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对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晓梅 王永德 +1 位作者 陈卫强 张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38-841,845,共5页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ⅣUS-VH)方法评价稳定型心绞痛(SAP)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资料与方法将199例心绞痛患者按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分成SAP组101例和UAP组98例。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ⅣUS-VH)方法评价稳定型心绞痛(SAP)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资料与方法将199例心绞痛患者按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分成SAP组101例和UAP组98例。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定"罪犯"血管,采用灰阶血管内超声方法测量并比较两组"罪犯"血管的外弹力膜面积、管腔横截面积、斑块面积、斑块负荷、重构指数、斑块偏心指数。采用ⅣUS-VH方法测量并比较两组"罪犯"血管的斑块组成中钙化组织、纤维组织、脂质组织、坏死组织的面积及百分比。结果两组在最小管腔面积处测量的参数外弹力膜面积、管腔横截面积、斑块面积、斑块偏心指数、重构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92、-0.345、1.921、0.378、0.857,P>0.05)。在最小管腔面积处测量的斑块组成方面,UAP组坏死核心面积明显高于SAP组(t=2.361,P<0.05)。两组纤维面积、脂质面积、钙化面积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5、1.884、0.787,P>0.05)。在斑块成分分布方面,UAP组纤维斑块面积百分比明显低于SAP组(t=-2.418,P<0.05),坏死核心面积明显高于SAP组(t=2.602,P<0.05),两组脂质面积及钙化面积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1、0.085,P>0.05)。结论 UAP组斑块构成中,坏死核心面积更大,坏死百分比更高。"罪犯"病变更加不稳定,更容易并发急性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超声检查 介入性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虚拟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指导旋磨治疗冠心病严重钙化病变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健 王永德 +1 位作者 孙中华 王晓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6期113-116,共4页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1岁,主因“活动后胸骨后疼痛4个月”于2013年5月13日入院,患者自4个月前开始间断出现胸骨后疼痛,呈揪扯样,向背部、左上肢放射,与活动有关,服用速效救心丸并休息后症状持续10分钟左右可缓解,外院行CTC...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1岁,主因“活动后胸骨后疼痛4个月”于2013年5月13日入院,患者自4个月前开始间断出现胸骨后疼痛,呈揪扯样,向背部、左上肢放射,与活动有关,服用速效救心丸并休息后症状持续10分钟左右可缓解,外院行CTCA检查,考虑“右冠局限性重度狭窄”,为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否认糖尿病病史;吸烟40年,平均10支/日。入院查体:体温36.3° C,脉搏72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130/60 mm Hg;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2次/分,律齐,未闻及额外心音,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双下肢无水肿。初步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劳力型心绞痛;高血压2级-极高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磨术 钙化病变 血管内超声 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栓负荷的关系 被引量:10
3
作者 何亚菲 林文华 +2 位作者 卢宇杰 刘菁晶 敬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单核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冠状动脉内血栓负荷程度的关系,探讨MHR预测STEMI患者血栓负荷程度的能力。方法:选取2015-01至2016-12我院就诊的STEMI患者357例...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单核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冠状动脉内血栓负荷程度的关系,探讨MHR预测STEMI患者血栓负荷程度的能力。方法:选取2015-01至2016-12我院就诊的STEMI患者357例,根据造影确定血栓负荷程度分为低血栓负荷组156例,高血栓负荷组201例,比较两组MHR。同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及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TEMI患者中MHR预测血栓负荷程度的能力。结果:高血栓负荷组患者MHR高于低血栓负荷组[M(Q1,Q3)25.4(13.5,44.6)vs 16.0(9.2,22.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HR是高血栓负荷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067,95%可信区间:1.031~1.105,P<0.001)。STEMI患者MH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8。结论:MHR是STEMI患者高血栓负荷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单核细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血栓形成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梗死相关动脉不同干预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于佳新 刘晓堃 +5 位作者 张琦 韩全乐 王桂苹 杨阳 杨宁 李玉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同期或择期再行PCI对老年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梗死相关动脉(non-I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行急诊PCI,且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多支病变的老年女性STEMI患者... 目的探讨急诊同期或择期再行PCI对老年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梗死相关动脉(non-I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行急诊PCI,且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多支病变的老年女性STEMI患者273例,根据梗死相关动脉(IRA)于急诊处理时non-IRA是否行急诊PCI分为择期组149例和同期组124例。择期组non-IRA 5~10 d处理,同期组non-IRA于急诊PCI时同时处理。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PCI相关临床指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等。