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转录因子кB/p65的表达及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应才 刘东华 潘金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1-43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核转录因子кappaB(NF-кB)/p65的表达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干预作用。方法:对15例心力衰竭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分离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并将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核转录因子кappaB(NF-кB)/p65的表达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干预作用。方法:对15例心力衰竭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分离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并将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和白细胞介素-10组,共培养24小时,对3组培养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кB/p65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和半定量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非常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22±8)%vs(9±2)%,P<0.01]。脂多糖组,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极显著增加(P<0.01);而在白细胞介素-10组,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与脂多糖组比较则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NF-кB/p65表达增高,而白细胞介素-10可下调脂多糖刺激下NF-кB/p65表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核因子-ΚB 心力衰竭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的牙周状况与hs-CRP和HDL-C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骢 聂敏海 +1 位作者 李家富 胡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hs-CRP和HDL-C在慢性牙周炎与冠心病关联中的作用。方法:按照冠心病及慢性牙周炎临床诊断标准,研究对象分为4组: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组34例、冠心病组28例、慢性牙周炎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记录各组牙周状况,检测血浆中脂类物... 目的:探讨hs-CRP和HDL-C在慢性牙周炎与冠心病关联中的作用。方法:按照冠心病及慢性牙周炎临床诊断标准,研究对象分为4组: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组34例、冠心病组28例、慢性牙周炎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记录各组牙周状况,检测血浆中脂类物质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冠心病伴(不伴)慢性牙周炎组比对照组牙周状况差。HDL-C在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组、冠心病组均比对照组低。Hs-CRP在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组比冠心病组、慢性牙周炎组、对照组高;冠心病组比对照组高;慢性牙周炎组比对照组高。结论:Hs-CRP和HDL可能在慢性牙周炎引发冠心病发生中起了一定的作用,慢性牙周炎和冠心病之间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冠心病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心室重构 被引量:3
3
作者 章春 冯健 李家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166-2168,共3页
心室重构或心室重塑(ventricular remodeling)是指心肌损伤或负荷增加所产生的心室大小、形状、室壁厚度和组织结构等一系列变化,是病变修复和心室整体代偿及继发的病理生理反应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因子在心室重构... 心室重构或心室重塑(ventricular remodeling)是指心肌损伤或负荷增加所产生的心室大小、形状、室壁厚度和组织结构等一系列变化,是病变修复和心室整体代偿及继发的病理生理反应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因子在心室重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心室重构 心室重塑 心肌损伤 组织结构 室壁厚度 反应过程 病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和NF-κB/p65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潘金生 刘应才 +2 位作者 陈辉 刘东华 陈宁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钙对脂多糖(LSP)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以及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功能Ⅱ、Ⅲ、Ⅳ级的稳定期DCM患者25例,采清晨...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钙对脂多糖(LSP)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以及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功能Ⅱ、Ⅲ、Ⅳ级的稳定期DCM患者25例,采清晨外周静脉血并分离出单个核细胞,用细胞因子刺激剂LPS刺激单个核细胞并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10-7、10-6、10-5mol/L的阿托伐他汀钙培养24 h,离心后提取上清液并用放射免疫法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细胞悬液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F-кB/p65,显微镜下计算其阳性细胞率,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随着阿托伐他汀钙浓度的增加,IL-1β、IL-6、TNF-α和NF-κB/p65水平呈进行性下降(P<0.01);10-7、10-6、10-5mol/L阿托伐他汀钙组IL-1β、IL-6、TNF-α、NF-κB/p65水平均显著低于0 mol/L组(P<0.05或P<0.01);10-5mol/L阿托伐他汀钙组IL-1β、IL-6、TNF-α、NF-κB/p65水平均显著低于10-6、10-7mol/L组(P<0.05或P<0.01),而10-6mol/L组和10-7mol/L组IL-1β、IL-6、TNF-α、NF-κB/p6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钙组NF-κB/p65和IL-1β、IL-6、TNF-α的水平均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647、0.527、0.459,P<0.001,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呈剂量依赖性抑制LPS诱导的DCM患者PBMCs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增加,可能是通过下调NF-κB/p65的水平来实现的.