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罗松涛
王应洪
+2 位作者
李绪鲲
柯井卫
唐义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93-1695,共3页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87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作膀胱灌注化疗,灌注化疗期间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87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作膀胱灌注化疗,灌注化疗期间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定期随访行膀胱镜或B超观评价肿瘤复发时间。结果:吡柔比星组41例,平均随访18.8个月,7例(17.1%)复发,丝裂霉素组46例,平均随访时间19.4个月,10例(21.7%)复发。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风险比较Hazard Ratio(HR)=0.71(95%CI:0.27~1.84,P=0.48);吡柔比星组局部副反应发生率为41.5%(17/41),全身副反应发生率为7.3%(3/41),膀丝裂霉素组局部副反应发生率为40.0%(17/46),全身副反应发生率为8.7%(4/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及副反应方面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吡柔比星
丝裂霉素
膀胱灌注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细胞色素P450酶17基因T-34C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罗松涛
王应洪
+2 位作者
李绪鲲
柯井卫
唐义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4097-4100,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酶17基因(CYP17)T-34C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检索EMBase、Ovid、PubMed、Highwire pres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等数据库。查找国内外公开发表的CYP1...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酶17基因(CYP17)T-34C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检索EMBase、Ovid、PubMed、Highwire pres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等数据库。查找国内外公开发表的CYP17 T-34C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以病例组及对照组CYP17T-34C等位基因分布的比值比(OR)为效应指标,应用Review Manager 4.2统计软件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对OR进行合并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分析文献19篇,高加索人群病例组4 832例,对照4 746例;东亚人群病例750例,对照1 033例。显性模式下:以野生纯合子TT为参照评估突变纯合子和杂合子(CC+TC)患前列腺癌的风险,高加索人群OR=0.91,95%CI(0.84,0.99),P=0.04;东亚人群OR=1.06,95%CI(0.84,1.34),P=0.63;隐形模式下:以野生纯合子和杂合子(TT+TC)为参照评估突变纯合子CC患前列腺癌的风险,高加索人群OR=0.95,95%CI(0.85,1.07),P=0.40;东亚人群OR=1.05,95%CI(0.85,1.29),P=0.68。结论CYP17 T-34C CC基因型或TC基因型可能是高加索人群中前列腺癌的保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细胞色素P450CYP17
多态性
单核苷酸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罗松涛
王应洪
李绪鲲
柯井卫
唐义权
机构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外五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93-1695,共3页
文摘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87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作膀胱灌注化疗,灌注化疗期间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定期随访行膀胱镜或B超观评价肿瘤复发时间。结果:吡柔比星组41例,平均随访18.8个月,7例(17.1%)复发,丝裂霉素组46例,平均随访时间19.4个月,10例(21.7%)复发。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风险比较Hazard Ratio(HR)=0.71(95%CI:0.27~1.84,P=0.48);吡柔比星组局部副反应发生率为41.5%(17/41),全身副反应发生率为7.3%(3/41),膀丝裂霉素组局部副反应发生率为40.0%(17/46),全身副反应发生率为8.7%(4/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及副反应方面无差异。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吡柔比星
丝裂霉素
膀胱灌注
复发
Keywords
Bladder neoplasms
Pirarubicin
Mitomycin
Intravesical therapy
分类号
R737.1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胞色素P450酶17基因T-34C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罗松涛
王应洪
李绪鲲
柯井卫
唐义权
机构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外五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4097-4100,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酶17基因(CYP17)T-34C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检索EMBase、Ovid、PubMed、Highwire pres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等数据库。查找国内外公开发表的CYP17 T-34C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以病例组及对照组CYP17T-34C等位基因分布的比值比(OR)为效应指标,应用Review Manager 4.2统计软件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对OR进行合并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分析文献19篇,高加索人群病例组4 832例,对照4 746例;东亚人群病例750例,对照1 033例。显性模式下:以野生纯合子TT为参照评估突变纯合子和杂合子(CC+TC)患前列腺癌的风险,高加索人群OR=0.91,95%CI(0.84,0.99),P=0.04;东亚人群OR=1.06,95%CI(0.84,1.34),P=0.63;隐形模式下:以野生纯合子和杂合子(TT+TC)为参照评估突变纯合子CC患前列腺癌的风险,高加索人群OR=0.95,95%CI(0.85,1.07),P=0.40;东亚人群OR=1.05,95%CI(0.85,1.29),P=0.68。结论CYP17 T-34C CC基因型或TC基因型可能是高加索人群中前列腺癌的保护因子。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细胞色素P450CYP17
多态性
单核苷酸
META分析
Keywords
Prostatic neoplasms
Cytochrome P - 450 CYP17
Polymorphism, single nucleotide
Meta - analysis
分类号
R737.2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随机对照研究
罗松涛
王应洪
李绪鲲
柯井卫
唐义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细胞色素P450酶17基因T-34C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罗松涛
王应洪
李绪鲲
柯井卫
唐义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