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泸州市生猪屠宰企业压减清理情况及建议
1
作者 李泽强 孔繁晶 +9 位作者 刘浩 彭越 胡云锴 王锐 江帆 罗银 廖春玉 赵星 蒋叙 温莉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13期31-32,共2页
一、泸州市概况。泸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南,现辖3个市辖区、4个县,区域面积12236.2平方千米,总人口503.82万人。区位优势明显,自然环境优渥。泸州市生猪屠宰行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下,正坚定不移朝向“生产高效、生... 一、泸州市概况。泸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南,现辖3个市辖区、4个县,区域面积12236.2平方千米,总人口503.82万人。区位优势明显,自然环境优渥。泸州市生猪屠宰行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下,正坚定不移朝向“生产高效、生态友好、区位特色”的方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州市 生猪屠宰 生产高效 建议 压减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泸州市秸秆能源化利用现状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官民 曾云 +3 位作者 雷文科 李小孟 戴浩 侯凌跃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6期45-48,共4页
为将农业生产留下的秸秆进行废物利用,降低环境污染,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文章总结了泸州市秸秆能源化利用现状和历程,分析当前泸州市探索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的经验模式和经济效益,并针对当前秸秆能源化利用的存在问题,从要素保障、示范... 为将农业生产留下的秸秆进行废物利用,降低环境污染,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文章总结了泸州市秸秆能源化利用现状和历程,分析当前泸州市探索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的经验模式和经济效益,并针对当前秸秆能源化利用的存在问题,从要素保障、示范引领、科技支撑等角度提出提升秸秆能源化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能源化利用 生物质成型燃料 经济效益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泸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探讨
3
作者 戴浩 吴澄琦 +3 位作者 代琳 王瑜 曾云 官民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9期110-113,共4页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不仅是实现新时代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也是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在蓬勃兴起,部分地区借助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成了自己的主导产业,建立了完整的农产...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不仅是实现新时代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也是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在蓬勃兴起,部分地区借助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成了自己的主导产业,建立了完整的农产品产业链,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极大地增强了当地经济实力。基于四川省泸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现状,分析了泸州市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包括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品牌运营机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品加工水平、积极发展电商产业、健全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等。这些措施旨在有效推动泸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产品 区域公用品牌建设 四川省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市大豆生产现状及存在困难和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耀 宋其龙 +6 位作者 朱建忠 梁明清 魏新琦 易游人 王锐霖 刘运军 曾劲松 《中国种业》 2019年第8期26-27,共2页
介绍了泸州市大豆种植的自然条件、种植面积、产量、栽培品种和模式等基本情况,分析了当前泸州市大豆生产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促进大豆产业发展的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 泸州大豆 生产现状 困难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市杂交水稻制种生产避灾减灾技术对策与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其龙 魏新琦 +5 位作者 易游人 邓丽 赵耀 孙子兵 肖俊 王锐霖 《中国种业》 2021年第11期57-59,共3页
