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干性相关基因TCEAL7作为胃癌预后标志物的研究
1
作者 刘嘉浩 钱海声 +5 位作者 高欣 李文洁 马蕊 杨振 李璇 张国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9-780,共12页
目的:在胃癌(gastric cancer,GC)中寻找与基于mRNA表达水平的干性指数(mRNA expression-based stemness in-dex,mRNAsi)相关的基因,并探讨其功能。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GSE66229数据集进行生... 目的:在胃癌(gastric cancer,GC)中寻找与基于mRNA表达水平的干性指数(mRNA expression-based stemness in-dex,mRNAsi)相关的基因,并探讨其功能。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GSE66229数据集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评估组织和细胞系中TCEAL7的表达。采用过表达TCEAL7的GC细胞研究TCEAL7对G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干性特征的影响。结果:TCEAL7在GC中表达下调。但TCEAL7的高表达与较差的预后相对应。过表达TCEAL7抑制G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成球能力并减少干细胞样CD44^(high)/CD24^(high)细胞的数量。包含临床特征和TCEAL7表达的列线图对于预测GC患者预后有很好的准确性和区分度。结论:TCEAL7被鉴定为在GC中与mRNAsi相关的预后因子,它降低了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并减弱了细胞的干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RNA表达水平的干性指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索洛尔预处理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习明明 刘晶 +1 位作者 谢亮 宫剑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98-1203,共6页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预处理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该作用的机制。方法对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进行缺氧复氧(6 h/2 h),模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H9c2细胞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缺氧/...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预处理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该作用的机制。方法对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进行缺氧复氧(6 h/2 h),模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H9c2细胞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缺氧/复氧组(H/R组)、缺氧/复氧+比索洛尔预处理组(H/R+B组)、缺氧/复氧+比索洛尔预处理+PI3K/AKT阻滞剂LY294002组(H/R+B+LY组);分别采用MTT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ROS水平,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细胞p-AKT及p-GSK3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H/R组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ROS水平升高;经比索洛尔预处理后,细胞活力明显提高,细胞凋亡率下降、活性氧水平降低,p-AKT/GAPDH、p-GSK3β/GAPDGH显著提高,而加入PI3K/AKT阻滞剂LY294002后比索洛尔的保护作用消失。结论比索洛尔能减少缺氧/复氧所引起的氧化应激,对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PI3K/AKT/GSK3β通路而提高AKT、GSK3β磷酸化水平,减少ROS产生,增加细胞的活性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索洛尔 缺氧/复氧损伤 H9C2 心肌保护 PI3K/AKT GSK3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支镜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3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徐虹 卢慧宇 杨雨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65-866,共2页
支气管扩张即支气管壁肌肉和弹力支撑组织的破坏而引起的中等大小的支气管不正常扩张,常继发细菌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脓痰和反复咯血。本院对2004年2月到2008年2月住院的64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 支气管扩张即支气管壁肌肉和弹力支撑组织的破坏而引起的中等大小的支气管不正常扩张,常继发细菌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脓痰和反复咯血。本院对2004年2月到2008年2月住院的64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应用纤支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和局部注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支镜 支气管扩张 感染 支气管肺泡灌洗 局部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BCD^2评分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丁立东 徐运 +3 位作者 茆华武 肖章红 刘颖 陈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79-1181,共3页
目的研究ABCD^2评分结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s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继发脑梗死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TIA患者162例,根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组29例、中危组87例及高危组4... 目的研究ABCD^2评分结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s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继发脑梗死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TIA患者162例,根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组29例、中危组87例及高危组46例,又根据DWI结果分为DWI阳性组73例和DWI正常组89例。结合DWI检查结果和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低危组比较,中、高危组7、30、90 d继发脑梗死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WI正常组比较,DWI阳性组TIA发作次数≥3次、症状持续时间≥1 h、失语和(或)运动障碍、心房颤动、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以及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DWI阳性组7、30、90 d继发脑梗死较DWI正常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BCD^2评分对预测TIA后继发脑梗死的风险有较高的准确性,结合DWI检查结果 ,对其风险的评估,将会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磁共振成像 脑梗死 心房颤动 C反应蛋白质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支架联合放化疗治疗气管支气管肺癌气道狭窄 被引量:5
5
作者 顾颖 卢惠宇 +3 位作者 张大忠 杨雨田 江爱桂 高小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223-1224,共2页
