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诺环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经元PSD-95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陶涛 秦文熠 +2 位作者 秦新月 马勋泰 李小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用低剂量米诺环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及缺血侧海马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和突触后致密物质-95(postsynaptic density 95,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Spragu... 目的:探讨静脉用低剂量米诺环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及缺血侧海马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和突触后致密物质-95(postsynaptic density 95,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Sprague-Dawley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将45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米诺环素组(n=15)。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印迹法检测术后2周大鼠缺血侧海马GAP-43和PSD-95蛋白的表达,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的行为学改变。结果: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缺血侧海马GAP-43(0.49±0.03)和PSD-95(0.92±0.04)表达明显增高(P=0.000);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44.2±10.0)s],穿过原平台次数(2.6±0.9)和在目标象限探索时间百分率明显降低[(19.2±2.1)%,P=0.000)]。同模型组相比,尾静脉给予3 mg/kg米诺环素治疗后,大鼠缺血侧海马GAP-43(0.72±0.05)表达明显增加,PSD-95表达降低(0.67±0.05,P=0.000),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30.8±7.6)s,P=0.020]、穿过原平台次数(4.4±1.1,P=0.012)和在目标象限探索时间百分率明显增加[(30.4±2.7)%,P=0.000)]。结论:低剂量米诺环素能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GAP-43和下调PSD-95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学习记忆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生长相关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米诺环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陶涛 秦新月 +1 位作者 秦文熠 李小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73-1077,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用低剂量米诺环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米诺环素干预组(I/R+MC组)。I/R组行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术;S组行假手术... 目的探讨静脉用低剂量米诺环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米诺环素干预组(I/R+MC组)。I/R组行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术;S组行假手术操作;I/R+MC组在再灌注术后,尾静脉注射3mg/kg米诺环素,每日2次,持续14d。缺血再灌注后2d,采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伊文思蓝(EB)法评估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protein,HMGB1)及离子钙接头蛋白(ionized calcium-binding adaptor molecule 1,Iba1)的表达。分别于再灌注后2、7、14d,采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结果缺血再灌注后2d,I/R组大鼠脑梗死体积较S组增大,缺血侧脑组织内EB的渗出量、HMGB1和Iba1蛋白表达均较S组明显增加(P<0.05)。与I/R组比较,I/R+MC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减小(P<0.05),EB的渗出量、HMGB1和Iba1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I/R+MC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I/R组下降(P<0.05)。结论米诺环素可能通过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梗死体积、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及小胶质细胞激活等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2例
3
作者 陈明 李凤 +1 位作者 韩福刚 舒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541-2541,2558,共2页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七皮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s,DNET)是一种少见的良性混合性神经元一神经兀胶质细胞肿瘤[1],通常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手术切除预后良好。现报告2例不典型DNET。 1 临床资料 病...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七皮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s,DNET)是一种少见的良性混合性神经元一神经兀胶质细胞肿瘤[1],通常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手术切除预后良好。现报告2例不典型DNET。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女性,5岁,因“头痛、呕吐1 d,昏迷3h”于2012年4月6日入我院。头颅CT平扫示右侧枕顶叶巨大闭块状高密度影,大小约为5.4cm×7.2cm,边界较清,其内见团块状不规则钙化,密度不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在腔隙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袁正洲 马勋泰 +4 位作者 王雪梅 吴云红 黄蕾 李作孝 乔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025-2027,共3页
