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Calu-3细胞核摄取^(99m)Tc-DTPA-DG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梁杰 陈跃 +2 位作者 黄占文 孙媛媛 何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1-554,共4页
目的观察99mTc-DTPA-DG是否进入肿瘤细胞核,验证其用于肿瘤显像的潜在可行性。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肺癌细胞Calu-3分为5组:A组为99mTc-DTPA-DG组,B组为18F-FDG组,C组为99mTc-DTPA组,D组为99mTcO4-组,E组为生理盐水组。每组各设3个浓度,即... 目的观察99mTc-DTPA-DG是否进入肿瘤细胞核,验证其用于肿瘤显像的潜在可行性。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肺癌细胞Calu-3分为5组:A组为99mTc-DTPA-DG组,B组为18F-FDG组,C组为99mTc-DTPA组,D组为99mTcO4-组,E组为生理盐水组。每组各设3个浓度,即每孔加入放射性药物5、10、20μCi/0.10ml,对照组加入同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各设5个复孔。加入各种药物及生理盐水2h后消化收集细胞,检测各组细胞放射性计数后,分离细胞核,检测细胞核的放射性计数,分离的细胞核涂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镜检。结果镜检结果显示细胞核计数占细胞总计数的比例达95%。γ测量仪检测显示肺癌细胞Calu-3对99mTc-DTPA-DG和18F-FDG各放射性活度组的摄取均明显高于99mTc-DTPA、99mTcO4-及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核计数结果显示99mTc-DTPA-DG组进入细胞核比率明显高于18F-FDG组(P<0.05)。结论99mTc-DTPA-DG可以进入肿瘤细胞核,故可降低肿瘤诊断的假阳性率,在区分炎症与肿瘤方面有价值,是一种潜在的可用于肿瘤显像的靶向分子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DTPA-DG 放射性药物 细胞系 肿瘤 胞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不同吸入方式对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樊雅玲 周军 +1 位作者 魏继承 陈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 观察七氟醚不同吸入方式对心肺转流(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炎性细胞因子IL,-6、IL-8浓度的影响,探讨不同七氟醚处理方法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52例拟行全身麻醉下CPB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 目的 观察七氟醚不同吸入方式对心肺转流(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炎性细胞因子IL,-6、IL-8浓度的影响,探讨不同七氟醚处理方法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52例拟行全身麻醉下CPB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1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2组)和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组(S3组)和对照组(C组).S1组:麻醉诱导后连续吸入1%七氟醚至主动脉阻断;S2组:主动脉、腔静脉开放后连续吸入1%七氟醚至手术结束;S3组:麻醉诱导后连续吸入1%七氟醚至主动脉阻断时停止,主动脉、腔静脉开放后再连续吸入1%七氟醚至手术结束;C组在整个麻醉手术期间不吸入七氟醚.于麻醉诱导后即刻(T0)、主动脉开放后2 h(T1)、6 h(T2)、12 h(T3)和24 h(T4)分别采集桡动脉血3ml,测定cTnT、IL-6和IL-8浓度.结果 与T0时比较,T1~T3时S1组、S2组和S3组血清cTnT、IL-6和IL-8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1~T3时S1组、S2组和S3组血清cTnT、IL-6和IL-8浓度明显降低(P<0.05);而T4时S1组、S3组血清cTnT浓度和S1组、S2组和S3组血清IL-6、IL-8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七氟醚后处理和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三种方式均可有效显减轻瓣膜置换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作用相近,机制可能与抑制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预处理 后处理 肌钙蛋白T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DTPA-DG标记物的制备 被引量:7
3
作者 陈跃 黄占文 +2 位作者 何菱 郑时龙 李举联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5-128,共4页
为了在合成二乙三胺五乙酸-脱氧葡萄糖(DTPA-DG)基础上,制备99Tcm-DTPA-DG标记物,以SnCl2.2H2O为还原剂,还原99TcmO4-并与DTPA-DG形成99Tcm-DTPA-DG标记物。进行了DTPA-DG用量、SnCl2.2H2O用量、反应介质pH值、反应温度等对标记率的影... 为了在合成二乙三胺五乙酸-脱氧葡萄糖(DTPA-DG)基础上,制备99Tcm-DTPA-DG标记物,以SnCl2.2H2O为还原剂,还原99TcmO4-并与DTPA-DG形成99Tcm-DTPA-DG标记物。进行了DTPA-DG用量、SnCl2.2H2O用量、反应介质pH值、反应温度等对标记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25 mg DTPA-DG,500μg SnCl2.2H2O,pH=6,加入Na99TcmO4淋洗液0.5~4 mL,在25℃以上放置30 min或沸水浴反应10 min时,用9 g/LNaCl和丙酮作展开剂纸层析法鉴定标记物,放射化学纯度>99%。标记物在室温放置6 h,放射化学纯度仍达98.6%9。9Tcm-DTPA-DG标记率高,标记物的体外稳定性好,操作简便,便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PA-DG ^99Tc^m-DTPA-DG ^99Tc^mO4^- 放射性核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含量的改变与肾小管细胞缺氧-复氧性损伤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董文斌 杜逸亭 +3 位作者 陈跃 航永伦 陈枫 邓存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0-692,共3页