结果择期组住院时间、KillipⅡ~Ⅳ级、SYNTAX评分、IRA术后TIMI 2级、non-IRA置入支架数、non-IRA复杂病变比例明显高于同期组,KillipⅠ级、IRA术后TIMI 3级比例及急诊造影剂用量明显低于同期组(P<0.05,P<0.01)。2组MACE及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择期组LVEF明显低于同期组[(50.37±4.20)%vs(54.46±6.79)%,P=0.018]。术后1年,2组LVEF明显高于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择期组LVEF明显低于同期组[(53.62±4.24)%vs(57.92±5.38)%,P=0.007]。结论对老年女性STEMI多支病变高危患者non-IRA行择期PCI相对安全,对低危患者non-IRA可急诊同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冠状血管造影术 急诊处理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在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术后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辉 杨宁 +1 位作者 刘迎午 李玉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05-907,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在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中心进行急诊PCI的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剂量不同随机分为低剂量组62例和常规剂量...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在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中心进行急诊PCI的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剂量不同随机分为低剂量组62例和常规剂量组58例。2组PCI术后均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序贯治疗,低剂量组给予替格瑞洛45 mg 2次/d,常规剂量组给予替格瑞洛90 mg 2次/d,记录2组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低剂量组治疗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18.1±5.6)%vs(10.8±5.3)%,P<0.05]。低剂量组随访1年小出血和总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12.9%vs 27.6%,P=0.019;14.5%vs 31.0%,P=0.018)。结论 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可明显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不增加MACE发生,同时可降低出血事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阿司匹林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脏破裂的防治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卫强 张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0-842,共3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合并心脏破裂(cardiac rupture,CR)尽管发生率较低,但是病死率极高,并且是ACS患者院内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CR死亡具有突发性,处理不当,容易产生医疗矛盾。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脏破裂 RUPTURE 防治 发生率 病死率 ACS 突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评价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收缩同步性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晓梅 张健 史蓉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83-686,共4页
目的应用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评价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心脏收缩同步性的变化规律。资料与方法将206例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的4个阶段分成高发危险因素阶段组(A)、器质性心脏病阶段组(B)、症状性心力衰竭阶段组(C)... 目的应用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评价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心脏收缩同步性的变化规律。资料与方法将206例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的4个阶段分成高发危险因素阶段组(A)、器质性心脏病阶段组(B)、症状性心力衰竭阶段组(C)、难治性心力衰竭阶段组(D),并纳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测量并比较各组室间收缩延迟(IVCD)、左心室相角程宽(LVPSW)和左心室位相角标准差(LVPSD)。结果室间同步性:A、B、C、D组IVC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02、-2.23、-2.38、-3.20,P<0.05)。随着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的进展,IVCD逐渐增高,B、C、D组IVCD显著高于A组(q=2.24、2.95、3.07,P<0.05),但B组与C组、B组与D组、C组与D组间IVC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44、0.50、0.28,P>0.05)。室内同步性:A、B、C、D组LVPSW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79、-5.43、-8.27、-9.46,P<0.05)。B、C、D组LVPSW明显高于A组(q=2.83、4.86、5.09,P<0.05)。C、D组LVPSW明显高于B组(q=3.10、3.37,P<0.05)。从A组到D组,LVPSW逐渐增加。B、C、D组LVPS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31、-5.02、-5.35,P<0.05)。从B组到D组,LVPSD逐渐增高。结论心力衰竭患者从A阶段开始出现室间、室内收缩不同步。从A阶段发展到D阶段,左心室内收缩同步性逐渐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心房功能 脂肪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游离壁破裂患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卫强 王永德 +1 位作者 刘房春 张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71-872,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早期心脏游离壁破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游离壁破裂患者66例,按照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至发生心脏破裂时间分为早期组15例(≤24 h)和晚期组51例(>24 h),收集2组一般临床...