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R间期不齐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六例发生机制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建勇 陈元禄 +3 位作者 陈庆华 李翠 韩丽英 徐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313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RR间期不齐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方法分析来我院就诊的6例RR间期不齐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电图及其发生机制。结果 3例确诊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3例确诊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RR间期不齐室上性心动过速的... 目的探讨RR间期不齐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方法分析来我院就诊的6例RR间期不齐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电图及其发生机制。结果 3例确诊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3例确诊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RR间期不齐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原因分别为:患者1和患者2受折返环路组织不应期的影响;患者3和患者4是由于折返环路发生改变;患者5是由于窦性心律干扰了折返激动;患者6是由于折返环路以下的双侧束支发生了传导阻滞。结论心动过速时组织不应期的影响,折返环路的改变,折返环路内、外心律的变化,折返环路以下部位传导的异常等均可导致RR不齐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室上性 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 心动过速 折返性 RR间期 经食管心房调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立倾斜试验阳性反应发生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建勇 陈元禄 +3 位作者 邸成业 陈庆华 李翠 韩丽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252-1255,共4页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基础心率、基础收缩压及基础舒张压对直立倾斜试验阳性反应发生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7年4月因晕厥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就诊且直立倾斜试验检查阳性患者761例,分为基础试验阳性者141例与激发试验阳...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基础心率、基础收缩压及基础舒张压对直立倾斜试验阳性反应发生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7年4月因晕厥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就诊且直立倾斜试验检查阳性患者761例,分为基础试验阳性者141例与激发试验阳性者620例,分析2种试验的阳性反应发生时间与性别、年龄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在基础试验中,与年龄≤30岁患者相比,年龄≥60岁患者阳性反应发生时间明显延长[(26.48±7.70)min vs(19.50±9.66)min,P<0.05];与男性比较,女性阳性反应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12±9.94)min vs(21.32±9.54)min,P=0.023];男性患者阳性反应发生时间随年龄增大呈逐渐延长的趋势,与年龄≤30岁、31~59岁男性患者相比,年龄≥60岁男性患者阳性反应发生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随年龄的增长,女性患者阳性反应发生时间先延长后缩短,与年龄≤30岁、≥60岁女性患者比较,31~59岁女性患者阳性反应发生时间有所延长,但三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激发试验中,与女性比较,男性阳性反应发生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10)min vs 6(5,9)min,P=0.007]。结论在基础试验阳性患者中,女性阳性反应发生时间较男性延迟,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反应发生时间逐渐延迟。而在激发试验阳性患者中,仅发现男性患者出现阳性反应的时间比女性延迟,与其他因素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血管迷走神经性 意识丧失 低血压 直立性 倾斜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ST段偏移特点分析
3
作者 王丹凤 陈元禄 +4 位作者 刘芳 赵丹 陈庆华 王建勇 李玉亮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单支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电图(ECG)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LAD急性闭塞所致AMI患者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V_2导联ST段抬高<0.2 mV预测LAD远段闭塞敏感度为52.9%,特异度为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单支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电图(ECG)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LAD急性闭塞所致AMI患者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V_2导联ST段抬高<0.2 mV预测LAD远段闭塞敏感度为52.9%,特异度为88.2%,在胸导联ST段抬高的情况下,特异度增高(96.2%)。V_6导联ST段压低预测LAD近段闭塞敏感度为26.5%,特异度100%,在胸导联ST段抬高的情况下,V_1导联ST段抬高≥0.2 mV预测LAD近段闭塞敏感度53.8%,特异度88.9%。下壁导联Ⅱ、Ⅲ、aVF ST段压低预测LAD近段闭塞特异度较高,Ⅲ、aVF导联组合较Ⅱ、Ⅲ、aVF导联组合判断LAD近段闭塞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高。结论 V_1导联ST段抬高、V_6导联ST段压低、下壁导联ST段压低有助于判断LAD近段闭塞,V_2导联ST段抬高<0.2 mV有助于判断LAD远段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电描记术 冠状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renz-RR散点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独特优势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建勇 陈元禄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4期343-346,共4页
