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剖宫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介入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37
1
作者 胡鹏 李玉伟 +3 位作者 李云辉 罗斌 文雯 杨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13-616,共4页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介入性血管造影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方法在诊断和治疗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65例剖宫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子宫动脉造影,并行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术后观察止血效...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介入性血管造影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方法在诊断和治疗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65例剖宫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子宫动脉造影,并行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术后观察止血效果,并对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后出血原因系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者26例,宫缩乏力18例,胎盘因素11例,妊娠高压8例,另有子宫出血合并子宫肌瘤1例及不明原因子宫出血1例。经导管子宫动脉造影时,除1例不明原因出血的患者造影时未见对比剂外溢,其余64例均可见对比剂外溢,诊断子宫动脉出血明确,栓塞治疗后出血均停止、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假性动脉瘤的形成是剖宫产后出血的一大主要原因,经导管子宫动脉造影术可以快速地判断出血原因并及时进行栓塞治疗,对剖宫产后大出血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产后出血 血管造影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钛网联合多孔高密度聚乙烯矫正眼眶骨折伴眼球内陷畸形 被引量:13
2
作者 孙黎波 肖金刚 +4 位作者 兰玉燕 熊义林 张力 周航宇 张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应用镜像与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个性化钛网重建眼眶,在钛网上植入多孔高密度聚乙烯(Medpor)矫正眼球内陷,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眼眶骨折患者术前行眼眶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CT扫描及三维重建,以CT数据为基础,应用快速成型技术制... 目的应用镜像与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个性化钛网重建眼眶,在钛网上植入多孔高密度聚乙烯(Medpor)矫正眼球内陷,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眼眶骨折患者术前行眼眶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CT扫描及三维重建,以CT数据为基础,应用快速成型技术制备实体模型,在其上制作个性化预成形钛网,术中植入钛网行眼眶重建,并在钛网基础上充填Medpor矫正眼球内陷。术后复查眼眶CT,检查钛网植入位置、眼及面部外形和眼功能。结果术后复查CT,18例患者的个性化预成形钛网均能精确地重建骨折的眼眶,眼及面部外形和眼功能显著恢复。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基于镜像与快速成型技术的个性化预成形钛网技术可以精确地重建骨折及伴有骨缺损的眼眶,在钛网上植入Medpor可有效矫正眼球内陷及眼球下移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骨折 眼球内陷 镜像 个性化钛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5
3
作者 杨雯栋 王清 +1 位作者 兰永树 钟德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2-45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腰椎骨折患者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2月,7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在我院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其中38例使用传统置钉法(Weinstein法或AO法)进行椎弓根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腰椎骨折患者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2月,7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在我院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其中38例使用传统置钉法(Weinstein法或AO法)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A组),40例采用MSCT三维重建设计钉道的置钉方法进行螺钉置入(B组),术后两组均复查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和CT了解置入螺钉位置情况,应用Lonstein等的方法评判置钉准确率。结果:78例患者共置入椎弓根螺钉436枚,A组38例共置入212枚,12例32枚螺钉穿破椎弓根皮质,其中穿破椎弓根内外皮质21枚,穿破椎弓根上下皮质11枚,置钉准确率84.91%;B组40例共置入224枚,5例6枚螺钉穿破椎弓根皮质,其中穿破椎弓根内外皮质4枚,穿破椎弓根上下皮质2枚,置钉准确率97.33%。两组置钉准确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时应用MSCT三维重建设计钉道的置钉方法较传统置钉方法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纵隔海绵状血管瘤1例 被引量:8
4
作者 何其舟 唐烨真 +1 位作者 涂永波 唐光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9-150,共2页
病例男,40岁,X线胸片体检发现左侧胸部肿块2个月。患者无胸痛、胸闷,无咳嗽、咳痰,无上肢麻木、声音嘶哑等症状。CT平扫:左后上纵隔软组织肿块,大小约10cm×12cm×6.5cm左右,边缘规整、光滑,密度欠均匀。