这可能是他汀类药物对DCM有益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细胞因子 心力衰竭 他汀类药物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应才 王艳 +1 位作者 竹梅 张泽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4期247-248,253,共3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ABC- EL ISA法 ,测定 4 3例不同病因和心功能的 CHF患者和 16例正常对照组受试者血清IL - 10和 TNF-α浓度...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ABC- EL ISA法 ,测定 4 3例不同病因和心功能的 CHF患者和 16例正常对照组受试者血清IL - 10和 TNF-α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 ,CHF患者血清 IL - 10浓度无显著性变化 (P>0 .0 5 ) ,并且不同心功能分级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而血清 TNF-α浓度在 CHF组显著升高 (P<0 .0 1) ,且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 ,TNF-α浓度呈进行性增加 (P<0 .0 5 )。相关分析显示 IL - 10与 TNF-α、心功能分级及 6 m in步行距离均无相关性 (P>0 .0 5 ) ,与心力衰竭病程显著性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33,P<0 .0 5 )。TNF- α与 6 m in步行距离及心功能分级有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39,0 .6 4 ,P<0 .0 5 )。结论 心力衰竭时炎性细胞因子增加 ,抗炎性细胞因子不增加 ,细胞因子网络平衡紊乱可能参与 CHF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细胞因子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8例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彭永权 周锡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3-313,共1页
选择2005—04全2007—03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的108例冠心病患者,检测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其中男67例,女41例,年龄48~82(63.86±8.24)岁,冠脉造影均显示至少1支冠脉管腔内径狭窄I〉50%,采用Gens... 选择2005—04全2007—03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的108例冠心病患者,检测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其中男67例,女41例,年龄48~82(63.86±8.24)岁,冠脉造影均显示至少1支冠脉管腔内径狭窄I〉50%,采用Gensini冠脉评分系统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冠脉轻度病变组(〈20分,n=37)和冠脉苇度病变组(≥20分,n=71)。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7例(对照组),检测血浆中纤维蛋白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血浆纤维蛋白原 冠心病患者 临床研究 冠脉造影 健康体检者 住院治疗 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对高血压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邓辉胜 罗兴林 +2 位作者 吕麟亚 李家富 薛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高血压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缬沙坦 ,在治疗前与治疗 12周后行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检查 ,并与对照组 ( 30例 )比较。结果 治疗后连续 R-R间期标准差 ( SDNN ) ,相邻 R-R间期均方差(...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高血压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缬沙坦 ,在治疗前与治疗 12周后行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检查 ,并与对照组 ( 30例 )比较。结果 治疗后连续 R-R间期标准差 ( SDNN ) ,相邻 R-R间期均方差( RMSSD) ,相邻 R-R间期大于 5 0 ms百分数 ( PNN5 0 ) ,高频功率 ( HF)值均明显上升 ,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比值 ( LF /HF )显著降低 ( 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高血压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乾惠 黄忠碧 王惠兰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1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风险指数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早期病情变化及预后评估的相关性。方法对 80例确诊为AMI病人的风险指数进行测评。结果风险指数随年龄增加、心率 (HR)增快、收缩压 (SBP)下降而升高 (P <0 .0 5 ,P <0 .0 1) ,尤其是SB... 目的探讨风险指数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早期病情变化及预后评估的相关性。方法对 80例确诊为AMI病人的风险指数进行测评。结果风险指数随年龄增加、心率 (HR)增快、收缩压 (SBP)下降而升高 (P <0 .0 5 ,P <0 .0 1) ,尤其是SBP低于 90mmHg者风险指数明显增大 ;风险指数 >30者住院期间急性左心衰发生率和病死率较≤ 30者显著增加 (均P <0 .0 1)。结论风险指数与AMI病人早期急性左心衰发生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 ,是评估AMI病人早期病情变化和预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风险指数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合并冠心病一例
9
作者 黄维义 严丽 彭永权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7-417,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 合并冠心病 异常血管交通 活动后心悸 心脏杂音 心脏超声检查 下壁心肌缺血 活动平板试验 超声显示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柳黄酮对高血压大鼠心血管重塑的影响
10
作者 高天林 蒋毅 +1 位作者 谢雪梅 刘应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848-3850,共3页
