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桥的观测及其解剖生理学意义分析 被引量:37
1
作者 胡光强 杨朝鲜 +2 位作者 曾昭明 余崇林 肖洪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桥的存在及其存在的解剖生理学意义。方法:不同年龄段的尸体心脏128例,作年龄、性别记录,比较观察心肌桥的出现率、出现位置、壁冠状动脉所在动脉的形态特点及其与年龄、性别间的关系。结果:心肌桥的解剖检出率随年龄和性... 目的:探讨心肌桥的存在及其存在的解剖生理学意义。方法:不同年龄段的尸体心脏128例,作年龄、性别记录,比较观察心肌桥的出现率、出现位置、壁冠状动脉所在动脉的形态特点及其与年龄、性别间的关系。结果:心肌桥的解剖检出率随年龄和性别呈阶梯样增加,心肌桥出现的区域位置相对稳定集中,心肌桥所在的冠状动脉在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并随年龄而增强。结论:心肌桥为一良性解剖结构,可能具有支持、固定冠状动脉,局部增大冠状动脉血压,提高心肌血供的“心肌瓣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解剖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背浅静脉和皮神经位置关系的局部解剖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朝鲜 周玲 +3 位作者 邹树芳 余崇林 许目香 唐瑞 《护理研究》 2003年第11A期1251-1252,共2页
目的 :为手背浅静脉穿刺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74具成人尸体 14 8只手标本上观察手背浅静脉和皮神经的分布及两者间的位置关系。结果 :4条掌背静脉与拇指桡侧指背静脉和小指尺侧指背静脉一起吻合成手背静脉网 ,再向近侧延续为贵要... 目的 :为手背浅静脉穿刺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74具成人尸体 14 8只手标本上观察手背浅静脉和皮神经的分布及两者间的位置关系。结果 :4条掌背静脉与拇指桡侧指背静脉和小指尺侧指背静脉一起吻合成手背静脉网 ,再向近侧延续为贵要静脉、头静脉及副头静脉 ;手背皮神经主要来自桡神经浅支和尺神经手背支 ,皮神经行程较浅静脉直 ;12 5只手 (84.5 % )皮神经主干只跨过浅静脉深面或与其伴行 ,94.8%的掌背皮神经位于掌背静脉的外侧 ;由尺骨茎突、桡骨茎突和第三掌骨头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皮神经分布较少 ,且浅静脉与皮神经呈交叉关系。结论 :手腕背侧和手背中部的三角形区域为手背浅静脉穿刺的相对“安全区” ,掌背静脉外侧区域为穿刺的相对“危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背 浅静脉 皮神经 穿刺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茎皮肤和包皮动脉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继丰 雷清芳 陈绍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为带蒂阴茎皮瓣修复尿道下裂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0例成年男性阴茎的动脉分布进行解剖观察。结果:阴茎背浅动脉的一级分支集中在阴茎的近、中1/3段内,其再分支呈扇形分布于阴茎皮肤和包皮。阴茎背浅动脉的分支首先进... 目的:为带蒂阴茎皮瓣修复尿道下裂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0例成年男性阴茎的动脉分布进行解剖观察。结果:阴茎背浅动脉的一级分支集中在阴茎的近、中1/3段内,其再分支呈扇形分布于阴茎皮肤和包皮。阴茎背浅动脉的分支首先进入包皮外板,经包皮内外板交界处,返折进入内板。阴茎背浅动脉有三种配布类型:①单支分布型(30%);②对称分布型(40%);③非对称分布型(30%)。阴茎背动脉在距阴茎冠状沟0.5~1.5cm范围内发出穿支至包皮内板。结论:用阴茎远侧皮肤和包皮作纵行带蒂岛状皮瓣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 包皮 动脉 皮瓣 解剖学 尿道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中用以识别喉返神经的几种解剖学标志 被引量:6
4
作者 唐清文 汪澜 廖新品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5年第4期233-234,共2页
在52具(103侧)成人尸体上,对手术中用以识别喉返神经的几种解剖标志进行了观察。作者认为,以甲状软骨下角尖(或环甲关节)、甲状腺悬韧带最可靠;其次为甲状腺下极、甲状腺下动脉和气管食管沟。
关键词 喉返神经 甲状软骨 环甲关节 甲状腺下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性腰交感神经节切除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苏锡之 彭玉兰 +2 位作者 张显昌 魏继承 甘辞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2-15,共4页
在49具成人尸体标本中,解剖了腰交感神经节及其周边解剖结构,在腰2 ̄3椎体范围内内,应用“神经节记分”方法,测定了神经节大小、数量和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双侧的第二腰交感神经节多在腰2椎体的1/3跨过椎间盘至腰2椎体上... 在49具成人尸体标本中,解剖了腰交感神经节及其周边解剖结构,在腰2 ̄3椎体范围内内,应用“神经节记分”方法,测定了神经节大小、数量和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双侧的第二腰交感神经节多在腰2椎体的1/3跨过椎间盘至腰2椎体上的1/3。同时还测量了腰动脉与交感链的相交点,腰交感链与主动脉、下腔静脉的距离等。该组资料为施行化学性腰交感神经节切除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解剖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解剖 交感神经节 化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骨岩部入路颅底手术有关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开荣 兰永树 +1 位作者 吕亚萍 胡兴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7-389,共3页