关键词 血管瘤 海绵状 纵隔肿瘤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评价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莉 赵冬梅 韩福刚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手段。但是肝癌TACE术难以使肿瘤完全坏死达到根治的目的,复发率高,需多次行TACE术。因此术后定期随访,早期发现存活癌灶及复发灶、及时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条...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手段。但是肝癌TACE术难以使肿瘤完全坏死达到根治的目的,复发率高,需多次行TACE术。因此术后定期随访,早期发现存活癌灶及复发灶、及时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条件。传统方法使用肿瘤的大小来评估肿瘤的反应,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认为以DWI、MRS为代表的MRI功能成像技术,能够在肿瘤发生形态学变化之前,通过提供体内的生理和代谢变化等信息,有助于早期判断肝癌的介入治疗疗效。但是单一的MRI功能成像技术并不能完全取代常规平扫及增强检查,往往需要多种扫描序列联合运用。MRI多种成像技术联合运用,能够从多个角度、早期、全面的分析和判断肝癌TACE术后肿瘤有无残留或复发。随着MRI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MRI将有望成为肝癌TACE术后疗效判断及随访观察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学 介入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在腔隙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袁正洲 马勋泰 +4 位作者 王雪梅 吴云红 黄蕾 李作孝 乔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025-2027,共3页
目的探讨长沙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对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infarction,LI)后认知功能障碍筛查的意义。方法选择83例诊断为LI并具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用长沙版MoCA及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ini me... 目的探讨长沙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对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infarction,LI)后认知功能障碍筛查的意义。方法选择83例诊断为LI并具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用长沙版MoCA及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检测其认知功能,并与51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对照比较。结果长沙版MoCA总评分与MMSE总评分呈正相关(r=0.75,P<0.01);LI认知损害组长沙版MoCA总评分及MMSE总评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18.62±2.35)vs(23.59±1.60),(19.95±1.88)vs(23.73±1.70),P<0.01];长沙版MoCA除命名、注意、延迟记忆外,其余各子项及总分在LI认知损害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仅计算力、回忆及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沙版MoCA最佳截断值分为20分,此时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7%、83%。结论长沙版MoCA对LI认知功能损害的筛查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可作为LI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筛查的良好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版蒙特利尔评估量表 腔隙性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功能MRI低频振幅法的未用药特发性癫痫患者脑功能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江林 彭岚 +10 位作者 张体江 廖大伟 王亚男 周全中 柏拉拉 田冲 李武超 王星宇 张国明 刘衡 朱克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68-1275,共8页
目的未用药特发性癫痫(drug-naive idiopathic epilepsy,DNIE)是患者常规磁共振未见异常显示,且未经过抗癫痫药物治疗的一类癫痫。文中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低频振... 目的未用药特发性癫痫(drug-naive idiopathic epilepsy,DNIE)是患者常规磁共振未见异常显示,且未经过抗癫痫药物治疗的一类癫痫。文中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低频振幅方法(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研究DNIE脑功能的改变,探讨其与临床变量(病程)的相关性,以提高对特发性癫痫(idiopathic epilepsy,IE)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解。方法收集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门诊及住院的DNIE患者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用药特发性癫痫(drug idiopathic epilepsy,DIE)34例,其中男22例、女12例。同时招募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及利手与未用药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iemens 3.0T Trio Tim MR采集静息态数据。对原始图像预处理后进行ALFF分析,对3组数据ALFF统计脑图进行统计,并分析ALFF统计脑图与病程的相关性。结果未用药组、用药组及正常对照组3组间的ALFF统计脑图存在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未用药组ALFF增加的脑区位于右颞下回、右舌回及右楔状叶,ALFF降低的脑区位于右岛叶、左海马、右中脑、右额中回、左前扣带回、左扣带回中部及右顶下小叶。与用药组比较,未用药组ALFF增加的脑区位于左枕下回和双枕中回,ALFF降低的脑区位于右额下回、左岛叶、右颞上回及右额中回。未用药组右小脑后叶、左小脑扁桃体、右舌回、左眶回、左枕中回、左胼胝体、左尾状核、左额上回、左额内侧回、右楔前叶及左额中回的ALFF与病程呈正相关,右海马旁回、右颞上回、左颞上回及右中央后回的ALFF与病程呈负相关。结论 DNIE患者存在静息态脑功能变化,且与临床变量(病程)相关,可成为癫痫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特发性 功能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 低频振荡幅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兔肝VX2模型建立方法的比较及对介入治疗的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斯光晏 周石 +3 位作者 王学建 张巍 郭剑星 蒋天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91-394,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兔肝VX2模型建立方法的差异,并探讨其对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经皮消融治疗实验的意义。