目的探讨长沙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对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infarction,LI)后认知功能障碍筛查的意义。方法选择83例诊断为LI并具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用长沙版MoCA及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ini me... 目的探讨长沙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对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infarction,LI)后认知功能障碍筛查的意义。方法选择83例诊断为LI并具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用长沙版MoCA及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检测其认知功能,并与51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对照比较。结果长沙版MoCA总评分与MMSE总评分呈正相关(r=0.75,P<0.01);LI认知损害组长沙版MoCA总评分及MMSE总评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18.62±2.35)vs(23.59±1.60),(19.95±1.88)vs(23.73±1.70),P<0.01];长沙版MoCA除命名、注意、延迟记忆外,其余各子项及总分在LI认知损害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仅计算力、回忆及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沙版MoCA最佳截断值分为20分,此时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7%、83%。结论长沙版MoCA对LI认知功能损害的筛查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可作为LI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筛查的良好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版蒙特利尔评估量表 腔隙性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雷沙吉兰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凤 陈明 +4 位作者 马勋泰 李小刚 谭华 何晓英 袁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96-699,共4页
目的观察甲磺酸雷沙吉兰治疗应用左旋多巴治疗但运动症状有波动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观察甲磺酸雷沙吉兰对应用左旋多巴治疗但运动症状有波动的44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疗... 目的观察甲磺酸雷沙吉兰治疗应用左旋多巴治疗但运动症状有波动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观察甲磺酸雷沙吉兰对应用左旋多巴治疗但运动症状有波动的44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观察16周。根据患者日记记录的“关”和“开”期时间、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UPDRS)各部分评分相对于基线的变化评定疗效。安全性指标为不良反应、血压、心率、实验室检查值和心电图。结果甲磺酸雷沙吉兰组治疗16周后“关”期时间自基线的(3.18±0.65)h/d缩短至(1.90±0.85)h/d,“开”期时间自基线的(10.74±1.44)h/d延长至(12.05±1.72)h/d,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磺酸雷沙吉兰治疗16周后UP-DRSⅡ-Ⅳ各量表总评分及各单项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结论甲磺酸雷沙吉兰治疗应用左旋多巴治疗但运动症状有波动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雷沙吉兰 帕金森病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南部地区青年脑卒中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宗琴 陈秀 +3 位作者 荣本兵 李倩妮 肖兴莉 李意蝶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16-619,共4页
目的:调查四川南部地区青年脑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为该区域脑卒中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09~2013年间脑卒中患者(18~44岁)398例,并随机抽取同期年龄≥45岁脑卒中425例作对照,分析病因及... 目的:调查四川南部地区青年脑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为该区域脑卒中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09~2013年间脑卒中患者(18~44岁)398例,并随机抽取同期年龄≥45岁脑卒中425例作对照,分析病因及危险因素。结果①青年脑卒中占同期脑卒中患者的6.09%,其中缺血性卒中78.39%;男64.57%;40~44岁占58.04%。②TOAST病因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56.09%)、小动脉闭塞型(17.95%)、心源性(9.93%)、其他原因型(10.90%)及不明原因型(5.13%),其中青年组其他原因型及不明原因型均高于中老年组,而小动脉闭塞型低于中老年组(P<0.05)。出血性卒中高血压性脑出血(50%),其中各型与中老年组比较(P>0.05)。③危险因素分析:青年组中吸烟(34.92%)、高脂血症(31.41%)、饮酒(20.10%)、肥胖(13.07%)、风心病(6.03%)构成比均高于中老年组,而中老年组中高血压(66.12%)、糖尿病(20.47%)、冠心病(10.82%)构成比则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是该区域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分型,出血性脑卒中以高血压性最常见;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吸烟及高脂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青年 病因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木醇提取物对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小鼠淋巴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赖成虹 李作孝 +1 位作者 江应政 邬于川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目的采用中药苏木醇提取物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小鼠,观察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苏木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昆明小鼠被随机分为EAMG治疗组(20只)、EAMG对照组(20只)、佐剂对照组(20只... 目的采用中药苏木醇提取物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小鼠,观察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苏木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昆明小鼠被随机分为EAMG治疗组(20只)、EAMG对照组(20只)、佐剂对照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20只)。采用乙酰胆碱受体(AChR)加完全福氏佐剂(CFA)的方法多次免疫小鼠,复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小鼠模型;佐剂对照组模型制备成功后仅予完全福氏佐剂。