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子过滤片孔径大小对白酒香味组分过滤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赵金松 廖学品 +1 位作者 蒋智 张明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7-90,共4页
采用不同孔径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质的微孔过滤片,分别对固态法浓香型、酱香型白酒进行过滤,以未过滤酒样作为空白样,研究高分子过滤片孔径大小对白酒香味组分的过滤影响。实验结果表明,0.45μm孔径的滤片对酱香型白酒过滤效果最佳,0.1... 采用不同孔径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质的微孔过滤片,分别对固态法浓香型、酱香型白酒进行过滤,以未过滤酒样作为空白样,研究高分子过滤片孔径大小对白酒香味组分的过滤影响。实验结果表明,0.45μm孔径的滤片对酱香型白酒过滤效果最佳,0.1μm孔径的滤片对浓香型白酒过滤效果最好,白酒中的香味组分成分损失最少。滤片过滤对杂醇油等不良香味组分以及易引起浑浊的高级脂肪酸乙酯的含量吸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过滤片 孔径大小 白酒过滤 浓香型白酒 酱香型白酒 香味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酒用活性炭的制备条件优化及其对白酒中糠醛的吸附性能研究
2
作者 彭晶晶 赵金松 +2 位作者 张良 张明文 冉国清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6,共7页
该研究采用磷酸法,选取七种酒用活性炭中吸附效果最差的活性炭进行改性,提升其去除糠醛能力的同时减少其对白酒中风味成分的吸附。以白酒中糠醛去除率和总酯保留率综合指标为评价指标,以磷酸含量、浸渍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碳化温... 该研究采用磷酸法,选取七种酒用活性炭中吸附效果最差的活性炭进行改性,提升其去除糠醛能力的同时减少其对白酒中风味成分的吸附。以白酒中糠醛去除率和总酯保留率综合指标为评价指标,以磷酸含量、浸渍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碳化温度、碳化时间为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优化改性活性炭制备条件。运用BET比表面积测试法、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改性前后活性炭进行结构表征,并对改性酒用活性炭进行吸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制备条件为磷酸含量35%、浸渍比1∶7、活化温度200℃、活化时间2 h、碳化温度300℃、碳化时间2.0 h。在此优化条件下,改性活性炭对糠醛去除率由13.18%提升至39.28%,对总酯保留率由87.09%提升至97.96%。BET、SEM及FTIR结果显示,磷酸法改性酒用活性炭增大了酒用活性炭的孔径(平均孔径>2 nm),提高了吸附效率。吸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改性活性炭能有效能有效的提升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用活性炭 改性 白酒 糠醛 制备条件优化 结构表征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微孔膜过滤厚度对浓香型白酒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蒋智 赵金松 +3 位作者 孙跃 张明文 李丹 胡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40-145,共6页
高品质、低度化是白酒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解决低度白酒生产过程中降度出现浑浊、影响风味的技术难题,采用7种不同厚度的高分子微孔膜分别过滤2种不同酒精含量的浓香型白酒,对过滤前后色谱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结合理化指标变... 高品质、低度化是白酒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解决低度白酒生产过程中降度出现浑浊、影响风味的技术难题,采用7种不同厚度的高分子微孔膜分别过滤2种不同酒精含量的浓香型白酒,对过滤前后色谱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结合理化指标变化,系统研究了高分子微孔膜过滤厚度对浓香型白酒过滤除浊效果和风味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酒精度为52%vol和38%vol的浓香型白酒的最佳过滤厚度分别为20和30 mm。研究结果对于白酒过滤工艺的改进和过滤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微孔膜 过滤厚度 浓香型白酒 风味物质 酒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