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OE基因亚型对创伤性脑损伤后COG1410早期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杰什 秦兴虎 +4 位作者 曹芳 钟建军 陈礼刚 孙晓川 江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90-995,共6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表示其基因,apo E表示其相应蛋白)基因亚型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apo E拟肽(COG1410)早期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以APOE转基因鼠(ε3、ε4)及APOE敲除鼠[APOE...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表示其基因,apo E表示其相应蛋白)基因亚型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apo E拟肽(COG1410)早期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以APOE转基因鼠(ε3、ε4)及APOE敲除鼠[APOE(-/-)]作为研究对象,各型鼠随机分为TBI+COG1410组(30只)、TBI+生理盐水组(30只)和假手术组(10只),TBI+COG1410组和TBI+生理盐水组又分为3个亚组:1、3、7 d,每组10只,采用PSI脑损伤撞击器精确打击制备TBI模型,并于伤后30 min内首次经尾静脉注射COG1410(1 mg/kg)或生理盐水(同容积)。早期脑损伤检测指标包括伤后连续7 d的神经功能学测试(转棒时间),以及伤后1、3、7 d的脑水肿和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在创伤周围胼胝体区的半定量表达。结果在不同APOE基因型小鼠中,ε3鼠在伤后前3 d的转棒时间明显优于ε4鼠(P〈0.05)。而在TBI+COG1410组和TBI+生理盐水组的对比中,COG1410在ε3鼠中具有增加伤后4~7 d的转棒时间(P〈0.05),同时也可减轻伤后3、7 d的脑组织含水量(P〈0.05);而在ε4鼠和APOE(-/-)鼠中,COG1410不仅可以增加伤后1~7 d的转棒时间(P〈0.05),同时也可改善伤后1、3 d及7 d的脑组织含水量(P〈0.05);此外,COG1410可以减轻ε3鼠和APOE(-/-)鼠在伤后1、3、7 d的APP表达(P〈0.05),却在ε4鼠伤后1、3、7 d的APP表达中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POEε4基因作为一种高危基因,在急性颅脑创伤中预示不良的预后;在APOEε3/3和APOEε4/4基因型中,COG1410均具有降低早期脑损伤、改善预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创伤性脑损伤 载脂蛋白E拟肽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前动脉远端动脉瘤外科治疗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修位刚 张曼 +4 位作者 李定君 胡志强 黄昌仁 董劲虎 杨晓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远端动脉瘤(distal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aneurysms,DACAA)的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32例DACAA患者的临床资料。经CTA或/和DSA诊断,32例共发现36个动脉瘤,其中多发动脉瘤4例。根据患者的Hunt-Hess分级...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远端动脉瘤(distal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aneurysms,DACAA)的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32例DACAA患者的临床资料。经CTA或/和DSA诊断,32例共发现36个动脉瘤,其中多发动脉瘤4例。根据患者的Hunt-Hess分级、脑血管痉挛情况及DACAA的解剖特点分为显微夹闭手术组及介入治疗组。22例26个动脉瘤采用显微夹闭手术,包括2例介入治疗失败患者,共夹闭动脉瘤颈25个,烧灼切除1个。余10例10个动脉瘤采用介入治疗。结果显微夹闭手术组23个动脉瘤完全夹闭,2个夹闭不全,1例载瘤动脉闭塞;介入治疗组中6例致密栓塞,1例瘤内栓塞,3例载瘤动脉闭塞。结论介入治疗适于Hunt-Hess分级Ⅲ~Ⅳ级、脑血管痉挛情况较轻、瘤颈较窄者;手术夹闭适于Hunt-Hess分级Ⅰ~Ⅱ级、脑血管痉挛情况较重、合并颅内血肿者。外科治疗易导致夹闭或栓塞不全和载瘤动脉闭塞,尤其是介入治疗更易发生,因而我们更倾向选择显微夹闭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大脑前动脉 显微外科治疗 介入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血浆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组织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官明 陈礼刚 +4 位作者 陈跃 李定君 顾应江 明阳 刘亮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43-643,656,共2页
关键词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肤 神经组织蛋白 依迭拉奉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E基因亚型及其短肽COG1410对神经细胞损伤后早期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江涌 孙晓川 +1 位作者 陈礼刚 郐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8-552,共5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代表基因,apoE代表蛋白)亚型特异性及其短肽与早期凋亡的相关性,以期明确APOE亚型影响脑创伤病情转归及预后的病理机制。方法采用稳定表达人APOE各等位基因的APOE敲除鼠的神经干细胞,优化诱导分化条件,构建神经元...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代表基因,apoE代表蛋白)亚型特异性及其短肽与早期凋亡的相关性,以期明确APOE亚型影响脑创伤病情转归及预后的病理机制。方法采用稳定表达人APOE各等位基因的APOE敲除鼠的神经干细胞,优化诱导分化条件,构建神经元/胶质细胞共培养体系及细胞划痕损伤模型。通过Annexin V/PI联合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损伤后各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分析人APOE各等位基因及其短肽影响继发性神经细胞损伤的差异。结果成功构建携带人源性APOE各亚型的细胞划痕损伤模型;伤后24 h时间点各组细胞早期凋亡率较6、12 h明显增高(P<0.05),且人APOEε4组较其余亚型组早期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在伤后24 hapoE短肽COG1410可显著降低各亚型组早期凋亡率(P<0.01)。结论 APOEε4携带者可能通过早期凋亡导致脑创伤急性期病情加重。而apoE短肽COG1410可通过降低早期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短肽 创伤性脑损伤 体外模型 早期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固定在头颈交界区神经鞘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福兵 杨俊 +3 位作者 钟冬胜 刘亮 包长顺 王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549-1550,共2页
