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泸州市生猪屠宰企业压减清理情况及建议
1
作者 李泽强 孔繁晶 +9 位作者 刘浩 彭越 胡云锴 王锐 江帆 罗银 廖春玉 赵星 蒋叙 温莉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13期31-32,共2页
一、泸州市概况。泸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南,现辖3个市辖区、4个县,区域面积12236.2平方千米,总人口503.82万人。区位优势明显,自然环境优渥。泸州市生猪屠宰行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下,正坚定不移朝向“生产高效、生... 一、泸州市概况。泸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南,现辖3个市辖区、4个县,区域面积12236.2平方千米,总人口503.82万人。区位优势明显,自然环境优渥。泸州市生猪屠宰行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下,正坚定不移朝向“生产高效、生态友好、区位特色”的方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州市 生猪屠宰 生产高效 建议 压减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市龙马潭区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调查及建议
2
作者 徐超 秦登杰 +5 位作者 曾劲松 孙洪波 唐一平 罗冬梅 李欣 潘丽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期8-11,共4页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由于全国人口不断增长,城市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耕地呈逐渐减少趋势。当前耕地保护利用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和矛盾必须切实解决,有效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笔者通过实地调查,提出加强耕地...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由于全国人口不断增长,城市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耕地呈逐渐减少趋势。当前耕地保护利用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和矛盾必须切实解决,有效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笔者通过实地调查,提出加强耕地保护利用关键在于采取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精准政策导向、保障耕地质量、加强法律约束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利用 现状 建议 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熟荔枝品种“观音绿”在泸州市的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2
3
作者 熊安会 李小孟 +3 位作者 王秀琪 李景明 李于兴 丁晓波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1-133,共3页
“观音绿”是2012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晚熟荔枝新品种,于2016年4月引种到四川省泸州市试种。引种结果显示,该品种适应泸州地区环境条件,与泸州地区主栽的“大红袍”荔枝品种嫁接亲和性好,容易成花,成熟期为7... “观音绿”是2012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晚熟荔枝新品种,于2016年4月引种到四川省泸州市试种。引种结果显示,该品种适应泸州地区环境条件,与泸州地区主栽的“大红袍”荔枝品种嫁接亲和性好,容易成花,成熟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平均单果质量24.28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3%,可食率85.0%,主要果实经济性状保持了原有的优良特性,成熟期比原产地晚20 d左右,延长了该品种在全国范围内的鲜果上市期。“观音绿”的平均单果质量、可食率、焦核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主要经济性状均优于当地主栽的“大红袍”,成熟期比“大红袍”晚15~20 d,初步判定引种成功。对丰富泸州地区优质晚熟荔枝品种和调节品种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绿” 荔枝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泸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6
4
作者 郑海芳 戴浩 +6 位作者 金伟 刘霜 田翠 张强 张维娜 肖俊 李洪平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泸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紧紧围绕“强监管保安全,提品质增效益”这一主线,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市级例行抽检、监督抽查;积极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泸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紧紧围绕“强监管保安全,提品质增效益”这一主线,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市级例行抽检、监督抽查;积极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3年行动;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等工作。文章主要阐述了泸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分析目前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加大监管、执法、检测三大体系建设,加强巡查检查力度,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和执法效能等的对策,确保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监管 存在的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市纳溪区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艳 赵小红 +1 位作者 徐青云 罗莹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8期192-194,共3页
