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黄注射液体外抗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美娟 葛李 +2 位作者 刘明华 李亮 顾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3-584,共2页
关键词 银黄注射液 流感病毒肺适应株 疱疹病毒Ⅰ型 MDCK细胞 VERO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氯喹在治疗皮肤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才惠 段西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羟氯喹1955年被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随着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羟氯喹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并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眼损害是最主要的不良反应。如能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掌握适应证、剂量、疗程和用法,定期进行... 羟氯喹1955年被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随着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羟氯喹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并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眼损害是最主要的不良反应。如能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掌握适应证、剂量、疗程和用法,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羟氯喹仍不失为安全有效的皮肤科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氯喹 皮肤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慢性光化性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地区维生素D受体Fok Ⅰ多态性与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晓燕 刘鑫 +6 位作者 余玥 黄璨 张珑山 刘洪明 邓宇 陈庄 陈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427-3430,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FokⅠ基因多态性与川南地区汉族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FLP-PCR结合DNA测序方法检测糖尿病组160例和正常对照组190例 FokⅠ基因多态性。结果: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FF、Ff和ff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FokⅠ基因多态性与川南地区汉族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FLP-PCR结合DNA测序方法检测糖尿病组160例和正常对照组190例 FokⅠ基因多态性。结果: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FF、Ff和ff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2.5%、47.5%、20%和15.8%、53.7%和30.5%,差异有显著性(P <0.05)。 F/f等位基因分布分别为56.3%、43.8%和42.6%、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F基因型发生T2DM风险为Ff/ff基因型的2.568倍(95% CI =1.246-5.292,P <0.05)。FF基因型2 h PG、HbA1C水平高于Ff/ff基因型(P <0.05)。结论:维生素D受体FokⅠ基因多态性与川南地区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受体 骨化三醇 单核苷酸多态性 绝经后女性 Diabetes type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大脑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达 曾宪容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21-224,共4页
卒中后,大脑皮质功能会发生可塑性变化,其中不仅涉及神经干细胞的激活、突触功能的重建、损伤部位周围及病灶对侧相应区域的功能变化、神经生物活性因子释放等结构可塑性,同时还包括功能可塑性,即卒中后患者通过合理的学习和训练后... 卒中后,大脑皮质功能会发生可塑性变化,其中不仅涉及神经干细胞的激活、突触功能的重建、损伤部位周围及病灶对侧相应区域的功能变化、神经生物活性因子释放等结构可塑性,同时还包括功能可塑性,即卒中后患者通过合理的学习和训练后脑功能可出现一定程度的恢复。我们拟结合相关研究的成果对卒中后大脑可塑性进行回顾,以期对卒中的康复治疗和预后观察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神经元可塑性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光化性皮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才惠 段西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46-448,共3页
慢性光化性皮炎(CAD)是一组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的慢性光敏性病谱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光敏物质的持续存在、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色氨酸代谢障碍、过敏性体质、细胞敏感性增高、皮肤组织中产生过多的自由基和皮肤成纤维细胞对紫外... 慢性光化性皮炎(CAD)是一组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的慢性光敏性病谱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光敏物质的持续存在、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色氨酸代谢障碍、过敏性体质、细胞敏感性增高、皮肤组织中产生过多的自由基和皮肤成纤维细胞对紫外线的易感性增强有关。近年来,国内外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当今,探索CAD的发病机制仍然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光化性皮炎 病因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门静脉栓塞的肝移植受体术前诊断与术式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凯 杨洪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14-318,共5页
肝移植受体并门静脉栓塞原因通常分为门静脉血栓(PVT)和门静脉癌栓(PVTT)。术前准确诊断评价门静脉系统,对鉴别门静脉栓子性质及肝移植手术方式指导意义重大。本文对当前合并门静脉栓塞肝移植受体的术前诊断方法及伴PVT肝移植术中重建... 肝移植受体并门静脉栓塞原因通常分为门静脉血栓(PVT)和门静脉癌栓(PVTT)。术前准确诊断评价门静脉系统,对鉴别门静脉栓子性质及肝移植手术方式指导意义重大。本文对当前合并门静脉栓塞肝移植受体的术前诊断方法及伴PVT肝移植术中重建门静脉的术式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门静脉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通过调节ILK/PI3K/AKT信号途径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体内外生长
7
作者 黄梦鸽 潘湘阳 +1 位作者 陈俊霞 田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3-382,共10页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是胞浆内的一种酸性蛋白质.已有研究证明,RI与核糖核酸酶A(RNase A)和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结合可抑制其活性.本室前期实验证实,RI可有效抑制某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然而,RI抑制肿...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是胞浆内的一种酸性蛋白质.已有研究证明,RI与核糖核酸酶A(RNase A)和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结合可抑制其活性.本室前期实验证实,RI可有效抑制某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然而,RI抑制肿瘤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RI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MTT法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证明,RI基因稳定转染导致B16-F10黑色素瘤细胞S期阻滞,抑制B16-F10黑色素瘤细胞增殖.Annexin V/PI结合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RI过表达引起细胞凋亡.与此相一致,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过表达RI引起抗凋亡分子Bcl-2表达下调,而Bax上调,同时伴有Pro-casepase 3激活.C57BL/6小鼠移植成瘤实验显示,与对照相比,转染RI的B16-F10细胞形成的肿瘤重量显著减少,同时伴有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降低.提示RI过表达能抑制微血管生成.此外,体内外组织/细胞免疫化学和蛋白质印迹结果揭示,过表达RI可显著抑制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下游靶分子Akt和GSK-3β的磷酸化,并降低β-联蛋白的表达.研究结果证明,过表达RI可通过抑制ILK/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引起S期阻滞,并抑制血管生成,从而显著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在体内、外的生长.上述结果提示,RI可能是治疗黑色素瘤的有效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B16-F10细胞 细胞凋亡 ILK/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