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泸州市龙马潭区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调查及建议
1
作者 徐超 秦登杰 +5 位作者 曾劲松 孙洪波 唐一平 罗冬梅 李欣 潘丽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期8-11,共4页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由于全国人口不断增长,城市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耕地呈逐渐减少趋势。当前耕地保护利用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和矛盾必须切实解决,有效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笔者通过实地调查,提出加强耕地...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由于全国人口不断增长,城市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耕地呈逐渐减少趋势。当前耕地保护利用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和矛盾必须切实解决,有效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笔者通过实地调查,提出加强耕地保护利用关键在于采取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精准政策导向、保障耕地质量、加强法律约束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利用 现状 建议 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熟荔枝品种“观音绿”在泸州市的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2
2
作者 熊安会 李小孟 +3 位作者 王秀琪 李景明 李于兴 丁晓波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1-133,共3页
“观音绿”是2012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晚熟荔枝新品种,于2016年4月引种到四川省泸州市试种。引种结果显示,该品种适应泸州地区环境条件,与泸州地区主栽的“大红袍”荔枝品种嫁接亲和性好,容易成花,成熟期为7... “观音绿”是2012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晚熟荔枝新品种,于2016年4月引种到四川省泸州市试种。引种结果显示,该品种适应泸州地区环境条件,与泸州地区主栽的“大红袍”荔枝品种嫁接亲和性好,容易成花,成熟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平均单果质量24.28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3%,可食率85.0%,主要果实经济性状保持了原有的优良特性,成熟期比原产地晚20 d左右,延长了该品种在全国范围内的鲜果上市期。“观音绿”的平均单果质量、可食率、焦核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主要经济性状均优于当地主栽的“大红袍”,成熟期比“大红袍”晚15~20 d,初步判定引种成功。对丰富泸州地区优质晚熟荔枝品种和调节品种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绿” 荔枝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泸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5
3
作者 郑海芳 戴浩 +6 位作者 金伟 刘霜 田翠 张强 张维娜 肖俊 李洪平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泸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紧紧围绕“强监管保安全,提品质增效益”这一主线,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市级例行抽检、监督抽查;积极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泸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紧紧围绕“强监管保安全,提品质增效益”这一主线,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市级例行抽检、监督抽查;积极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3年行动;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等工作。文章主要阐述了泸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分析目前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加大监管、执法、检测三大体系建设,加强巡查检查力度,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和执法效能等的对策,确保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监管 存在的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市纳溪区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艳 赵小红 +1 位作者 徐青云 罗莹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8期192-194,共3页
本文阐述了泸州市纳溪区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的成效及采取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基层监管体系建设、激发品牌内生动力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 成效 做法 问题 建议 四川泸州 纳溪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泸州市渔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谢航 何治德 +6 位作者 谭巧 代琳 刘行 傅浩然 谭德卫 王泽佩 张江惠 《科学养鱼》 2023年第7期3-4,共2页