本文阐述了泸州市纳溪区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的成效及采取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基层监管体系建设、激发品牌内生动力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 成效 做法 问题 建议 四川泸州 纳溪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泸州市渔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谢航 何治德 +6 位作者 谭巧 代琳 刘行 傅浩然 谭德卫 王泽佩 张江惠 《科学养鱼》 2023年第7期3-4,共2页
泸州为中国酒城,地处四川东南部,长江、沱江、赤水河、永宁河、濑溪河、龙溪河流经泸州,造就了泸州得天独厚的水产品养殖优势。近年来,泸州市积极发展绿色水产健康养殖;借助农业园区建设契机,推动休闲渔业快速发展;强化水产技术支撑,帮... 泸州为中国酒城,地处四川东南部,长江、沱江、赤水河、永宁河、濑溪河、龙溪河流经泸州,造就了泸州得天独厚的水产品养殖优势。近年来,泸州市积极发展绿色水产健康养殖;借助农业园区建设契机,推动休闲渔业快速发展;强化水产技术支撑,帮助农(渔)民增产增收。2010-2020年,泸州市的渔业经济总产值、渔业产值、养殖产值、休闲渔业产值均逐年递增(图1、图2),水产品产量、鱼养殖产量也逐年递增(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产量 渔业产值 休闲渔业 水产品养殖 水产健康养殖 永宁河 濑溪河 赤水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市大豆生产现状及存在困难和建议 被引量:1
7
作者 赵耀 宋其龙 +6 位作者 朱建忠 梁明清 魏新琦 易游人 王锐霖 刘运军 曾劲松 《中国种业》 2019年第8期26-27,共2页
介绍了泸州市大豆种植的自然条件、种植面积、产量、栽培品种和模式等基本情况,分析了当前泸州市大豆生产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促进大豆产业发展的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 泸州大豆 生产现状 困难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市引种优质早熟荔枝品种“妃子笑”试验初报
8
作者 丁晓波 李锦松 +4 位作者 唐永清 李景明 李清波 李小孟 李于兴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52,共3页
为解决泸州地区早熟荔枝品种结构单一的难题,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从广东引进"妃子笑"荔枝,引种4年后表现为适应泸州地区气候条件,枝条生长快速,易成花结果,成熟期7月中旬,与当地主栽的早熟品种"大红袍"荔枝... 为解决泸州地区早熟荔枝品种结构单一的难题,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从广东引进"妃子笑"荔枝,引种4年后表现为适应泸州地区气候条件,枝条生长快速,易成花结果,成熟期7月中旬,与当地主栽的早熟品种"大红袍"荔枝成熟期接近并有所重叠。引进的"妃子笑"主要果实品质保持了原有特性,而且单果质量、可食率、焦核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主要性状均优于"大红袍"荔枝,初步判定引种成功,对丰富泸州地区早熟荔枝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妃子笑” 荔枝 “大红袍”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固产业扶贫成果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泸州市古蔺县推动产业扶贫往深里走实里走
9
作者 陈超 喻贞彬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0年第6期4-5,共2页
位于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山区、云贵高原北麓的传统农业大县、国家级贫困县古蔺县自2014年开展农业产业扶贫以来,全县大兴产业、大建基地,建成现代农业园区20个、脱贫产业园203个,农业产业基地总规模达2.6万hm2,初步构建了“镇镇有园区、... 位于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山区、云贵高原北麓的传统农业大县、国家级贫困县古蔺县自2014年开展农业产业扶贫以来,全县大兴产业、大建基地,建成现代农业园区20个、脱贫产业园203个,农业产业基地总规模达2.6万hm2,初步构建了“镇镇有园区、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的产业扶贫格局。2019年,全县农业特色产业产值达30.9亿元,4.03万贫困人口依靠发展产业脱贫,全县成功脱贫摘帽。脱贫摘帽后,古蔺县将始终坚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把农业特色产业振兴作为巩固产业扶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强化规划、优化政策、健全体系、建立机制,推动产业扶贫往深里走、实里走,进一步巩固产业扶贫成果,推动产业扶贫与乡村产业振兴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扶贫 农业特色产业 现代农业园区 乡村振兴 传统农业大县 有效衔接 产业脱贫 四川盆地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市:提前完成变型拖拉机“清零”目标
10
作者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3年第4期31-31,共1页
泸州市高度重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紧盯重点隐患,强化措施推进存量变型拖拉机报废注销。截至2023年6月26日,全市存量变型拖拉机已全部依法注销,提前半年完成清零目标。
关键词 变型拖拉机 清零 泸州市 强化措施 注销 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市中药材种植现状和发展对策
11
作者 彭取敏 李明红 +3 位作者 吴薇 黎秋刚 赖谦 赵建翰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2年第6期60-61,共2页
本文介绍了泸州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中药材 产业现状 建议 泸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市龙马潭区春耕生产备耕情况及对策
