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L-茶氨酸在浓香型白酒中滋味表达及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曹晓念
吕杨俊
+5 位作者
刘青青
朱跃进
曹天驰
兰余
沈才洪
张士康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3-68,共6页
该研究应用电子舌检测结合感官评价,分析42%vol浓香型白酒中分别添加0、0.04%、0.06%、0.08%、0.10%、0.16%、1.00%L-茶氨酸,在不同体积分数(0、2%、12%、22%、32%、42%、52%)乙醇溶液中添加0.08%L-茶氨酸及不同品饮温度(5℃、15℃、25...
该研究应用电子舌检测结合感官评价,分析42%vol浓香型白酒中分别添加0、0.04%、0.06%、0.08%、0.10%、0.16%、1.00%L-茶氨酸,在不同体积分数(0、2%、12%、22%、32%、42%、52%)乙醇溶液中添加0.08%L-茶氨酸及不同品饮温度(5℃、15℃、25℃)添加0.08%L-茶氨酸42%vol浓香型白酒的滋味表达,并对添加0.04%、0.08%、0.10%L-茶氨酸浓香型白酒进行常温贮藏13月、16月、19月、22月,考察L-茶氨酸在白酒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L-茶氨酸在42%vol浓香型白酒中添加量≥0.08%时,具有显著鲜味;随着L-茶氨酸在浓香型白酒中添加量的升高,其对白酒酸、甜、咸的表达有一定的强化作用,但对浓香型白酒苦味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当乙醇体积分数在0~22%时,L-茶氨酸的滋味表达没有显著变化,乙醇体积分数为42%~52%时,L-茶氨酸的鲜、咸味显著增高,酸味受抑制。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L-茶氨酸在浓香型白酒中含量呈先显著下降后趋于稳定的状态,最高减少了42.36%,酒体无沉淀。该研究为L-茶氨酸在浓香型白酒中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舌
L-茶氨酸
浓香型白酒
乙醇
滋味表达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处理方式的大曲真菌群落差异分析
被引量:
38
2
作者
夏玙
罗惠波
+4 位作者
周平
黄丹
邓波
沈才萍
邬捷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66-172,共7页
为探究热风干燥工艺对贮存期大曲中真菌群落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和比较不同处理方式的大曲真菌群落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大曲中的真菌18S rRNA基因拷贝数在1×10^(11)...
为探究热风干燥工艺对贮存期大曲中真菌群落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和比较不同处理方式的大曲真菌群落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大曲中的真菌18S rRNA基因拷贝数在1×10^(11)~4.5×10^(11) copies/g之间,ZR3拷贝数最大为4.5×10^(11) copies/g。不同处理大曲的优势真菌类群均为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根毛霉属(Rhizomucor)、曲霉菌属(Aspergillus)、假丝酵母属(Candida)。其中嗜热子囊菌属在大曲真菌群落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若要保持其优势,需提供曲库的贮存条件;实验室贮存环境相比于曲库更有利于曲霉菌属类的生长;干燥工艺后的环境更利于假丝酵母属类生长。大曲RG3(热风干燥处理的大曲在实验室条件下贮存2个月)的多样性指数较高,真菌群落有较大的变化,差异性明显;其中耐盐真菌(Wallemia)、丝衣霉菌属(Byssochlamys)、青霉菌属(Penicillium)、曲霉菌属(Aspergillus)是RG3区别于其他大曲的主要真菌群类;同时主成分分析看出大曲RG3落点相对较远,此类大曲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为大曲热风干燥工业化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热风干燥
贮存方式
真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比色传感器阵列的农残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
7
3
作者
宋振国
侯长军
+3 位作者
罗小刚
李显
邓波
霍丹群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9期97-99,103,共4页
针对传统农残检测方法需使用大型分析仪器、操作复杂等不足之处,根据比色传感器阵列与待测样品交叉响应产生颜色变化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农残检测系统。系统的下位机为PIC16F877A微控制器,辅助上位机完成对检测温度和检测流程...