头颈交界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鞘瘤发病率较低,约占脊髓神经鞘瘤的5%,手术切除该部位神经鞘瘤的难度和技术要求高,且该部位活动度大,术后的不稳定等并发症多,因此术中内固定也非常重要。本研究探讨头颈交界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鞘瘤的切除... 头颈交界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鞘瘤发病率较低,约占脊髓神经鞘瘤的5%,手术切除该部位神经鞘瘤的难度和技术要求高,且该部位活动度大,术后的不稳定等并发症多,因此术中内固定也非常重要。本研究探讨头颈交界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鞘瘤的切除方法及其内固定的意义。1资料与方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内固定 头颈交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APOEε2及ε4等位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江涌 吴海涛 +5 位作者 孙晓川 陈礼刚 郐莉 郭宗铎 顾应江 刘洛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4-337,共4页
目的构建APOEε2和APOEε4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APOE敲除鼠神经干细胞,分别建立转染APOEε2和ε4的神经干细胞系。方法以前期克隆得到的APOEε3cDNA为基础,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得到APOEε2和APOEε4cDNA,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EGFP-N1,构建pEGFP... 目的构建APOEε2和APOEε4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APOE敲除鼠神经干细胞,分别建立转染APOEε2和ε4的神经干细胞系。方法以前期克隆得到的APOEε3cDNA为基础,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得到APOEε2和APOEε4cDNA,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EGFP-N1,构建pEGFP-N1-APOEε2及pEGFP-N1-APOEε4的真核表达载体,经双酶切和测序确定序列及阅读框正确。以脂质体转染法转染APOE敲除鼠神经干细胞,通过G418筛选,建立转染APOEε2和ε4的神经干细胞系。采用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法检测APOE的表达。结果APOE敲除鼠NSCs转染6h后发出绿色荧光,48h达到高峰,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率约(40.0±2.3)%,转染pEGFP-N1-APOE的NSCs在筛选至第10天可见细胞克隆形成。经鉴定保持了自我更新、多向分化保持性,其中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为(32.15±2.61)%,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源性APOEε2及ε4的神经干细胞克隆,相应等位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能高效表达目的基因蛋白并保留其干细胞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类 等位基因 真核表达载体 神经干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动态监测在开颅术后脑水肿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苓 张泉 +4 位作者 陈礼刚 刘亮 明扬 刘洛同 江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8-731,共4页
目的:探讨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在开颅术后脑水肿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30例幕上占位病变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连续观察颅脑肿瘤开颅手术后双侧大脑半球脑电阻抗(Cerebralelectrical imp... 目的:探讨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在开颅术后脑水肿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30例幕上占位病变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连续观察颅脑肿瘤开颅手术后双侧大脑半球脑电阻抗(Cerebralelectrical impedance,CEI)扰动系数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术后第2~9天手术侧的CEI扰动系数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健侧及正常对照组,以5~6 d最为明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术后第1天、术后第10天两侧相差不明显,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可反映脑水肿动态变化,尤其对幕上开颅术后脑水肿的发生、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术 脑水肿 脑电阻抗 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 扰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影响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早期NF-κB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吴海涛 江涌 +3 位作者 张晓冬 何朝晖 夏海坚 孙晓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与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NF-κB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通过RT-PCR及定点突变技术扩增人源性APOEε2、ε3、ε4 3种等位基因的CDS区,并构建pEGFP-N1-APOE重组质粒;APOE基因敲除鼠星形胶质...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与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NF-κB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通过RT-PCR及定点突变技术扩增人源性APOEε2、ε3、ε4 3种等位基因的CDS区,并构建pEGFP-N1-APOE重组质粒;APOE基因敲除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原代培养、鉴定,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入星形胶质细胞,并筛选稳定表达APOE信息的细胞株;利用划痕致伤构建细胞损伤模型,于伤后12、24、48 h,通过RT-PCR测定NF-κB mRNA的转录,通过West-ern blot测定其蛋白的表达。结果伤后12 h,APOEε2、ε3、ε4 3组细胞可检测到NF-κB的表达,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 h,3组细胞NF-κB的表达较伤前增高,且APOEε4组的表达明显高于APOEε2和APOEε3组(P<0.05);伤后48 h,表达进一步增强,APOEε4组的表达依然明显高于APOEε2和APOEε3组(P<0.05)。