12
作者 李忠菊 孙洪波 +2 位作者 曾劲松 任灵巧 肖开勇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2年第1期60-61,共2页
为进一步了解泸州市龙马潭区2022年春耕生产备耕情况,区农技站及相关人员对区内春耕备耕情况进行了调研,从惠农政策扶持、农业投入能力、农业基础设施、农资价格、农村劳动力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备耕过程中存在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提... 为进一步了解泸州市龙马潭区2022年春耕生产备耕情况,区农技站及相关人员对区内春耕备耕情况进行了调研,从惠农政策扶持、农业投入能力、农业基础设施、农资价格、农村劳动力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备耕过程中存在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耕生产 对策 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干旱天气对泸州龙眼产业的影响
13
作者 王秀琪 罗再潜 +3 位作者 李小孟 李于兴 李景明 丁晓波 《中国果菜》 2024年第6期71-75,共5页
泸州市是我国龙眼生产的特晚熟产区之一,栽培面积达2万hm^(2),常年产量7万~8万t。近年来泸州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少雨、强日照天气,对龙眼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对泸州市区域内龙眼果实发育开展了跟踪观察和实地调研,发现高温干旱... 泸州市是我国龙眼生产的特晚熟产区之一,栽培面积达2万hm^(2),常年产量7万~8万t。近年来泸州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少雨、强日照天气,对龙眼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对泸州市区域内龙眼果实发育开展了跟踪观察和实地调研,发现高温干旱灾害对龙眼产业影响较大,导致果实发育迟缓、品质下降、产量降低、成熟期推迟、树体衰弱、营养梢抽梢难等不良影响。针对高温少雨天气对龙眼产业的影响,提出了抗灾减灾应对和灾后恢复技术措施,为龙眼果实发育期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高温 干旱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龙眼高接换种果园间作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
14
作者 李景明 刘志容 +3 位作者 丁晓波 李清波 辜润智 周少猛 《中国热带农业》 2024年第1期75-80,74,共7页
对泸州龙眼园高接换种后3年内利用行间间作现状进行调查,并对7种间作模式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龙眼园间作中药材一季收入为3550元/667m^(2),收益最高;间作春茄子和冬豌豆一季收入3150元/667m^(2),收益次高;种植南瓜和箭舌豌豆一... 对泸州龙眼园高接换种后3年内利用行间间作现状进行调查,并对7种间作模式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龙眼园间作中药材一季收入为3550元/667m^(2),收益最高;间作春茄子和冬豌豆一季收入3150元/667m^(2),收益次高;种植南瓜和箭舌豌豆一季收入105元/667m^(2),收入最低。建议对种植和销售风险承受能力强、懂技术且有充足劳动力的合作社或种植大户选择在龙眼果园中间作种植中药材和蔬菜类作物,其他可在果园中间作种植粮油类作物或绿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州龙眼园 间作模式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园土壤酸碱度和茶叶产出量的影响
15
作者 曾祥忠 钟习兵 +2 位作者 王剑忠 巫和义 李乐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4期107-109,共3页
为探究名山区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园土壤酸度及茶叶产量的影响,研究于2021年—2022年采用田间对比试验,设置6种施肥处理:农户传统施肥(CF)、茶园专用肥(SF)、新型肥料(NF)、生物炭基肥(BF)、专用肥+有机肥(SF+OM)、新型肥料+有机肥(NF+OM)... 为探究名山区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园土壤酸度及茶叶产量的影响,研究于2021年—2022年采用田间对比试验,设置6种施肥处理:农户传统施肥(CF)、茶园专用肥(SF)、新型肥料(NF)、生物炭基肥(BF)、专用肥+有机肥(SF+OM)、新型肥料+有机肥(NF+OM),对土壤pH值及茶叶产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SF及SF+OM处理提高了0~20 cm表层土壤和20~40 cm亚表层土壤pH值,而NF、BF、NF+OM对土壤酸度影响较小;所有施肥处理均较CF增产,其中SF、SF+OM、NF+OM在2022年增产效果明显。研究结论显示,茶园专用肥(SF)及其与有机肥复配(SF+OM)是提升土壤pH和茶叶产量的优选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山区 茶园 土壤酸碱度 茶叶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丹毒的防控
16
作者 陈敏 段锦麟 +2 位作者 周世春 黄泽金 段彬 《四川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56-57,59,共3页
1病原导致发病的猪丹毒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明显的形成长丝的倾向。该菌为平直或微弯的纤细小杆菌,大小为0.2~0.4μm×0.8~2.5μm。病料内的细菌单在、成对或成丛排列,其在白细胞内一般成丛存在,在陈旧的肉汤培养物内和慢... 1病原导致发病的猪丹毒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明显的形成长丝的倾向。该菌为平直或微弯的纤细小杆菌,大小为0.2~0.4μm×0.8~2.5μm。病料内的细菌单在、成对或成丛排列,其在白细胞内一般成丛存在,在陈旧的肉汤培养物内和慢性病猪的心内膜疣状物中多呈长丝状,有时很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汤培养物 猪丹毒杆菌 小杆菌 革兰氏阳性菌 疣状物 心内膜 白细胞 慢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不同重金属元素前处理和检测方法探讨
17