根据区域气候特点、灾害性气候发生规律、生产生态条件,研究杂交水稻制种生产避灾减灾技术,提出泸州市水稻制种生产的技术路线和对策。
关键词 水稻制种 避灾减灾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甘薯小象甲发生为害现状及综合防控对策
6
作者 文刚 尹廷柱 +7 位作者 陈庆东 刘虹伶 王毛 李晓丽 杨涛 刘雪梅 周艳 税静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95-97,共3页
四川省是我国甘薯种植大省,甘薯小象甲是甘薯生长期和储藏期的重要害虫,薯块受害后其品质与产量显著降低,近年来甘薯小象甲在四川南部甘薯种植区严重发生,并呈扩散蔓延趋势,严重危及当地甘薯产业及其延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初步弄... 四川省是我国甘薯种植大省,甘薯小象甲是甘薯生长期和储藏期的重要害虫,薯块受害后其品质与产量显著降低,近年来甘薯小象甲在四川南部甘薯种植区严重发生,并呈扩散蔓延趋势,严重危及当地甘薯产业及其延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初步弄清了甘薯小象甲在省内甘薯种植区的发生为害现状,及其田间发生为害特点与消长规律,提出了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控对策,旨在为有效控制甘薯小象甲在四川的扩散蔓延提供技术支撑,助力四川省甘薯产业的健康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小象甲 危害 发生现状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磷条件下追氮时期对水蓼磷积累能力和土壤磷去除潜力的影响
7
作者 李艳春 李玉洁 +2 位作者 蒲勇 李廷轩 叶代桦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9-717,共9页
【目的】施氮能够提高植物对磷的提取能力。本研究探讨了不同追氮时期对磷富集植物水蓼磷积累能力及土壤磷去除效果的影响,为施氮措施促进植物提取土壤中过剩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土培盆栽试验,以磷富集植物矿山生态型水蓼(ME)... 【目的】施氮能够提高植物对磷的提取能力。本研究探讨了不同追氮时期对磷富集植物水蓼磷积累能力及土壤磷去除效果的影响,为施氮措施促进植物提取土壤中过剩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土培盆栽试验,以磷富集植物矿山生态型水蓼(ME)和非矿山生态型水蓼(NME)为研究材料,在施氮(N)量为100 mg/kg土且氮肥基追比为1∶1条件下,设5个追氮时期,分别为移栽后第5、6、7、8和9周,以不追施氮肥处理为对照(CK),每个处理均施磷(P)800 mg/kg土。移栽10周后收获,分析生物量、磷积累量、土壤有效磷含量、有效株数、磷提取率、最大潜在收获量和最大磷去除潜力,以明晰不同追氮时期下两种生态型水蓼磷积累能力及土壤磷去除效果的差异。【结果】与不施氮对照相比,追施氮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两个生态型水蓼的生物量和磷积累量。ME地上部生物量和磷积累量在第8周追氮时达最大值,分别为52.11 g/plant和219.71 mg/plant,分别是不施氮的1.78和1.80倍,并显著高于NME。ME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在第6和8周追氮时增加,显著高于不施氮,同时也明显高于非根际土壤,有利于植株对磷的吸收积累。第8周追氮处理的ME地上部有效株数最小且明显低于NME,地上部磷提取率最大且明显高于NME,最大潜在收获量和最大磷去除潜力也最高。【结论】追施氮肥促进了水蓼对根际土壤磷的活化和吸收,提高了水蓼的磷积累能力和土壤磷去除效果。移栽后第8周追氮提升矿山生态型水蓼磷积累能力和去除土壤磷的效果最明显,其地上部磷积累量和最大磷去除潜力分别达219.71 mg/plant和97.45 kg/hm^(2),并且矿山生态型磷提取能力高于非矿山生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蓼 追氮时期 土壤有效磷含量 地上部磷积累量 有效株数 磷提取率 最大潜在收获量 最大磷去除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高粱-大头菜轮作种植模式的优势与栽培技术
8
作者 刘运军 雷益富 +3 位作者 魏新琦 宋其龙 税静 罗莹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19-22,共4页
泸州是国内重要的白酒千亿产区之一,也是四川最大的酿酒高粱种植基地。酿酒高粱不耐连作,在泸州地区主要采用高粱-油菜、高粱-小麦等传统轮作模式克服连作障碍,但这些传统轮作模式茬口衔接紧密,高粱种植时需要育苗移栽,费工费时。高粱-... 泸州是国内重要的白酒千亿产区之一,也是四川最大的酿酒高粱种植基地。酿酒高粱不耐连作,在泸州地区主要采用高粱-油菜、高粱-小麦等传统轮作模式克服连作障碍,但这些传统轮作模式茬口衔接紧密,高粱种植时需要育苗移栽,费工费时。高粱-大头菜轮作种植模式在泸州长江北岸浅丘地区已有多年历史,该技术模式具有茬口衔接时间宽松、节约成本、增产增效等优势。文章介绍了高粱(直播)-大头菜轮作模式配套栽培技术,包括高粱及大头菜品种选择、茬口安排、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标准等集成技术内容,以期为酿酒高粱轮作模式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大头菜 轮作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的技术措施
9
作者 刘浩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5年第1期153-155,共3页