目的:为经岩部入路颅底手术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观测成人的100例干燥整颅、20例颅底标本、15例尸头及36侧正常颅底CT资料;观测项目为与经岩部入路颅底手术有关的颞骨表面标志与岩部内重要结构的位置及其间距。结果:整颅及颅底内面各... 目的:为经岩部入路颅底手术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观测成人的100例干燥整颅、20例颅底标本、15例尸头及36侧正常颅底CT资料;观测项目为与经岩部入路颅底手术有关的颞骨表面标志与岩部内重要结构的位置及其间距。结果:整颅及颅底内面各项测量结果左右侧比较U均<1.96,P均>0.05,颞骨内重要结构间及与表面标志间距离测量结果多数项目男女性间比较U均>1.96或>2.58,P<0.05或<0.01;颅中窝入路可以弓状隆起作标志寻认上骨半规管以确认内耳道,也可以岩大神经管裂孔为标志暴露面神经膝状神经节与迷路段确认内耳道底;磨除岩尖部骨质时可以颈动脉管后壁与内耳门内侧缘的连线作为界线。结论:颞骨表面标志点间距及颞骨岩部内重要结构间的位置关系可为经岩部入路颅底手术提供重要参考,有利于术中岩部重要结构的定位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 颞骨 颞骨岩部 手术入路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和盲肠有关应用的解剖 被引量:2
7
作者 唐清文 汪澜 +2 位作者 危进启 李文丛 张西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5年第3期183-185,共3页
对57例成人阑尾和盲肠进行了观察。归纳了九种阑尾形状,其中较多见的是迂曲,卷曲、半月、半环等形状。阑尾的位置以盆位和回肠后位较多;阑尾平均长6.7cm;阑尾动脉以一支型多见(80.7%);阑尾根部表面投影多在麦氏点与兰氏点之间(51.9%)。
关键词 阑尾 盲肠 麦氏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管的应用解剖学
8
作者 唐清文 危进启 +2 位作者 彭玉兰 明登富 张西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5年第1期35-37,共3页
对100侧(男67,女33)国人股管的解剖进行了观察,并对Lytle等有关股管解剖的新观点加以介绍和评述。
关键词 股管 股环 陷窝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股沟区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6
9
作者 危进启 唐清文 +2 位作者 彭玉兰 明登富 张西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5年第4期242-244,共3页
对100侧腹股沟区进行了解剖观察。腹股沟韧带平均长12cm,宽0.6cm;腹股沟管平均长4.7cm;腹股沟镰有四种类型:(1)联合腱型占66%;(2)肌一腱膜混合型占15%;(3)结合肌型占14%;(4)腹横肌腱膜型占5%。有10%的腹壁下动脉行程异常,其中S形(高位弯... 对100侧腹股沟区进行了解剖观察。腹股沟韧带平均长12cm,宽0.6cm;腹股沟管平均长4.7cm;腹股沟镰有四种类型:(1)联合腱型占66%;(2)肌一腱膜混合型占15%;(3)结合肌型占14%;(4)腹横肌腱膜型占5%。有10%的腹壁下动脉行程异常,其中S形(高位弯曲)和L形(低位弯曲)各5例。腹股沟后壁可分为两层紧贴的筋膜层,并成一个“梨状窝”,其平均纵径为2.9cm,横径1.4cm。加强和重建后壁,现已被认为是腹股沟疝手术成败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管 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os和神经营养因子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时的神经元表达特点 被引量:7
10
作者 袁琼兰 蓝顺清 +2 位作者 李瑞祥 羊惠君 张光鹏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7-81,T015,共6页
为了观察脑缺血再灌流时 c-fos和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元表达的时空特点 ,探讨其在缺血性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 ,本研究用阻塞 SD大鼠大脑中动脉 2 h、再灌流 0 .5~ 48h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 c-fos和神经营养因子转... 为了观察脑缺血再灌流时 c-fos和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元表达的时空特点 ,探讨其在缺血性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 ,本研究用阻塞 SD大鼠大脑中动脉 2 h、再灌流 0 .5~ 48h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 c-fos和神经营养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和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元的表达特点。结果表明 ,c-fos和转化生长因子分布相似 ,正常组无 c-fos和转化生长因子阳性神经元 ;缺血再灌流 0 .5~ 48h阳性的神经元主要位于非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缺血区皮质、纹状体和视前区神经元为阴性。而实验各组对照侧皮质神经元中等阳性。神经生长因子、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缺血脑组织的分布相似。