泸州为中国酒城,地处四川东南部,长江、沱江、赤水河、永宁河、濑溪河、龙溪河流经泸州,造就了泸州得天独厚的水产品养殖优势。近年来,泸州市积极发展绿色水产健康养殖;借助农业园区建设契机,推动休闲渔业快速发展;强化水产技术支撑,帮... 泸州为中国酒城,地处四川东南部,长江、沱江、赤水河、永宁河、濑溪河、龙溪河流经泸州,造就了泸州得天独厚的水产品养殖优势。近年来,泸州市积极发展绿色水产健康养殖;借助农业园区建设契机,推动休闲渔业快速发展;强化水产技术支撑,帮助农(渔)民增产增收。2010-2020年,泸州市的渔业经济总产值、渔业产值、养殖产值、休闲渔业产值均逐年递增(图1、图2),水产品产量、鱼养殖产量也逐年递增(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产量 渔业产值 休闲渔业 水产品养殖 水产健康养殖 永宁河 濑溪河 赤水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市引种优质早熟荔枝品种“妃子笑”试验初报
6
作者 丁晓波 李锦松 +4 位作者 唐永清 李景明 李清波 李小孟 李于兴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52,共3页
为解决泸州地区早熟荔枝品种结构单一的难题,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从广东引进"妃子笑"荔枝,引种4年后表现为适应泸州地区气候条件,枝条生长快速,易成花结果,成熟期7月中旬,与当地主栽的早熟品种"大红袍"荔枝... 为解决泸州地区早熟荔枝品种结构单一的难题,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从广东引进"妃子笑"荔枝,引种4年后表现为适应泸州地区气候条件,枝条生长快速,易成花结果,成熟期7月中旬,与当地主栽的早熟品种"大红袍"荔枝成熟期接近并有所重叠。引进的"妃子笑"主要果实品质保持了原有特性,而且单果质量、可食率、焦核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主要性状均优于"大红袍"荔枝,初步判定引种成功,对丰富泸州地区早熟荔枝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妃子笑” 荔枝 “大红袍”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大树红茶加工中主要品质成分变化研究
7
作者 杨娟 袁林颖 +2 位作者 陈善敏 常睿 李明红 《中国茶叶加工》 2022年第4期24-28,50,共6页
以泸州大树茶一芽二叶为原料,研究大树工夫红茶加工工艺及加工过程主要品质成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泸州大树茶具有良好的生化特性,鲜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含量适中,咖啡碱含量高(6.33%),酚氨比7.39,适制红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水浸出... 以泸州大树茶一芽二叶为原料,研究大树工夫红茶加工工艺及加工过程主要品质成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泸州大树茶具有良好的生化特性,鲜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含量适中,咖啡碱含量高(6.33%),酚氨比7.39,适制红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水浸出物总体呈下降趋势;氨基酸差异不显著,可溶性糖呈波浪式变化趋势;没食子酸、没食子儿茶素变化趋势一致,萎凋后升高,揉捻至干燥阶段逐渐减少;咖啡碱、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变化趋势一致,萎凋后升高,揉捻至发酵阶段逐渐减少,干燥阶段有些许回升;儿茶素则表现在加工前半段变化小,发酵过程明显降低,干燥环节又有所增加。品质特征表现为外形条索紧结肥壮,乌黑油润、匀整;汤色红亮,甜香浓醇,滋味醇和回甘,叶底肥厚红匀亮;烘焙后品质稍有提升。文章明确了泸州大树红茶加工工艺及主要品质成分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大树红茶产品及红茶品质提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州大树红茶 加工工艺 品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宝”龙眼在四川泸州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4
8
作者 丁晓波 姜帆 +5 位作者 韩旭 李玉梅 李清波 李景明 李小孟 李于兴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0-42,共3页
“高宝”龙眼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杂交育成的优质、大果、晚熟、果肉多、含糖量高的龙眼新品系,2014年以高接换种方式引种到四川省泸州市。引种5年表现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在“蜀冠”龙眼上高接成活率高,亲和性好。嫁接后生长... “高宝”龙眼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杂交育成的优质、大果、晚熟、果肉多、含糖量高的龙眼新品系,2014年以高接换种方式引种到四川省泸州市。引种5年表现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在“蜀冠”龙眼上高接成活率高,亲和性好。嫁接后生长壮旺,易成花结果,成熟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较泸州“蜀冠”龙眼晚20d左右。引进的“高宝”龙眼单果质量18.3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3%,可食率68.3%,果实主要性状保持原有优良特性并优于目前泸州地方良种“蜀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宝” 龙眼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维娜 田翠 +4 位作者 蒲勇 郑海芳 罗小娇 张强 宋燕春 《山西农经》 2023年第4期66-68,142,共4页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目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已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虽然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普遍提升,但仍存在发展目标不明确、政策落地亟须加强、集体经济基础薄...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目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已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虽然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普遍提升,但仍存在发展目标不明确、政策落地亟须加强、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管理经营滞后等问题,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还有待加强,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以期推动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集体经济 人才引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维娜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第7期172-173,共2页
