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杏苈黄汤在痰热闭肺证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研 周海霞 丁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桑杏苈黄汤在痰热闭肺证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acute asthmatic bronchitis,AAB)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80例2019年9月—2023年5月泰州市姜堰中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痰热闭肺证AAB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 目的探讨桑杏苈黄汤在痰热闭肺证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acute asthmatic bronchitis,AAB)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80例2019年9月—2023年5月泰州市姜堰中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痰热闭肺证AAB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桑杏苈黄汤进行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1周后疗效,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中医证候评分、炎性因子及治疗期间安全性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95.00%(38/40)vs 77.50%(31/40),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喘息、咳嗽、肺部啰音消失及发热、气促缓解时间均较短(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的发热、喘息、咳嗽、痰鸣、紫绀、鼻煽评分及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7.50%(3/40)vs 25.00%(10/40),P<0.05]。结论桑杏苈黄汤可明显改善痰热闭肺证AAB患儿中医证候,减轻患儿炎症反应,进而有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痰热闭肺证 桑杏苈黄汤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 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 中医证候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5
2
作者 高成广 谢峰 冯亚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84-287,共4页
目的评价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8月泰州市姜堰中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联合组... 目的评价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8月泰州市姜堰中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联合组加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予以生长抑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输血量、48 h再出血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联合组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总有效率62.9%,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7,P<0.05),联合组显效率为60.0%,对照组显效率34.3%,两组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0,P>0.05);在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方面,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036、6.419、4.186,P值均<0.05);联合组48 h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均较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优于单用生长抑素,止血时间短、输血量少、再出血率低、住院时间短且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生长抑素 质子泵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疏利方对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亏虚、瘀浊内阻证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正春 周恩超 金晨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4-408,共5页
目的观察益肾疏利方对脾肾亏虚、瘀浊内阻型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4期患者的疗效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脾肾亏虚、瘀浊内阻型CKD 3-4期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脱落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 目的观察益肾疏利方对脾肾亏虚、瘀浊内阻型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4期患者的疗效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脾肾亏虚、瘀浊内阻型CKD 3-4期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脱落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疏利方,连续干预24周。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检测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及微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及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肾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微炎症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益肾疏利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改善CKD 3-4期脾肾亏虚、瘀浊内阻证患者中医证候,提高临床总疗效,其疗效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微炎症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益肾疏利方 脾肾亏虚、瘀浊内阻证 微炎症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α1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高成广 陈日霞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564-568,共5页
目的评价胸腺肽α1与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泰州市姜堰中医院收治的中晚期PLC患者59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在保肝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氧化二砷治疗,联合组采用胸腺肽α1... 目的评价胸腺肽α1与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泰州市姜堰中医院收治的中晚期PLC患者59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在保肝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氧化二砷治疗,联合组采用胸腺肽α1与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对照组临床获益率(CBR)为37.9%,联合组CBR为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8,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联合组生活质量改善率(63.3%)明显高于对照组(3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1,P<0.05);在疼痛方面,联合组疼痛缓解率(76.7%)明显高于对照组(4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8,P<0.05);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GGT均下降,联合组下降更明显(P值均<0.05);治疗后联合组中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4+与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值均<0.05),CD8+T细胞显著降低(P<0.01);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腺肽α1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中晚期PLC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胸腺素 亚砷酸盐类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VIM影像组学模型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苏月婷 王飞 +1 位作者 张濬韬 田为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07-1211,1215,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中真性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及灌注分数(f)图影像组学模型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5月经穿刺活检或手... 目的探讨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中真性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及灌注分数(f)图影像组学模型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5月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10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的影像资料,患者均行常规MRI检查及IVIM检查。首先应用Firevoxel软件获得IVIM序列D、D*及f图,将所得伪彩图导入ITK-SNAP软件勾画感兴趣区。采用Pyradiomics软件进行高通量特征提取,最后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稀疏约束法算法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模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患者按7∶3分成训练组144例与验证组62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3个模型的诊断效能进行验证,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影像组学模型的临床预测效能。结果基于D、D*及f图像组学模型预测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训练组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7、0.978、0.992,验证组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5、0.975、0.985。决策曲线显示D、D*及f图影像组学模型在临床上可以获得较好的净获益,其中D图组学模型最高。结论基于IVIM序列D、D*及f图的影像组学模型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