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让教育科研成为习惯 |
陆全贵
|
《江苏教育》
|
2025 |
0 |
|
2
|
学校文化标识谈--以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为例 |
戴荣
|
《江苏教育》
|
2021 |
1
|
|
3
|
高中财经素养培育的可行路径——来自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的探索 |
戴荣
王小伟
姚小林
|
《教育视界》
|
2023 |
0 |
|
4
|
职业教育——泰州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和突破口 |
宋吕银
|
《江苏教育》
|
2006 |
0 |
|
5
|
教育人应有的格局 |
奚爱国
|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
2016 |
0 |
|
6
|
坚持优先优质发展,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 |
万永良
|
《江苏教育》
|
2024 |
0 |
|
7
|
发展职业教育与推进沿江开发战略 |
戴荣
|
《江苏教育》
|
2003 |
0 |
|
8
|
捍卫教育常识,办有获得感的学校 |
王小东
|
《江苏教育》
|
2020 |
0 |
|
9
|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价值共生”式产教融合的内蕴与行动方略 |
蔡明
刘艳春
|
《江苏高职教育》
|
2023 |
5
|
|
10
|
基于STEM教育,浅议促进化学深度学习的“一线四阶”课堂教学设计 |
曹建明
周春露
陆庭銮
高兴邦(指导)
|
《化学教与学》
|
2020 |
4
|
|
11
|
依托本土文化的多场景写作教学——以“泰州故事”写作校本课程为例 |
褚锦烽
卞学华
|
《教育视界》
|
2023 |
0 |
|
12
|
泰州地区高中化学学科教学规范性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
高兴邦
王慧
|
《化学教与学》
|
2012 |
0 |
|
13
|
“适合”是以人为本教育的核心主张 |
奚爱国
|
《江苏教育》
|
2017 |
1
|
|
14
|
多元并举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
王朝君
|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
2015 |
0 |
|
15
|
免费教育后化解农村教育债务的思考 |
宋吕银
|
《江苏教育》
|
2007 |
0 |
|
16
|
给特殊教育以“特殊”关怀 |
|
《现代特殊教育》
|
2009 |
0 |
|
17
|
发展适合的教育 绘好新时代教育强省新蓝图 |
奚爱国
|
《江苏教育》
|
2018 |
0 |
|
18
|
让“教育”与“幸福”联姻 |
宋吕银
|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
2009 |
0 |
|
19
|
教育转型的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 |
奚爱国
|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
2013 |
0 |
|
20
|
市域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实践探索 |
奚爱国
|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