正常组、假性手术组 ,皮质、嗅结节、丘脑和下丘脑等区的神经元神经生长因子、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免疫反应为弱阳性乃至强阳性 ;再灌流 0 .5 h,缺血区皮质弱阳性 ,缺血周边区中等阳性 ;再灌流 3~ 48h,神经生长因子、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强阳性的神经元主要位于非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和缺血周边区。此外 ,对照侧皮质大量的神经元呈强阳性。结论 ,上述资料提示即早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OS 转化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缺血再灌流 神经元 大鼠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谱蓝光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钟建桥 先德海 陈德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5-116,共2页
目的:观察窄谱蓝光对寻常痤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用窄谱蓝光照射,对照组外用5%硫磺洗剂。采用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价治疗前、后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9.55%和42.85%;GAG... 目的:观察窄谱蓝光对寻常痤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用窄谱蓝光照射,对照组外用5%硫磺洗剂。采用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价治疗前、后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9.55%和42.85%;GAGS综合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试验组下降更显著。结论:窄谱蓝光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寻常 蓝光 窄谱 硫磺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时神经元损伤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 被引量:10
12
作者 袁琼兰 李瑞祥 +2 位作者 羊惠君 张光鹏 丘昌福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2-246,共5页
为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缺血性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神经元损伤的关系 ,本实验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 2 h,再灌流0 .5~ 48h建立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进行 H-E染色 ;通过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和细胞核增殖抗原免疫组化单重或双重反应 ,TU... 为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缺血性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神经元损伤的关系 ,本实验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 2 h,再灌流0 .5~ 48h建立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进行 H-E染色 ;通过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和细胞核增殖抗原免疫组化单重或双重反应 ,TU NEL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双重反应观察了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结果表明 :再灌流 2 4h缺血区面积最大 ,再灌流 6h开始出现神经元不可逆变性 ,2 4h梗塞成熟 ;星形胶质细胞表现为反应性、营养不良性和退形变三种不同的形态特点。再灌流 48h时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开始增多。 48h之内星形胶质细胞无增生 ,且有少量星形胶质细胞凋亡。这些结果提示脑缺血时星形胶质细胞反应与神经元损伤密切相关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是其积极应答神经元损伤的结果 ,在维持神经元存活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损伤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时即早基因c-fos在脑组织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琼兰 蓝顺清 +2 位作者 李瑞祥 羊惠君 张光鹏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1-224,T040,共5页
为了研究 c-fos在大鼠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本研究利用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 2 h后再灌流 0 .5~ 48h制成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 c-fos的表达特点。结果证明 ,正常组、假性手术组 c-fos在神经元的表达呈阴性或... 为了研究 c-fos在大鼠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本研究利用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 2 h后再灌流 0 .5~ 48h制成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 c-fos的表达特点。