目的:探讨TNF-α含量的改变与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缺氧-复氧性损伤的关系。方法:以HK-2细胞株作为研究材料,采用液体石蜡覆盖法建立缺氧损伤模型,分别在缺氧4、12、24h和复氧4、12、24h,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生化法和台盼蓝拒染... 目的:探讨TNF-α含量的改变与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缺氧-复氧性损伤的关系。方法:以HK-2细胞株作为研究材料,采用液体石蜡覆盖法建立缺氧损伤模型,分别在缺氧4、12、24h和复氧4、12、24h,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生化法和台盼蓝拒染法,检测培养液中TNF-α的含量、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细胞计数及活细胞率的改变。结果:缺氧后4h,TNF-α的含量、LDH的活性开始升高,细胞总数及活细胞计数开始下降,并于缺氧后24h达高峰。TNF-α含量的改变与LDH活性的升高呈显著的正相关(r=0.89,P<0.05),与活细胞计数的下降呈显著的负相关(r=-0.91,P<0.05)。结论:肾小管缺氧-复氧后,TNF-α的产生增多,并参与了肾小管细胞损伤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复氧 TNF-Α 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应激对成年鼠血浆肾素活性、AngⅡ水平和海马细胞骨架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国刚 欧册华 +2 位作者 陈波 陈跃 范光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89-1992,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应激对雌、雄成鼠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和应激鼠背侧海马细胞骨架的改变。方法:按雌、雄性分组,将SD成鼠束缚并倒悬应激6h/d,3d后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PRA、AngⅡ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应激对雌、雄成鼠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和应激鼠背侧海马细胞骨架的改变。方法:按雌、雄性分组,将SD成鼠束缚并倒悬应激6h/d,3d后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PRA、AngⅡ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巢蛋白(nestin)、神经丝蛋白200(NF200)表达的变化。结果:雌、雄性应激大鼠血浆PRA水平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而且雌、雄动物血浆PRA/AngⅡ比值下降幅度接近。②应激组背侧海马齿状回、CA3区内nestin、NF200免疫阳性物总面积(sum of area,SA)和累积吸光度(integral absorbance,I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应激时大鼠背侧海马内神经元的细胞骨架损害可能与应激动物血浆PRA水平变化存在某种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肾素 海马 巢蛋白 神经微丝蛋白质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在乳腺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春银 吴天革 +3 位作者 刘科 陈跃 黄占文 张艳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38-940,共3页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检查对于乳腺癌诊断和淋巴结转移探查价值。方法3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对乳腺癌原...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检查对于乳腺癌诊断和淋巴结转移探查价值。方法3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对乳腺癌原发病灶的定性诊断,灵敏度为73.1%,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76.7%;26例确诊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灵敏度为68.8%,特异度为80%,准确率为73.8%。结论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对乳腺癌定性诊断的灵敏度高,特异度好;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探查有很好的价值,可为临床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益的参考。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和淋巴结转移的探查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无创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符合线路 ^18F-FD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血浆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组织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官明 陈礼刚 +4 位作者 陈跃 李定君 顾应江 明阳 刘亮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43-643,656,共2页