所有小鼠均于末次免疫后7~14d行游泳试验和肌电图检查,进行模型鉴定。EAMG治疗组小鼠于末次免疫后第15天起,每天胃内灌注苏木醇提取物0.2ml/只,EAMG对照组、佐剂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胃内灌注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予4周后处死小鼠,应用MTT比色法检测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结果(1)EAMG对照组小鼠的T淋巴细胞吸光度差值为(0.257±0.025),较佐剂对照组(0.147±0.022)及正常对照组(0.154±0.017)明显增高(P<0.01);EAMG治疗组小鼠的吸光度差值为(0.174±0.040),较EAMG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佐剂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佐剂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EAMG对照组小鼠的B淋巴细胞吸光度差值(0.789±0.101)较佐剂对照组(0.502±0.125)及正常对照组(0.493±0.09)明显增高(P<0.01);EAMG治疗组小鼠的吸光度差值为(0.590±0.120),较EAMG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佐剂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佐剂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苏木具有下调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小鼠淋巴细胞功能,抑制N2乙酰胆碱受体抗原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木 重症肌无力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疾病模型 动物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B淋巴细胞功能 苏木醇提取物 昆明小鼠 功能影响 正常对照组 实验研 淋巴细胞转化功能 乙酰胆碱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性脑梗死合并抑郁选择注意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危薇 汪静秋 +3 位作者 罗华 徐志彬 段小东 何传兵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62-666,共5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合并抑郁患者选择注意功能损害的特点,抑郁与选择注意及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SCI患者(SCI组)、无SCI的抑郁症患者(无SCI抑郁组)和正常人(对照组)各82例,采用汉密尔顿...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合并抑郁患者选择注意功能损害的特点,抑郁与选择注意及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SCI患者(SCI组)、无SCI的抑郁症患者(无SCI抑郁组)和正常人(对照组)各82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Stroop色词测验(Stroop color-word test,CWT)进行评价,SCI患者再根据HAMD得分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结果 SCI组MoCA评分为(23.11±5.41),较对照组(28.70±2.18)降低,其中抑郁组为(20.31±5.44),降低更为明显(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SCI组的任务A、B、C和Stroop干扰效应(Stroop interference effects,SIE)耗时延长(P<0.01),其中抑郁组为(33.25±14.10)、(42.45±15.18)、(104.68±25.08)、(62.24±21.53)秒;SCI组的任务B、C和SIE错误数增多(P<0.05),抑郁组为(3.59±2.14)、(15.67±7.20)、(12.08±6.46),抑郁组变化最为明显。其MoCA评分与SIE耗时和错误数呈负相关(r=-0.429,r=-0.500,均P<0.01)。梗死灶位置与HAMD评分和SIE错误数有一定关系:两者得分左侧梗死组高于右侧梗死组,皮质梗死组SIE得分高于皮质下梗死组,而HAMD评分相反。结论 SCI合并抑郁的患者选择注意功能有明显损害,且与认知功能水平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脑梗死 抑郁 认知功能障碍 选择注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酰胺和秋水仙碱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凌 罗祖明 +4 位作者 何俐 张泽兰 李作孝 彭绍忠 熊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 评价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 32 5例发病 72h内入院的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 16 2例 ,接受急性脑梗死的基本治疗 ;处理组 16 3例 ,接受环磷酰胺 0 .1... 目的 评价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 32 5例发病 72h内入院的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 16 2例 ,接受急性脑梗死的基本治疗 ;处理组 16 3例 ,接受环磷酰胺 0 .1~ 0 .2g/d、秋水仙碱 1mg/d和基本治疗 ,共 10d。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发病后 2周及 1、2、3个月进行改良爱丁堡 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 (MESSS)评分 ,于发病后 2周及 1、2、3个月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BI)。同时测定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烯醇酶 (NSE)水平。采用发病后 3个月减少的MESSS百分数和 3个月末BI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1)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低 (P <0 .0 5 ) ,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2 )处理组NSE治疗后下降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3)处理组有2 2例发生副作用 (占 13.8% ) ,其中白细胞减少 7例 ,恶心 11例 ,呕吐 3例 ,腹泻 8例。对照组 5例发生副作用 ,腹泻2例 ,恶心不适 3例。结论 环磷酰胺、秋水仙碱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 ,能显著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改善预后 ;但此疗法有一定的副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环磷酰胺 秋水仙碱 联合用药 疗效 随机对照试验 安全性 副作用 神经功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罗华 谭华 李小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1386-1387,共2页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症 (leukoaraiosis ,LA)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 0 0改变的特点及其对LA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0例无认知功能障碍的LA患者及 40例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P3 0 0检查 ,并与 40名同年龄组健康人对照。