目的:研究醋柳黄酮(TFH)对高血压大鼠心血管重塑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制备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醋柳黄酮组、卡托普利(CP)组及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和对照组饮用水灌胃,用药各组相应药物... 目的:研究醋柳黄酮(TFH)对高血压大鼠心血管重塑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制备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醋柳黄酮组、卡托普利(CP)组及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和对照组饮用水灌胃,用药各组相应药物灌胃,每日1次,共6周。6周后处死,测左室重、左室重/体重比,观察主动脉中膜厚度,检测心肌及血管组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和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胸主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结果:TFH和CP均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大鼠收缩压,左室重量,左室重/体重比,主动脉中膜厚度,心肌及血管ACE活性(P<0.05);增加高血压大鼠主动脉eNOS表达(P<0.01),升高血清NO水平(P<0.05),且TFH和CP有协同作用。结论:TFH具有降低血压、逆转心血管重塑的作用,其作用与CP相当,机制可能与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醋柳黄酮 心血管重塑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薛莉 欧阳迎春 +2 位作者 李刚 王艳 罗兴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71-673,共3页
目的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1次/d,2周后,血压未降至140/90mmH... 目的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1次/d,2周后,血压未降至140/90mmHg(1mmHg=0.133kPa)以下者,增加剂量至5mg(2.5mg/次,2次/d),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10mg,1次/晚,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IMT、血压、空服血糖及血脂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12个月后,颈动脉IMT、收缩压、舒张压、TG、TC、LDL-C均显著降低,治疗后的IMT(0.76±0.07)mm,与治疗前(0.95±0.07)mm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的(0.97±0.05)mm、(0.84±0.06)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糖、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能更好的延缓颈动脉IMT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硬化 氨氯地平 血管内膜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诱导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O-1的表达及细胞信号通路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晓瑜 汪红霞 +1 位作者 魏宗德 黄维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24-2327,共4页
目的:旨在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EGB761)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VSMC)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的影响,并探讨其中涉及的细胞信号通路。方法: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株复苏、传代培养到第6代,再复孔培养用于实验,分... 目的:旨在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EGB761)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VSMC)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的影响,并探讨其中涉及的细胞信号通路。方法: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株复苏、传代培养到第6代,再复孔培养用于实验,分别给予空白对照、单纯EGB761、EGB761+锌原卟啉Ⅸ(Zn-PPⅨ)或不同的细胞内信号途径特异性阻断剂进行处理,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定量检测HO-1蛋白表达。结果:EGB761能呈剂量依赖性诱导HO-1蛋白表达,加用ZnPPⅨ(血红素氧合酶特异性阻断剂)及酪氨酸蛋白激酶(TPK)阻断剂木黄酮均能显著抑制EGB761诱导的HO-1蛋白表达(均P<0.01),但calphostin-C(蛋白激酶C阻断剂)、LY294002(磷脂酰肌醇-3激酶阻断剂)及Bay11-7082(核因子-κB阻断剂)对EGB761诱导的HO-1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均P>0.05)。结论:(1)EGB761能显著诱导RVSMC中HO-1蛋白的表达,并且这种诱导作用能被血红素氧合酶的特异性阻断剂ZnPPⅨ所阻断。(2)EGB761通过TPK途径介导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O-1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裂银杏 血红素氧合酶-1 血管平滑肌细胞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红辉 刘恩波 +3 位作者 谢群 丁殊节 何涛 李家富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717-720,共4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5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口服罗格列酮(4~8mg,qd)和二甲双胍(250~500mg,tid)治疗,在试验期间不使用其它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5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口服罗格列酮(4~8mg,qd)和二甲双胍(250~500mg,tid)治疗,在试验期间不使用其它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餐后2h血浆胰岛素(PINS)水平,共观察12周,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0.05);罗格列酮组SBP和DBP降低幅度均大于二甲双胍组(P<0.05);两组病例FBG、PBG、FINS和PINS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胰岛素敏感性的指标ISI升高(P<0.05),胰岛素抵抗的指标IR下降(P<0.05),罗格列酮组ISI升高和IR下降幅度大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同时,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罗格列酮的作用优于二甲双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血压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柳黄酮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家富 章茂顺 +1 位作者 王家良 符宗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05-307,共3页