关键词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肤 神经组织蛋白 依迭拉奉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淋巴瘤结外侵犯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光祥 蔡亮 +3 位作者 张伟 黄占文 陈跃 唐光才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1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淋巴瘤结外侵犯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综合诊断为淋巴瘤结外侵犯的27例患者的临床和PET/CT资料。结果:27例结外侵犯的淋巴瘤中,PET/CT共发现74个18F-FDG摄取异常增高...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淋巴瘤结外侵犯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综合诊断为淋巴瘤结外侵犯的27例患者的临床和PET/CT资料。结果:27例结外侵犯的淋巴瘤中,PET/CT共发现74个18F-FDG摄取异常增高的淋巴瘤结外侵犯病灶,平均SUVmax为6.3±2.1,其中胃肠道10例(14个病灶)、脾脏4例(5个病灶)、鼻咽、口咽部3例(7个病灶)、肝脏3例(4个病灶)、骨骼2例(21个病灶)、肺组织2例(5个病灶)、腹膜1例(7个病灶)、膈肌1例(3个病灶)、腮腺1例(2个病灶)、肌肉1例(2个病灶)、皮肤1例(2个病灶)、鼻中隔1例(1个病灶)、睾丸1例(1个病灶)。PET/CT对淋巴瘤结外侵犯病灶的诊断符合率为94.0%(79/84),灵敏度为96.1%(74/77),特异度为71.4%(5/7),阳性预测值为97.4%(74/76),阴性预测值为62.5%(5/8)。结论:18 F-FDG PET/CT代谢成像能准确显示淋巴瘤结外侵犯全身病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淋巴瘤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泡囊体外释放与体内吸收的相关性 被引量:3
9
作者 钟萌 冯悦 +2 位作者 孙全 周云莉 张景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34-1037,共4页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泡囊的体外释放和体内吸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阿奇霉素泡囊的粒径和zeta电位。建立UV法进行体外分析测定其体外释放度,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体内分析测定大鼠口服后的血药浓度,然后分别以Loo-Riegelma...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泡囊的体外释放和体内吸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阿奇霉素泡囊的粒径和zeta电位。建立UV法进行体外分析测定其体外释放度,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体内分析测定大鼠口服后的血药浓度,然后分别以Loo-Riegelman法和反卷积分法计算体内吸收分数Fa和输入函数R。结果阿奇霉素泡囊的粒径为(907.4±0.10)nm,zeta电位为(14.6±0.02)mV。其体内阿奇霉素与内标峰面积之比(A)和阿奇霉素浓度(C)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19.26C-52.69,r=0.999 0(n=3);体外482nm波长处光密度(D)与浓度(C)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D=0.0144C-0.070 1,r=0.999 6(n=3),回收率均符合要求。以体外累计释放度Y与Fa和R建立的回归方程分别为:Fa=0.981 8Y+1.083 1,r=0.956 5、R=0.763 5Y-15.699,r=0.862 7。结论阿奇霉素泡囊体外释放与体内吸收之间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泡囊 体外释放 体内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Gd-DTPA-BMA的制备及其在荷瘤裸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丰 陈跃 +2 位作者 黄占文 丁志凌 张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讨以99mTc标记Gd-DTPA-BMA的可行性及其在荷瘤裸鼠体内分布的特征。方法采用氯化亚锡还原法,用99mTc标记Gd-DTPA-BMA,TLC法测定99mTc-Gd-DTPA-BMA的放射化学纯度,将标记物注入荷A549肿瘤裸鼠体内,分别行SPECT显像及MRI增强成像,... 目的探讨以99mTc标记Gd-DTPA-BMA的可行性及其在荷瘤裸鼠体内分布的特征。方法采用氯化亚锡还原法,用99mTc标记Gd-DTPA-BMA,TLC法测定99mTc-Gd-DTPA-BMA的放射化学纯度,将标记物注入荷A549肿瘤裸鼠体内,分别行SPECT显像及MRI增强成像,并测定其体内分布。结果 99mTc-Gd-DTPA-BMA放射化学纯度为99.2%,室温放置6 h后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5%。该标记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注射后肿瘤组织在SPECT及MRI下均能获得较好的显示或增强,且在肿瘤组织中具有较高的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结论作为一种潜在的双模式显像剂,99mTc-Gd-DTPA-BMA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双胺 同位素标记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胃癌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春银 吴天革 +2 位作者 蔡亮 陈跃 黄占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3796-3798,共3页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对于胃癌诊断和转移灶探查及治疗后随访的价值。方法:60例疑似胃癌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用于原发灶及转移灶诊断的灵敏性...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对于胃癌诊断和转移灶探查及治疗后随访的价值。