方法:40只家兔分成A、B两组,每组20只,A组行开腹后肝穿刺瘤组织块悬液注入法,B组行开腹后肝组织内包埋法。2周后用彩色多普勒... 目的:比较两种兔肝VX2模型建立方法的差异,并探讨其对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经皮消融治疗实验的意义。方法:40只家兔分成A、B两组,每组20只,A组行开腹后肝穿刺瘤组织块悬液注入法,B组行开腹后肝组织内包埋法。2周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肝脏及腹腔情况,后处死家兔观察肝脏肿瘤生长情况及腹腔转移情况,并取肿瘤组织行HE染色确定是否为肿瘤组织。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结果:A、B两组家兔术中出血情况及接种用时情况无明显差异;接种2周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A组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11例,B组发现19例,肝脏病变发现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处死家兔后,家兔仅肝脏种植部位有肿瘤灶生长A组10例,B组16例,B组明显高于A组(P<0.05)。肝脏成功种植A组17例,B组19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腹后肝组织内瘤组织块包埋与瘤组织块悬液注入法相比,接种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但前者肝内外转移灶少于后者,较适合TACE和经皮超声消融治疗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实验性 栓塞 治疗性 导管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雷沙吉兰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凤 陈明 +4 位作者 马勋泰 李小刚 谭华 何晓英 袁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96-699,共4页
目的观察甲磺酸雷沙吉兰治疗应用左旋多巴治疗但运动症状有波动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观察甲磺酸雷沙吉兰对应用左旋多巴治疗但运动症状有波动的44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疗... 目的观察甲磺酸雷沙吉兰治疗应用左旋多巴治疗但运动症状有波动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观察甲磺酸雷沙吉兰对应用左旋多巴治疗但运动症状有波动的44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观察16周。根据患者日记记录的“关”和“开”期时间、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UPDRS)各部分评分相对于基线的变化评定疗效。安全性指标为不良反应、血压、心率、实验室检查值和心电图。结果甲磺酸雷沙吉兰组治疗16周后“关”期时间自基线的(3.18±0.65)h/d缩短至(1.90±0.85)h/d,“开”期时间自基线的(10.74±1.44)h/d延长至(12.05±1.72)h/d,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磺酸雷沙吉兰治疗16周后UP-DRSⅡ-Ⅳ各量表总评分及各单项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结论甲磺酸雷沙吉兰治疗应用左旋多巴治疗但运动症状有波动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雷沙吉兰 帕金森病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室双出口的心血管造影诊断 被引量:4
10
作者 吕亚萍 唐光才 +2 位作者 陈洪亮 晏志刚 李玉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6期484-484,共1页
关键词 心血管造影诊断 右心室双出口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收缩期杂音 家族遗传病史 血管造影检查 X线胸部平片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诊断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1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占国 唐光才 +2 位作者 武艳君 吕亚萍 郭元元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30-531,共2页
病例女,64岁,15年前体检发现心脏杂音,无明显症状.未行特殊处理.近1年来出现阵发性心悸、胸闷。查体: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Ⅱ/6级收缩期杂音,柔和,无震颤.心界无扩大。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5月前经胸心脏彩超未见异常。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口服低张小肠造影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操 王世界 唐光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69-872,共4页
小肠冗长纡曲、易重叠、蠕动快,小肠疾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漏诊、误诊。传统的X 线小肠造影仅能显示肠黏膜、腔内病变及肠管形态改变,对小肠疾病检出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不高。胶囊内镜能直观显示小肠黏膜,因价格昂贵... 小肠冗长纡曲、易重叠、蠕动快,小肠疾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漏诊、误诊。传统的X 线小肠造影仅能显示肠黏膜、腔内病变及肠管形态改变,对小肠疾病检出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不高。胶囊内镜能直观显示小肠黏膜,因价格昂贵、不能取活检组织、不能在内镜下治疗以及易在肠腔狭窄处嵌顿而使临床应用受限[1]。CT 小肠造影(CT enterography, CTE)通过引入足够对比剂、充分扩张肠管,利用多层螺旋增强CT 快速、薄层扫描和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来清晰勾勒肠壁、肠腔及肠管外病变,能对病变范围、性质和分期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将小肠疾病的诊断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本文就多层螺旋CT 口服低张小肠造影(MSCTE)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疾病 小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造影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减压椎间支撑体周围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杨雯栋 王清 +1 位作者 兰永树 修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24-729,733,共7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中椎间支撑体周围植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2005年5月-2010年5月采用胸腰椎前路减压椎间支撑体周围颗粒状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167例,术前、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行X线片及三维CT薄层扫描,...