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早期心脏游离壁破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游离壁破裂患者66例,按照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至发生心脏破裂时间分为早期组15例(≤24 h)和晚期组51例(>24 h),收集2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早期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和白细胞计数水平明显高于晚期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肌酐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早期游离壁破裂呈正相关(OR=1.357,95%CI:1.050~1.753,P=0.020;OR=1.031,95%CI:1.002~1.062,P=0.039),而心绞痛史与早期游离壁破裂呈负相关(OR=0.032,95%CI=0.002~0.575,P=0.019)。结论白细胞计数、肌酐水平升高是早期心脏游离壁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心绞痛史则是可能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脏破裂 梗死后 白细胞计数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或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冠心病:新世纪的挑战 被引量:3
9
作者 齐向前 张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4年第1期50-54,共5页
基因和骨髓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缺血性冠心病的一种新方法。细胞移植的新概念、新的研究方法为未来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了令人兴奋的可能性。新近的细胞移植合并基因治疗可能是此领域的革命性进展。实验和初步临床资料证实 ,基因或... 基因和骨髓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缺血性冠心病的一种新方法。细胞移植的新概念、新的研究方法为未来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了令人兴奋的可能性。新近的细胞移植合并基因治疗可能是此领域的革命性进展。实验和初步临床资料证实 ,基因或者骨髓干细胞移植能产生巨大的生物学效应 ,使心脏生成新生血管或者心肌细胞 ,改善心肌血液供应 ,增加心脏功能或者代谢功能。尽管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或者骨髓干细胞移植是安全的 ,特别适合那些弥漫性血管病变不宜进行外科干预或者PTCA的患者 ,但仍有必要设计具有机械终点及临床终点的大规模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干细胞 冠心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与急性心肌梗死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晓梅 任自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1-323,共3页
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浆膜上的糖蛋白,是凝血级联的主要始动因子,在外源性凝血途径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外源... 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浆膜上的糖蛋白,是凝血级联的主要始动因子,在外源性凝血途径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唯一特异性生理抑制物,能阻止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急性心肌梗死 外源性凝血途径 细胞浆膜 血栓形成 糖蛋白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起搏除极积分刺激除极波检测法确认夺获与否的心室自动阈值管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司海龙 秦勤 +5 位作者 陈刚 路雅茹 寇璐 林文华 任自文 赵炳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8-361,共4页
目的:通过对植入Zephyr5826起搏器患者的随访,观察以起搏除极积分刺激除极波检测法(PDI)测算刺激除极波下面积方式确认夺获与否的心室自动阈值管理(VCM)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植入Zephyr5826起搏器患者102例,术后即刻将心室电极设置为... 目的:通过对植入Zephyr5826起搏器患者的随访,观察以起搏除极积分刺激除极波检测法(PDI)测算刺激除极波下面积方式确认夺获与否的心室自动阈值管理(VCM)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植入Zephyr5826起搏器患者102例,术后即刻将心室电极设置为双极感知、双极起搏以满足PDI测算刺激除极波下面积的设置需要,观察患者术后第1 d、7 d及1、3、6、12个月时VCM功能的开启情况及工作情况,并将VCM阈值与手动测定阈值进行比较。观察随访患者有无胸大肌刺激、膈肌刺激及心悸感。结果:1例术后1个月时因急性心肌梗死去世,余101例均随访12个月。随访期内102例均于术后即刻成功开启VCM功能。101例患者随访期内均无胸大肌刺激、膈肌刺激等症状出现,6例(5.9%)因不能耐受每日阈值自动测试过程引起的心悸感于术后7 d时关闭VCM功能,之后随访时临时测试并记录VCM阈值。VCM阈值与手动测定阈值临床符合率100%(临床符合定义为VCM阈值与手动测定阈值相差-0.125^+0.125 V)。VCM功能对其中1例患者术后第1d时阈值升高至2.125 V的情况亦能准确识别并自动调整输出为2.375 V。VCM功能开启时的心室起搏输出电压为(0.99±0.48)V(n=608),依焦耳定律算得,与普通电压起搏(2.5 V,0.4 ms)相比,VCM功能在心室起搏输出方面可节省84%的能量消耗,与高电压起搏(3.5 V,0.4 ms)相比,可节省92%的心室起搏能量消耗。随访期间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均未见心室失夺获及感知不良。结论:Zephyr5826双腔起搏器通过新测算方法实现双极起搏模式下的VCM功能,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低能量起搏心脏,少数患者因无法耐受自动测试过程中的心悸感无法开启VCM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起搏阈值 阈值自动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起搏器术后应激性心肌病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亚菲 刘菁晶 林文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67-770,共4页
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生多与情绪激动或精神压力有关,多发生于绝经期女性。主要表现为一过性左心室功能受损,数周或数月后可恢复,预后好。本例患者为75岁女性,在起搏器术后出现急性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造影未见狭窄病变,超声心动图及心脏磁... 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生多与情绪激动或精神压力有关,多发生于绝经期女性。主要表现为一过性左心室功能受损,数周或数月后可恢复,预后好。本例患者为75岁女性,在起搏器术后出现急性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造影未见狭窄病变,超声心动图及心脏磁共振成像提示心尖部运动消失,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初步诊断为应激性心肌病,给予改善心功能治疗后3周复查,患者左心功能完全恢复,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尖部室壁运动正常,应激性心肌病诊断明确。