自2017年至今,泸州市基本上全面完成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但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集体资产 清产核资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荔枝品种结构与调整建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昌质 熊安会 +4 位作者 成明元 李小孟 李景明 李于兴 丁晓波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8期105-107,共3页
文章总结了泸州荔枝的区域分布、品种结构、新品种推广情况等,分析了品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荔枝品种结构调整建议。指出了加快荔枝新品种引进,加速荔枝优新品种繁育,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扩大荔枝新品种示范展示范围,推进荔枝... 文章总结了泸州荔枝的区域分布、品种结构、新品种推广情况等,分析了品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荔枝品种结构调整建议。指出了加快荔枝新品种引进,加速荔枝优新品种繁育,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扩大荔枝新品种示范展示范围,推进荔枝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加大对荔枝新品种的推介力度等措施,将有利于优化泸州荔枝品种结构,提高区域荔枝产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州 荔枝 品种结构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泸州模式”
12
作者 张华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1年第7期25-26,共2页
2019年以来,泸州市采取抓资金、抓措施、抓质量、抓进度的"四抓"项目管理举措,高位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实现当年度立项项目在9月全面开工,次年3月底完成田间主体工程,确保春耕生产实现满栽满插。
关键词 项目管理 立项项目 主体工程 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项目 泸州市 春耕生产 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与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关系
13
作者 徐富贤 周兴兵 +7 位作者 张林 蒋鹏 刘茂 朱永川 熊洪 刘运军 徐麟 郭晓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56-2069,共14页
探明气候、杂交组合与亲本对稻米品质的互作效应,可为进一步优化水稻品质改良策略和提升水稻防灾减灾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于2021年和2022年以3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配组的15个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在早季常温和晚季高温2种生态条件下... 探明气候、杂交组合与亲本对稻米品质的互作效应,可为进一步优化水稻品质改良策略和提升水稻防灾减灾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于2021年和2022年以3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配组的15个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在早季常温和晚季高温2种生态条件下进行裂区试验,研究了杂交组合及其亲本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度间8项稻米品质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与2022年相比,2021年水稻长宽比、垩白度、蛋白质、直链淀粉、胶稠度、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分别显著提高8.41%、99.36%、13.76%、2.54%、125.12%、11.92%和144.00%(P<0.05),但垩白粒率显著降低37.91%(P<0.05)。就不同种植季节来看,晚季的长宽比、蛋白质和整精米率分别比早季显著提高3.96%、7.34%和14.08%(P<0.05),而晚季垩白粒率、胶稠度和精米率则分别显著下降15.43%、5.21%和1.85%,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在两个季节间差异不显著。不同不育系和不同恢复系分别配制的杂交组合间各品质指标差异均达显著水平,3个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组合中‘椰香A’的综合品质相对较好,5个恢复系配制的杂交组合中‘泸恢127’和‘泸恢276’的综合品质相对较好。由2021年和2022年合计分析结果可见,两个亲本对长宽比、垩白度、垩白粒率、蛋白质和直链淀粉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较高(52.07%~92.39%),对胶稠度、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较高(73.90%~86.20%),8项品质指标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48.29%~98.01%);早季与晚季长宽比、垩白粒率、蛋白质、胶稠度、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早季与晚季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垩白度虽然在早季与晚季间差异不显著,但两季间仍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未来杂交水稻优质育种策略是选择垩白度低,胶稠度、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高的恢复系,以及长宽比大、垩白度和垩白粒率低、蛋白质含量8%左右和直链淀粉含量16%~18%的不育系杂交,并从杂交后代中选择优质杂交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杂交水稻 稻米品质 杂交亲本 育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橘园主要粉虱类害虫发生为害与综合防治措施