泸州市畜牧经济发展中,养猪业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与带动作用。生猪养猪期间,养殖场建设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养殖场选址、规划、建设是否科学,会对后续生猪养殖工作开展产生极大的影响。为保障生猪养殖工作顺利进行及猪的健康生长,科学... 泸州市畜牧经济发展中,养猪业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与带动作用。生猪养猪期间,养殖场建设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养殖场选址、规划、建设是否科学,会对后续生猪养殖工作开展产生极大的影响。为保障生猪养殖工作顺利进行及猪的健康生长,科学规划建设养殖场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着重对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技术措施展开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标准化 养殖场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肉羊养殖效益的技术要点
10
作者 刘浩 《吉林畜牧兽医》 2025年第6期112-114,共3页
本文旨在探讨提高肉羊养殖效益的关键技术要点。通过对羊舍建设、品种选择、饲料管理、繁殖技术、疫病防控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阐述了各项技术在肉羊养殖中的重要性及具体实施方法,以期为肉羊养殖户提供科学、有效的养殖指... 本文旨在探讨提高肉羊养殖效益的关键技术要点。通过对羊舍建设、品种选择、饲料管理、繁殖技术、疫病防控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阐述了各项技术在肉羊养殖中的重要性及具体实施方法,以期为肉羊养殖户提供科学、有效的养殖指导,实现肉羊养殖的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养殖效益 提高要点 方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活化根际土壤磷素促进粗齿冷水花的磷素积累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瑞 蒲勇 +3 位作者 戴文颖 余海英 李廷轩 叶代桦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99-2309,共11页
【目的】施氮可增强磷富集植物的磷积累能力,研究施氮对磷富集植物根际生物化学特性的影响,为解析氮素营养促进磷富集植物修复磷过剩土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磷富集植物矿山生态型粗齿冷水花(ME)为试验材料,以非矿山生态型(NME)为... 【目的】施氮可增强磷富集植物的磷积累能力,研究施氮对磷富集植物根际生物化学特性的影响,为解析氮素营养促进磷富集植物修复磷过剩土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磷富集植物矿山生态型粗齿冷水花(ME)为试验材料,以非矿山生态型(NME)为对照。采用土培盆栽试验,分别设施氮(N)0和140 mg/kg,施磷(P)0、400、800、1200 mg/kg,共组成8个氮磷组合处理。分析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磷含量,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磷组分、酶活性和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结果】1)在高磷处理下,两种生态型粗齿冷水花的生长和磷吸收受到抑制,而施氮提高了两种生态型植株对高磷的耐性,增加了其生物量和磷积累量;相比不施氮,施氮处理下ME地上部生物量和磷积累量最大增幅分别为72.5%和78.7%,NME最大增幅分别为80.1%和125.6%。施氮处理下,ME地上部生物量和磷积累量在施磷800 mg/kg时最大,分别为27.2 g/plant和193.8 mg/plant,且显著高于相同处理下的NME,分别是NME的1.18和1.24倍。2)施氮可提高两种生态型植株根际土壤水溶性磷和NaHCO3提取态无机磷含量,降低根际土壤NaHCO3提取态有机磷含量,对土壤NaOH提取态磷、HCl提取态磷和残渣态磷含量无显著影响。施氮处理下,ME根际土壤水溶性磷和NaHCO3提取态无机磷含量均低于NME,分别为NME根际的90.13%和81.34%,而其它磷组分在生态型之间无显著差异。3)施氮增加两种生态型植株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植酸酶活性,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土壤呼吸强度,表明施氮可提高粗齿冷水花根际土壤磷酸酶和微生物活性。施氮处理下,ME粗齿冷水花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植酸酶活性均高于NME,较NME分别增加7.50%、15.05%和8.93%,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土壤呼吸强度在生态型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不施氮时,粗齿冷水花的生长和磷积累能力在高磷处理下受到抑制。施氮可提高粗齿冷水花根际土壤磷酸酶、植酸酶和微生物活性,消除高磷抑制生长的现象,进而促进粗齿冷水花的磷积累,且对矿山生态型磷积累的提升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 磷富集植物 磷积累 磷组分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在川南玉米生产中的应用策略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莹 肖俊 +3 位作者 赵耀 宋其龙 魏新琦 刘运军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11期8-10,共3页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依然不高,很多地区仍然是分散与粗放型发展,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持续性干旱时有发生,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想,及国...