Lorenz-RR散点图将海量心搏信息展现于一张图形上,可以方便直观地从整体观察全部心搏信息,获取整体的、独特的、用常规动态心电图分析方法无法观察到的信息。在窦性心律失常、显著窦性心律不齐与房性期前收缩的鉴别诊断、并行心律、心... Lorenz-RR散点图将海量心搏信息展现于一张图形上,可以方便直观地从整体观察全部心搏信息,获取整体的、独特的、用常规动态心电图分析方法无法观察到的信息。在窦性心律失常、显著窦性心律不齐与房性期前收缩的鉴别诊断、并行心律、心房颤动中房室结功能不应期的判断、心房颤动中宽QRS波形的鉴别及逸搏的诊断等方面,均可提供其他诊断手段不能提供的信息,具有独特的诊断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renz-RR散点图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心律失常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磁图的临床应用及相关比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芳 陈元禄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6期472-475,共4页
心磁图是新的完全无创性经胸多点检测心脏电活动的技术,超导量子干涉仪的问世推动了心磁图的临床应用及技术的改进。在心肌缺血的检测、预后的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评价,心室肥厚的判断,胎儿心脏疾病的产前诊断,心律失... 心磁图是新的完全无创性经胸多点检测心脏电活动的技术,超导量子干涉仪的问世推动了心磁图的临床应用及技术的改进。在心肌缺血的检测、预后的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评价,心室肥厚的判断,胎儿心脏疾病的产前诊断,心律失常的定位及危险分层,以及药物治疗监测等方面,尤为突出。与其它检查手段相比,心磁图具有高度敏感和无创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磁图 心肌缺血 心肌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春玲 黄云洲 +2 位作者 陈元禄 李劼 任书堂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2例,另选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全容量实时三维显示(full—volume),启动切割键(crop)对图像进行切割后,观察心腔立...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2例,另选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全容量实时三维显示(full—volume),启动切割键(crop)对图像进行切割后,观察心腔立体形态及二尖瓣叶收缩期前向运动(SAM)现象,并将图像存储后于TomTec工作站进行分析。结果应用RT-3DE能清晰显示HCM患者心腔立体空间结构及SAM现象,并可以准确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每搏量(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显示:HCM组EDV(70.8±15.2)ml,SV(46.2±8.1)ml,与对照组比较均减低(均为P〈0.01),ESV(26.0±8.2)ml,EF64.4%±6.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应用RT-3DE能够反映HCM患者心脏的立体空间结构,确定二尖瓣前叶运动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关系,是准确评价HCM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神经系统在心律失常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谭乃杰 陈元禄 +1 位作者 王建勇 李玉亮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在心律失常中的介导作用。方法以最长R R间期>1.5s各类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测定病人的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趋势。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期前收缩组HRV无明显差异。窦性心动过缓、窦...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在心律失常中的介导作用。方法以最长R R间期>1.5s各类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测定病人的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趋势。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期前收缩组HRV无明显差异。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组病人的HRV指标上升,主要以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为主,而窦性停搏组随R-R间期延长HRV指标反而明显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②期前收缩组内各型心律失常HRV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组不同最长R R间期组HRV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提示窦房结功能不良的患者HRV降低,其降低的程度与窦房结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率变异性 24H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血流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后的血压管理 被引量:3
8
作者 位艳伟 田树光 陈元禄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6期581-584,共4页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最佳方案,但因移植供体稀缺,影响了心脏移植的应用。连续血流左心室辅助装置(CF-LVAD)除了作为心脏移植过渡治疗外,对于无法进行心脏移植的患者也可作为他们的最终选择。虽然近年来CF-LVAD的性能得到很...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最佳方案,但因移植供体稀缺,影响了心脏移植的应用。连续血流左心室辅助装置(CF-LVAD)除了作为心脏移植过渡治疗外,对于无法进行心脏移植的患者也可作为他们的最终选择。虽然近年来CF-LVAD的性能得到很大改善,植入量也在逐年上升,但植入后引起的并发症常常困扰着术后患者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血压控制不良有密切关系。本文将从CF-LVAD植入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特点、血压增高导致CF-LVAD植入后并发症的发生机制以及CF-LVAD植入后患者的血压管理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血流左心室辅助装置 终末期心力衰竭 血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