结果 :伴轻...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症 (leukoaraiosis ,LA)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 0 0改变的特点及其对LA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0例无认知功能障碍的LA患者及 40例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P3 0 0检查 ,并与 40名同年龄组健康人对照。结果 :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3 0 0各波N1、P2、N2、P3潜伏期延长 ,N2、P3波幅降低 ,和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3 0 0的异常率为 5 5 0 % ,其中以P3波潜伏期及波幅改变最明显。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仅P3波波幅和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3 0 0的异常率为 2 5 %。P3 0 0的异常和LA的严重程度及并发症相关。结论 :P3 0 0检查可作为LA患者认知功能评定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P300 脑白质疏松症 波幅 异常率 对照组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结论 年龄组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诱导建立皮质发育障碍大鼠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占辉 马勋泰 +4 位作者 于云莉 楚兰 蔡登华 黄华 晏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X射线建立皮质发育障碍(disorders of cortical developments,DCDs)模型的最佳放射剂量。方法应用X射线不同放射剂量照射妊娠17 d的SD大鼠。分5组:A组(125 cGy照射组)、B组(150 cGy照射组)、C组(175 cGy照射组)、D组(200 cGy照... 目的探讨X射线建立皮质发育障碍(disorders of cortical developments,DCDs)模型的最佳放射剂量。方法应用X射线不同放射剂量照射妊娠17 d的SD大鼠。分5组:A组(125 cGy照射组)、B组(150 cGy照射组)、C组(175 cGy照射组)、D组(200 cGy照射组)、E组(225 cGy照射组),同时设立对照组。观察指标:①统计各组仔鼠的存活率,观察仔鼠一般行为学特点。②第28天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各组仔鼠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③第56天处死仔鼠观察大脑形态、常规病理检查。④第63天用红藻氨酸诱导各组仔鼠癫痫发作,比较其痫性发作阈值和死亡率。结果①对照组与A、B、C组仔鼠的存活率较高。E组因仔鼠死亡率过高未进入进一步的观察。②第28天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C组和D组仔鼠在逃避潜伏期及跨过原平台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③第56天C、D组仔鼠大脑皮质弥漫性皮质发育不良伴神经元异位结节发生率为100%。④第63天红藻氨酸诱发癫痫发作实验中,B、C组仔鼠痫性发作的潜伏期缩短,但癫痫持续状态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X射线是制作DCDs模型鼠的良好手段,175 cGy剂量组可以制作出理想的仔鼠DCDs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发育畸形 X线 迷宫学习 大鼠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发育障碍模型鼠脑皮质、海马光镜体视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勋泰 唐勇 +2 位作者 吕洋 承欧梅 晏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主要探寻弥漫性皮质发育障碍(Diffuse cortical dysplasias,DCD)大鼠大脑半球、海马的体积变化和皮质下异位结节中神经元的形态、数量,探讨DCD所致难治性癫痫(Intractable epilepsy,IE)的发生机制。方法:建立X射线照射诱导的皮质... 目的:主要探寻弥漫性皮质发育障碍(Diffuse cortical dysplasias,DCD)大鼠大脑半球、海马的体积变化和皮质下异位结节中神经元的形态、数量,探讨DCD所致难治性癫痫(Intractable epilepsy,IE)的发生机制。方法:建立X射线照射诱导的皮质下异位结节大鼠DCD模型,使用组织病理学和体视学技术观察DCD鼠大脑半球、海马的体积变化和皮质下异位结节中神经元的形态、数量等。结果:从出生到成年后DCD大鼠体重平均减少19%(P>0.05)。出生时DCD鼠脑质重较正常,从7 d~31周时仅平均为正常对照组的57%(P<0.05)。出生时DCD鼠脑体积正常,P7以后各时期DCD鼠脑体积平均减少36%(P<0.05)。虽然DCD鼠脑皮质体积也平均减少19%,并随着年龄的增加体积减少越明显,但无显著差异(P>0.05)。DCD鼠从P7以后海马体积平均减少39%(P<0.05),且CA1区体积也随龄增加而平均减少32%,但仅P56和P84与同龄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38%和36%(P<0.05)。皮质/大脑半球、海马/大脑半球和CA1/海马的体积分数各年龄组平均减少20%、21%和27%,但仅P56和P84的CA1/海马明显减少37%和35%(P<0.05)。各龄DCD组皮质Ⅰ层、海马CA2区、CA3区、门区及齿状回区体积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DCD组皮质下白质中的异位结节与正常对照组或母鼠组皮质下白质中神经元数密度、细胞数密度、神经元百分比比较增加99、121倍和64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元细胞核费莱特直径Feret’s diameter的平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DCD鼠大脑、海马体积减小主要是冠状位的缩短。DCD大鼠皮质第Ⅰ层异位结节、皮质下异位结节和海马异位结节结构及细胞特征比较与皮质Ⅱ~Ⅲ层皮质结节相似。结论:DCD鼠皮质第Ⅰ层、皮质下白质和海马异位结节未迁移到皮质Ⅱ~Ⅲ层。生物体视学方法能检测大鼠大脑的精确病理学构成,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发育障碍 大脑皮质 海马 体视学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诺环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陶涛 付洁 +3 位作者 甘林望 罗华 李作孝 李小刚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2期1303-1306,共4页
