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戊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13
1
作者 蒋玉凤 邹愚 +1 位作者 王明勇 邓存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9-200,204,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戊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初步探索戊型肝炎慢性化问题。方法对66例戊型肝炎与37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及统计。结果慢性乙型肝炎重叠... 目的分析比较戊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初步探索戊型肝炎慢性化问题。方法对66例戊型肝炎与37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及统计。结果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较戊型肝炎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升高水平及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而在白蛋白(A)、白蛋白/球蛋白(A/G)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低与肝纤维化系列各项指标增高方面更突出,消化道症状更重。结论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肝功能损害更严重,凝血酶原时间长,慢性肝病特征常见,但单纯戊型肝炎患者慢性化问题也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 乙型肝炎 慢性 重叠感染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3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建琼 程玲 +3 位作者 刘洪利 张长江 蒋黎 毛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240-224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临床特点,以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00例,合并SBP患者163例,...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临床特点,以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00例,合并SBP患者163例,男性137例,女性26例,年龄(44.21±11.30)岁。观察临床表现、血液检查、腹腔积液常规及细菌培养等情况,根据药敏及临床经验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疗效及转归因素分析。结果 163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SBP患者主要表现腹部压痛(75.46%)、腹胀(61.35%)、腹痛(52.15%)、反跳痛(47.24%),主要并发症为肝性脑病(30.06%)、肾功能不全(19.63%),少数表现为消化道出血、休克、发热。腹腔积液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者分别为17.79%(29/163)和16.56%(27/163);腹腔积液或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仅为2.35%或23.53%,几乎为革兰染色阴性杆菌。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SBP的住院期间死亡率为4.29%,除外自动出院患者,其住院期间死亡率上升至15.56%,治愈率84.44%。年龄、肝性脑病、肾功能不全、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在治愈组和无效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SBP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及时、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可提高患者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12表达质粒与Mtb8.4基因疫苗联合免疫增强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晖 李强 +2 位作者 钟森 任红 黄永茂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39-844,共6页
本课题旨在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tb8.4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联合免疫小鼠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及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4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Mtb8.4基因疫苗+hIL-12质粒组(联合免疫组)、Mtb8.4基因疫苗组、卡... 本课题旨在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tb8.4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联合免疫小鼠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及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4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Mtb8.4基因疫苗+hIL-12质粒组(联合免疫组)、Mtb8.4基因疫苗组、卡介苗(BCG)组、空载体组和PBS组,基因疫苗、空载体和PBS,经肌内注射法免疫各组小鼠,每隔3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BCG组经尾部皮下注射1×106CFUBCG免疫1次.免疫4周后,每组处死3只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毒性T细胞(CTL)杀伤活性.每组其余5只小鼠用结核杆菌H37Rv强毒株经尾静脉攻击,4周后,计数肺和脾组织中的结核杆菌菌落数,对小鼠部分肺和脾组织作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变程度,Z-N染色查抗酸杆菌,观察该疫苗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联合免疫组能诱导较强的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和IL-2水平(分别为1493±8pg/ml、748±49pg/ml),显著高于Mtb8.4基因疫苗组,与BCG组相当,IL-4分泌减少,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增强,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使小鼠肺和脾组织中的结核杆菌菌落数显著减少,组织病变明显减轻,其效果与卡介苗(BCG)组相当,优于Mtb8.4基因疫苗组.表明hIL-12表达质粒与Mtb8.4基因疫苗联合免疫后,能够增强Mtb8.4基因疫苗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使Mtb8.4基因疫苗的免疫效力得到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MTB8.4 hIL-12 联合免疫 细胞免疫应答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IL-12表达质粒联合含信号肽Mtb8.4基因疫苗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晖 李榕 +1 位作者 钟森 任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含信号肽Mtb8.4(MS)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联合免疫小鼠后,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及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将4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联合免疫组(MS基因疫苗+hIL-12组)、MS基因疫苗组、...