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现状分析及建设思路 被引量:31
1
作者 吴文晖 于勇 +2 位作者 雷晶 张利飞 张朔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2,共5页
对中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技术体系发展进程、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国现有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当前新环保法实施对环保标准工作的形势要求,针对中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的特点,提出了"十三五"... 对中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技术体系发展进程、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国现有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当前新环保法实施对环保标准工作的形势要求,针对中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的特点,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建设完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的探讨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问题和不足 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SIBI 1000系列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系统改进建议 被引量:6
2
作者 毛茂南 王孝林 +1 位作者 黄图强 刘孝琴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前,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已成为我国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的主要技术手段,我国已有百余个城市拥有这类监测系统。针对美国DASIBI 1000系列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日常运行中的一些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和改进建议,以期与同类机型性... 目前,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已成为我国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的主要技术手段,我国已有百余个城市拥有这类监测系统。针对美国DASIBI 1000系列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日常运行中的一些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和改进建议,以期与同类机型性能进行可比性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 自动监测 维护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中氰化物测定方法综述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启中 王小循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98-103,共6页
本文综述了环境中氰化物测定的容量法、光度法(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度法)、电化学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极谱法和安培法)、色谱法、放射化学法、流动注射分析法等,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环境 氰化物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风化对三峡库区农业小流域水化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梦婕 江韬 +4 位作者 何仁江 木志坚 李雪梅 魏世强 谢德体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95-1501,共7页
通过对三峡库区典型农业小流域-重庆涪陵王家沟小流域为期一年的水质系统监测,明确了流域主要离子组成,分析了小流域的水化学特征和主要离子来源.结果表明,该流域水化学类型为Cl-—Ca2+型;大多数离子的含量随采样点、季节、水体类型的... 通过对三峡库区典型农业小流域-重庆涪陵王家沟小流域为期一年的水质系统监测,明确了流域主要离子组成,分析了小流域的水化学特征和主要离子来源.结果表明,该流域水化学类型为Cl-—Ca2+型;大多数离子的含量随采样点、季节、水体类型的不同而有显著性差异;Gibbs图、阴阳离子三角图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水体离子组成受岩石风化的影响比较显著,且阴离子可能主要来自于岩盐溶解和碳酸盐的风化,而岩盐溶解也是控制流域阳离子的主要机制,硅酸盐矿物的风化侵蚀作用也存在一定影响;主成分分析得出对该流域水体离子组成影响最大的可能是碳酸盐(其中H2CO3风化碳酸盐岩过程比H2SO4风化作用更为显著),其次是岩盐、硅酸盐,农业活动和居民生活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农业小流域 水化学特征 风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典型农田小流域水化学特征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梦婕 江韬 +3 位作者 何仁江 木志坚 魏世强 谢德体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62-1068,共7页
以三峡库区典型农田小流域—涪陵王家沟小流域为代表,通过对流域内水体主要离子组成的系统监测,分析了该流域的水化学特征和主要离子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a2+、Cl-分别是该流域的优势阳离子和优势阴离子,流域属淡水,水质为氯化物水体... 以三峡库区典型农田小流域—涪陵王家沟小流域为代表,通过对流域内水体主要离子组成的系统监测,分析了该流域的水化学特征和主要离子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a2+、Cl-分别是该流域的优势阳离子和优势阴离子,流域属淡水,水质为氯化物水体,即ClCaⅢ型,水化学类型为Cl-—Ca2+型;TZ+(总阳离子当量浓度)为6.30meq/L,高于世界平均水平,TZ-(总阴离子当量浓度)为6.29meq/L;TDS(总溶解固体)平均值为294.78mg/L,显示了该流域剧烈的化学侵蚀作用;大多数离子的含量随采样点、季节、水体类型的不同而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农田流域 水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南部不同沙地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晓美 朴春根 +3 位作者 李姝江 朱天辉 张晓娟 林乐民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5-373,共9页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不同沙地类型(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养分,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的含量,期望得到它们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为该地区的防风固沙提供理论参考。