气管支气管肺癌是造成气道狭窄常见的原因,可危及患者生命。我院自2001年以来应用气管支架联合放化疗治疗气管支气管肺癌气道狭窄20例,现作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 镍钛合金支架 气道狭窄 化疗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代谢综合征对脑卒中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丁立东 刘颖 +4 位作者 茆华武 肖章红 杭小芳 陈珏 柯开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6-918,共3页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TIA患者275例,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TIA合并MS组(MS组)146例和TIA未合并MS组(非MS组)129例,根据ABCD^2评分...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TIA患者275例,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TIA合并MS组(MS组)146例和TIA未合并MS组(非MS组)129例,根据ABCD^2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MS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过量饮酒、体重指数、空腹血糖、TG、TC、LDL-C、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非MS组,而HDL-C明显低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组ABCD^2评分,低危16例(11.0%),中危94例(64.4%),高危36例(24.7%),非MS组低危40例(31.0%),中危69例(53.5%),高危20例(15.5%),MS组低危患者较非MS组低危患者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组中危和高危患者较非MS组中危和高危患者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7、30及90 d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13.7%、15.8%、22.6%,非MS组7、30及90 d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6.2%、7.8%、8.5%。MS组7、30及90 d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TIA合并MS患者ABCD^2评分为中危和高危明显多于TIA未合并MS患者,且低危、中危、高危脑卒中发生率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高血压 肥胖症 血脂异常 高血糖症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及疲劳的影响 被引量:29
7
作者 吉梅 王爱红 张俐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5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焦虑及疲劳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住...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焦虑及疲劳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99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47)。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并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并随访。在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6周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多维疲劳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焦虑及疲劳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焦虑及疲劳评分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及疲劳评分下降显著,两组患者焦虑及疲劳评分的时间效应、分组效应和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AECOPD患者的焦虑及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教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焦虑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350G/A及胃促胰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建民 朱莉 +3 位作者 殷屹刚 阮中宝 顾爱芹 林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12-915,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2350G/A及胃促胰酶基因多态性在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高血压人群、健康体检者中的分布,探讨高血压患者LVH发生的分子遗传机制。方法选取高血压住院患者205例,根据有无L...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2350G/A及胃促胰酶基因多态性在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高血压人群、健康体检者中的分布,探讨高血压患者LVH发生的分子遗传机制。方法选取高血压住院患者205例,根据有无LVH,分为LVH组105例和原发性高血压组100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01例作为对照组,利用PCR-RFLP进行检测ACE2350G/A及胃促胰酶基因CMA/B多态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VH组ACE2350基因AA基因型(25.7%vs 13.9%)和A等位基因频率(51.4%vs 39.6%)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MA/B基因G、A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2350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LVH发生显著相关,AA基因型增加LVH的发生风险,A等位基因频率为LVH发生的危险基因。CMA/B基因与高血压患者LVH发生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基二肽酶A 糜蛋白酶类 高血压 肥大 左心室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消融治疗常规消融方法困难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1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阮中宝 朱莉 +2 位作者 樊建备 翟为洪 张宜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85-987,共3页
关键词 线性消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各才 岳爱环 +1 位作者 阮中宝 朱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8-99,共2页
2001年德国移植免疫和细胞治疗研究所 Strauer等首次对心肌梗死(MI)患者尝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10周后发现患者左心室周长缩小,心脏指数、LVEF、心输出量等均有明显改善,坏死心肌的平均面积由24.6%减至15.7%.目前,虽未能广泛应用于... 2001年德国移植免疫和细胞治疗研究所 Strauer等首次对心肌梗死(MI)患者尝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10周后发现患者左心室周长缩小,心脏指数、LVEF、心输出量等均有明显改善,坏死心肌的平均面积由24.6%减至15.7%.目前,虽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但已能预见其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间质干细胞 脐血干细胞移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肌细胞 心脏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对家兔实验性DIC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陆晓华 张根葆 +5 位作者 杨会杰 张受涛 周志泳 文尚武 丁敏 汤文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43-1645,共3页
目的:观察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PCA)对家兔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健康青紫蓝家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IC组、PCA干预组(n=8),采用耳缘静脉注射兔脑粉浸液建立DIC模型,检测各组的凝血酶原时... 目的:观察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PCA)对家兔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健康青紫蓝家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IC组、PCA干预组(n=8),采用耳缘静脉注射兔脑粉浸液建立DIC模型,检测各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和血小板计数(PL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IC组PT、APTT延长的百分率、TT缩短的百分率、Fbg、PLT显著升高(P<0.01);PCA干预组PT、APTT延长的百分率,TT缩短的百分率与Fbg、PLT降低的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蝮蛇毒PCA对家兔实验性DIC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CA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蛇毒 蛋白C激活物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γ-羧基凝血酶原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枫林 陈洪 +1 位作者 高明军 黄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去γ-羧基凝血酶原(des-γ-carboxy prothrombin,DCP)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断价值。方法:172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25例)、慢性肝炎组(20例)、肝硬化组(51例)及HCC组(76例),...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去γ-羧基凝血酶原(des-γ-carboxy prothrombin,DCP)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断价值。