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含信号肽Mtb8.4(MS)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联合免疫小鼠后,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及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将4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联合免疫组(MS基因疫苗+hIL-12组)、MS基因疫苗组、卡介苗(BCG)组、空载体组和PBS组。将基因疫苗、空载体和PBS,经肌内注射免疫各组小鼠,每隔3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BCG组经尾部皮下注射1×106CFU BCG免疫1次。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免疫小鼠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活性。用结核杆菌强毒株H37Rv静脉攻击小鼠后,计数肺和脾组织中结核杆菌的菌落数。对小鼠的部分肺和脾组织作病理切片,经HE染色观察组织病变的程度,经ZN染色检查抗酸杆菌,观察该疫苗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联合免疫组能诱导较强的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IL-2的水平,与BCG组相当,显著高于MS基因疫苗组,IL-4分泌减少,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增强,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表现为小鼠肺和脾组织中结核杆菌的菌落数显著减少,组织病变明显减轻,其效果与卡介苗(BCG)组相当,但优于MS基因疫苗组。结论以hIL-12表达质粒与MS基因疫苗联合免疫后,能显著增强MS基因疫苗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信号肽Mtb8.4(MS) hIL-12 联合免疫 细胞免疫应答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Mtb8.4基因疫苗构建、表达及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5
作者 李晖 李榕 +4 位作者 钟森 李强 任红 罗月贝 王明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6-558,共3页
目的制备结核病Mtb8.4基因疫苗,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克隆结核杆菌新抗原Mtb8.4基因,导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Mtb8.4,转染COS7细胞后,用RTPCR检测Mtb8.4基因在细胞内正确表达。将Mtb8.4基因疫苗肌肉注射... 目的制备结核病Mtb8.4基因疫苗,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克隆结核杆菌新抗原Mtb8.4基因,导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Mtb8.4,转染COS7细胞后,用RTPCR检测Mtb8.4基因在细胞内正确表达。将Mtb8.4基因疫苗肌肉注射免疫C57BL/6N小鼠,第3次DNA免疫后4周,处死小鼠,制备免疫小鼠脾细胞,脾细胞培养上清检测细胞因子水平;并按效、靶比例分别为100∶1、50∶1、10∶1进行CTL杀伤检测。结果Mtb8.4基因疫苗组免疫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分别为787.317±45.586pg/ml和319.953±57.978pg/ml,BCG组分别为1486.540±39.600pg/ml和767.043±50.269pg/ml,BCG组IL4的含量为90.580±10.998pg/ml,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效靶比为100∶1、50∶1、10∶1时,Mtb8.4基因疫苗组的CTL活性分别为55.3%、35.7%、9.2%,BCG组分别为28.9%、21.4%、9.8%。Mtb8.4基因疫苗主要使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增强,细胞因子IFNγ和IL2分泌增加,IL4分泌减少,CTL活性增加;而BCG使IFNγ、IL2和IL4分泌均增加。结论结核病Mtb8.4基因疫苗能诱导较强的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可作为结核病的候选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MTB8.4 基因疫苗 质粒构建 表达 细胞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支杆菌ESAT-6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蛋白表达的鉴定 被引量:8
6
作者 蒋玉凤 钟森 +3 位作者 史小玲 王明勇 张建军 邓存良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5-68,47,共5页
目的 用 6kDa早期分泌性抗原靶蛋白 (ESAT - 6 )基因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 1(+) -ESAT - 6 ,并鉴定其在真核细胞 (COS - 7)中的蛋白表达。方法 以结核杆菌H37Rv株基因组DNA为模板 ,用PCR对ESAT - 6基因进行扩增 ,将扩增的产物... 目的 用 6kDa早期分泌性抗原靶蛋白 (ESAT - 6 )基因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 1(+) -ESAT - 6 ,并鉴定其在真核细胞 (COS - 7)中的蛋白表达。方法 以结核杆菌H37Rv株基因组DNA为模板 ,用PCR对ESAT - 6基因进行扩增 ,将扩增的产物连接于测序载体pUCm -T上 ,经测序反应确定无误后 ,再将PCR反应产物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 1(+)上。并用脂质体介导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pcDNA3 1(+) -ESAT - 6转染真核细胞COS - 7,72h后 ,通过SDS -PAGE和免疫印迹鉴定ESAT - 6基因表达的蛋白。结果 用结核杆菌基因ESAT - 6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 1(+) -ESAT-成功 ,通过SDS -PAGE证明重组质粒转化的细胞内有一分子量 6kDa的特异蛋白 ,免疫印迹证明该 6kDa蛋白能与抗ESAT - 6单克隆抗体反应。结论 结核杆菌早期分泌性蛋白ESAT - 6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成功构建 ,该质粒转染的细胞能够产生、分泌结核杆菌早期分泌性蛋白ESAT -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ESAT-6 真核表达质粒 蛋白表达 鉴定 早期分泌性抗原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乙型脑炎诊断中的建立 被引量:11
7