方法:60例疑似胃癌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用于原发灶及转移灶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进行分析,并用于30例胃癌患者治疗后随访。图像分析采用视觉及T/N值(靶与非靶比值)。结果:对胃癌原发病灶的定性诊断,灵敏性为80.8%,特异性为90%,准确性为81.7%;30例证实有转移的患者中,局部淋巴结转移20例,12例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为阳性,灵敏性为60%(12/20);对肿瘤远处组织或器官转移的检出,10例中8例为阳性,灵敏性为80%(8/10)。30例胃癌治疗后随访患者,对于复发及转移灶的检测,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灵敏性为90%(18/20),特异性为100%(10/10)。结论: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对胃癌诊断的灵敏性高,特异性好;对局部及远处转移的探查有很好的价值,可为临床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益的参考;亦可以用于治疗后随访,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符合线路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动物PET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琴 张春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17-1120,共4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小动物PET在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优势日趋明显。本文对小动物PET及小动物PET/CT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动物实验 脑缺血 放射性示踪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马多复合芬太尼术后镇痛对高血压病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述芝 苏锡之 +1 位作者 甘西伦 任长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曲马多复合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高血压病患者内皮素(ET),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40例拟行骨科手术的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术后根据需要间断肌注哌替啶镇痛;B组术后行曲马多复合芬太... 目的:探讨曲马多复合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高血压病患者内皮素(ET),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40例拟行骨科手术的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术后根据需要间断肌注哌替啶镇痛;B组术后行曲马多复合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采用放免法测定术前、术毕、术后24 h及术后48 h血浆ET、肾素活性(PRA)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监测心率、血压及VAS评分。结果:B组术毕、术后24 h及48 h血浆ET值显著低于A组(P<0.01),而且B组术毕及术后24 h血浆PRA,AngⅡ值低于A组,B组术后收缩压(SBP)及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同期值(P<0.01)。结论:术后曲马多复合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能有效减轻病人疼痛,抑制高血压患者ET、PRA和Ang II释放和应激反应,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静脉自控镇痛 内皮素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进的大鼠应激模型证实海马CA3区神经元Nestin、NPY表达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国刚 陈波 +3 位作者 徐杰 范光碧 陈跃 聂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1-535,545,共6页
【目的】应用改良的连续、恒定复合型应激大鼠模型,观察其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和海马CA3区的Nestin、NPY表达。【方法】将雌性成鼠束缚并倒悬应激6h/d,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急性应激(3d)后血浆PRA、AngⅡ水平,用免... 【目的】应用改良的连续、恒定复合型应激大鼠模型,观察其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和海马CA3区的Nestin、NPY表达。【方法】将雌性成鼠束缚并倒悬应激6h/d,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急性应激(3d)后血浆PRA、AngⅡ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应激3d、21d后CA3区锥体层细胞的Nestin、NPY表达变化。【结果】①急性应激组血浆PRA和AngⅡ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尤以PRA水平的变化更明显。②急、慢性应激组海马CA3区的Nestin、NPY免疫阳性反应产物总面积(SA)和体视学光密度(IOD)值均较对照组低(P<0.01),急性组的组织损害比慢性组更严重。【结论】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具有科学理论依据和实用价值的复合性应激大鼠模型,并利用此模型证实应激早期大鼠血浆PRA和AngⅡ水平有降低;观察急、慢性应激大鼠海马CA3区NPY和Nestin表达变化及其变化规律,结果提示NPY及其水解产物在应激所致海马神经元细胞骨架损害和谷氨酸释放过程中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低肾素活性应激模型 海马 巢蛋白 神经肽Y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DTPA-DG肿瘤显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跃 熊青峰 +4 位作者 杨西群 何菱 黄占文 郑时龙 李举联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72-473,共2页
