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层螺旋CT多期扫描减影技术头部血管成像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洪亮 唐光才 +6 位作者 陈光祥 兰永树 刘艾艾 漆军 高礼明 刘倩 邓明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多期扫描减影技术头部血管成像方法及价值。方法:对自发性颅内出血、动脉瘤术后共67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平扫、增强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获得未减影数据。将动、静脉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获得动脉及混合动静脉的减影数据...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多期扫描减影技术头部血管成像方法及价值。方法:对自发性颅内出血、动脉瘤术后共67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平扫、增强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获得未减影数据。将动、静脉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获得动脉及混合动静脉的减影数据,静脉期数据减去动脉期数据获得静脉减影数据。采用容积再现(V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SMIP)重建减影组和未减影组动脉、混合动静脉及静脉图像。根据血管图像质量从很好、好、一般到差分为Ⅰ、Ⅱ、Ⅲ、Ⅳ级。结果:减影组与未减影组血管图像相比去除了动脉、静脉相互的及颅骨的干扰,重建时间更短(8.4±1.5min)。本研究无Ⅳ级图像,减影组图像质量Ⅰ、Ⅱ级动脉共61例(91.0%),混合动静脉共65例(97.0%),静脉共62例(92.5%)。两组动脉、混合动静脉图像比较P>0.05,两组静脉图像比较P<0.05。结论:64层螺旋CT多期扫描减影头部血管成像是一种安全、快速、可靠的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 减影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显示冠状静脉系统形态学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孙占国 唐光才 +5 位作者 黄新文 高礼明 漆军 解云川 武艳君 郭元元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44-747,共4页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同时显示心脏静脉系统解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无冠状动脉病变、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正常的患者70例,男39例,女31例,行舒张中末期二维、三维图像重建,观察冠状静脉...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同时显示心脏静脉系统解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无冠状动脉病变、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正常的患者70例,男39例,女31例,行舒张中末期二维、三维图像重建,观察冠状静脉窦(CS)及其属支的显示情况,评价各测值与性别的关系。结果70例患者CS及其属支均获得较高质量图像。CS呈管状50例(71.4%),喇叭状20例(28.6%)。所测得CS及其属支的形态学参数均与性别无关。心脏最大横径、心胸比与CS口上下径、前后径及平均径均无相关性。结论64层螺旋CT可评价CS及其属支的形态学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静脉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面神经管垂直部与颈静脉窝距离的CT测量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吕亚萍 兰永树 +2 位作者 唐光健 胡兴宇 唐光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5期615-618,共4页
目的:通过对正常人群面神经管垂直部至颈静脉窝之间水平距离的MSCT测量,得到国人该距离的正常值及其变异情况,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4具干颅标本进行扫描,将锯开剖面测量值与相同影像平面测量值对照后取得测量平... 目的:通过对正常人群面神经管垂直部至颈静脉窝之间水平距离的MSCT测量,得到国人该距离的正常值及其变异情况,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4具干颅标本进行扫描,将锯开剖面测量值与相同影像平面测量值对照后取得测量平面。以同样方法对随机入选无耳部疾患的118人行颌面部扫描面HRCT扫描。在MPR影像上测量面神经管垂直部至颈静脉窝之间的水平距离,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面神经管垂直部至颈静脉窝之间的距离:女性(5.29±2.44)mm,右侧(4.55±2.21)mm,左侧(6.04±2.45)mm;男性(5.54±2.58)mm,右侧(4.99±2.46)mm,左侧(6.09±2.61)mm;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左、右侧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按年龄分组(≤18岁,19~35岁,36~60岁,>60岁),女性4组间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60岁组与19~35岁组、36~60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性4组间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18岁组与19~35岁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性别差异统计分析,≤18岁和19~35岁这两个年龄组男、女间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获得的数据,可为耳鼻喉科、颅脑外科及显微外科手术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也可以为解剖学的教学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管垂直部 颈静脉窝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位眼内异物4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新文 吕红彬 +1 位作者 兰永树 龙然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347-1348,共2页
目的:评估眼部X线、B超、CT及MRI对边界位眼内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边界位眼内异物患者的X线、B超、CT和MRI影像学检查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边界位眼内异物患者51例行X线平片检查35例,检出率74%,定位准确率6... 目的:评估眼部X线、B超、CT及MRI对边界位眼内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边界位眼内异物患者的X线、B超、CT和MRI影像学检查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边界位眼内异物患者51例行X线平片检查35例,检出率74%,定位准确率69%;行B超检查40例,检出率92%,定位准确率89%;行CT检查31例,检出率100%,定位准确率100%;行MRI检查4例,检出率100%,定位准确率100%。结论:在边界位眼内异物的诊断和定位中,X线、B超、CT与MRI四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势。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为手术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异物 诊断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