目的观察米诺环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与p38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局灶性脑IRI模型,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目的观察米诺环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与p38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局灶性脑IRI模型,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及米诺环素组(n=10)。IRI 24 h后,采用伊文思蓝(EB)法测定缺血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MP-9、claudin-5蛋白表达的变化及p38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脑屏障通透性在IRI 24 h后明显增加[(4.55±0.69)μg·g-1比(0.55±0.08)μg·g-1],MMP-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1.18±0.12比0.15±0.02),p38磷酸化水平上升(0.67±0.07比0.11±0.02),claudin-5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米诺环素组血脑屏障通透性[(2.82±0.46)μg·g-1比(4.55±0.69)μg·g-1],MMP-9蛋白(0.77±0.06比1.18±0.12)及p38磷酸化水平(0.36±0.04比0.67±0.07)均明显降低,claudin-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大鼠局灶性脑IRI后,米诺环素通过调节MMP-9及claudin-5蛋白的表达而减轻血脑屏障破坏,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p38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缺血-再灌注 基质金属蛋白酶-9 P38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颅咽管瘤ADAMDEC1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亮 郑晓梅 +3 位作者 杨福兵 王斌 包长顺 陈礼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830-283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颅咽管瘤ADAMDEC1表达的影响。方法颅咽管瘤细胞经培养24 h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浓度为10 ng/ml、100 ng/ml和1 000 ng/ml的rhGH,对照组不加rh-GH,采用RT-PCR检测颅咽管瘤细胞ADAMDEC1 m...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颅咽管瘤ADAMDEC1表达的影响。方法颅咽管瘤细胞经培养24 h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浓度为10 ng/ml、100 ng/ml和1 000 ng/ml的rhGH,对照组不加rh-GH,采用RT-PCR检测颅咽管瘤细胞ADAMDEC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ing检测ADAMDEC1蛋白在颅咽管瘤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rhGH浓度的增加,ADAMDEC1 mRNA的表达和ADAMDEC1蛋白的表达均增加,rhHG1 000 ng/ml组均为最高。且颅咽管瘤细胞ADAMDEC1 mRNA目的基因/内参照的吸光度比值和各组积分光密度(IOD)值比较(去除β-actin),rhHG 1 000 ng/ml组均为最高。结论 rhGH可使颅咽管瘤细胞ADAMDEC1表达增加,从而促进颅咽管瘤细胞的生长,这可能为颅咽管瘤患者的rhGH替代治疗提供一个临床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颅咽管瘤 ADAMDE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健康教育路径管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泽秀 佘秋群 +1 位作者 严小览 肖莉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9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健康教育路径管理模式及应用效果。方法将43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226例和观察组20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由责任护士及辅助护士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管理模式...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健康教育路径管理模式及应用效果。方法将43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226例和观察组20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由责任护士及辅助护士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管理模式,并在传统教育路径基础上增加教育目标及目标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和健康教育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护士执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实现健康教育目标,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和健康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健康教育 临床路径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1/2通路介导米诺环素促进PC12细胞氧糖剥夺后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陶涛 秦新月 +2 位作者 马勋泰 罗华 李小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minocycline,MC)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缺氧缺糖(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氧糖剥夺6 h方法建立PC12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模型,并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minocycline,MC)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缺氧缺糖(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氧糖剥夺6 h方法建立PC12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模型,并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米诺环素组及MEK1/2抑制剂组,在OGD/复氧24 h后,采用MTT比色法测定PC12细胞的存活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血红素加氧酶-1(HO-1)及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OGD组PC12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米诺环素(0.1~10μmol/L)能缓解OGD损伤导致细胞存活率的下降,同时上调HO-1蛋白的表达及增加ERK1/2的磷酸化水平,其中1μmol/L浓度最佳。其次,ERK1/2上游激酶MEK1/2特异性抑制剂U0126(10μmol/L)能阻断米诺环素诱导HO-1蛋白表达的增加。