目的 :探讨醋柳总黄酮 (TFH)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胞内游离钙浓度 ([Ca2 +]i)的影响。方法 :采用新一代钙荧光探针Fluo 3 AM检测在高钾、去甲肾上腺素 (NE)、血管紧张素II(AngⅡ )刺激下单层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的改变 ,并与传... 目的 :探讨醋柳总黄酮 (TFH)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胞内游离钙浓度 ([Ca2 +]i)的影响。方法 :采用新一代钙荧光探针Fluo 3 AM检测在高钾、去甲肾上腺素 (NE)、血管紧张素II(AngⅡ )刺激下单层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的改变 ,并与传统的钙拮抗剂Verapamil(Ver)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TFH(10 0mg·L-1)对静息状态的血管平滑肌细胞[Ca2 +]i 无明显影响 ;TFH(6 0~ 10 0mg·L-1)呈剂量依赖性抑制高K+去极化引起的 [Ca2 +]i 升高 ,与Ver作用相似 ,但弱于Ver ;TFH (80、10 0mg·L-1)对NE、AngⅡ通过受体介导引起 [Ca2 +]i 升高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无细胞外Ca2 +存在下 ,TFH (80、10 0mg·L-1)对NE引起的 [Ca2 +]i 升高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效应。结论 :醋柳总黄酮通过对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和受体操纵型钙通道双重抑制降低血管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水平 ,这可能是醋柳黄酮产生舒血管降压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柳黄酮 血管平滑肌细胞 胞内游离钙浓度 钙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钙激活钾通道变化及前列腺素E_1对通道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罗兴林 魏宗德 +3 位作者 饶华 王文艳 杨艳 曾晓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钙激活钾 (KCa)变化及前列腺素 (PG)E1 对通道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酶消化法获取血管平滑肌细胞 ,以膜片钳技术检测KCa通道的活性 ,通过Pclamp专用软件实时采样记录其平均开放时间 (To) ,平...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钙激活钾 (KCa)变化及前列腺素 (PG)E1 对通道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酶消化法获取血管平滑肌细胞 ,以膜片钳技术检测KCa通道的活性 ,通过Pclamp专用软件实时采样记录其平均开放时间 (To) ,平均关闭时间 (Tc) ,平均开放概率 (Po)等。然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Ca2 +(10 - 8、10 - 7、10 - 6mol L)及PGE1 (10、2 0、40、10 0、2 0 0、40 0nmol L)后 ,再观察上述参数变化。结果 高血压病组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KCa通道活性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 ,加入Ca2 +后 ,两组KCa通道均被明显激活 ,与加Ca2 +前比较 ,非高血压组Po增加了 18.4倍 ,而高血压病组Po仅增加了 1.7倍。PGE1 可使高血压病患者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KCa通道To延长 ,Tc缩短 ,Po增加。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KCa通道活性明显高于非高血压者 ,但对Ca2 +的敏感性降低 ,PGE1 可明显激活高血压病患者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KCa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激活钾通道 高血压 前列地尔 平滑肌细胞 肠系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参数与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激活钾通道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兴林 何川 +1 位作者 杨艳 魏宗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参数与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激活钾通道(KCa)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切取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18例非高血压者(血压正常组)的肠系膜动脉小分支节段,用酶消化法获取血管平滑肌细胞,以膜片钳技术检测KC...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参数与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激活钾通道(KCa)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切取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18例非高血压者(血压正常组)的肠系膜动脉小分支节段,用酶消化法获取血管平滑肌细胞,以膜片钳技术检测KCa通道的活性,通过Pclamp专用软件实时采样记录其平均开放时间(To),平均关闭时间(Tc),平均开放概率(Po)等。采用美国Meditech公司的ABPM-04动态血压监护仪,记录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脉压、白昼血压、夜间血压、脉压变异性。结果:①两组血压参数:高血压组24h平均收缩压与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与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与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脉压、脉压变异性均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②两组KCa通道活性变化:两组于细胞内面向外膜片下,不同浓度Ca2+较Ca2+浓度为0时Po、To增加,Tc缩短,有显著性差异;③高血压组血管平滑肌KCa活性与血压参数的相关性:24h平均舒张压、白昼及夜间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脉压升高时,Po显著增加,To显著延长,Tc显著缩短。但24h平均收缩压、白昼及夜间平均收缩压、脉压变异性变化与Po、To、Tc关系不明显。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肠系膜动脉平滑肌KCa通道活性明显高于非高血压者,但对Ca2+的敏感性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舒张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患者血压 相关性研究 钾通道活性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平均收缩压 平均舒张压 肠系膜动脉平滑肌 Ca^2+浓度 钙激活钾通道 高血压组 Ca通道 高血压者 24h 平均脉压 脉压升高 血压监护仪 显著性差异 变异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阿托伐他汀钙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星 马东明 +6 位作者 诸波 查克岚 陈俞瑾 郑舒展 蔡毅华 杨悠 范忠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32-1235,共4页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气体信号通路体系对他汀类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高脂饮食组(HF组),阿托伐他汀钙(atorvastatin, ATV...