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双甲脒残留 被引量:8
1
作者 戴小波 曹鹏 +3 位作者 王立中 王中华 卞小琴 阚剑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772-2773,2785,共3页
[目的]建立水中痕量双甲脒残留的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采用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技术萃取水样中残留的双甲脒,研究萃取剂类型、体积及萃取时间和温度等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水样中残留双甲脒的最佳萃取条件为... [目的]建立水中痕量双甲脒残留的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采用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技术萃取水样中残留的双甲脒,研究萃取剂类型、体积及萃取时间和温度等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水样中残留双甲脒的最佳萃取条件为:异辛烷为萃取剂,萃取剂体积3μl,搅拌速度600 r/min,30℃条件下萃取15 min;此条件下双甲脒的检出限为1.2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4.9%,富集倍数为85倍;对某河流水样中双甲脒残留进行测定,得加标回收率为93.6%。[结论]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双甲脒残留具有简单、快捷、准确等优点,能满足水中痕量双甲脒残留的分析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微萃取 中空纤维 气相色谱 双甲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MA/AMPS共聚物阻垢剂的合成及缓蚀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袁鹰 刘明源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578-579,582,共3页
以水为溶剂,次亚磷酸钠-过氧化物(过氧化氢、过硫酸钠、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铁盐为催化剂,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和2-丙烯酰氨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AA-MA-AMPS三元共聚物阻垢分散剂,并对其缓蚀性进行... 以水为溶剂,次亚磷酸钠-过氧化物(过氧化氢、过硫酸钠、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铁盐为催化剂,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和2-丙烯酰氨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AA-MA-AMPS三元共聚物阻垢分散剂,并对其缓蚀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2.5~20 mg/L的AA/MA/AMPS共聚物阻垢剂、HEDP、HPMA时,对CaCO3沉积的最大抑制能力分別为96%,77.8%,88.4%,AA/MA/AMPS共聚物阻垢剂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 MA AMPS三元共聚物阻垢剂 合成 缓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照度下活性艳红X-3B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漆新华 王中华 +2 位作者 庄源益 余颖 李家麟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7-99,共3页
以活性艳红X-3B为模型化合物,以TiO2为光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光照度下污染物的多相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活性艳红X-3B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符合Langmiu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其中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随入射光照度的增加而增大,... 以活性艳红X-3B为模型化合物,以TiO2为光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光照度下污染物的多相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活性艳红X-3B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符合Langmiu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其中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随入射光照度的增加而增大,吸附平衡常数(KA)却随入射光照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实验的光照度范围内,k和K-1A与光照度的平方根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降解 活性艳红X-3B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浊点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苏学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814-5815,共2页
[目的]研究各类醇、有机酸、聚合物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浊点的影响。[方法]采用目测法观察水溶液浊点的变化。[结果]OP-10水溶液的浊点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较高浓度范围内,对大部分醇而言,体系浊点的变化与其浓度不呈线性关系。... [目的]研究各类醇、有机酸、聚合物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浊点的影响。[方法]采用目测法观察水溶液浊点的变化。[结果]OP-10水溶液的浊点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较高浓度范围内,对大部分醇而言,体系浊点的变化与其浓度不呈线性关系。醇的结构对浊点影响较大,碳链短的醇使浊点升高,碳链长的醇则使浊点降低;多元醇随其羟基数目的增多将引起水溶液的浊点下降;所选择的有机酸均能提高溶液的浊点;聚合物的加入对体系浊点的影响不大。[结论]该研究为配制微乳剂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浊点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与Fenton试剂联用去除微污染水中的微囊藻毒素
5
作者 王中华 曹健 +1 位作者 袁鹰 刘明源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0-601,621,共3页
微囊藻毒素是富营养化水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难于降解的有毒污染物。本试验以混凝与Fenton试剂氧化法相结合,研究了微污染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方法,结果表明,虽然FeCl3强化混凝对溶解性藻毒素的去除有限,但FeCl3强化混凝与Fe2+/H2O2或Fe... 微囊藻毒素是富营养化水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难于降解的有毒污染物。本试验以混凝与Fenton试剂氧化法相结合,研究了微污染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方法,结果表明,虽然FeCl3强化混凝对溶解性藻毒素的去除有限,但FeCl3强化混凝与Fe2+/H2O2或Fe3+/H2O2试剂结合能有效地去除微污染水中的藻毒素;FeCl3强化混凝后,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法对粗提液中MC-LR、MC-RR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82.45%和9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FENTON试剂 微囊藻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