结论损伤后早期,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的星形胶质细胞NF-κB的表达水平高于APOEε2和APOEε3型,提示APOEε4携带体可能通过早期创伤性炎症反应导致急性期伤情加重及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星形胶质细胞 核因子KAPPA 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肌皮瓣及CT血管造影在修复中晚期口底癌术后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罗世洪 肖金刚 +5 位作者 孙黎波 张力 曾梁楠 夏德林 周航宇 张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在中晚期口底癌术后缺损修复重建中的治疗效果及CT血管造影(CTA)定位股前外侧肌皮瓣穿支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中晚期口底癌患者在施行口底癌根治性切除术同时运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行软组织缺损的...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在中晚期口底癌术后缺损修复重建中的治疗效果及CT血管造影(CTA)定位股前外侧肌皮瓣穿支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中晚期口底癌患者在施行口底癌根治性切除术同时运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行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术前应用CTA定位旋股外侧动脉及穿支血管。结果 16例患者术前CTA定位的穿支血管与术中所见完全吻合,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36个月,患者的口底、舌外形恢复良好,张口度理想,吞咽及语言功能满意,供区无明显后遗症,肿瘤局部无复发,其中1例患者(T4N2M0期)在术后10个月因发生远处转移而死亡。结论 CTA能精确定位旋股外侧动脉及穿支血管,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是修复重建中晚期口底癌术后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底癌 缺损 CT血管造影 股前外侧肌皮瓣 修复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治疗脑急性缺血性卒中 被引量:15
10
作者 黄昌仁 朱凤水 +2 位作者 缪中荣 凌锋 李慎茂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内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 1997年 7月至 2002年 7月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165例,男 97例,女 68例.年龄 32~ 74岁,平均为 58岁.采用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方法,起病距溶栓的时间为 2~ 24 h.... 目的探讨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内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 1997年 7月至 2002年 7月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165例,男 97例,女 68例.年龄 32~ 74岁,平均为 58岁.采用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方法,起病距溶栓的时间为 2~ 24 h.尿激酶以 1~ 1.2万 U/min持续泵入,总量为 50万~ 130万 U,平均 85万 U. 结果颈内动脉系统血管闭塞 10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 27例,脑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 30例.闭塞血管再通者,颈内动脉 14例,大脑中动脉 27例,大脑中动脉分支 2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 19例. 10例因明显的血管狭窄,溶栓后给予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神经系统症状完全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 105例 ,并发脑出血 6例,消化道出血 13例. 结论超选择动脉内溶栓可使血栓局部迅速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用药总量小,疗效好,见效快,是治疗脑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脑急性缺血性卒中 安全性 有效性 尿激酶 血栓溶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细胞瘤患者血清IGF-1表达的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福兵 刘剑波 +4 位作者 陈礼刚 董劲虎 黄云华 王新志 胡殿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2,26,共2页
关键词 脑胶质细胞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压和固定压分流管治疗儿童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洛同 霍坤良 +2 位作者 明扬 周杰 陈礼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0-233,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探讨可调压分流管治疗儿童交通性脑积水的优势及临床使用经验。方法回顾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1年7月通过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的儿童交通性脑积水共86例,50例采用可调压分流管,36采用固定压分流管。对两组的成功...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探讨可调压分流管治疗儿童交通性脑积水的优势及临床使用经验。方法回顾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1年7月通过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的儿童交通性脑积水共86例,50例采用可调压分流管,36采用固定压分流管。对两组的成功率和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可调压组首次手术成功率84.00%,固定压组首次手术成功率63.8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7,P<0.05)。可调压组并发症发生率16.00%,固定压组并发症发生率36.1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7,P<0.05)。分流不足和过度分流病例占固定压组并发症总数的69.23%,可调压组无分流不足和过度分流病例。结论可调压分流管的个体化调节功能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特点,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在儿童交通性脑积水VPS治疗中较固定压分流管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交通性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可调压分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首次CTA检查阴性31例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平 杨福兵 +5 位作者 耿保伟 董劲虎 李定君 黄昌仁 陈礼刚 王海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573-1574,共2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首次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阴性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1月,首次CTA检查呈阴性的31例SAH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回顾...