结果证明 ,正常组、假性手术组 c-fos在神经元的表达呈阴性或弱阳性 ;再灌流 0 .5~ 48h组 ,胞核呈强阳性 ( +++)的神经元主要位于非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而缺血中心区的皮质、纹状体和视前区呈阴性 ( -)。缺血周边区 ,神经元胞核呈弱阳性 ( +)。正常组未发现 c-fos阳性的胶质细胞 ,假性手术组脑实质内胶质细胞团和侧脑室壁的胶质细胞 c-fos呈强阳性 ,再灌流 3h组脑室壁及深层的室管膜下区和皮质浅层、髓质等处胶质细胞为阳性 ,再灌流2 4~ 48h组缺血周边区和脑实质内的巨噬细胞、活化小胶质细胞呈强阳性 ;再灌流 48h组 ,白质如胼胝体内大量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呈强阳性。本文结果提示 ,脑缺血时 c-fos对神经元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OS 神经元 神经胶质 脑缺血 大鼠 再灌注 脑组织 免疫组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应激对成年鼠血浆肾素活性、AngⅡ水平和海马细胞骨架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国刚 欧册华 +2 位作者 陈波 陈跃 范光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89-1992,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应激对雌、雄成鼠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和应激鼠背侧海马细胞骨架的改变。方法:按雌、雄性分组,将SD成鼠束缚并倒悬应激6h/d,3d后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PRA、AngⅡ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应激对雌、雄成鼠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和应激鼠背侧海马细胞骨架的改变。方法:按雌、雄性分组,将SD成鼠束缚并倒悬应激6h/d,3d后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PRA、AngⅡ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巢蛋白(nestin)、神经丝蛋白200(NF200)表达的变化。结果:雌、雄性应激大鼠血浆PRA水平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而且雌、雄动物血浆PRA/AngⅡ比值下降幅度接近。②应激组背侧海马齿状回、CA3区内nestin、NF200免疫阳性物总面积(sum of area,SA)和累积吸光度(integral absorbance,I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应激时大鼠背侧海马内神经元的细胞骨架损害可能与应激动物血浆PRA水平变化存在某种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肾素 海马 巢蛋白 神经微丝蛋白质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l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白质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胡光强 张慧 +3 位作者 萧洪文 高小青 杨朝鲜 余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l(Ginsenoside Rb1,GSRb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白质重塑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媒处理组和人参皂苷Rbl处理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l(Ginsenoside Rb1,GSRb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白质重塑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媒处理组和人参皂苷Rbl处理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损伤模型,用LFB染色观察大鼠胼胝体和内囊的髓鞘变化,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缺血侧胼胝体GFAP和APP的表达以评估星形胶质细胞和轴突的改变。结果缺血2 h再灌72 h后,溶媒处理组胼胝体和内囊有明显的髓鞘紊乱、脱失,胼胝体GFAP和APP表达显著增加。与溶媒处理组相比,GSRb1处理组髓鞘脱失有明显改善(P<0.01,P<0.05)且胼胝体GFAP和APP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 GSRb1可能促进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白质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L 局灶性脑缺血 白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硝酸益康唑和0.1%曲安奈德霜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钟建桥 陈德宇 +1 位作者 先德海 赖晋锋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5-405,共1页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派瑞松 硝酸益康唑 曲安奈德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进的大鼠应激模型证实海马CA3区神经元Nestin、NPY表达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国刚 陈波 +3 位作者 徐杰 范光碧 陈跃 聂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1-535,545,共6页