应激性心肌病虽然罕见,但可为绝经后女性起搏器植入后出现左心衰竭的潜在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应激性心肌病 左心室功能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造影剂肾病预防作用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文元 杨世诚 +5 位作者 张文雅 丛洪良 卢成志 田凤石 林文华 付乃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目的探讨短期应用前列地尔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择期行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进一步分析前列地尔降低CIN发生率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6月天津市胸科医院、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泰达国际... 目的探讨短期应用前列地尔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择期行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进一步分析前列地尔降低CIN发生率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6月天津市胸科医院、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择期行PCI的冠心病患者4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0例,前列地尔组220例。比较2组术后CIN发生率,术前和术后血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尿素、胱抑素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protein,NGAL)水平变化。记录住院期间不良药物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CIN 23例(5.2%)。前列地尔组CI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vs 8.2%,χ~2=7.817,P=0.005)。2组术后血肌酐、hs-CRP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eGFR、胱抑素C、尿素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NGAL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地尔组术后NGAL、胱抑素C、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列地尔是CIN的保护因素(OR=0.261,95%CI:0.095~0.716,P=0.009)。结论前列地尔对冠心病患者术后CIN的发病有一定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造影剂 肾病 肾小球滤过率 C反应蛋白质 脂笼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相关性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晶琳 陈涛 +1 位作者 张健 宋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7-57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高血栓负荷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8~12月于我院就诊的STEMI并行急诊PCI患者110例,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确定血栓负荷程度分为低血栓负荷组68例和高...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高血栓负荷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8~12月于我院就诊的STEMI并行急诊PCI患者110例,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确定血栓负荷程度分为低血栓负荷组68例和高血栓负荷组4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危险因素,用ROC曲线评估Lp-PLA2的预测价值。结果高血栓负荷组Lp-PLA2水平高于低血栓负荷组[(254.63±69.63)μmol/L vs(211.76±60.92)μmol/L,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2是高血栓负荷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8,95%CI:1.001~1.015,P=0.024)。ROC曲线分析显示,Lp-PLA2预测STEMI患者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程度曲线下面积为0.686(95%CI:0.583~0.788,P<0.01)。结论Lp-PLA2对STEMI患者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类A2 心肌梗死 血栓形成 冠状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5
15
作者 刘房春 何东旭 张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38-941,共4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住院接受急诊冠...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住院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48例,按照术后药物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165,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和对照组(n=183,雷米普利),比较两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平均随访(20.46±3.58)周,两组LVESD、LVEDD比较均明显缩短,但LVEF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49%)低于对照组(16.94%)(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雷米普利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_(2)DS_(2)2-VASc评分联合C反应蛋白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房春 何东旭 张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7-490,共4页
目的 探讨CHA_(2)DS_(2)-VASc评分联合C反应蛋白(CRP)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住院的老年STEMI患者462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新发房... 目的 探讨CHA_(2)DS_(2)-VASc评分联合C反应蛋白(CRP)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住院的老年STEMI患者462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新发房颤分为非新发房颤组429例和新发房颤组33例。收集入选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CHA;DS;-VASc评分联合CRP对老年STEMI患者新发房颤的预测价值。结果 2组Killip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非新发房颤组比较,新发房颤组年龄、舒张压、入院时心率、B型钠尿肽(BNP)、CRP、左心房内径、CHA_(2)DS_(2)-VASc评分及院内病死率明显升高,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心率、BNP、CRP和左心房内径是老年STEMI患者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HA;DS;-VASc评分和CRP预测老年STEMI患者新发房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8(95%CI:0.540~0.716,P=0.014)和0.801(95%CI:0.727~0.890,P=0.000)。