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依然不高,很多地区仍然是分散与粗放型发展,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持续性干旱时有发生,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想,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为农业灌溉发展指明了方向,旧有的灌溉技术已不再符合当下的生产发展现状及发展理念。因此,推进农业节水,助力乡村振兴,使得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显得愈发重要。笔者就玉米生产过程中对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在川南地区的使用进行简要分析,探究其有效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节水 农业技术 玉米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万寿菊素对氧化应激下肉鸡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慧情 谭凯 +4 位作者 李泽强 胡文悦 边智尧 韩帅娟 陈宝江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47,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槲皮万寿菊素(QG)对氧化应激下肉鸡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40只1日龄科宝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敌草快氧化应激组和QG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肉鸡。对照组和敌草快氧化应激组饲喂基础饲粮,QG组...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槲皮万寿菊素(QG)对氧化应激下肉鸡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40只1日龄科宝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敌草快氧化应激组和QG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肉鸡。对照组和敌草快氧化应激组饲喂基础饲粮,QG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 QG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3 d。试验第20 d,从每个重复选取1只接近该笼平均体重的肉鸡,对照组腹腔注射1 mL生理盐水,敌草快氧化应激组和QG组腹腔注射等量敌草快(浓度为20 mg/kg BW)。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敌草快氧化应激组肉鸡体重增长率和法氏囊指数显著下降(P<0.05),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M (IgM)、免疫球蛋白G(IgG)和补体4 (C4)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GSH-Px 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敌草快氧化应激组相比,QG组肉鸡的体重增长率和法氏囊指数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IgA、IgG和补体3 (C3)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含量显著下降(P<0.05),肝脏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肉鸡饲粮中添加100 mg/kg QG可以缓解氧化应激导致的肉鸡体重降低,通过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信号通路来改善抗氧化能力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槲皮万寿菊素 氧化应激 抗氧化能力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循环水高位池养殖效益高
14
作者 刘行 张乐纪 +3 位作者 刘巧 何阔 赵柳兰 杨淞 《科学养鱼》 2024年第8期33-34,共2页
本文通过深入调查并总结四川地区大口黑鲈一种循环水高位池养殖新模式的发展情况,阐明该养殖模式的构成,合理评估其经济与生态效益,从而为今后大口黑鲈的养殖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指导,对水产养殖绿色经济发展和养殖模式转型具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养殖模式 水产养殖 循环水 模式转型 绿色经济发展 参考作用 合理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蓼种植下猪粪处理土壤剖面磷组分与磷酸酶活性变化
15
作者 李秀芳 魏文静 +2 位作者 蒲勇 李廷轩 叶代桦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72,共12页
农业生产中长期施用猪粪导致土壤磷过剩,增加磷流失风险。通过连续3年定位试验,探究水蓼种植下猪粪处理土壤剖面磷组分与磷酸酶活性变化,为防治土壤过剩磷流失以及磷富集植物水蓼高效提取土壤过剩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野外微小区模拟试... 农业生产中长期施用猪粪导致土壤磷过剩,增加磷流失风险。通过连续3年定位试验,探究水蓼种植下猪粪处理土壤剖面磷组分与磷酸酶活性变化,为防治土壤过剩磷流失以及磷富集植物水蓼高效提取土壤过剩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野外微小区模拟试验,以水蓼为材料,设1、2和3 kg·m^(-2)猪粪处理,以不施猪粪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连续处理3年,通过每年采集植株地上部及0~10 cm、10~20 cm、20~30 cm和30~40 cm土壤,测定植株磷含量和土壤剖面磷饱和度、磷组分、pH和磷酸酶活性,分析水蓼种植下猪粪处理土壤剖面磷组分与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连续3年种植水蓼条件下,水蓼地上部生物量和磷积累量均随猪粪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3kg·m^(-2)猪粪处理下,随年份推进,水蓼地上部磷积累量分别可达200.31、195.97和195.24 mg·plant-1,磷提取能力稳定。