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传播媒介下的居家延续护理在喉癌患者喉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周宇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5期120-122,共3页
目的:分析新型传播媒介下的居家延续护理在喉癌患者喉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4月—2024年4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施喉切除术的60例喉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试验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 目的:分析新型传播媒介下的居家延续护理在喉癌患者喉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4月—2024年4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施喉切除术的60例喉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试验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新型传播媒介下的居家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吞咽功能锻炼依从性、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MDADI)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头颈肿瘤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QLQ-H&N35)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吞咽功能锻炼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护理后,两组MDADI、ESCA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试验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QLQ-H&N35评分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传播媒介下的居家延续护理在喉癌患者喉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改善吞咽困难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传播媒介 居家延续护理 喉癌 喉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用于局部麻醉鼻中隔矫正术超前镇痛效果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黄永久 王菲 +5 位作者 孔旭辉 储九圣 吴江 毛明荣 朱雅斌 鲍学礼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4年第12期653-654,共2页
目前,国内和发展中国家许多医院鼻内镜手术仍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如何减轻患者术中疼痛、增加舒适度和安全性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地佐辛为人工合成的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具有镇痛效应强、安全性高、药物依赖发生率较低及副作用... 目前,国内和发展中国家许多医院鼻内镜手术仍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如何减轻患者术中疼痛、增加舒适度和安全性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地佐辛为人工合成的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具有镇痛效应强、安全性高、药物依赖发生率较低及副作用小等特点[1]。本研究将地佐辛用于局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患者,观察其超前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前用药(Preanesthetic Medication) 镇痛(Analgesia) 鼻中隔(Nasal Septum) 内窥镜检查(Endoscopy) 地佐辛(dezoc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壁软骨切除联合贯穿缝合治疗耳廓假性囊肿60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勇 凌素萍 +5 位作者 周宇 刘玉彪 刘军 黄永久 储九圣 孔旭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12期782-783,共2页
目的探讨前壁软骨切除联合眼膏纱条贯穿缝合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60耳)耳廓假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前壁软骨切除联合眼膏纱条贯穿缝合的手术方式,术中切除囊肿前壁软骨和搔刮后壁软骨表面,使后壁软骨与耳... 目的探讨前壁软骨切除联合眼膏纱条贯穿缝合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60耳)耳廓假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前壁软骨切除联合眼膏纱条贯穿缝合的手术方式,术中切除囊肿前壁软骨和搔刮后壁软骨表面,使后壁软骨与耳廓前壁皮肤更好的形成粘连性愈合,术后采用眼膏纱条贯穿缝合固定加压,观察耳廓的恢复情况。结果 60例均一次性治愈,囊肿消失,耳廓形态恢复良好。随访6~1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前壁软骨切除联合眼膏纱条贯穿缝合治疗耳廓假性囊肿,手术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不易复发,保持了耳廓良好的形态,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 耳软骨 耳郭假性囊肿 软骨切除术 贯穿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敏祛风汤治疗大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的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孔旭辉 黄永久 +4 位作者 马兆鑫 黄平 李明 齐玲 鲍学礼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观察截敏祛风汤对大鼠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健康大鼠40只,随机分为截敏祛风汤组(A组)、西替利嗪组(B组)、模型对照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每组10只,以卵清蛋白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用药治疗7天。观察行为学、鼻黏... 目的观察截敏祛风汤对大鼠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健康大鼠40只,随机分为截敏祛风汤组(A组)、西替利嗪组(B组)、模型对照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每组10只,以卵清蛋白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用药治疗7天。观察行为学、鼻黏膜光镜和电镜下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C组出现典型的行为学变化,黏膜水肿、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以及细胞超微结构改变。A、B组上述变化明显减轻,接近D组水平。结论截敏祛风汤可明显改善大鼠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的聚集及活化,减轻变应性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截敏祛风汤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