CHA;DS;-VASc评分联合CRP预测老年STEMI患者新发房颤的AUC为0.840(95%CI:0.778~0.903,P=0.000)。CHA_(2)DS_(2)-VASc评分联合CRP预测新发房颤的AUC明显高于CHA;DS;-VAS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CHA_(2)DS_(2)-VASc评分联合CRP预测老年STEMI患者新发房颤具有更高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利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霍志成 张健 刘房春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 研究达格列净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12月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使用达格列净分为达格列净组和对照组,随访截止日期为2021年7月3... 目的 研究达格列净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12月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使用达格列净分为达格列净组和对照组,随访截止日期为2021年7月31日。比较主要终点(心力衰竭或心血管死亡)和次要终点(全因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入选患者301例,平均年龄(62.3±9.8)岁,其中男性202例(67.1%)。达格列净组(163例)和对照组(138例)的临床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治疗方案、心血管及其他降糖用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平均随访(11.3±3.6)个月,达格列净组的主要终点发生率(3.7%比10.1%)和次要终点发生率(1.8%比7.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达格列净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力衰竭或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2型糖尿病 达格列净 心血管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与胆红素和纤维蛋白原关系探讨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涛 张春晓 +5 位作者 米杰 钟明惠 田刚 周定 孙中华 齐向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1-573,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与血清总胆红素(T B )和纤维蛋白原(Fib )的关系。方法收集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术后1年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782例患者,分为再狭窄组130例和对照组652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与血清总胆红素(T B )和纤维蛋白原(Fib )的关系。方法收集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术后1年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782例患者,分为再狭窄组130例和对照组652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患者血清TB[(11.82±4.53)μmol/L vs (12.95±5.06)μmol/L]、Fib[(3.04±0.65)g/L vs (2.83±0.60)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支架内再狭窄与糖尿病(OR=1.763,95% CI:1.158~2.683)、Fib(OR=1.678,95% CI:1.242~2.266)呈正相关,与血清TB(OR=0.922,95% CI:0.860~0.988)、支架直径(OR=0.615,95% CI:0.444~0.850)呈负相关。结论糖尿病、Fib为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支架直径和血清T B为支架内再狭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药物洗脱支架 冠状动脉再狭窄 纤维蛋白原 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护生毕业实习健康教育认知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16
19
作者 史淑杰 鲁琰 +1 位作者 朱红梅 王秋爽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21期50-51,共2页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期健康教育状况,为本科护生毕业实习期进行健康教育培训提供依据,提高本科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3名2001级护理本科生进行健康教育情况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实习期对开展健康教育的认...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期健康教育状况,为本科护生毕业实习期进行健康教育培训提供依据,提高本科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3名2001级护理本科生进行健康教育情况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实习期对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态度比较积极,大多数护生愿意承担健康教育工作,但对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掌握不全面,多数护生对实施健康教育的程序模糊不清。工作繁忙、缺乏充足的健康教育时间,专业理论知识不足,缺乏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等成为影响本科护生实习期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结论对本科实习护生加强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和健康教育程序与方法的学习及培训,是提高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苓科护生 毕业 实习期 健康教育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现状 被引量:2
20
作者 米杰 齐向前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2期159-161,共3页
分叉病变是冠心病介入治疗操作中最具挑战性的病变之一。近些年,随着器材的创新,技术的改进,越来越多的病例采用介入治疗,但是采用何种策略治疗仍然是每个介入医生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本文将介绍近年来有关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方面的一些... 分叉病变是冠心病介入治疗操作中最具挑战性的病变之一。近些年,随着器材的创新,技术的改进,越来越多的病例采用介入治疗,但是采用何种策略治疗仍然是每个介入医生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本文将介绍近年来有关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方面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及各种方法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分又病变 药物涂层支架 对吻球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