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冬水田杂交中稻栽秧密度与方式互作对头季稻及再生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徐富贤
范青华
+10 位作者
陈应平
陈昌荣
陈定素
曾静成
陈祖君
张林
刘茂
周兴兵
郭晓艺
熊洪
朱永川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9-635,共7页
以杂交中稻川江优527为材料,在冬水田条件下研究了6个栽秧密度与等行距和三角形2种栽秧方式对杂交中稻及其再生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栽秧密度条件下,等行距比三角形显著增产,但增产程度与栽秧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头季产量、再...
以杂交中稻川江优527为材料,在冬水田条件下研究了6个栽秧密度与等行距和三角形2种栽秧方式对杂交中稻及其再生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栽秧密度条件下,等行距比三角形显著增产,但增产程度与栽秧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头季产量、再生稻产量及两季总产均以中等密度(15.16万穴/hm2)的等行距栽培为佳。等行距增产的原因在于,等行距的秧苗分布较均匀,致使穴间光照分布合理、促进了秧苗个体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水田
杂交中稻
再生稻
栽培密度
栽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冬水田杂交中稻川香优9838的高产栽培技术与植株性状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徐富贤
张林
+8 位作者
熊洪
朱永川
郭晓艺
方递端
范青华
陈昌荣
陈应平
刘茂
周兴兵
《中国稻米》
2009年第6期32-35,共4页
以杂交中稻组合川香优9838为材料,通过氮肥施用量、施氮方式与栽秧方式处理,研究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源库性状。结果表明,川香优9838的高产栽培技术为:施纯氮90kg/hm2,采用"底∶蘖=7∶3"的重底早追施肥法;栽秧密度上等肥力...
以杂交中稻组合川香优9838为材料,通过氮肥施用量、施氮方式与栽秧方式处理,研究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源库性状。结果表明,川香优9838的高产栽培技术为:施纯氮90kg/hm2,采用"底∶蘖=7∶3"的重底早追施肥法;栽秧密度上等肥力田14~15万丛/hm2,中等肥力田18~19万丛/hm2,在栽秧方式上仍以传统的等行距栽培为好。稻谷产量达10500kg/hm2水平的地上部主要性状表现为:最高苗数360万/hm2,成穗率56%;齐穗期叶面积指数7.6,齐穗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13000kg/hm2,齐穗期叶绿素含量(SPAD值)41;有效穗205万/hm2,穗粒数180粒,千粒重32g,结实率84%,氮素稻谷生产效率50kggrain/k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川香优9838
栽培技术
植株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冬水田杂交中稻栽秧密度与方式互作对头季稻及再生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徐富贤
范青华
陈应平
陈昌荣
陈定素
曾静成
陈祖君
张林
刘茂
周兴兵
郭晓艺
熊洪
朱永川
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泸县
农技站
泸县福集镇农技站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9-635,共7页
基金
西南区水稻产业体系建设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06GB2F000256)
+1 种基金
四川省水稻栽培攻关
泸州市农业科技
文摘
以杂交中稻川江优527为材料,在冬水田条件下研究了6个栽秧密度与等行距和三角形2种栽秧方式对杂交中稻及其再生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栽秧密度条件下,等行距比三角形显著增产,但增产程度与栽秧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头季产量、再生稻产量及两季总产均以中等密度(15.16万穴/hm2)的等行距栽培为佳。等行距增产的原因在于,等行距的秧苗分布较均匀,致使穴间光照分布合理、促进了秧苗个体生长。
关键词
冬水田
杂交中稻
再生稻
栽培密度
栽培方式
Keywords
Winter paddy field
Mid-season hybrid rice
Ratooning rice
Cultural density
Cultural model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冬水田杂交中稻川香优9838的高产栽培技术与植株性状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徐富贤
张林
熊洪
朱永川
郭晓艺
方递端
范青华
陈昌荣
陈应平
刘茂
周兴兵
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四川省
泸县
农业局
四川省
泸县福集镇农技站
出处
《中国稻米》
2009年第6期32-35,共4页
基金
西南区水稻产业体系建设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06GB2F000256)
四川省水稻栽培攻关和泸州市农业科技资助项目
文摘
以杂交中稻组合川香优9838为材料,通过氮肥施用量、施氮方式与栽秧方式处理,研究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源库性状。结果表明,川香优9838的高产栽培技术为:施纯氮90kg/hm2,采用"底∶蘖=7∶3"的重底早追施肥法;栽秧密度上等肥力田14~15万丛/hm2,中等肥力田18~19万丛/hm2,在栽秧方式上仍以传统的等行距栽培为好。稻谷产量达10500kg/hm2水平的地上部主要性状表现为:最高苗数360万/hm2,成穗率56%;齐穗期叶面积指数7.6,齐穗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13000kg/hm2,齐穗期叶绿素含量(SPAD值)41;有效穗205万/hm2,穗粒数180粒,千粒重32g,结实率84%,氮素稻谷生产效率50kggrain/kgN。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川香优9838
栽培技术
植株性状
分类号
S511.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冬水田杂交中稻栽秧密度与方式互作对头季稻及再生稻生长的影响
徐富贤
范青华
陈应平
陈昌荣
陈定素
曾静成
陈祖君
张林
刘茂
周兴兵
郭晓艺
熊洪
朱永川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冬水田杂交中稻川香优9838的高产栽培技术与植株性状研究
徐富贤
张林
熊洪
朱永川
郭晓艺
方递端
范青华
陈昌荣
陈应平
刘茂
周兴兵
《中国稻米》
200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