2)连续3年种植水蓼条件下,0~20 cm和20~40 cm土壤磷饱和度增加速率较为缓慢,除3 kg·m^(-2)猪粪处理外,土壤磷饱和度均小于土壤磷流失临界值25%。3)随着猪粪施用量增加,0~10 cm和10~20 cm土壤各组分磷含量均增大,3年连续施用较高浓度猪粪增强了磷的移动性,0~10 cm和10~20 cm土壤pH均逐渐降低,0~10 cm和10~20 cm土壤磷酸酶活性均随猪粪施用量增大而升高,在3 kg·m^(-2)猪粪处理时最高。综上所述,连续施用猪粪增加了0~10 cm和10~20 cm土壤各组分磷含量,增强了土壤剖面磷的移动性,且在3 kg·m^(-2)处理下增幅最大。水蓼具有较强的磷提取能力,可有效提取猪粪处理土壤中过剩的磷。水蓼种植条件下,随着猪粪施用量增加,0~10 cm和10~20 cm土壤pH逐渐降低,土壤酸性磷酸单酯酶、碱性磷酸单酯酶、植酸酶和磷酸二酯酶活性升高,种植水蓼促进了土壤剖面磷从低效态组分到高效态组分的转化,有利于水蓼对磷的提取和积累,从而降低土壤磷流失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蓼 猪粪 磷提取 土壤剖面 土壤磷组分 土壤磷酸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信息素在高粱套夏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鳞翅目害虫监测与防治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税静 古晓红 +6 位作者 曾传清 冯林 肖俊 林君 赵形勇 贾敏 张志东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2期51-55,共5页
在高粱套夏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对亚洲玉米螟、黏虫、高粱条螟、小地老虎、二化螟、豆荚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银纹夜蛾等高粱和夏大豆鳞翅目主要害虫开展性信息素监测,以明确高粱套夏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鳞翅目主要害虫发生情况。... 在高粱套夏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对亚洲玉米螟、黏虫、高粱条螟、小地老虎、二化螟、豆荚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银纹夜蛾等高粱和夏大豆鳞翅目主要害虫开展性信息素监测,以明确高粱套夏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鳞翅目主要害虫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小地老虎在3月中旬、4月中旬和5月中旬出现发蛾盛期,其他害虫在4-11月不同时段分别出现高峰,这与田间调查实际发生高度吻合,为高粱套夏大豆鳞翅目害虫适期开展精准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信息素 高粱 夏大豆 鳞翅目害虫 监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芯片的丫杈猪保种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陶璇 杨雪梅 +11 位作者 梁艳 刘一辉 汪勇 孔繁晶 雷云峰 杨跃奎 王言 安瑞 杨坤 吕学斌 何志平 顾以韧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08-2319,共12页
旨在研究丫杈猪保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和家系结构。本研究采用“中芯一号”芯片检测了166头丫杈种猪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利用Plink软件计算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最小等... 旨在研究丫杈猪保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和家系结构。本研究采用“中芯一号”芯片检测了166头丫杈种猪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利用Plink软件计算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分析丫杈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采用Plink软件构建状态同源(identity by state,IBS)距离矩阵和分析连续性纯合片段(runs of homozygosity,ROH),采用GCTA软件构建G矩阵,分析丫杈猪群体的亲缘关系;采用Mega X软件构建群体进化树,分析丫杈猪群体的家系结构。结果显示,166头丫杈猪共检测到45211个SNPs位点,通过质量控制的SNP位点有36243个;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29,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54,多态性标记比例为0.875,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233;期望杂合度为0.329,观察杂合度为0.344;状态同源平均遗传距离为0.2595,状态同源距离矩阵和G矩阵结果均表明大部分丫杈猪呈中等程度的亲缘关系;ROH片段共有3226个,其中40.96%的长度在0~100 Mb之间,基于ROH的平均近交系数为0.069;群体进化树结果表明,丫杈猪公猪被分为8个血缘,数量与传统系谱记录的相同,但血缘间有个体差异。综上所述,丫杈猪保种群的有效群体含量偏低,遗传多样性中等偏低,近交程度不严重,可引入或创建新血缘,扩大有效群体含量,提高群体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丫杈猪 SNP芯片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糯麦-糯高粱复合原粮浓香型白酒的风味物质及危害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静 莫晓慧 +3 位作者 赵耀 敬树忠 曾里 段飞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6-107,共12页