14
作者 雷应华 张蓉 +7 位作者 龙忠翔 伍敏 周艳 黄玉华 杨超 陶道波 光辉 王毛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36-39,43,共5页
柑橘是四川省重要的特色经济产业,在促进果农增收、农业产业高质量等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柑橘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是严重制约柑橘产量和品质可持续性发展的因素之一,粉虱类害虫在柑橘园以若虫群集柑橘叶背面吸汁危害,分泌的蜜露还诱发... 柑橘是四川省重要的特色经济产业,在促进果农增收、农业产业高质量等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柑橘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是严重制约柑橘产量和品质可持续性发展的因素之一,粉虱类害虫在柑橘园以若虫群集柑橘叶背面吸汁危害,分泌的蜜露还诱发煤烟病,危害较重。本文主要介绍四川橘园主要粉虱类害虫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的识别特征、发生为害情况,并提出综合防控措施,旨在为基层果农柑橘植保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柑橘粉虱 黑刺粉虱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茶树修剪叶分解及碳氮磷释放动态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靖超 蒲勇 +5 位作者 焦银龙 杨鎏璘 杨佳 杜磊 张锡洲 李廷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57-1665,共9页
为阐明不同品种茶树修剪叶初始化学组成对其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以川西低山丘陵区福鼎大白(C.sinensis,Fuding Dabaicha)、川茶3号(Chuancha No.3)、川沐217(Chuanmu No.217)和川农黄芽早(Chuannong Huangyazao)4个典型品种茶树的修... 为阐明不同品种茶树修剪叶初始化学组成对其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以川西低山丘陵区福鼎大白(C.sinensis,Fuding Dabaicha)、川茶3号(Chuancha No.3)、川沐217(Chuanmu No.217)和川农黄芽早(Chuannong Huangyazao)4个典型品种茶树的修剪叶为研究对象,采用分解袋法进行为期360 d的室内模拟分解试验,探讨修剪叶分解动态及其碳(C)、氮(N)、磷(P)元素释放特征。结果表明:4个品种茶树修剪叶前期(0~120 d)分解较快、后期(121~360 d)分解较慢,分解半衰期在1.20~1.43 a。川沐217和福鼎大白茶树修剪叶分解较快,分解系数比川茶3号和川农黄芽早高11.7%~18.5%。初始化学组成的C含量、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是影响茶树修剪叶分解速率的主要因素。4个品种茶树修剪叶的C、P元素均为直接释放模式;福鼎大白和川茶3号茶树修剪叶的N元素为直接释放模式,川沐217和川农黄芽早茶树修剪叶的N元素属于淋溶-积累-释放模式。茶树修剪叶的C、N、P元素释放因品种和分解时期的不同而不同,且受到初始化学组成N、P含量的影响。在分解过程中,福鼎大白和川农黄芽早修剪叶的C、N释放率较高,川茶3号和川沐217修剪叶的P释放率较高。4个品种茶树修剪叶C、N、P元素的释放率分别为36.1%~44.5%、53.8%~58.3%、65.4%~71.5%。因此,在茶树修剪叶归还过程中可考虑采用堆肥等方式以促进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降解,修剪过后适量施氮以抑制修剪叶N元素的释放,从而提升茶树对修剪叶的养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茶树修剪叶 分解动态 养分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瓜钝绥螨在四川柑橘园的人工释放技术优化试验
16
作者 李贤琴 刘虹伶 +5 位作者 汪洋 陶道波 杨超 周艳 安清海 雷应华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62-65,共4页
通过开展不同释放时期、药剂清园处理不同间隔期、螨袋加盖处理和“精准点喷”的改进技术研究,提出了胡瓜钝绥螨在四川省柑橘园的释放改进技术:释放时期以传统的6月释放提早到3月下旬或4月上旬释放;释放前的控制螨口基数的药剂清园处理... 通过开展不同释放时期、药剂清园处理不同间隔期、螨袋加盖处理和“精准点喷”的改进技术研究,提出了胡瓜钝绥螨在四川省柑橘园的释放改进技术:释放时期以传统的6月释放提早到3月下旬或4月上旬释放;释放前的控制螨口基数的药剂清园处理安全间隔期从传统的15~20d提前到3~7d;释放的螨袋在剪口处盖塑料纸避雨(折叠后的长度在2~3cm为宜);在柑橘夏、秋梢抽发期“精准时期”防治柑橘潜叶蛾,减少柑橘红蜘蛛的越夏、越冬场所,有效降低柑橘红蜘蛛虫口基数,为来年捕食螨的释放减少了施药降低害螨虫口基数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瓜钝绥螨 柑橘园 人工释放技术优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强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曲美他嗪和氯米芬
17
作者 卢兰香 薛霞 +6 位作者 田翠 张艳侠 宿书芳 李新玲 刘艳明 王骏 胡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35-241,共7页
建立反相/强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曲美他嗪和氯米芬的分析方法。试样用0.5%甲酸乙腈提取,经反相/强阳离子交换混合模式固相萃取柱PRiME MCX净化。目标物经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 建立反相/强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曲美他嗪和氯米芬的分析方法。试样用0.5%甲酸乙腈提取,经反相/强阳离子交换混合模式固相萃取柱PRiME MCX净化。目标物经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分离,以乙腈-0.1%甲酸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用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曲美他嗪与氯米芬在0.3~1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回收率范围为93.4%~112.1%,相对标准偏差为0.68%~4.81%(n=6),检出限均为0.1μg/kg,定量限为0.3μg/kg。该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实用性强,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曲美他嗪和氯米芬的检测,可为体育赛事中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食源性兴奋剂 曲美他嗪 氯米芬 固相萃取 动物源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18