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中椎间支撑体周围植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2005年5月-2010年5月采用胸腰椎前路减压椎间支撑体周围颗粒状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167例,术前、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行X线片及三维CT薄层扫描,观察支撑体周围颗粒状植骨融合状况,测量伤椎高度、Cobb角、椎管狭窄率。采用改良Brantigan椎问融合标准判定椎间、支撑体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16例患者随访1-4.5年,平均2.2年,术后1周X线片未见支撑体明显移位,56例CT平扫支撑体周围无明显血肿形成。术后3个月48例CT薄层扫描支撑体(钛网/人工骨)与周围植骨有1-2mm左右透亮线,椎管内无碎骨块占位。术后6个月X线片未见椎旁异位骨化,41例CT薄层扫描支撑体周围植骨与支撑体及椎间有连续性骨小梁形成,未见植骨块进入椎体旁和椎管内。术后1年植骨融合48例4分,39例3分,29例2分。12例纳米人工骨支撑体与周围植骨之间仅少量连续性骨小梁形成,存在1-2mm间隙,但周围植骨已骨性愈合,对人工骨形成包裹。3例钛网和4例人工骨支撑体倾斜(在矢状面或冠状面倾斜均小于10°),Cobb角13°-16°,高于平均值9.5°。术后1周和1年椎间高度、Cobb角、椎管狭窄率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椎间支撑体周围植骨可增加脊柱力学载荷强度,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和椎间植骨融合,从而降低内固定物松动和断裂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前路手术 支撑体周围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陈明 李凤 +4 位作者 刘春英 熊小明 韩福刚 杨述根 兰永树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PC)的影像及病理特征,旨在提高对HPC的认识及诊断符合率。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9例HPC病例,回顾性分析其CT、CTA及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9例HPC均为单发病灶,具有颅...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PC)的影像及病理特征,旨在提高对HPC的认识及诊断符合率。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9例HPC病例,回顾性分析其CT、CTA及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9例HPC均为单发病灶,具有颅内脑外肿瘤的征象,瘤周多有轻中度水肿,7例以窄基底与硬脑膜相连;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2例见"脑膜尾征",CTA可显示瘤体及瘤周丰富的血管影。9例免疫组化均显示波形蛋白(Vim)、CD34及CD99阳性,5例增殖细胞抗原Ki-67表达5%。结论:颅内血管周细胞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分析其特点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符合率,但确诊需依赖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皮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肺良恶性病变 被引量:21
15
作者 陈光祥 屈春晖 +4 位作者 郑婷 韩福刚 唐光才 杨述根 傅家庆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7期763-766,共4页
目的:探讨肺部良恶性病变的DWI表现及ADC值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将行胸部MRI及DWI检查的肺内有直径1cm以上的结节、肿块或实性病变的64例共76个病灶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分析病变的DWI表现,对病变进行ADC值... 目的:探讨肺部良恶性病变的DWI表现及ADC值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将行胸部MRI及DWI检查的肺内有直径1cm以上的结节、肿块或实性病变的64例共76个病灶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分析病变的DWI表现,对病变进行ADC值定量分析,比较肺良恶性病变及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ADC值的差异。结果:恶性病变DWI上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的高信号结节或肿块,良性病变主要表现为等、稍高信号的结节或肿块。恶性病变组ADC值为(1.241±0.316)×10-3 mm2/s,良性病变组ADC值为(1.819±0.409)×10-3 mm2/s,良恶性病变组ADC值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中央型肺癌瘤灶实质的ADC值为(1.237±0.251)×10-3 mm2/s;周围型肺癌瘤灶实质的ADC值为(1.254±0.196)×10-3 mm2/s,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ADC值与鳞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及肉瘤样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ADC值高于其它病理类型。结论:DWI实现了肺部病变ADC值的定量分析,有望成为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一种新方法,是常规MRI检查的一个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肺肿瘤 结核瘤 炎性假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肿瘤的MS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2
16
