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干性相关基因TCEAL7作为胃癌预后标志物的研究
1
作者 刘嘉浩 钱海声 +5 位作者 高欣 李文洁 马蕊 杨振 李璇 张国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9-780,共12页
目的:在胃癌(gastric cancer,GC)中寻找与基于mRNA表达水平的干性指数(mRNA expression-based stemness in-dex,mRNAsi)相关的基因,并探讨其功能。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GSE66229数据集进行生... 目的:在胃癌(gastric cancer,GC)中寻找与基于mRNA表达水平的干性指数(mRNA expression-based stemness in-dex,mRNAsi)相关的基因,并探讨其功能。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GSE66229数据集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评估组织和细胞系中TCEAL7的表达。采用过表达TCEAL7的GC细胞研究TCEAL7对G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干性特征的影响。结果:TCEAL7在GC中表达下调。但TCEAL7的高表达与较差的预后相对应。过表达TCEAL7抑制G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成球能力并减少干细胞样CD44^(high)/CD24^(high)细胞的数量。包含临床特征和TCEAL7表达的列线图对于预测GC患者预后有很好的准确性和区分度。结论:TCEAL7被鉴定为在GC中与mRNAsi相关的预后因子,它降低了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并减弱了细胞的干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RNA表达水平的干性指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γ-羧基凝血酶原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陆枫林 陈洪 +1 位作者 高明军 黄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去γ-羧基凝血酶原(des-γ-carboxy prothrombin,DCP)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断价值。方法:172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25例)、慢性肝炎组(20例)、肝硬化组(51例)及HCC组(76例),...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去γ-羧基凝血酶原(des-γ-carboxy prothrombin,DCP)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断价值。方法:172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25例)、慢性肝炎组(20例)、肝硬化组(51例)及HCC组(76例),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DcP浓度,同时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测定血清AFP浓度,对比分析DCP、AFP及两者联合检测对HCC患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对HCC病灶大小、门静脉癌栓浸润及背景肝病等临床病理特征与DCP、AFP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及HCC组的DCP平均浓度分别为17.72±9.59、26.12±12.64、37.45±18.26和806.71±639.79mAU/ml,可见DCP浓度在四组间呈递增趋势(P<0.05),且HCC组DCP浓度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1)。正常对照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及HCC组AFP平均浓度分别为7.93±5.42、14.59±11.91、16.29±14.10和547.47±544.98ng/ml,HCC组AFP浓度也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1)。统计分析显示血清DCP、AFP对HCC诊断阳性率分别为78.95%、73.68%,而两项联合使用对HCC诊断阳性率提高至89.47%。较大病灶(>5cm)、门静脉癌栓(PVI)阳性Hcc患者的DCP浓度高于小病灶、PVI阴性HCC患者;HBSAg阳性HCC患者DCP浓度高于HBSAg阴性HCC患者。结论:DCP对HCC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其浓度与HCC的病灶大小、门静脉癌栓浸润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且不受HBV感染的影响,适用于我国以HBV感染为背景肝病的HCC诊断,其灵敏度及特异度较AFP高,联合DCP、AFP检测能明显提高HCC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γ-羧基凝血酶原 甲胎蛋白 肝细胞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