【目的】应用改良的连续、恒定复合型应激大鼠模型,观察其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和海马CA3区的Nestin、NPY表达。【方法】将雌性成鼠束缚并倒悬应激6h/d,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急性应激(3d)后血浆PRA、AngⅡ水平,用免... 【目的】应用改良的连续、恒定复合型应激大鼠模型,观察其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和海马CA3区的Nestin、NPY表达。【方法】将雌性成鼠束缚并倒悬应激6h/d,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急性应激(3d)后血浆PRA、AngⅡ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应激3d、21d后CA3区锥体层细胞的Nestin、NPY表达变化。【结果】①急性应激组血浆PRA和AngⅡ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尤以PRA水平的变化更明显。②急、慢性应激组海马CA3区的Nestin、NPY免疫阳性反应产物总面积(SA)和体视学光密度(IOD)值均较对照组低(P<0.01),急性组的组织损害比慢性组更严重。【结论】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具有科学理论依据和实用价值的复合性应激大鼠模型,并利用此模型证实应激早期大鼠血浆PRA和AngⅡ水平有降低;观察急、慢性应激大鼠海马CA3区NPY和Nestin表达变化及其变化规律,结果提示NPY及其水解产物在应激所致海马神经元细胞骨架损害和谷氨酸释放过程中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低肾素活性应激模型 海马 巢蛋白 神经肽Y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积石山县境内保安族肢体长与身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黎彦才 胡兴宇 汪澜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4期165-168,共4页
对甘肃省积石山县境内保安族男性169例,女性144例的上肢长、上臂长、前臂长、下肢长、大腿长,小腿长、躯干长等10项活体测量指标与身高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它们有极显著性意义,在此基础上建立这些指标与身高的回归方程。研究表明... 对甘肃省积石山县境内保安族男性169例,女性144例的上肢长、上臂长、前臂长、下肢长、大腿长,小腿长、躯干长等10项活体测量指标与身高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它们有极显著性意义,在此基础上建立这些指标与身高的回归方程。研究表明:这些回归方程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安族 甘肃省 身高 肢体长 回归方程 测量指标 实用价值 上肢长 相关性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肾副血管并双侧双干型睾丸静脉变异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宇杰 唐旭 +1 位作者 汤华军 李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1-461,465,共2页
笔者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双侧出现肾副动脉,且均有肾副静脉伴行,同时双侧睾丸静脉腹段为双干型(图1,2)。报道如下:1肾副血管本例左、右肾副动脉各1支,起于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下方之腹主动脉侧壁,起始处距腹主动脉下... 笔者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双侧出现肾副动脉,且均有肾副静脉伴行,同时双侧睾丸静脉腹段为双干型(图1,2)。报道如下:1肾副血管本例左、右肾副动脉各1支,起于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下方之腹主动脉侧壁,起始处距腹主动脉下端分别3.8、3.4cm;其上壁与腹主动脉夹角分别约为3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副动脉 静脉变异 睾丸静脉 双干型 双侧 血管 肠系膜下动脉根部 腹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成鼠海马不同部位CA3区巢蛋白、神经肽Y表达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国刚 范光碧 +3 位作者 陈波 徐杰 高小青 聂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14-1715,共2页
目的和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苏木精复染的方法,观察正常成年SD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层内巢蛋白(nestin)、神经肽Y(NPY)的表达特点。结果整个海马内各部CA3区的巢蛋白、NPY免疫阳性反应都是高度一致的。在背侧海马中部和腹侧海马CA3... 目的和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苏木精复染的方法,观察正常成年SD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层内巢蛋白(nestin)、神经肽Y(NPY)的表达特点。结果整个海马内各部CA3区的巢蛋白、NPY免疫阳性反应都是高度一致的。在背侧海马中部和腹侧海马CA3区的巢蛋白、NPY和NF200强阳性细胞密集地排列,而背侧海马嘴部和尾部CA3区的三类强阳性细胞则呈稀疏排列,后者散在地分布在大胞体的弱阳性和阴性反应的细胞之间。结论成鼠海马各部CA3区锥体层能一致地表达巢蛋白和NPY,其中免疫强阳性细胞细胞属于成熟的神经元,而弱阳性或阴性细胞则属于神经前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巢蛋白 神经肽Y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