作者 丁淑军 余光开 +1 位作者 张建军 彭建一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 运用逆转录 -半套式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RT -semi-nested -PCR) ,建立一种新的早期快速检测乙型脑炎病毒的方法。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的 37例乙脑和 15例非乙脑病人标本 (包括血清、脑脊液 )分别为 6 3份和 30份 ,同时用RT -semi-... 目的 运用逆转录 -半套式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RT -semi-nested -PCR) ,建立一种新的早期快速检测乙型脑炎病毒的方法。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的 37例乙脑和 15例非乙脑病人标本 (包括血清、脑脊液 )分别为 6 3份和 30份 ,同时用RT -semi-nested -PCR、IgM捕获法ELISA(MacELISA)进行检测。 结果 血清和脑脊液中可成功检测出JEVRNA ,经1 5 %凝胶电泳 ,出现特异性条带 ,符合预计值 4 0 0bp。结论 RT -semi-nested -PCR对检测JEV感染 ,从实验设计到实验条件 ,都是合理的 ,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乙脑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Mtb8.4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表达质粒联合免疫的细胞免疫应答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晖 李强 +2 位作者 钟森 任红 邓存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9-230,244,共3页
目的观察结核分枝杆菌Mtb8.4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联合免疫小鼠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15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Mtb8.4基因疫苗+hIL-12质粒组(联合免疫组)、Mtb8.4基因疫苗组、卡介苗(BCG)组、空载体组和PBS组,基因疫... 目的观察结核分枝杆菌Mtb8.4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联合免疫小鼠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15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Mtb8.4基因疫苗+hIL-12质粒组(联合免疫组)、Mtb8.4基因疫苗组、卡介苗(BCG)组、空载体组和PBS组,基因疫苗、空载体和PBS经肌内注射法免疫各组小鼠,每隔3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BCG组经尾部皮下注射1×106CFUBCG免疫1次。ELISA法检测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免疫小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结果联合免疫组能诱导较强的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和IL-2水平(分别为1493.340±8.128pg/ml、747.489±48.676pg/ml)显著高于Mtb8.4基因疫苗组,与BCG组相当,IL-4分泌减少,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增强。结论hIL-12表达质粒能够增强Mtb8.4基因疫苗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基因 MTB8.4 白细胞介素12 联合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α异构体甘草酸对化学损伤人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群 吴培 张建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1357-1360,共4页
目的:研究18-α异构体甘草酸(异甘草酸镁)对半乳糖胺(D-GalN)和四氯化碳(CCl4)损伤培养人肝细胞(L-02)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L-02,用异甘草酸镁进行保护,再经D-GalN或CCl4处理。观察细胞上清活性氮终产物(NOx)含量及细胞线粒体膜... 目的:研究18-α异构体甘草酸(异甘草酸镁)对半乳糖胺(D-GalN)和四氯化碳(CCl4)损伤培养人肝细胞(L-02)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L-02,用异甘草酸镁进行保护,再经D-GalN或CCl4处理。观察细胞上清活性氮终产物(NOx)含量及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果:浓度为1mg/mL时,异甘草酸镁能显著减少D-GaLN和CCl4损伤细胞导致的NOx释放(P<0.05),明显升高D-GaLN损伤所降低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论:1mg/mL的异甘草酸镁对D-GaLN和CCl4致人肝细胞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细胞NOx释放,改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胺 四氯化碳 甘草酸 肝细胞 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b8.4/hIL12嵌合基因疫苗免疫原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晖 李榕 +3 位作者 钟森 罗月贝 任红 邓存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7-600,共4页
目的:构建克隆结核分枝杆菌Mtb8.4/hIL12嵌合基因疫苗,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研究该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克隆Mtb8.4/hIL12嵌合基因,并导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中,构建pCIneoMtb8.4/hIL12重组真核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及DNA序列... 目的:构建克隆结核分枝杆菌Mtb8.4/hIL12嵌合基因疫苗,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研究该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克隆Mtb8.4/hIL12嵌合基因,并导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中,构建pCIneoMtb8.4/hIL12重组真核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及DNA序列测定等鉴定后,转染COS7细胞,用RTPCR和Westernblot鉴定Mtb8.4/hIL12嵌合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用Mtb8.4/hIL12嵌合基因疫苗免疫C57BL/6N小鼠,收集脾细胞培养上清检测细胞因子的水平,并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杀伤作用。结果:pCIneoMtb8.4/hIL12重组质粒构建成功。以其转染COS7细胞后,Mtb8.4/hIL12嵌合基因在转录水平获得表达。Mtb8.4/hIL12嵌合基因疫苗能诱导较强的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免疫应答,IFNγ和IL2的分泌增加,IL4的分泌减少,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增强。结论:成功地构建pCIneoMtb8.4/hIL12重组质粒,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构建的Mtb8.4/hIL12基因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可明显诱导CTL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MTB8.4 hIL.12 嵌合基因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DNA hsp70/CD80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晖 史小玲 +2 位作者 钟森 张建军 邓存良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1-374,共4页