目的:探讨^(99m)Tc-DTPA-DG(二乙三胺五乙酸-脱氧葡萄糖)探测肿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荷MCF-7乳腺癌裸鼠和金葡萄球菌炎症小鼠注射3.7MBq ^(99m)Tc-DTPA-DG 0.1mL后,行动物体内分布及体外显像研究。结果:静脉注射3.7MBq ^(99m)Tc-... 目的:探讨^(99m)Tc-DTPA-DG(二乙三胺五乙酸-脱氧葡萄糖)探测肿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荷MCF-7乳腺癌裸鼠和金葡萄球菌炎症小鼠注射3.7MBq ^(99m)Tc-DTPA-DG 0.1mL后,行动物体内分布及体外显像研究。结果:静脉注射3.7MBq ^(99m)Tc-DTPA-DG后2小时分布实验显示荷瘤裸鼠肿瘤组织的放射性摄取值为2.10±0.02,肿瘤/肌肉放射性摄取率比值为5.01±1.02,金葡萄球菌炎症小鼠炎症组织的放射性摄取值为0.81±0.03,炎症/肌肉放射性摄取率比值为1.2±0.08。静脉注射^(99m)Tc-DTPA-DG后2小时显像荷瘤裸鼠的肿瘤/本底比值3.8±0.95明显高于炎症小鼠的炎症/本底比值1.2±0.62(P<0.05)。结论:^(99m)Tc-DTPA-DG显示较好肿瘤靶向性,能清晰显示肿瘤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DTPA-DG 荷MCF-7乳腺癌裸鼠 炎症 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DTPA-Gd的制备及其生物学分布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志凌 陈跃 +3 位作者 黄占文 张伟 孙媛媛 张莉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7-183,共7页
应用99Tcm标记顺磁对比剂Gd-DTPA并研究其生物学分布特性。99Tcm在氯化亚锡还原下一步法标记Gd-DTPA,采用薄层纸层析法(TLC)分析标记率大于98%,室温放置6 h内放化纯稳定。三氯乙酸沉淀法测得99Tcm-DTPA-Gd在家兔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为(3.... 应用99Tcm标记顺磁对比剂Gd-DTPA并研究其生物学分布特性。99Tcm在氯化亚锡还原下一步法标记Gd-DTPA,采用薄层纸层析法(TLC)分析标记率大于98%,室温放置6 h内放化纯稳定。三氯乙酸沉淀法测得99Tcm-DTPA-Gd在家兔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为(3.80±0.25)%。正常昆明小鼠体内分布实验显示,注射99Tcm-DTPA-Gd后1 min血液的放射性摄取为(14.79±9.77)%ID/g,肾脏的摄取为(26.02±8.50)%ID/g;心、肝、脾和肺有少量分布,脑组织分布最少(<1%ID/g);注射99Tcm-DTPA-Gd 30~60 min后多数脏器的滞留小于1%ID/g。正常成年家兔注射99Tcm-DTPA-Gd后采用肾动态显像模式观察60 min内的分布和排泄,显示99Tcm-DTPA-Gd主要经肾脏排泄,摄取高峰时间约为5~10 min,半排时间约为10~20 min,其它脏器无特异性滞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DTPA 肾小球滤过率 99Tcm 同位素标记 生物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皮病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及内皮素水平的测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西群 杜宇 +2 位作者 陈跃 陈德宇 邓茂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80-581,共2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和内皮素(ET)在系统性硬皮病(SS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28例SSc患者和20名健康人的血浆ADM和ET-1水平。结果:SSc患者血浆ADM水平为(222.26±48.64)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89.07±13.00)p...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和内皮素(ET)在系统性硬皮病(SS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28例SSc患者和20名健康人的血浆ADM和ET-1水平。结果:SSc患者血浆ADM水平为(222.26±48.64)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89.07±13.00)pg/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Sc伴肺动脉高压者其血浆中ADM水平(254.73±39.36)pg/mL明显高于不伴肺动脉高压者(206.88±45.64)pg/mL,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SSc患者血浆ET-1水平为(196.45±65.20)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54.17±11.70)pg/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Sc伴肺动脉高压者其血浆中ET-1水平(273.19±48.97)pg/mL明显高于不伴肺动脉高压者(160.11±31.17)pg/mL,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浆中ADM和ET-1水平呈正相关(r=0.5148,P<0.01)。结论:ADM和ET与SSc关系密切,可能在SSc发病和防治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及病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系统性 肾上腺髓质素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F-7乳腺癌细胞摄取188Re-DTPA-DG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青峰 陈跃 +3 位作者 何菱 黄占文 赵燕凌 李举联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12期1216-1218,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MCF-7)对188Re标记二乙三胺五乙酸葡糖胺(DTPA-DG)的摄取。