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颈动脉分叉模型流场分布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
作者 于风旭 邓明彬 +3 位作者 陈槐卿 石应康 廖斌 李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336-2338,共3页
目的实现不同流速下人颈动脉分叉模型中流场分布的数值模拟。方法依据实验应用的人颈动脉分叉模型,采用Gambit软件建立了数值模拟应用的颈动脉分叉几何模型。应用FLUENT6.0软件分别计算不同流速下颈动脉分叉模型内血管壁面切应力分布。... 目的实现不同流速下人颈动脉分叉模型中流场分布的数值模拟。方法依据实验应用的人颈动脉分叉模型,采用Gambit软件建立了数值模拟应用的颈动脉分叉几何模型。应用FLUENT6.0软件分别计算不同流速下颈动脉分叉模型内血管壁面切应力分布。结果在人颈动脉分叉模型内的颈总动脉区域,无论流速如何改变,其切应力分布大致均匀。颈内动脉窦(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inus,ICAS)的外侧壁存在明显的低切应力区域,并且随着流速的增加,低切应力区域的范围明显减小。结论低血管壁面剪切应力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性血流动力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分叉 剪切应力 动脉粥样硬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心肌酶谱、炎性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邓明彬 万居易 方易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1007-1008,1011,共3页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心肌酶谱、炎性状态及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8月我院进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手术组,n=30)和观察组(常规手术加乌司...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心肌酶谱、炎性状态及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8月我院进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手术组,n=30)和观察组(常规手术加乌司他丁组,n=30),检测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2、24、72h的血清心肌酶、炎性指标与再灌注损伤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12、24、72h的血清心肌酶均低于对照组,炎性指标与再灌注损伤相关指标也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肌酶谱及炎性状态,对于再灌注损伤的防控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心肌酶谱 炎性状态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测肾血流评估肾损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慧 付勇 李明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5-316,320,共3页
超声是检测肾脏疾病尤其是肾损害的有效手段,其价值可与肌酐清除率、肾功能衰竭指数、滤过钠排泄分数等相当。超声检查快速、简便、重复性好、无创、无肾毒性,
关键词 肾疾病 肾循环 血流动力学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狭窄下游流场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于风旭 廖斌 +3 位作者 张英 高玉丽 詹福生 邓明彬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1期836-838,841,共4页
目的 :通过研究主动脉瓣 (AV)狭窄下游流场均匀性指标 ,探讨按照常规分类标准程度分类不同的患者流场均匀性之间的差异 ,探讨该指标对AV狭窄程度分类的意义 ,以及对AV狭窄患者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 33例不同程度的AV狭窄... 目的 :通过研究主动脉瓣 (AV)狭窄下游流场均匀性指标 ,探讨按照常规分类标准程度分类不同的患者流场均匀性之间的差异 ,探讨该指标对AV狭窄程度分类的意义 ,以及对AV狭窄患者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 33例不同程度的AV狭窄患者 ,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于左室长轴及心尖五腔切面分别测定各点的峰值血流速度 ,并且计算各切面的最大速度差值 (△Vmax)作为流场均匀性指标 ,并且与主动脉瓣口面积进行统计分析比较。 结果 :不同程度AV狭窄之间流场均匀性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①流场均匀性指标简单、易行、重复性好 ,可作为AV狭窄患者的临床随访指标 ;②该指标对AV狭窄程度的分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③该指标对AV狭窄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流场均匀性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吸痰管与头皮针软管吸痰效果比较
5
作者 詹会智 金素 陈玲玲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22期46-47,共2页
目的提高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吸痰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63例先天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术后患儿按回病房顺序分为单号组(32例)和双号组(31例)。单号组第1次用小儿吸痰管、第2次用头皮针软管吸痰,双号组反之。结果两种吸痰方法能显著改善SpO2... 目的提高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吸痰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63例先天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术后患儿按回病房顺序分为单号组(32例)和双号组(31例)。单号组第1次用小儿吸痰管、第2次用头皮针软管吸痰,双号组反之。结果两种吸痰方法能显著改善SpO2(均P<0.05),用头皮针软管吸痰后的SpO2值显著高于吸痰管方式(均P<0.05);头皮针软管吸痰对患儿呼吸道黏膜损伤率显著少于吸痰管法(P<0.01)。结论头皮针软管柔软,吸痰效果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吸痰 吸痰管 头皮针软管 脉搏血氧饱和度 呼吸道黏膜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再灌注血培养诱导肾小管细胞凋亡及乌司他丁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邓永花 赖前成 +3 位作者 万居易 伍长学 王波 廖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039-2041,共3页
目的探索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血清致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体外循环血清将细胞分为空白组:不含人血清的培养基;对照组:含正常人血清的培养基;试验组:含体外循环血清的... 目的探索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血清致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体外循环血清将细胞分为空白组:不含人血清的培养基;对照组:含正常人血清的培养基;试验组:含体外循环血清的培养基,进行缺氧复氧培养,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肾小管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乌司他丁组:以改良的缺血再灌注方式处理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过程中,施加乌司他丁干预。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体外循环血清处理后,4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较空白组、对照组、乌司他丁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组caspase-3蛋白积分分光光度值(I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较空白组、对照组、乌司他丁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caspase-3激活,减轻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血清对HK-2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体外循环 细胞凋亡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ERT启动子核心序列的克隆及其在肺癌细胞中靶向转录活性的研究
7
作者 唐小军 廖斌 詹福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66-467,共2页
背景与目的构建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启动子核心片段调控的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表达质粒,并初步研究hTERT启动子在肺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中的转录活性。 方法以人胚肾293细胞(HEK293)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PCR方法,克隆hT... 背景与目的构建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启动子核心片段调控的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表达质粒,并初步研究hTERT启动子在肺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中的转录活性。 方法以人胚肾293细胞(HEK293)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PCR方法,克隆hTERT启动子核心片段,将其插入无启动子的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报告质粒载体pEGFP—1的多克隆位点中,构建成hTETR启动子调控的EGFP表达质粒pEGFP—1—hTERTp;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EGFP—1—hTERTp分别转染肺癌细胞A549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观察hTERT启动子在上述细胞中的转录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启动子 肺癌 靶向性表达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