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气体信号通路体系对他汀类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高脂饮食组(HF组),阿托伐他汀钙(atorvastatin, ATV)组(ATV组),阿托伐他汀钙+ N'-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N’-nitro-L-arginie methyl ester, L-NAME)组(ATV+ L-NAME组)。在给予高脂饮食后,继续ATV和ATV联合L-NAME各治疗13~15周。观察主动脉弓的病理变化;测定各组血脂水平;测量NO、总一氧化氮合酶(total-nitric oxide synthase, T-NOS)活力、内皮性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以及eNOS的信使核糖核酸(eNOSmRNA)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F组及ATV+L-NAME组大鼠主动脉弓均出现显著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损害,HF组血脂水平变化明显(P <0.05),血清NO、eNOS水平、T-NOS活力及降主动脉eNOS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HF组比较,ATV组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较轻,血脂含量明显下降(P<0.05),血清NO、eNOS水平、T-NOS活力以及降主动脉eNOS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及ATV组别比较,ATV+L-NAME组大鼠血脂均升高明显(P<0.05),而血清 NO、eNOS含量及T-NOS活力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ATV提高了大鼠血清NO体系的含量和活性,阻断大鼠NO通路后使ATV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显著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阿托伐他汀钙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内脂肪堆积与动态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莉 何洪波 +2 位作者 倪银星 杨永健 祝之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6-489,共4页
目的探讨腹内脂肪堆积对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11年4月448例心血管代谢疾病住院患者,男235例,女213例,年龄20~85(55±12)岁,超声测量腹内脂肪厚度,动态血压仪监测24h动态血压。根据腹内脂肪厚度切点(男性≥38.5mm,... 目的探讨腹内脂肪堆积对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11年4月448例心血管代谢疾病住院患者,男235例,女213例,年龄20~85(55±12)岁,超声测量腹内脂肪厚度,动态血压仪监测24h动态血压。根据腹内脂肪厚度切点(男性≥38.5mm,女性≥34.7mm)将患者分为腹内脂肪厚度超标组和正常组,再按五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五分位数亚组,观察动态血压各指标在不同组间的差异。结果腹内脂肪厚度超标组全天、日间和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均高于正常组(P<0.05);随腹内脂肪厚度增加,动态血压并不是单纯的逐渐增加,而是呈近似"U"形的变化趋势。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腹内脂肪厚度与24h动态血压的各指标(全天、日间和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均呈显著正相关,校正性别、年龄后的偏相关分析显示,腹内脂肪厚度与全天收缩压、全天平均压、日间平均压、夜间平均压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腹内脂肪厚度与动态血压呈"U"形曲线关系,可能为临床通过减肥控制血压提供了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胖症 腹内脂肪 动态血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脉压和脉压指数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6
19
作者 汪克纯 李家富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4期271-274,共4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脉压(PP)和脉压指数(PPI)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互关系,探讨EH患者PP增大和PPI增高导致靶器官损害的机制。方法 对108例EH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按动态脉压(APP)〈40mmHg、40~60mmHg和〉60m...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脉压(PP)和脉压指数(PPI)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互关系,探讨EH患者PP增大和PPI增高导致靶器官损害的机制。方法 对108例EH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按动态脉压(APP)〈40mmHg、40~60mmHg和〉60mmHg三组;按PPI〈0.35、0.35~0.45和〉0.45三组进行分析。结果 (1)各亚组年龄、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ET-1/NO和假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差异有显著性,随着24hAPP和PPI的增加,年龄、ET-1、ET-1/NO和VWF也增加(P〈0.01或P〈0.05),而NO减少(P〈0.05)。(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排除众多因素后,24hAPP或PPI与ET-1和VWF呈正相关(P均〈0.01),与NO星负相关(P〈0.01)。(3)在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面,PPI与PP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但PPI相关性更好(r值更接近于1)。结论 PP升高和PPI增大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动态脉压 脉压指数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刚 张志鸿 +3 位作者 瞿泽祥 黄维义 彭永权 李家富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4期285-286,28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及非洛地平对其的影响。方法观察72例EH患者(EH组)非洛地平治疗前后血浆NO和ET水平的变化,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洛地平治疗前EH组血浆NO明...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及非洛地平对其的影响。方法观察72例EH患者(EH组)非洛地平治疗前后血浆NO和ET水平的变化,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洛地平治疗前EH组血浆N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E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非洛地平治疗6周后,EH组血压和血浆ET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增高(P<0.01)。结论非洛地平在有效降血压的同时,能使EH患者血浆NO水平升高,ET水平降低,因此对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洛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