为优选泸州地区浓香型白酒酿酒新原料,本文分别以糯高粱单粮和紫糯麦-糯高粱复合原粮(2:8)酿造泸型浓香型白酒,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 为优选泸州地区浓香型白酒酿酒新原料,本文分别以糯高粱单粮和紫糯麦-糯高粱复合原粮(2:8)酿造泸型浓香型白酒,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研究酒样的风味物质和危害成分。结果表明,紫糯麦-糯高粱复合原粮的蛋白质、多酚、花青素含量与糯高粱无显著差异(P>0.05),果胶含量相对降低9.7%;紫糯麦-高粱酒符合浓香型优级白酒国家标准,总酯含量相较高粱酒降低7.9%,总酸含量相对提高8.3%。两种酒样共检出102种挥发性物质,且均以己酸乙酯为主要物质,符合浓香型白酒主体风格。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模型和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s,OAV)分析发现26种对两种白酒风味形成差异具有贡献的物质。与高粱酒相比,紫糯麦-高粱酒的中长链脂肪酸酯、酸类物质、醇类物质的OAV值相对升高,甲醇和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相对降低20.6%和39.9%,表现为紫糯麦-高粱酒的香气更有层次感、立体感,口感更加悠长、醇和,安全系数更高。综上,紫糯麦168具有作为泸型浓香型白酒酿造原粮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糯麦 酿酒原料 浓香型白酒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风味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 判别分析(OPLS-DA) 氨基甲酸乙酯(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情况介绍 被引量:3
19
作者 葛桂华 王小强 +3 位作者 李强 杨舒慧 陈映 杨东丽 《四川畜牧兽医》 2021年第4期21-22,共2页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有关规定要求,2020年5月,农...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有关规定要求,2020年5月,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公布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与《目录》配套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同日发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遗传资源 《目录》 野生动物 滥食 畜牧法 名录 《决定》 生命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制剂对仔猪免疫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敖富勇 《中国猪业》 2022年第5期52-54,共3页
文章通过探讨不同剂量益生菌制剂对仔猪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确定了益生菌制剂在仔猪生产中的最适添加剂量。试验选择100头体重无显著差异、健康无病的“杜×长×大”仔猪按照单因素随机试验原则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25头仔猪。A组... 文章通过探讨不同剂量益生菌制剂对仔猪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确定了益生菌制剂在仔猪生产中的最适添加剂量。试验选择100头体重无显著差异、健康无病的“杜×长×大”仔猪按照单因素随机试验原则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25头仔猪。A组(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饲料,B组仔猪饲喂基础饲料+0.1%益生菌制剂,C组仔猪饲喂基础饲料+0.2%益生菌制剂,D组仔猪饲喂基础饲料+0.4%益生菌制剂。试验周期分为1周的预试验期和4周的正式试验期。试验结束后,从每组中选择10头仔猪采集血液,提取血清,检测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及细胞因子含量。结果显示,C组和D组仔猪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C组和D组仔猪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组和D组仔猪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0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B组(P<0.05);C组和D组仔猪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一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B组(P<0.05)。研究表明,在仔猪生产中,添加适量益生菌制剂可以增强仔猪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且益生菌制剂最适添加剂量为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制剂 免疫机能 仔猪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