结论米诺环素可减轻OGD导致PC12细胞的损伤并上调抗氧化蛋白HO-1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ERK1/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血红素加氧酶-1 氧糖剥夺 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在多发性硬化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振宇 高乃永 李作孝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mteinases-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 or ofmetalloproteinases-1,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变化及与临床的关系。方...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mteinases-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 or ofmetalloproteinases-1,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变化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nis-finked immunoadsonlent assay,ELISA)测定32例MS患者及20名健康对照组(health control,HC)血清MMP-9、TIMP-1水平,计算MMP-9/TIMP-1比值,并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S患者血清MMP-9水平及MMP-9/TIMP-1值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而TIMP-1水平则显著降低,参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RI钆(galolinium,Gd)强化扫描阴性(Gd-)MS患者较钆强化扫描阳性(Gd+)MS患者血清MMP-9水平及MMP-9/TIMP-1值显著降低(P<0.01),但仍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TIMP-1水平则显著升高(P<0.01),同时仍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MMP-9、TIMP-1参与了MS的发病,MMP-9水平升高及TIMP-1水平降低与MS活动有关,MMP-9/TIMP-1比值可作为监测MS活动性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MMP-9 TIMP-1 MMP-9/TIMP-1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木醇提取物治疗实验性重症肌无力小鼠的临床疗效及对其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赖成虹 李作孝 +2 位作者 赵振宇 李成文 曹新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2期1852-1854,共3页
目的采用中药苏木醇提取物治疗实验性重症肌无力(EAMG)小鼠,观察其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功能变化,探讨其防治重症肌无力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乙酰胆碱受体(AChR)加等量福氏佐剂多次免疫小鼠,复制EAMG小鼠模型,EAMG治疗组小鼠胃内注入苏... 目的采用中药苏木醇提取物治疗实验性重症肌无力(EAMG)小鼠,观察其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功能变化,探讨其防治重症肌无力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乙酰胆碱受体(AChR)加等量福氏佐剂多次免疫小鼠,复制EAMG小鼠模型,EAMG治疗组小鼠胃内注入苏木醇提取物,其余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观察治疗前、后小鼠体重及临床症状变化,并于治疗30d后处死小鼠,检测其T淋巴细胞功能。结果EAMG治疗组小鼠体重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临床症状明显缓解(P<0.05);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受到明显抑制,与EAMG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苏木能明显缓解重症肌无力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部分机制是通过下调T淋巴细胞功能,从而抑制N2AchR抗原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而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木 重症肌无力 治疗结果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卢燕婉 吕海东 李作孝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46-946,共1页
痴呆是一种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具有以下至少三项精神活动受损:语言、记忆、视空间技能、情感、人格和其他认知功能(如概括、计算、判断等)。血管性痴呆(VaD)包括所有与血管因素有关的痴呆。我们通过观察VaD患者血清中... 痴呆是一种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具有以下至少三项精神活动受损:语言、记忆、视空间技能、情感、人格和其他认知功能(如概括、计算、判断等)。血管性痴呆(VaD)包括所有与血管因素有关的痴呆。我们通过观察VaD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变化,探讨CGRP在VaD发病中的可能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患者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血清 智能损害 精神活动 认知功能 血管因素 AD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B1失活空肠弯曲菌O∶19突变株感染致病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向淑利 蔡方成 张晓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223-2225,共3页
目的探讨neuB1失活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CJ)O∶19突变株的感染致病力。方法由CJ O∶19野生株构建neuB1灭活的突变株,检测其对正常人血清杀菌活性的敏感性、运动力和自身凝集(AAG)活性,并与野生株进行比较。结果突变株对10%... 目的探讨neuB1失活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CJ)O∶19突变株的感染致病力。方法由CJ O∶19野生株构建neuB1灭活的突变株,检测其对正常人血清杀菌活性的敏感性、运动力和自身凝集(AAG)活性,并与野生株进行比较。结果突变株对10%正常成人血清(normal human serum,NHS)杀菌活性的敏感性高于同源的野生株(P<0.05),孵育15min和60min后突变株存活率分别为(20.6±7.4)%和(9.6±3.6)%,而野生株分别为(36.9±5.9)%和(15.5±4.3)%,但突变株的运动力和AAG活性与野生株比较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euB1失活CJ O∶19突变株仍具有较强的感染致病力,因而应考虑灭活后突变菌株疫苗的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感染致病力 运动力 自身凝集活性 突变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