目的 构建hsp70 /CD80嵌合DNA真核表达质粒 ,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 ,分别以pBR32 2-hsp70和 pcDNA3-CD80质粒为模板 ,经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出hsp70 /CD80嵌合目的基因 ,然后与 pcDNA3载体进行连接重组 ,构建成hs... 目的 构建hsp70 /CD80嵌合DNA真核表达质粒 ,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 ,分别以pBR32 2-hsp70和 pcDNA3-CD80质粒为模板 ,经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出hsp70 /CD80嵌合目的基因 ,然后与 pcDNA3载体进行连接重组 ,构建成hsp70 /CD80嵌合DNA真核表达质粒 ,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及DNA序列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hsp70 /CD80嵌合DNA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经证实构建成功。 结论 hsp70 /CD80嵌合DNA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 ,为进一步制备结核病hsp70 /CD80嵌合DNA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热休克蛋白70 CD80 DNA嵌合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千 彭颖 +2 位作者 李烨 邓存良 盛云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613-3615,共3页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各种损伤刺激致肝脏损害后的创伤性愈合,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必经过程,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研究认为肝纤维化是可逆的,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肝纤维化 肝脏损害 慢性肝病 药物治疗 创伤性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mtb8.4/hIL12嵌合基因的克隆及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晖 任小华 +1 位作者 钟森 任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76-579,587,共5页
目的 :克隆结核分枝杆菌mtb8.4 /hIL12嵌合基因 ,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 ,并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 ,首先以 pcDNA 3.1(+) -mtb 8.4为模板 ,经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出mtb 8.4 -linker基因 ,与pCI-neo载体进行连接重组 ,构建成... 目的 :克隆结核分枝杆菌mtb8.4 /hIL12嵌合基因 ,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 ,并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 ,首先以 pcDNA 3.1(+) -mtb 8.4为模板 ,经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出mtb 8.4 -linker基因 ,与pCI-neo载体进行连接重组 ,构建成pCI-neo -mtb 8.4 -linker(pML)重组质粒 ,然后以pORF -hIL12质粒为模板 ,经PCR扩增出hIL - 12基因 ,将hIL -12基因与pML质粒进行连接重组 ,构建成mtb 8.4 /hIL12嵌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 ,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及DNA序列测定等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mtb 8.4 /hIL12嵌合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经证实构建成功。结论 :mtb 8.4 /hIL12嵌合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 ,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保护效果及制备结核病mtb 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MTB8.4 hiL-12 嵌合基因 克隆 真核表达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甜素类药对化学损伤人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群 张丽峰 +2 位作者 陈鹏 孙华丽 张建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91-1494,共4页
目的:研究4种(3类)甘草甜素药物对半乳糖胺(D-GalN)和四氯化碳(CCl4)损伤培养人肝细胞(L-02)的保护作用及差异,筛选出疗效好的药物,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培养L-02,用复方甘草酸单铵(Compound ammonium glycyrrhizin,CAG)、复方甘草酸苷(C... 目的:研究4种(3类)甘草甜素药物对半乳糖胺(D-GalN)和四氯化碳(CCl4)损伤培养人肝细胞(L-02)的保护作用及差异,筛选出疗效好的药物,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培养L-02,用复方甘草酸单铵(Compound ammonium glycyrrhizin,CAG)、复方甘草酸苷(Compound glycyrrhizin,CG)、甘草酸二铵(Diammonium glycyrrihizinate,DG)和异甘草酸镁(Magnesium isoglycyrr hizinate,MI)分别进行保护,再经D-GalN或CCl4处理。观察肝细胞生长状态、测定AST及LDH酶活力、测定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含量。从而评价CAG、CG、DG和MI对D-GalN和CCl4损伤L-0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浓度为1 mg/ml时,CAG、CG、DG和MI均能显著抑制D-GalN和CCl4所致的AST及LDH释放,提高细胞的存活率。其中CAG抑制D-GalN所致的AST效果显著优于CG、DG和MI(P<0.05);CAG抑制CCl4所致的AST及LDH释放的效果显著好于DG和MI;CG抑制D-GalN所致的AST和LDH释放效果显著(P<0.05)好于MI。浓度为1 mg/ml的CAG、CG、DG和MI 4种药物均能显著抑制2种化学损伤细胞内的GSH降低,其中CAG效果最明显(P<0.05)。结论:1 mg/ml的CAG、CG、DG和MI 4种药物对D-GalN和CCl4致人肝细胞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GSH降低相关。4种甘草甜素药物,CAG保护肝细胞效果最为显著,CG、DG和MI作用依次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胺 四氯化碳 甘草甜素 肝细胞 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新抗原Mtb8.4基因的克隆与真核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晖 李榕 +2 位作者 钟森 任红 罗月贝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49-952,共4页