针对传统农残检测方法需使用大型分析仪器、操作复杂等不足之处,根据比色传感器阵列与待测样品交叉响应产生颜色变化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农残检测系统。系统的下位机为PIC16F877A微控制器,辅助上位机完成对检测温度和检测流程的控制;上位机完成对比色传感器阵列的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获得检测结果。最后应用该系统对浓度为0.1mg/L的3种农药溶液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检测识别这3种农药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色传感器阵列
农残检测
微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茶氨酸在浓香型白酒中滋味表达及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曹晓念
吕杨俊
刘青青
朱跃进
曹天驰
兰余
沈才洪
张士康
机构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中心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出处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3-68,共6页
基金
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JYJ-108)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NJGS-2023000537)。
文摘
该研究应用电子舌检测结合感官评价,分析42%vol浓香型白酒中分别添加0、0.04%、0.06%、0.08%、0.10%、0.16%、1.00%L-茶氨酸,在不同体积分数(0、2%、12%、22%、32%、42%、52%)乙醇溶液中添加0.08%L-茶氨酸及不同品饮温度(5℃、15℃、25℃)添加0.08%L-茶氨酸42%vol浓香型白酒的滋味表达,并对添加0.04%、0.08%、0.10%L-茶氨酸浓香型白酒进行常温贮藏13月、16月、19月、22月,考察L-茶氨酸在白酒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L-茶氨酸在42%vol浓香型白酒中添加量≥0.08%时,具有显著鲜味;随着L-茶氨酸在浓香型白酒中添加量的升高,其对白酒酸、甜、咸的表达有一定的强化作用,但对浓香型白酒苦味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当乙醇体积分数在0~22%时,L-茶氨酸的滋味表达没有显著变化,乙醇体积分数为42%~52%时,L-茶氨酸的鲜、咸味显著增高,酸味受抑制。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L-茶氨酸在浓香型白酒中含量呈先显著下降后趋于稳定的状态,最高减少了42.36%,酒体无沉淀。该研究为L-茶氨酸在浓香型白酒中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电子舌
L-茶氨酸
浓香型白酒
乙醇
滋味表达
稳定性
Keywords
electronic tongue
L-theanine
strong-flavor Baijiu
ethanol
taste expression
stability
分类号
TS261.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处理方式的大曲真菌群落差异分析
被引量:
38
2
作者
夏玙
罗惠波
周平
黄丹
邓波
沈才萍
邬捷峰
机构
四川理工学院生物
工程
学院
酿酒生物
技术
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劲牌
有限公司
泸州
老窖
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
固态
酿造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66-172,共7页
基金
固态酿造关键技术研究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项目(GY2014-03)
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NJ2014-01)
+1 种基金
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2015K-245)
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6CC0032)
文摘
为探究热风干燥工艺对贮存期大曲中真菌群落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和比较不同处理方式的大曲真菌群落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大曲中的真菌18S rRNA基因拷贝数在1×10^(11)~4.5×10^(11) copies/g之间,ZR3拷贝数最大为4.5×10^(11) copies/g。不同处理大曲的优势真菌类群均为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根毛霉属(Rhizomucor)、曲霉菌属(Aspergillus)、假丝酵母属(Candida)。其中嗜热子囊菌属在大曲真菌群落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若要保持其优势,需提供曲库的贮存条件;实验室贮存环境相比于曲库更有利于曲霉菌属类的生长;干燥工艺后的环境更利于假丝酵母属类生长。大曲RG3(热风干燥处理的大曲在实验室条件下贮存2个月)的多样性指数较高,真菌群落有较大的变化,差异性明显;其中耐盐真菌(Wallemia)、丝衣霉菌属(Byssochlamys)、青霉菌属(Penicillium)、曲霉菌属(Aspergillus)是RG3区别于其他大曲的主要真菌群类;同时主成分分析看出大曲RG3落点相对较远,此类大曲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为大曲热风干燥工业化应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
大曲
热风干燥
贮存方式
真菌群落
Keywords
Daqu
hot air drying
storage method
fungal community
分类号
TS261.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比色传感器阵列的农残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
7
3
作者
宋振国
侯长军
罗小刚
李显
邓波
霍丹群
机构
重庆大学生物
工程
学院
泸州
老窖
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
固态
酿造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出处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9期97-99,10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17168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4BAD07B02)
+1 种基金
粮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项目(NJ2014-03)
重庆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针对传统农残检测方法需使用大型分析仪器、操作复杂等不足之处,根据比色传感器阵列与待测样品交叉响应产生颜色变化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农残检测系统。系统的下位机为PIC16F877A微控制器,辅助上位机完成对检测温度和检测流程的控制;上位机完成对比色传感器阵列的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获得检测结果。最后应用该系统对浓度为0.1mg/L的3种农药溶液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检测识别这3种农药溶液。
关键词
比色传感器阵列
农残检测
微控制器
Keywords
colorimetric sensor array
pesticide detection
microcontroller
分类号
TP212.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L-茶氨酸在浓香型白酒中滋味表达及稳定性研究
曹晓念
吕杨俊
刘青青
朱跃进
曹天驰
兰余
沈才洪
张士康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处理方式的大曲真菌群落差异分析
夏玙
罗惠波
周平
黄丹
邓波
沈才萍
邬捷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比色传感器阵列的农残检测系统设计
宋振国
侯长军
罗小刚
李显
邓波
霍丹群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