"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战略,建立水土保持政府目标责任制,经过长期不懈的治理,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
泾川
水土保持司
现场考察
工作汇报
评审会
评审验收
土壤侵蚀量
政府目标
综合防护体系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川县水土保持林建设现状与经营措施
6
作者
吕秉世
郭全淑
谢云
袁秀娟
王建平
机构
甘肃省
泾川县水土保持局
甘肃省
泾川县
林业
局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7期59-60,共2页
文摘
泾川县全力营造水土保持林,取得了显著成效,面积达到39 757.2h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2.4%。本文对泾川县水土保持林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建设特点,总结出今后应该采取的主要经营措施,为相似地区水土保持林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泾川县
水土保持林
现状
经营措施
分类号
S727.2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川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成效与做法
7
作者
完海明
机构
甘肃省
泾川县
水土
保持
工作
局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年第16期41-42,45,共3页
文摘
泾川县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秦陇交界处,属黄土高原沟壑区,总面积1 409.3 km2,水土流失面积达1 389.6 km2,占总面积的98.6%。经过多年的水土保持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主要介绍了泾川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成效和做法,为今后更好地做好泾川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成效
做法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川县田家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实践
8
作者
杜小龙
机构
泾川县
水土
保持
工作
局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7期41-42,共2页
文摘
经过多年的治理与开发,泾川县田家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已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水土流失防治之路,成为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发的典范。在园区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注重发挥多元效应,不断扩大辐射带动功能,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按照四大功能区的目标定位,坚持生态治理、资源培植、产业开发、科技创新相结合,着力打造和提升园区措施配置的科技含量,基本形成了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协调推进、水土保持试验示范研究与产业开发同步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格局,为当地及同类型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关键词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建设成效
泾川县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川多措并举宣传水土保持法
9
作者
史鹏程
机构
甘肃省
泾川县水土保持局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第4期68-68,共1页
文摘
2015年3月1日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施行四周年。为进一步加强对水土保持法及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泾川县水保局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多措并举开展了水土保持法系列宣传活动。一是制定宣传计划。县水保局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精心研究部署,确定专人负责,制订了《201年水土保持法施行四周年宣传活动实施方案》,按照分工负责、协作配合、多方并进的方式将宣传任务分解到单位和人员,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活动有序。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宣传活动
任务分解
泾川县
水保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川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崛起之路
10
作者
史鹏程
机构
泾川县
水土
保持
工作
局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10期I0001-I0002,I0005,I0006,共4页
文摘
泾川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属黄土高塬沟壑区,辖14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215个行政村,总人口35.6万人,总面积1409.3 km^2,海拔930~1462m,年均降水量553 mm。多年来,泾川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治理水土流失摆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带领全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持之以恒地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生态文明
黄土高塬沟壑区
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开发区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
泾川县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川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及发展构想
11
作者
吕惠玲
机构
泾川县
水土
保持
工作
局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2期70-71,共2页
文摘
经过多年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泾川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县域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农民收入大幅提高。为进一步加强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应继续实施坡改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梯田地埂开发利用工程、淤地坝建设工程和生态文化建设工程。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文明
成效
泾川县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川县吴家水泉沟小流域农业景观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被引量:
4
12
作者
丁红春
机构
泾川县
水土
保持
工作
局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3-54,共2页
文摘
吴家水泉沟小流域地处泾川县城郊,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注重农业生态景观配置,特色鲜明,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流域有两个回民自然村,与汉民风格迥异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也独具特色,观赏性极强。将发展农业景观生态旅游作为该流域治理成果开发保护的措施,进一步挖掘经济效益,并将其纳入泾川西王母文化旅游圈,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旅游
资源评价
发展构想
吴家水泉沟小流域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被引量:
2
13
作者
梁春荣
杜小龙
机构
泾川县
水土
保持
工作
局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0-41,共2页
文摘
采用梯田、集水工程、水土保持耕作法、砂田、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水土流失,是获得良好农业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在水土流失区,必须将治理水土流失与治穷致富融为一体,把治理与开发融为一体,把改造低效劣质侵蚀地为高效优质土地作为治理水土流失的中心来抓。抓住了此环节,才能在综合治理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同类型的小流域经济,进而实现水土保持产业化,这是培育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
生态建设
区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
分类号
F32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田家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成效与发展设想
被引量:
1
14
作者
史鹏程
机构
泾川县
水土
保持
工作
局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5-26,共2页
文摘
在介绍田家沟水保科技示范园建设概况和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准确定位建园方向、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注重科技示范实效和多方融资加快园区建设步伐的设想。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科技示范园
建设成效
发展设想