结果如下: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和垂直分...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不同沙地类型(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养分,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的含量,期望得到它们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为该地区的防风固沙提供理论参考。结果如下: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和垂直分布均没有显著的规律。碱性磷酸酶在固定沙丘中随土层的增加而降低;在表层土壤中其活性最高;夏季其活性最低。在3样地中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相关分析表明:土壤3大类微生物与有机质、全氮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为极显著正相关,与全磷含量、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的相关性不显著。细菌和微生物总数与全钾含量呈显著相关,放线菌和真菌与全钾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在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中芽孢杆菌属占细菌的比例在冬季最高,夏季次之。在半固定沙丘中是冬季最高,其次是在春季,这与细菌总数的变化趋势一致。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Biolog试验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得到沙漠中最常见的芽孢杆菌主要有Bacillus cereus、B.licheniformis、B.subtilis、B.megaterium和B.maroccanus。通过该研究客观地反映了内蒙古鄂尔多斯不同沙地类型的土壤肥力状况,从而为该地区沙地土壤改良和防风固沙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沙地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几种主要土壤有机质化学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益 江韬 +2 位作者 魏世强 何仁江 刘丽琼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0-184,共5页
采用高锰酸钾和双氧水氧化法,研究比较重庆市6种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的抗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1)采用KMnO4氧化法评价土壤有机质化学稳定性应控制适宜的氧化剂浓度,KMnO4浓度<0.1mol/L时,主要氧化土壤中的易氧化有机组分,浓度为0.3m... 采用高锰酸钾和双氧水氧化法,研究比较重庆市6种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的抗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1)采用KMnO4氧化法评价土壤有机质化学稳定性应控制适宜的氧化剂浓度,KMnO4浓度<0.1mol/L时,主要氧化土壤中的易氧化有机组分,浓度为0.3mol/L的KMnO4可较好地反映土壤有机质的抗氧化能力差异,6种土壤有机质抗氧化能力高低顺序为缙云山黄壤腐殖层>紫色潮土>嘉陵江沿岸冲积土>灰棕潮土>矿质黄泥>灰棕紫泥紫色土。(2)土壤有机质的化学稳定性与pH、有机质含量、<0.001mm粘粒含量以及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相关特性在KMnO4高、低浓度时表现不同。(3)双氧水氧化法可较好地反映不同土壤密度分级土壤有机质的抗氧化稳定性,灰棕潮土、紫色潮土和矿质黄泥均随酸度增大而提高;灰棕潮土和紫色潮土轻组有机质(LFOM)抗氧化能力明显高于重组有机质(HFOM);矿质黄泥和缙云山黄壤腐殖层LFOM和HFOM抗氧化能力无明显差异;研究发现农地土壤其有机质氧化率随酸度增加而连续提高,但林地土壤有机质氧化率变化幅度较小,均小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抗氧化性 相关性 密度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含氨废水中氨氮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20
8
作者 黄图强 刘艳蓉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44,42,共3页
依据铵盐与甲醛反应生成等物质量酸的原理,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高浓度含氨废水中氨氮含量的甲醛法。试验结果表明,甲醛法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6%~103%,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对合... 依据铵盐与甲醛反应生成等物质量酸的原理,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高浓度含氨废水中氨氮含量的甲醛法。试验结果表明,甲醛法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6%~103%,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对合成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氨氮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氨氮 快速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用于冷原子吸收法测汞的试验研究
9
作者 邹平 李瑞莉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8-50,共3页
实验部分 一、原理及方法:汞蒸气对波长253.7nm的光有选择性吸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汞蒸气浓度成正比。 水样经消化后,将各种形态的汞全部转化为二价汞离子,过量的氧化剂用盐酸羟胺还原,然后用氯化亚锡将汞离子还原为单质汞。... 实验部分 一、原理及方法:汞蒸气对波长253.7nm的光有选择性吸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汞蒸气浓度成正比。 水样经消化后,将各种形态的汞全部转化为二价汞离子,过量的氧化剂用盐酸羟胺还原,然后用氯化亚锡将汞离子还原为单质汞。在室温下,由载气将单质汞蒸气导入吸收管,在波长253.7nm处测定其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与浓度关系进行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