方法:采用γ计数法在不同时间段评价乳腺癌细胞(MCF-7)对188Re-DTPA-DG(3.7kBq/10μl)的摄取。结果:乳腺癌肿瘤细胞(MCF-7)对188Re-DTPA-DG的摄取率明显高...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MCF-7)对188Re标记二乙三胺五乙酸葡糖胺(DTPA-DG)的摄取。方法:采用γ计数法在不同时间段评价乳腺癌细胞(MCF-7)对188Re-DTPA-DG(3.7kBq/10μl)的摄取。结果:乳腺癌肿瘤细胞(MCF-7)对188Re-DTPA-DG的摄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88ReO4-(P<0.05);实验组30min与4h细胞摄取率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细胞摄取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88Re-DTPA-DG容易被乳腺癌细胞(MCF-7)摄取,使188Re在肿瘤细胞内发挥辐射效应成为可能,从而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癌MCF-7细胞 ^188Re—DTPA D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的阳离子阿奇霉素泡囊体内生物等效性研究
19
作者 钟萌 孙全 +2 位作者 冯悦 万胜利 张景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95-1298,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粒径的阳离子阿奇霉素囊泡及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M)原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计算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大鼠单剂量口服小粒径、大粒径阿奇霉素囊泡及阿奇霉素原料药后,采用HPLC法测定药物浓度,并用DAS2.1.... 目的比较不同粒径的阳离子阿奇霉素囊泡及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M)原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计算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大鼠单剂量口服小粒径、大粒径阿奇霉素囊泡及阿奇霉素原料药后,采用HPLC法测定药物浓度,并用DAS2.1.1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以统计矩参数Cmax、AUC0-t和tmax,通过双向单侧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判断3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小粒径阿奇霉素泡囊(AMNSS)和大粒径阿奇霉素泡囊(AMNSL)以及原料药AM体内的Cmax分别为18.73、9.2 mg/L和10.31 mg/L;tmax分别为6、4 h和2 h;AUC0-t分别为371.79、160.41 mg·h/L和136.09 mg·h/L;AUC0-∞分别为454.92、263.16 mg·h/L和158.50 mg·h/L;小粒径阿奇霉素泡囊和大粒径阿奇霉素泡囊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73.19%、117.87%;经方差分析、双向单侧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小粒径阿奇霉素泡囊和阿奇霉素、小粒径阿奇霉素泡囊和大粒径阿奇霉素泡囊体内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大粒径阿奇霉素泡囊和阿奇霉素体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粒径阿奇霉素泡囊和阿奇霉素、小粒径阿奇霉素泡囊和大粒径阿奇霉素泡囊体内生物不等效,而大粒径阿奇霉素泡囊和阿奇霉素体内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囊泡 粒径 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碱对小鼠大脑及肩胛间棕色脂肪摄取^(18)F-FDG的影响
20
作者 冯悦 钟萌 +3 位作者 张莉 朱艳 邱琳 陈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746-1749,共4页
目的利用小动物PET/CT观察吴茱萸碱(evodiamine,EVO)对小鼠大脑及肩胛间棕色脂肪(interscapular brown adipose tissue,IBAT)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将昆明小鼠分为5组,分别腹腔注射剂量为0(空白组)、125、250、375 mg/kg... 目的利用小动物PET/CT观察吴茱萸碱(evodiamine,EVO)对小鼠大脑及肩胛间棕色脂肪(interscapular brown adipose tissue,IBAT)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将昆明小鼠分为5组,分别腹腔注射剂量为0(空白组)、125、250、375 mg/kg的EVO混悬液,30 min后腹腔注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1 h后采用小动物PET/CT观察各组小鼠大脑及IBAT摄取^(18)F-FDG的情况,并测定其标准化摄取值(SUV)。结果 5组小鼠IBAT的SUV值分别为(0.81±0.08)、(0.53±0.06)、(1.30±0.17)、(1.70±0.10)和(0.74±0.21)。剂量为250 mg/kg和375 mg/kg时,IBAT的SUV值与空白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5组小鼠大脑SUV值分别为(1.43±0.15)、(2.20±0.20)、(2.80±0.20)、(3.33±0.15)和(4.00±0.25),随EVO剂量增加而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O可以增加小鼠IBAT和大脑的糖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肩胛间棕色脂肪 糖代谢 小动物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