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纯培养微生物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的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冬梅 薛正楷 周荣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6-100,共5页
为了研究纯培养微生物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的影响因素,该实验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及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etarium)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种属、不同生长期菌株、菌体预处理方式及杂交条件对基于探针EUB338的FIS... 为了研究纯培养微生物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的影响因素,该实验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及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etarium)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种属、不同生长期菌株、菌体预处理方式及杂交条件对基于探针EUB338的FISH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体种类及菌体生长阶段均较明显影响FISH计数的准确性;确定超声分散菌体时间60 s(100 W、每30 s间歇)、溶菌酶处理60 min可较大幅度提高FISH对菌体的检出率;杂交时间和洗脱液中NaCl浓度对FISH检测结果影响小,杂交温度、杂交液中甲酰胺浓度对大肠杆菌影响小而对植物乳杆菌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培养微生物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检测 预处理 杂交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己酸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 Sig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薛正楷 薛原 +2 位作者 杨根庆 张宿义 倪斌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0-124,共5页
通过克隆产己酸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 SigA全长基因,并对其进行表达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SigA基因开放阅读框(ORF)有1 128个碱基,编码327个氨基酸,其分子质量为45.275 kDa;生物信息学预测表明,L.fusiformis与Lysinibacill... 通过克隆产己酸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 SigA全长基因,并对其进行表达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SigA基因开放阅读框(ORF)有1 128个碱基,编码327个氨基酸,其分子质量为45.275 kDa;生物信息学预测表明,L.fusiformis与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二者序列相似度达97%;该蛋白为亲水性可溶性蛋白,与Bacillus sp.B14905相似度达100%,其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loop环状构成,α-螺旋和loop环状分别占其二级结构的60.15%和37.79%;预测并优化的三级结构由14个α-螺旋和15个loop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己酸菌 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 SigA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整合型高抗性高效发酵己酸菌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薛正楷 郑文武 张宿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3-150,共8页
该试验采用同源重组技术从产己酸菌-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基因组中敲出α-淀粉酶基因、蔗糖磷酸化酶基因,同时敲进SigA和SigB基因,以提高L.fusifoemis的抗性,选育高效发酵己酸菌。结果表明,SigA和SigB双整... 该试验采用同源重组技术从产己酸菌-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基因组中敲出α-淀粉酶基因、蔗糖磷酸化酶基因,同时敲进SigA和SigB基因,以提高L.fusifoemis的抗性,选育高效发酵己酸菌。结果表明,SigA和SigB双整合菌株SigA-SigB4在pH 4、乙醇体积分数6%条件下,己酸产量达到360.86 mg/100 mL,比单整合菌株SigB3提高了1.17倍,比非重组出发株L.fusifoemis提高了8.97倍,且经过32代传代后,其高效产己酸效能无显著变化(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型 产己酸菌 选育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原位杂交法剖析窖泥微生物的预处理条件探究及应用
4
作者 吴冬梅 袁永飞 +3 位作者 田殿梅 薛正楷 李进 周荣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5-159,共5页
该研究首先对浓香型白酒窖泥样品的料液比、离心转速、超声波分散时间、Al_(2)(SO_(4))_(3)添加量等预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然后将纯培养菌体添加到窖泥样品,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菌体回收率;最后按最优预处理条件处理不同窖龄窖... 该研究首先对浓香型白酒窖泥样品的料液比、离心转速、超声波分散时间、Al_(2)(SO_(4))_(3)添加量等预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然后将纯培养菌体添加到窖泥样品,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菌体回收率;最后按最优预处理条件处理不同窖龄窖池窖泥,并采用FISH法研究窖泥样品中的微生物。结果表明,窖泥样品的最优预处理条件为料液比1∶16(g∶mL)、离心转速800 r/min、超声分散时间60 s、Al_(2)(SO_(4))_(3)添加量为4.17×10^(-5)mol/g窖泥。在此条件下,FISH法检测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的菌体回收率分别为62.50%、55.44%,表明优化后的预处理条件对于窖泥微生物的FISH检测是可行的。FISH法检测窖泥微生物,结果显示随着窖池窖龄的增加,窖泥样品中细菌、古菌及菌体总数差异明显,总体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100年窖龄的窖泥样品中,微生物总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预处理条件 优化 回收率 荧光原位杂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耐高乙醇和低pH己酸产生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pBE_3-ep-SigB的构建 被引量:3
5
作者 薛正楷 杨根庆 +1 位作者 张宿义 倪斌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2-168,共7页
以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为出发菌,分别转染Sig A和Sig B突变基因,获得耐高乙醇和低p H胁迫的优良己酸产生菌。以p ET32a(+)-Sig A/Sig B为模板,采用均匀试验优化Sig A/Sig B易错聚合酶链式反应(ep PCR)扩增体系中的Mn^(2+)和Mg^(2+... 以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为出发菌,分别转染Sig A和Sig B突变基因,获得耐高乙醇和低p H胁迫的优良己酸产生菌。以p ET32a(+)-Sig A/Sig B为模板,采用均匀试验优化Sig A/Sig B易错聚合酶链式反应(ep PCR)扩增体系中的Mn^(2+)和Mg^(2+)浓度,通过ep PCR获得ep-Sig A/Sig B突变基因,与载体p BE_3-MCS连接后,构建L.fusiformis-p BE_3-ep-Sig A/Sig B突变菌体库,将两种菌体库在p H值2~5和乙醇含量2%~12%条件下进行筛选。结果表明,L.fusiformis-p BE_3-ep-Sig B重组菌株耐受最高乙醇含量为8%左右,最低耐受p H值为2.5左右;当乙醇含量为8%、p H值为3.5时,L.fusiformis-p BE_3-ep-Sig B重组菌株的己酸产量达到(254.35±39.74)mg/100 m L,显著高于工程菌株L.fusiformis-p BE_3-ep-Sig A的己酸产量(P<0.01),且为出发菌L.fusiformis己酸产量(93.62±10.33)mg/100 m L的271.68%,表明L.fusiformis-p BE_3-ep-Sig B重组菌株具有较强的抗高乙醇浓度和低p H值胁迫产己酸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A基因 SigB基因 易错PCR 高抗性 产己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