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A549细胞摄取^(99)Tc^m-DTPA-DG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跃 黄占文 +4 位作者 何菱 郭勇 王琼 郑时龙 李举联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0-172,共3页
将3.7 kBq99Tcm-DTPA-DG加入培养肺癌A549细胞中后,观察不同时间细胞的摄取率;另观察DT-PA-DG对大鼠血糖的影响。结果显示,肺癌A549细胞2 h摄取99Tcm-DTPA-DG达高峰,30 min到2 h间肺癌A549细胞摄取99Tcm-DTPA-DG明显高于99Tcm-DTPA(P<... 将3.7 kBq99Tcm-DTPA-DG加入培养肺癌A549细胞中后,观察不同时间细胞的摄取率;另观察DT-PA-DG对大鼠血糖的影响。结果显示,肺癌A549细胞2 h摄取99Tcm-DTPA-DG达高峰,30 min到2 h间肺癌A549细胞摄取99Tcm-DTPA-DG明显高于99Tcm-DTPA(P<0.01);静脉注射DTPA-DG后,大鼠血糖升高,同时注射胰岛素的大鼠,其血糖含量下降时间提前。因此99Tcm-DTPA-DG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肿瘤葡萄糖代谢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DTPA-DG 肺癌A549细胞 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二醇组皂甙减轻肾缺血再灌流性兔血清致伤肾小管细胞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8
2
作者 盘强文 冉兵 +2 位作者 冯志强 郭勇 王琼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年第12期691-694,共4页
目的 :用培养的人肾小管细胞 ,观察人参二醇组皂甙 (PDS)减轻急性缺血再灌流肾损伤性兔血清(SIR)对小管细胞的损伤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用夹闭法致兔肾缺血并提取缺血血清和对照血清 ,测定血清中的MDA、NO含量和SOD活力。不同的... 目的 :用培养的人肾小管细胞 ,观察人参二醇组皂甙 (PDS)减轻急性缺血再灌流肾损伤性兔血清(SIR)对小管细胞的损伤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用夹闭法致兔肾缺血并提取缺血血清和对照血清 ,测定血清中的MDA、NO含量和SOD活力。不同的培养基 (普通培养基、对照血清、缺血血清以及缺血血清加PDS)分别与肾小管细胞共培养 96h ,生化法测定培养液或细胞中MDA和NO含量以及SOD、LDH、Na+ -K+ -ATP酶和Ca2 + -ATP酶活力。结果 :(1)SIR中MDA和NO含量较SC的高 ,而SOD活力则降低 ;(2 )SIR可使培养液中MDA含量、细胞内的NO含量、LDH活力显著升高 ,使细胞内的SOD、Na+ -K+ -ATP酶和Ca2 + -ATP酶活力明显降低 ,而PDS则可抑制SIR的这些效应的发挥。结论 :PDS具有减轻急性肾缺血再灌流性兔血清致肾小管细胞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同增强SOD活力、减轻氧自由基和NO等的细胞毒性作用、增强ATP酶活性以维持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人参二醇组皂甙 肾小管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和美西律治疗冠心病并室性心律失常56例疗效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永权 彭博文 李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12期920-922,共3页
目的比较胺碘酮和美西律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56例冠心病心肌缺血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均接受冠心病正规治疗,其中30例同时口服胺碘酮片(胺碘酮组),26例口服美西律片(美西律组),疗程4周。疗程开始及结束时均... 目的比较胺碘酮和美西律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56例冠心病心肌缺血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均接受冠心病正规治疗,其中30例同时口服胺碘酮片(胺碘酮组),26例口服美西律片(美西律组),疗程4周。疗程开始及结束时均行24h动态心电图及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24h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胺碘酮组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分别为(2801±356)个和(6935±1427)个,(1.28±0.92)次和(7.39±3.31)次;美西律组则分别为(3958±966)个和(6726±1395)个,(4.25±2.61)次和(8.10±3.32)次,P均<0.01。胺碘酮组的疗效高于美西律组(P<0.01)。两组均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胺碘酮对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美西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美西律 冠状动脉疾病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介一种新的细胞坏死—胞体割裂 被引量:1
4
作者 胡佳 陈代伦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9-339,共1页
关键词 胞体割裂 细胞坏死 肿瘤细胞 氧化损伤 超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抑制粒-单及红系祖细胞的体外增殖及干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文君 郭渠莲 +4 位作者 张迎春 袁亚杰 邓正华 郭勇 刘斌 《中国小儿血液》 2003年第1期19-22,共4页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 (HCMV)抑制脐血粒 -单系祖细胞的 (CFU GM)、红系爆式祖细胞 (BFU E)及红系祖细胞 (CFU E)的体外增殖和黄芪注射液与更昔洛韦(GCV)对此的干预作用 ,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 ,培养、观察、计数...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 (HCMV)抑制脐血粒 -单系祖细胞的 (CFU GM)、红系爆式祖细胞 (BFU E)及红系祖细胞 (CFU E)的体外增殖和黄芪注射液与更昔洛韦(GCV)对此的干预作用 ,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 ,培养、观察、计数CFU GM、BFU E及CFU E集落产率、抑制率、提高率 ,集落峰值时间和集落维持时间 ,并用PCR检测集落细胞内HCMV DNA。结果显示 :①HCMVAD169对CFU GM、BFU E及CFU E均有抑制作用 ,其抑制作用与HCMV浓度有关 ,高浓度 ( 1∶1 0 ,1 1 0 0 )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集落产率明显下降 (P <0 0 1 ) ,集落维持的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1 ) ,集落峰值时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而低浓度组 ( 1∶1 0 0 0 )无此作用 ;②PCR检测发现在HCMV感染的造血祖细胞内存在HCMV DNA ;③在 1∶1 0感染组中 ,加入黄芪注射液与更昔洛韦后 ,HCMVAD169感染的CFU GM、BFU E及CFU E集落产率明显增加 (P <0 0 1 )。结论 :①造血祖细胞是HCMVAD169的宿主细胞之一 ,HCMVAD169能直接感染造血祖细胞 ;②在体外HCMVAD169对CFU GM、BFU E、CFU E的生长 ,集落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③黄芪与更昔洛韦有抗HCMV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属 脐血 造血干细胞 体外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