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运动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黎明 吕尤焱 +1 位作者 金建明 马文樵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41-943,共3页
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康复治疗技术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成为具有现代康复医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应用型康复技术人才.近年来,全国有10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使我国康复治疗师紧缺... 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康复治疗技术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成为具有现代康复医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应用型康复技术人才.近年来,全国有10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使我国康复治疗师紧缺的现状得到有效的缓解,但同时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专业基础课程不仅决定了其后续技术课程的学习,还决定了其从业水平的高度.为符合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研究对高职院校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运动学课程改革做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技术 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 运动学 技术人才培养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式教学对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张鑫 周涛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支架式教学对专科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名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各4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实习,观察组在常规带教方法上开展支架式教学。分别在实习1周和6个月时评价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结果观察组在敏锐倾... 目的探讨支架式教学对专科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名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各4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实习,观察组在常规带教方法上开展支架式教学。分别在实习1周和6个月时评价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结果观察组在敏锐倾听、确认患者问题、验证感受、共同参与和建立和谐关系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但两组护生在传递有效信息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支架式教学能较好地提高实习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临床实习 支架式教学 临床沟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氧阴离子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金雀异黄素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浸润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金建明 杜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51-1355,共5页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素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浸润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金雀异黄素(25~100μmol/L)孵育MDA-MB-231细胞24 h,用Transwell assay检测细胞浸润能力;用免疫印迹法比较细胞内磷酸化和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素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浸润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金雀异黄素(25~100μmol/L)孵育MDA-MB-231细胞24 h,用Transwell assay检测细胞浸润能力;用免疫印迹法比较细胞内磷酸化和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含量的改变;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内磷酸化ERK的分布;用DHE染色及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超氧阴离子水平。结果:金雀异黄素处理使细胞浸润能力降低;同时,金雀异黄素的处理引起细胞内磷酸化ERK量明显降低,且磷酸化ERK在核内含量明显下降;ERK抑制剂U0126作用于细胞亦能明显降低细胞的浸润能力;金雀异黄素处理还能使细胞内超氧阴离子含量明显下降,超氧阴离子清除剂TEMPOL不仅明显抑制磷酸化ERK含量,同时细胞浸润能力也明显降低。结论:金雀异黄素可能通过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超氧阴离子水平和ERK活性,进而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浸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异黄素 乳腺癌细胞(MDA-MB-231)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超氧阴离子 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针免疫猪圆环病毒2型亚单位疫苗效果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光际 蔡伟 +3 位作者 胡佳伟 崔超越 吴莲玉 魏旭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3期131-135,共5页
为评价用无针注射器接种猪圆环病毒2型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为无针免疫的使用、推广提供数据支撑,将40头3~5周龄三元猪随机均分为4组,即有针注射1头份剂量组以及无针注射低(1/4头份)、中(1/2头份)、高(1头份)剂量组,分别于第1... 为评价用无针注射器接种猪圆环病毒2型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为无针免疫的使用、推广提供数据支撑,将40头3~5周龄三元猪随机均分为4组,即有针注射1头份剂量组以及无针注射低(1/4头份)、中(1/2头份)、高(1头份)剂量组,分别于第1、21天开展两次免疫,观察试验前后动物的临床症状、体重变化,并对第7、14、21、28、42天各组动物体内抗体水平变化及免疫效率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无针注射器进行免疫时动物疼痛反应较小,注射速度快,免疫后各组动物精神状态、饮食、饮水、自发活动等无异常;与有针注射组动物相比,减量注射(1/4头份)可以显著促进仔猪增重(P<0.05),同时可以达到和有针注射同样的免疫效果(P>0.05);同等剂量亚单位疫苗注射免疫后,无针免疫组动物体内抗体水平更高(P<0.01),且各组动物体内抗体阳性率均可有效维持至试验结束。结果表明,用无针注射器接种猪圆环病毒2型亚单位疫苗安全性高、耐受性好、有效性稳定,无针注射器减量免疫可以达到有效保护作用的同时促进了仔猪生长,可尝试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无针注射 亚单位疫苗 免疫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