目的克隆结核杆菌新抗原Mtb8.4基因,导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成重组质粒pcDNA3.1(+)-Mtb8.4,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提取人结核杆菌H37Rv株的基因组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Mtb8.4目的基因后,与pcDNA3.1(+)载体进行连... 目的克隆结核杆菌新抗原Mtb8.4基因,导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成重组质粒pcDNA3.1(+)-Mtb8.4,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提取人结核杆菌H37Rv株的基因组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Mtb8.4目的基因后,与pcDNA3.1(+)载体进行连接重组,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及DNA序列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鉴定;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48h后,用RT-PCR方法鉴定Mtb8.4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pcDNA3.1(+)-Mtb8.4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染COS-7细胞后,Mtb8.4在转录水平成功表达。结论pcDNA3.1(+)-Mtb8.4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成功以及Mtb8.4在COS-7细胞中的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真核表达质粒的免疫保护效果及制备结核病pcDNA3.1(+)-Mtb8.4DNA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MTB8.4 PCR 基因克隆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杆菌Mtb8.4/hIL12嵌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16
作者 李晖 李榕 +1 位作者 钟森 任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目的 克隆结核分枝杆菌Mtb8.4 /hIL12嵌合基因 ,导入真核表达载体pCI neo ,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 ,首先以 pcDNA3.1(+) -Mtb8.4为模板 ,经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出Mtb8.4 linker基因 ,与 pCI neo载体进行... 目的 克隆结核分枝杆菌Mtb8.4 /hIL12嵌合基因 ,导入真核表达载体pCI neo ,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 ,首先以 pcDNA3.1(+) -Mtb8.4为模板 ,经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出Mtb8.4 linker基因 ,与 pCI neo载体进行连接重组 ,构建成pCI neo Mtb8.4 linker(pML)重组质粒 ,然后以 pORF hIL12质粒为模板 ,经PCR扩增出hIL 12基因 ,将hIL 12基因与 pML质粒进行连接重组 ,构建成Mtb8.4 /hIL12嵌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 ,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及DNA序列测定等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 ;重组嵌合质粒转染COS - 7细胞后 ,用RT PCR方法鉴定Mtb8.4 /hIL12嵌合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Mtb8.4 /hIL12嵌合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经证实构建成功 ;转染COS - 7细胞后 ,Mtb8.4 /hIL12嵌合基因在转录水平成功表达。结论 Mtb8.4 /hIL12嵌合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及在COS- 7细胞中的成功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保护效果及制备结核病Mtb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MTB8.4 hIL-12 嵌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支杆菌含信号肽的mtb8.4基因的克隆及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17
作者 李晖 任小华 +1 位作者 钟森 任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50-,共1页
  目的:对结核杆菌新抗原-带信号肽的mtb8.4(MS)进行基因克隆,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并加以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CoV 5’-UTR相应cDNA作启动子时转录起始位点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建军 黄爱龙 +1 位作者 史小玲 张晓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49-851,共3页
目的:分析具有启动子功能的SARS-CoV基因组5’-UTR cDNA在转录出mRNA时,转录起始的位点,从而分析序列功能。方法将SARS-CoV 5’-UTR驱动下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GL3-5’-UTR,转染HepG2细胞,然后提取总 RNA,采用5’-RACE,扩增出相应序... 目的:分析具有启动子功能的SARS-CoV基因组5’-UTR cDNA在转录出mRNA时,转录起始的位点,从而分析序列功能。方法将SARS-CoV 5’-UTR驱动下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GL3-5’-UTR,转染HepG2细胞,然后提取总 RNA,采用5’-RACE,扩增出相应序列,通过比照,查找转录其始的位点。结果通过逆转录和二轮PCR,得到一个约440bp 的产物,经A-T克隆后测序,转录体起始位点在SARS-CoV 5’-UTR的第56位核苷酸,其下游是保守的保守的转录调控序列(TRS)。结论SARS-CoV 5’-UTR在调控基因转录时,第56位核苷酸及其下游的TRS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 5’-非编码区 启动子 起始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支杆菌抗原ESAT-6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蛋白表达的鉴定
19
作者 蒋玉凤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51-,共1页
  目的:用结核分支杆菌早期分泌性抗原靶ESAT-6基因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ESAT-6,并鉴定其在真核细胞(COS-7)中表达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