作者 罗丽 舒健 +1 位作者 韩福刚 刘寒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瘤(RLM)、平滑肌肉瘤(RLMS)的MS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资料及MSCT征象,并结合文献,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结果:3例RLM均位于腹主动脉旁,呈软组织密度,...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瘤(RLM)、平滑肌肉瘤(RLMS)的MS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资料及MSCT征象,并结合文献,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结果:3例RLM均位于腹主动脉旁,呈软组织密度,边界清楚,密度均匀。7例RLMS中,位于腹膜后左侧3例,右侧3例,中线区1例;其中5例病灶最大径>11cm;4例边界清楚,3例见邻近结构受侵;密度不均匀,坏死囊变多见,其中6例见中心性地图样坏死,1例伴瘤栓形成。CT三期增强扫描:3例RLM呈均匀渐进性强化,7例RLMS的实性成分呈边缘性不规则厚壁状及分隔样渐进性强化,坏死囊变成分未见强化。结论:腹膜后平滑肌肿瘤CT三期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结合肿瘤的体积、形态、边界、密度、是否伴有中心性地图样坏死、钙化、邻近结构关系及血管受侵等有助于进一步鉴别RLM及RL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间隙 平滑肌瘤 平滑肌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显示冠状静脉系统形态学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占国 唐光才 +5 位作者 黄新文 高礼明 漆军 解云川 武艳君 郭元元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44-747,共4页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同时显示心脏静脉系统解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无冠状动脉病变、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正常的患者70例,男39例,女31例,行舒张中末期二维、三维图像重建,观察冠状静脉...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同时显示心脏静脉系统解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无冠状动脉病变、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正常的患者70例,男39例,女31例,行舒张中末期二维、三维图像重建,观察冠状静脉窦(CS)及其属支的显示情况,评价各测值与性别的关系。结果70例患者CS及其属支均获得较高质量图像。CS呈管状50例(71.4%),喇叭状20例(28.6%)。所测得CS及其属支的形态学参数均与性别无关。心脏最大横径、心胸比与CS口上下径、前后径及平均径均无相关性。结论64层螺旋CT可评价CS及其属支的形态学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静脉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脊柱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高举 王清 +4 位作者 兰永树 王松 钟德君 李森 魏书一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脊柱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8月对临床不能明确诊断的30例脊柱占位性病变行CT引导下椎体穿刺活检术,在CT扫描监控下,使用骨穿刺活检针,局麻下经椎弓根或椎弓根旁途径取脊柱占位性...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脊柱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8月对临床不能明确诊断的30例脊柱占位性病变行CT引导下椎体穿刺活检术,在CT扫描监控下,使用骨穿刺活检针,局麻下经椎弓根或椎弓根旁途径取脊柱占位性病变骨质适量,通过变换工作通道方向或用不同直径的骨活检针进行多向多点取材,将钻取标本立即置于10%福尔马林中保存,标本送病理检查及相应的病理细胞学检查。结果 30例均成功穿刺取材,其中28例获得明确诊断:原发恶性肿瘤7例,脊柱转移性肿瘤13例,化脓性脊柱炎2例,脊柱结核2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神经纤维瘤1例,椎体血管瘤1例,修复性肉芽肿1例;2例未能明确诊断,采取切除活检,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嗜酸性肉芽肿1例,转移性腺癌(肺源性)1例。穿刺活检总的诊断准确率93.3%(28/30)。结论 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对于脊柱占位性病变诊断具有安全、活检阳性率高特点,是诊断脊柱占位性病变的理想方法,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脊柱占位性病变 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上肌出口位投照方法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肖正远 戴贵东 兰永树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6-227,共2页
肩部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主要由于肩袖损伤、肩关节外伤、退变等原因引起。肩袖损伤的发病率占肩关节疾患的17%~41%。肩峰撞击学说由Neer教授于1972年首先提出,他认为95%的肩袖撕裂是由肩峰下撞击所致。在放射摄影术中,
关键词 临床应用 投照方法 冈上肌 肩峰下撞击 出口 肩袖损伤 肩关节外伤 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肝和乙肝后肝硬化肝脏形态的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舒健 赵建农 +2 位作者 韩福刚 唐光才 何晓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66-1869,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和乙肝后肝硬化肝脏MRI形态的变化。方法对慢性乙肝患者32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17例及无肝脏疾病的患者(对照组)18例行MR轴位T1W、T2W及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肝脏形态。结果肝脏表面不规则、肝脏边缘变钝、胆囊窝扩大、肝...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和乙肝后肝硬化肝脏MRI形态的变化。方法对慢性乙肝患者32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17例及无肝脏疾病的患者(对照组)18例行MR轴位T1W、T2W及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肝脏形态。结果肝脏表面不规则、肝脏边缘变钝、胆囊窝扩大、肝脏右后切迹征及再生结节能提示肝硬化(P<0.05),以其中任一种阳性诊断肝硬化,敏感度为99.85%,以其中任两种同时阳性诊断肝硬化,特异度为98.80%~99.96%;上述指标与炎症活动度无关(P>0.05);肝脏边缘变钝提示早期肝硬化(P<0.05),其余各指标在对照组和慢性乙肝不同分期、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RI显示的肝脏形态变化能提示乙肝后肝硬化,与肝炎症活动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