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首次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阴性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1月,首次CTA检查呈阴性的31例SAH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1例(男性12例,女性19例)中29例再次CTA检查,发现动脉瘤7例,其中3例为小脑后下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M3段动脉瘤,1例大脑前动脉A2段动脉瘤,1例大脑后动脉P3段动脉瘤;3例颅内动脉远端显示不清晰,怀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再次CTA检查的22例阴性患者同期行DSA检查,发现前交通动脉瘤2例,均小于1.5mm;AVM3例;C5-7颈髓AVM1例;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延期MRA检查7例,发现海绵状血管瘤3例。其余14例均无阳性发现,其中1例做了2次CTA,2次DSA,2次MRA检查,仍无阳性发现。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首次CTA阴性的原因较多,为提高诊断率及避免不必要重复检查,应根据CT平片上蛛网膜下腔出血特点确定合理的进一步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造影 CT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开颅夹闭动脉瘤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平 杨福兵 董劲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837-840,857,共5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开颅夹闭动脉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11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开颅夹闭动脉瘤患者术后CTA随访病例63例。图像重建后主要观察动脉瘤夹闭...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开颅夹闭动脉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11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开颅夹闭动脉瘤患者术后CTA随访病例63例。图像重建后主要观察动脉瘤夹闭与否、有无残留、有无再发动脉瘤、瘤夹位置与数量、瘤夹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判断载瘤动脉与邻近血管的通畅情况,同时观察有无血管痉挛及部位、有无脑积水、有无梗死灶。结果:63例患者共68个动脉瘤,所有病例均能清晰显示瘤夹与载瘤动脉及邻近血管的空间关系、瘤夹的个数、载瘤动脉及邻近血管的通畅情况,脑室、脑实质及脑血管痉挛也显示清楚。结论:64层螺旋CT能准确显示动脉瘤夹闭后颅内血管、脑室、脑实质的情况,提供的信息丰富全面,且操作简捷、价廉、风险低,可作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病例的随访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型及启动子区多态性与颅脑损伤病情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江涌 孙晓川 +3 位作者 夏玉先 刘洪恩 曹月清 顾应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1-435,共5页
目的探讨在中国人群中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及启动子区多态性与颅脑损伤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每对象抽取静脉血2mL,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APOE基... 目的探讨在中国人群中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及启动子区多态性与颅脑损伤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每对象抽取静脉血2mL,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APOE基因及启动子区多态性,分型结果与临床资料等分别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17例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中有7例病情加重,明显高于非ε4等位基因携带者(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提示ε4是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对APOE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分型,发现启动子区多态性在颅脑损伤病情加重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调整其余相关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ε4仍为病情加重危险因素,同时,-491AA也为病情加重危险因素(OR=11.681,P=0.009,95%CI1.824~74.790),此外,饮酒及伤情也为病情加重危险因素。结论在本研究的中国人群中,APOEε4等位基因是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启动子区-491A/T多态性也为颅脑损伤病情加重危险因素,但是并非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启动子 创伤性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菌素A通过PI3K-Akt通路保护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损伤 被引量:5
16
作者 邓华江 张双 +6 位作者 明扬 刘洛同 万伟峰 葛红飞 谭亮 陈礼刚 冯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 A,Cs A)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线栓法对C57BL/6J及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 E-/-)小鼠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用不同剂量(1... 目的探讨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 A,Cs A)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线栓法对C57BL/6J及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 E-/-)小鼠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用不同剂量(10、20 mg/kg)Cs A进行干预,并将两种小鼠各自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手术组(I/R)、溶剂组(Vehicle)、小剂量组(10 mg/kg Cs A)及大剂量组(20 mg/kg Cs A)。观察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梗死灶体积、脑组织水含量及伊文思蓝漏出量的变化情况,并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Akt及Claudin-5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1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显示:MCAO后小鼠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经Cs A干预后其损伤情况明显缓解,且大剂量组优于小剂量组(P<0.05);2小鼠在脑缺血再灌注后表现出现严重的脑水肿、脑梗死及伊文思蓝渗漏,且各组Apo E-/-小鼠表现得比C57小鼠更为明显(P<0.05),而Cs A能缓解这些症状,且大剂量组效果明显优于小剂量组(P<0.05);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Apo E-/-小鼠脑组织中p-Akt蛋白表达量高于C57小鼠,而Claudin-5相对较低(P<0.05)。