作者 郑海芳 田翠 +4 位作者 刘霜 张强 肖俊 李洪平 陈利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55-57,共3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本文对土壤常检的铜、铅、镉、铬、砷、汞6个重金属元素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进行阐述。不同重金属元素采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重点分析3种前处理方法(铜铅镉电热板法、砷汞水浴法、铬电热板水浴法)...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本文对土壤常检的铜、铅、镉、铬、砷、汞6个重金属元素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进行阐述。不同重金属元素采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重点分析3种前处理方法(铜铅镉电热板法、砷汞水浴法、铬电热板水浴法),对上述3种前处理方法的操作注意事项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土壤上机操作使用的仪器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进行介绍,分析仪器方法的原理、特点和注意事项。该前处理和上机操作能准确测定土壤中铜、铅、镉、砷、汞5种重金属元素,同时也对其他重金属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前处理 检测方法 仪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大树红茶加工中主要品质成分变化研究
18
作者 杨娟 袁林颖 +2 位作者 陈善敏 常睿 李明红 《中国茶叶加工》 2022年第4期24-28,50,共6页
以泸州大树茶一芽二叶为原料,研究大树工夫红茶加工工艺及加工过程主要品质成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泸州大树茶具有良好的生化特性,鲜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含量适中,咖啡碱含量高(6.33%),酚氨比7.39,适制红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水浸出... 以泸州大树茶一芽二叶为原料,研究大树工夫红茶加工工艺及加工过程主要品质成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泸州大树茶具有良好的生化特性,鲜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含量适中,咖啡碱含量高(6.33%),酚氨比7.39,适制红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水浸出物总体呈下降趋势;氨基酸差异不显著,可溶性糖呈波浪式变化趋势;没食子酸、没食子儿茶素变化趋势一致,萎凋后升高,揉捻至干燥阶段逐渐减少;咖啡碱、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变化趋势一致,萎凋后升高,揉捻至发酵阶段逐渐减少,干燥阶段有些许回升;儿茶素则表现在加工前半段变化小,发酵过程明显降低,干燥环节又有所增加。品质特征表现为外形条索紧结肥壮,乌黑油润、匀整;汤色红亮,甜香浓醇,滋味醇和回甘,叶底肥厚红匀亮;烘焙后品质稍有提升。文章明确了泸州大树红茶加工工艺及主要品质成分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大树红茶产品及红茶品质提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州大树红茶 加工工艺 品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龙眼高接换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3
19
作者 毛海啸 李小孟 +4 位作者 李景明 李于兴 胡文舜 姜帆 丁晓波 《中国热带农业》 2021年第1期49-52,共4页
引进9个龙眼品种进行区试试验,观察各品种嫁接亲和性和接穗生长情况。开展不同砧木接口直径嫁接试验,比较不同砧木接口直径对嫁接亲和性和接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龙眼优新品种(系)‘福晚1号’‘福晚8号’‘高宝’‘福晚9号’‘96... 引进9个龙眼品种进行区试试验,观察各品种嫁接亲和性和接穗生长情况。开展不同砧木接口直径嫁接试验,比较不同砧木接口直径对嫁接亲和性和接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龙眼优新品种(系)‘福晚1号’‘福晚8号’‘高宝’‘福晚9号’‘96-68’和‘立冬本’在泸州嫁接成活率较高,‘福晚8号’‘宝石1号’‘高宝’‘榕育8号’和‘松风本’嫁接后枝梢生长较快,‘福晚1号’和‘福晚9号’嫁接后枝梢生长相对较弱。大枝嫁接(嫁接口直径在3~6cm)在成活率、侧枝数量、枝梢长度和粗度上均优于小枝嫁接(嫁接口直径在0.5~1.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高接换种 新品种(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宝”龙眼在四川泸州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4
20
作者 丁晓波 姜帆 +5 位作者 韩旭 李玉梅 李清波 李景明 李小孟 李于兴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0-42,共3页
“高宝”龙眼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杂交育成的优质、大果、晚熟、果肉多、含糖量高的龙眼新品系,2014年以高接换种方式引种到四川省泸州市。引种5年表现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在“蜀冠”龙眼上高接成活率高,亲和性好。嫁接后生长... “高宝”龙眼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杂交育成的优质、大果、晚熟、果肉多、含糖量高的龙眼新品系,2014年以高接换种方式引种到四川省泸州市。引种5年表现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在“蜀冠”龙眼上高接成活率高,亲和性好。嫁接后生长壮旺,易成花结果,成熟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较泸州“蜀冠”龙眼晚20d左右。引进的“高宝”龙眼单果质量18.3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3%,可食率68.3%,果实主要性状保持原有优良特性并优于目前泸州地方良种“蜀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宝” 龙眼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