泾川县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川县水保综合治理开发的做法与经验
被引量:
1
15
作者
孙永东
史金贵
卢桂琴
机构
泾川县
水土
保持
工作
局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2-33,共2页
文摘
泾川县经过多年的治理与开发,逐步探索出了适合本县特点的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条水土保持产业化开发的新路子。截至2004年底,全县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 145.0 km2,治理程度达82.4%,水保措施的蓄水效率和拦泥效率分别达到51.2%和70.5%,县域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木覆盖率达到34.9%,梯田化程度达到87.8%,土地利用率达到95.8%,粮经草比例结构调整为5.2∶3.0∶1.8。主要做法是: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突出产业开发,努力提高项目建设的科技含量,做好建后的经营管理,加强监督执法。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产业开发
经营管理
泾川县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川县发展水保旅游产业的实践
被引量:
1
16
作者
梁春荣
机构
泾川县
水土
保持
工作
局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0,共2页
文摘
泾川县在治理程度高、具有区位比较优势、具备深层次开发条件的小流域内 ,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建立水保旅游产业基地 4处 ,改善了县域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 ,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介绍了水保旅游产业基地建设的背景、现状 。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旅游产业
甘肃泾川
分类号
F592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川县抗旱造林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
1
17
作者
丁红春
机构
泾川县
水土
保持
工作
局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23,共2页
文摘
泾川县降雨分布时空不均,春旱现象十分严重,春季一次性植苗造林受到严重困扰。为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生态立县、果业兴县建设步伐,泾川县广大干部群众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地区抗春旱造林的实用技术,使每年的造林成活率均能达到85%以上。这一整套技术既实用又简单,极适合于在黄土高原同类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春旱
抗旱造林
泾川县
分类号
S728.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油勘探开发对泾川县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
6
18
作者
杜小龙
机构
泾川县
水土
保持
工作
局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8期21-22,53,共3页
文摘
经过50多年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泾川县已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水土流失防治之路,成为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如今油田的勘探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防治对策,以期能增强石油企业、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推进石油勘探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探索新路。
关键词
石油勘探开发
生态环境影响
防治对策
泾川县
分类号
X3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74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泾川县田家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做法与成效
被引量:
3
19
作者
丁红春
机构
泾川县
水土
保持
工作
局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6期6-8,共3页
文摘
泾川县田家沟流域在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基础上,科学编制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规划,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以小流域治理为主线,以水保生态风景区建设为目标,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新能源建设利用为切入点,以"三清五改"为抓手,开展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全县城郊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
成效
做法
田家沟
泾川县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坡改梯地水土保持经济林建园技术
被引量:
3
20
作者
卢桂琴
机构
泾川县
水土
保持
工作
局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12期17-18,共2页
文摘
坡改梯后营造经济林是一种有效的发展水土保持经济的模式,但由于坡改梯后梯田土壤瘠薄,80%的经济林生长不良,不能及早地发挥经济效益,因此改良坡改梯地水土保持经济林建园技术成为实际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泾川县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通过土壤改良、改进栽植方法、优化栽植管理等,有效地提高了坡改梯地经济林苗木成活率,为坡改梯地经济林早果早丰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坡改梯地
水土保持
经济林
建园技术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泾川县水保局开展新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两周年宣传活动
史鹏程
《中国水土保持》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泾川县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完海明
《中国水土保持》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泾川县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的现状与建议
史鹏程
《中国水土保持》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时期泾川县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方向与思路探讨
完海明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泾川县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顺利通过国家评审
史鹏程
《中国水土保持》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泾川县水土保持林建设现状与经营措施
吕秉世
郭全淑
谢云
袁秀娟
王建平
《防护林科技》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泾川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成效与做法
完海明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泾川县田家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实践
杜小龙
《中国水土保持》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泾川多措并举宣传水土保持法
史鹏程
《中国水土保持》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泾川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崛起之路
史鹏程
《中国水土保持》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泾川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及发展构想
吕惠玲
《中国水土保持》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泾川县吴家水泉沟小流域农业景观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丁红春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梁春荣
杜小龙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田家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成效与发展设想
史鹏程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泾川县水保综合治理开发的做法与经验
孙永东
史金贵
卢桂琴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泾川县发展水保旅游产业的实践
梁春荣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泾川县抗旱造林的探索与实践
丁红春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石油勘探开发对泾川县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杜小龙
《中国水土保持》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泾川县田家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做法与成效
丁红春
《中国水土保持》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坡改梯地水土保持经济林建园技术
卢桂琴
《中国水土保持》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