经MCAO处理后各组小鼠均出现p-Akt蛋白表达明显增高从而引起Claudin-5减少(P<0.05),Cs A干预后,该效应出现逆转,且大剂量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 Cs A可保护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损伤,从而起到改善预后的作用,其机制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而Apo E-/-可通过该途径加重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环孢菌素A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与伽玛刀结合治疗86例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昌仁 耿明英 +5 位作者 江涌 陈礼刚 李玉伟 唐光才 韩福刚 沈光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1-563,共3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栓塞结合伽玛刀治疗对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从2001年9月至2010年12月86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为脑动静脉畸形的患者,并选择了血管内介... 目的评价血管内栓塞结合伽玛刀治疗对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从2001年9月至2010年12月86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为脑动静脉畸形的患者,并选择了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其中72例随后又进行了伽玛刀治疗。术后疗效利用DSA/CTA/MRI进行影像学评价。结果 68例获得随访(79.1%),随访时间1~6年,平均2.5年。临床症状康复52例,轻残5例,重残1例,癫痫发作8例,再出血2例,无死亡病例。获得DSA/CTA/MRI影像随访65例(75.6%),其中畸形血管完全消失37例(56.9%),大部分消失20例(30.8%),部分消失8例(12.3%)。结论血管内栓塞结合伽玛刀对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具有疗效较好、并发症少、创伤小、安全性高和可重复性等优点。伽玛刀还可以作为手术切除的前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栓塞 伽玛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脑内N-乙酰天冬氨酸及胆碱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光伟 邓楠 +3 位作者 周杰 陆笑非 江涌 陈礼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患者N-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 aspartate,NAA)及胆碱(choline,Cho)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40例中重度DA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20例)、醒脑静治疗组(20例)。...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患者N-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 aspartate,NAA)及胆碱(choline,Cho)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40例中重度DA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20例)、醒脑静治疗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20 m L/d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疗程30 d。分别于伤后24 h,治疗后15、30 d进行GCS评分及用氢质子MR波谱成像(1H-MRS)对脑内NAA/Cr、Cho/Cr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醒脑静治疗组在15、30 d时GCS评分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脑内NAA/Cr含量升高而Cho/Cr含量降低(P<0.05,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能通过影响脑内化合物NAA、Cho的代谢,改善DA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弥漫性轴索损伤 MRS NAA CH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对创伤性脑损伤病人血浆内皮素和降钙基因相关肽含量变化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官明 刘英超 +3 位作者 刘亮 顾应江 刘洛同 陈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3-474,共2页
关键词 纳洛酮 创伤性脑损伤 血浆内皮素 降钙基因相关肽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颅内积气的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0
作者 修位刚 李定君 +1 位作者 黄昌仁 杨晓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425-427,共3页
目的分析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瘤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发生颅内积气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伴颅内积气的原始三叉动脉瘤的影像学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头部CT检查见鞍上池、环池、四叠体池积气。CT血管造影(CTA)示左侧颈内动脉... 目的分析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瘤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发生颅内积气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伴颅内积气的原始三叉动脉瘤的影像学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头部CT检查见鞍上池、环池、四叠体池积气。CT血管造影(CTA)示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呈局限性突起,大小约21.6 mm×5.1 mm,鞍区扩大,其内显示有团块影,大小约28.6 mm×39.2 mm×34.5 mm,与左侧颈内动脉突起关系密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左侧颈内动脉破裂孔处的原始三叉动脉瘤栓塞术,置入大小不等弹簧圈共17枚。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后,患者头痛症状缓解。术后3个月复查头部CT,显示颅内积气大部分被吸收,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原始三叉动脉瘤伴颅内积气的患者罕见,经CTA和DSA检查可明确诊断,血管内治疗有效并能在短期内使颅内积气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颅内积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