作者 田翠 刘霜 +2 位作者 张维娜 罗小娇 郑海芳 《现代食品》 2024年第20期189-191,共3页
为研究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本文阐述了单仪器分析方法及串联质谱法,综述了多种串联质谱方法(如三重四极杆质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等)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并以食品样品中多种农药残留检测为例,详... 为研究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本文阐述了单仪器分析方法及串联质谱法,综述了多种串联质谱方法(如三重四极杆质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等)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并以食品样品中多种农药残留检测为例,详细分析了LC-MS技术在农药提取、分离及定量分析中的流程与结果。结果显示,LC-MS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通量和低检出限等显著优势,可有效检测复杂基质中的农药残留,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农药残留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芯片的丫杈猪保种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陶璇 杨雪梅 +11 位作者 梁艳 刘一辉 汪勇 孔繁晶 雷云峰 杨跃奎 王言 安瑞 杨坤 吕学斌 何志平 顾以韧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08-2319,共12页
旨在研究丫杈猪保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和家系结构。本研究采用“中芯一号”芯片检测了166头丫杈种猪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利用Plink软件计算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最小等... 旨在研究丫杈猪保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和家系结构。本研究采用“中芯一号”芯片检测了166头丫杈种猪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利用Plink软件计算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分析丫杈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采用Plink软件构建状态同源(identity by state,IBS)距离矩阵和分析连续性纯合片段(runs of homozygosity,ROH),采用GCTA软件构建G矩阵,分析丫杈猪群体的亲缘关系;采用Mega X软件构建群体进化树,分析丫杈猪群体的家系结构。结果显示,166头丫杈猪共检测到45211个SNPs位点,通过质量控制的SNP位点有36243个;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29,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54,多态性标记比例为0.875,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233;期望杂合度为0.329,观察杂合度为0.344;状态同源平均遗传距离为0.2595,状态同源距离矩阵和G矩阵结果均表明大部分丫杈猪呈中等程度的亲缘关系;ROH片段共有3226个,其中40.96%的长度在0~100 Mb之间,基于ROH的平均近交系数为0.069;群体进化树结果表明,丫杈猪公猪被分为8个血缘,数量与传统系谱记录的相同,但血缘间有个体差异。综上所述,丫杈猪保种群的有效群体含量偏低,遗传多样性中等偏低,近交程度不严重,可引入或创建新血缘,扩大有效群体含量,提高群体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丫杈猪 SNP芯片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3在黄鳝性腺性逆转过程中的表达及定位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智 何治德 +3 位作者 何亮 阮会斌 李松 严太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3,共6页
为探究黄鳝( Monopterus albus )Caspase-3在性腺性逆转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实验扩增黄鳝 caspase-3 的部分序列,检测了其在不同发育时期性腺中mRNA表达水平、蛋白相对含量以及表达位置。通过PCR扩增获得黄鳝 caspase-3 基因cDNA序... 为探究黄鳝( Monopterus albus )Caspase-3在性腺性逆转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实验扩增黄鳝 caspase-3 的部分序列,检测了其在不同发育时期性腺中mRNA表达水平、蛋白相对含量以及表达位置。通过PCR扩增获得黄鳝 caspase-3 基因cDNA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对比发现,黄鳝 caspase-3 与大黄鱼( Larimichthys crocea )和鳜( Siniperca chuatsi )亲缘关系最近。实时定量PCR ( qRT-PCR)结果显示, caspase-3 mRNA在黄鳝各发育时期性腺中均有表达,在卵黄生成期性腺中表达量最高,并伴随性腺向雄性发育表达量呈下降的趋势;而其蛋白相对含量在性腺性逆转过程中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间性晚期最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aspase-3蛋白阳性信号定位于卵黄生成期卵母细胞细胞质、皮质小泡期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和颗粒细胞,以及各个发育时期性腺中初级生长期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综上,Caspase-3与黄鳝性逆转过程关系密切,推测其可能参与了性逆转过程中卵母细胞的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albus) Casaspe-3 基因表达 蛋白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