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醒脑静注射液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脑内N-乙酰天冬氨酸及胆碱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光伟 邓楠 +3 位作者 周杰 陆笑非 江涌 陈礼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患者N-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 aspartate,NAA)及胆碱(choline,Cho)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40例中重度DA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20例)、醒脑静治疗组(20例)。...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患者N-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 aspartate,NAA)及胆碱(choline,Cho)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40例中重度DA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20例)、醒脑静治疗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20 m L/d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疗程30 d。分别于伤后24 h,治疗后15、30 d进行GCS评分及用氢质子MR波谱成像(1H-MRS)对脑内NAA/Cr、Cho/Cr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醒脑静治疗组在15、30 d时GCS评分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脑内NAA/Cr含量升高而Cho/Cr含量降低(P<0.05,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能通过影响脑内化合物NAA、Cho的代谢,改善DA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弥漫性轴索损伤 MRS NAA CH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咽管瘤患者中ADAMDEC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亮 郑晓梅 +5 位作者 杨福兵 王斌 包长顺 陈礼刚 徐建国 游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1-733,共3页
目的:探讨ADAMDEC1在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前瞻性观察36例颅咽管瘤患者ADAMDEC1的表达情况,其中21例釉质上皮型,设为釉质组;15例鳞状乳头型,设为鳞型组;5例对照组脑组织标本取自重型颅脑外伤行内减压术的正常脑组织。采用免疫... 目的:探讨ADAMDEC1在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前瞻性观察36例颅咽管瘤患者ADAMDEC1的表达情况,其中21例釉质上皮型,设为釉质组;15例鳞状乳头型,设为鳞型组;5例对照组脑组织标本取自重型颅脑外伤行内减压术的正常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RT-PCR方法检测颅咽管瘤组织中ADAMDEC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釉质组及鳞型组颅咽管瘤组织中,ADAMDEC1表达明显增高,而对照组脑组织中均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鳞型组相比,釉质组ADAMDEC1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AMDEC1在颅咽管瘤组织中高度表达,并可作为检测颅咽管瘤潜在增殖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釉质上皮型 鳞状乳头型 ADAMDE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朱木林 余倩 +1 位作者 陈炳达 李经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197-3201,共5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DEACMP)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90只SD级雄性健康成年大鼠按简单随机化方法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BC组)、空气对照组(AC组)、DEACMP组。DEACMP组采用腹腔注射一氧化碳...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DEACMP)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90只SD级雄性健康成年大鼠按简单随机化方法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BC组)、空气对照组(AC组)、DEACMP组。DEACMP组采用腹腔注射一氧化碳法建立DEACMP模型,AC组在腹腔内注射等量空气,BC组不作任何处理。将3个组按染毒后第1、3、7、14、21、28天分为6个亚组。运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行为学改变,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EPO的表达。结果 DEACMP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较BC组和AC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凋亡指数(AI)在染毒后第1天开始逐渐升高,第7天达峰值,并保持较高水平持续到第28天,各时间点均高于BC组和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EPO蛋白的表达从染毒后的第1天开始有较明显的升高,在染毒后第3天达到峰值,第7天后开始逐渐降低,各时间点EPO表达高于BC组和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后期表达降低、抗凋亡作用减弱可能是DEACMP发病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 MORRIS水迷宫 细胞凋亡 促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C3mRNA在大鼠脑出血模型中的表达及眼镜蛇毒因子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晓梅 刘亮 +2 位作者 李小刚 高毅滨 袁云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765-2767,共3页
目的探讨补体C3在实验性大鼠脑出血(CH)急性期的作用机制,研究补体C3在CH后脑水肿中的作用以及应用眼镜蛇毒因子(CVF)干预后对血肿周围组织C3mRNA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备CH模型... 目的探讨补体C3在实验性大鼠脑出血(CH)急性期的作用机制,研究补体C3在CH后脑水肿中的作用以及应用眼镜蛇毒因子(CVF)干预后对血肿周围组织C3mRNA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备CH模型,将雌雄各半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常规CH组和CVF干预组,于制模后3 h、6 h、12 h、1 d、3 d、5 d和7 d 7个时间点处死动物,用干湿重法测量脑含水量(BWC);RT-PCR法检测补体C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CH后C3mRNA表达从6 h开始出现增强,3 d时达高峰,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在CH后3 h开始增加,3 d时达高峰(P<0.05),此后逐渐回落,7 d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脑组织含水量与C3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758,P<0.05);经CVF干预后,血肿周围组织C3mRNA表达明显下降,干预组与常规CH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F干预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常规CH组(P<0.05)。结论脑出血后补体系统激活,C3mRNA表达明显增加,通过CVF干预后,C3mRNA表达下降,脑水肿减轻,能达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补体C3 脑含水量 眼镜蛇毒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R在颅咽管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亮 郑晓梅 +5 位作者 王斌 包长顺 杨福兵 陈礼刚 徐建国 游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039-3041,共3页
目的:探讨GHR在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前瞻性观察36例颅咽管瘤患者GHR的表达情况,其中21例釉质上皮型,设为釉质组;15例鳞状乳头型,设为鳞型组;5例对照组脑组织标本取自重型颅脑外伤行内减压术的正常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RT-PC... 目的:探讨GHR在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前瞻性观察36例颅咽管瘤患者GHR的表达情况,其中21例釉质上皮型,设为釉质组;15例鳞状乳头型,设为鳞型组;5例对照组脑组织标本取自重型颅脑外伤行内减压术的正常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RT-PCR方法检测颅咽管瘤组织中GHR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釉质组及鳞型组颅咽管瘤组织中,GHR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鳞型组相比,釉质组GHR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HR可在颅咽管瘤组织中差异性表达,并可为颅咽管瘤术后替代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釉质上皮型 鳞状乳头型 GH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809-2812,共4页
多发性硬化(mutiple sclerosis,MS)是神经系统脑白质病变为主的免疫性疾病,青年起病多见,常可导致患者残疾。随着影像学、电生理等技术的发展,更多的病例被发现,足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本病病因与遗传、环境、自身免疫等密切相关,其... 多发性硬化(mutiple sclerosis,MS)是神经系统脑白质病变为主的免疫性疾病,青年起病多见,常可导致患者残疾。随着影像学、电生理等技术的发展,更多的病例被发现,足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本病病因与遗传、环境、自身免疫等密切相关,其中免疫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对细胞因子、B细胞、T细胞、雌激素在多发性硬化免疫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细胞因子 B细胞 T细胞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