方法:172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25例)、慢性肝炎组(20例)、肝硬化组(51例)及HCC组(76例),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DcP浓度,同时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测定血清AFP浓度,对比分析DCP、AFP及两者联合检测对HCC患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对HCC病灶大小、门静脉癌栓浸润及背景肝病等临床病理特征与DCP、AFP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及HCC组的DCP平均浓度分别为17.72±9.59、26.12±12.64、37.45±18.26和806.71±639.79mAU/ml,可见DCP浓度在四组间呈递增趋势(P<0.05),且HCC组DCP浓度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1)。正常对照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及HCC组AFP平均浓度分别为7.93±5.42、14.59±11.91、16.29±14.10和547.47±544.98ng/ml,HCC组AFP浓度也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1)。统计分析显示血清DCP、AFP对HCC诊断阳性率分别为78.95%、73.68%,而两项联合使用对HCC诊断阳性率提高至89.47%。较大病灶(>5cm)、门静脉癌栓(PVI)阳性Hcc患者的DCP浓度高于小病灶、PVI阴性HCC患者;HBSAg阳性HCC患者DCP浓度高于HBSAg阴性HCC患者。结论:DCP对HCC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其浓度与HCC的病灶大小、门静脉癌栓浸润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且不受HBV感染的影响,适用于我国以HBV感染为背景肝病的HCC诊断,其灵敏度及特异度较AFP高,联合DCP、AFP检测能明显提高HCC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γ-羧基凝血酶原 甲胎蛋白 肝细胞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自身抗体、心钠素、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阮中宝 马根山 +1 位作者 张寄南 马文珠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 (DCM)患者血清抗 β1 肾上腺能受体与 M2 胆碱能受体自身抗体水平、心钠素(ANP)和一氧化氮 (NO)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用 EL ISA法检测 62例 DCM患者和 76例健康人血清抗β1 肾上腺能受体与 M2 胆碱能受体自...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 (DCM)患者血清抗 β1 肾上腺能受体与 M2 胆碱能受体自身抗体水平、心钠素(ANP)和一氧化氮 (NO)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用 EL ISA法检测 62例 DCM患者和 76例健康人血清抗β1 肾上腺能受体与 M2 胆碱能受体自身抗体 ;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 40例 DCM患者和 19例健康人血清ANP、NO水平。结果  (1) DCM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 P/ N值和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或 0 .0 1) ;(2 ) DCM患者血清 ANP、NO水平亦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 ;(3 )抗β1 抗体阳性组血清 ANP、NO水平高于阴性组 (P<0 .0 5或 0 .0 1) ;(4)抗 M2 抗体阳性组血清 ANP水平高于阴性组 (P<0 .0 1) ,而 NO水平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1) DCM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水平的抗β1 和 M2 受体自身抗体、ANP和 NO;(2 )自身抗体有致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 ,可能参与 DCM心室重构 ;(3 )抗 β1 和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自身抗体 心钠素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抗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性凋亡
14
作者 文珠 李扣华 +3 位作者 唐宁 胡国柱 张进 聂荣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0-372,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性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neurobasal加B27 supplement”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并在缺氧条件下使用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低分子...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性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neurobasal加B27 supplement”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并在缺氧条件下使用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低分子肝素对原代神经细胞的抗凋亡作用。结果:在250-500 U/L的浓度范围內,低分子肝素能降低缺氧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率(P<0.05),并且较BDNF(50μg/L)抗凋亡阳性对照组的凋亡率更低(P<0.05)。低分子肝素(500 U/L)增加缺氧的神经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P<0.05),减少Bax蛋白的表达(P<0.01),提高Bcl-2/Bax比值(P<0.01)。低分子肝素500 U/L组的Bcl-2/Bax比值比正常对照组、BDNF抗凋亡阳性对照组和凋亡阳性组都高(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通过上调缺氧神经细胞Bcl-2表达和下调Bax表达,提高Bcl-2/Bax比值减少缺氧的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低分子量 神经原 缺氧 细胞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耳封堵术后影响封堵器不完全内皮化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
15
作者 苏蕾 吴阳 +2 位作者 陈各才 杨桂荣 王中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耳封堵(LAAO)术后封堵器不完全内皮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接受LAAO(封堵装置均为Watchman)治疗的AF患者。于术后3个月以双源CT评估封堵器是否完全内皮化;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耳封堵(LAAO)术后封堵器不完全内皮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接受LAAO(封堵装置均为Watchman)治疗的AF患者。于术后3个月以双源CT评估封堵器是否完全内皮化;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封堵器不完全内皮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随访77~134天,中位随访时间100天。术后3个月,双源CT诊断不完全内皮化32例(不完全组)、完全内皮化21例(完全组);组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二尖瓣反流(M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性别、年龄、AF类型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LVEF和MR为自变量、完全内皮化与否为因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VEF和MR均为封堵器不完全内皮化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二尖瓣轻度及以上反流及低射血分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LAAO治疗AF术后封堵器内皮化,导致封堵器延迟内皮化或内皮化不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耳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脏封堵器 内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NOMO1基因RN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震 陈欢欢 +3 位作者 张浩 盛燕辉 杨荣 孔祥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61-1665,共5页
目的:构建小鼠NOMO1基因RNA干扰载体,比较其对P19细胞NOMO1基因的抑制效率,以研究NOMO1基因与P19细胞向心肌细胞方向分化的关系。方法:利用Designer3.0软件设计小鼠NOMO1基因干扰片段,合成shRNA序列,再行寡核苷酸双链的合成,退火后形成... 目的:构建小鼠NOMO1基因RNA干扰载体,比较其对P19细胞NOMO1基因的抑制效率,以研究NOMO1基因与P19细胞向心肌细胞方向分化的关系。方法:利用Designer3.0软件设计小鼠NOMO1基因干扰片段,合成shRNA序列,再行寡核苷酸双链的合成,退火后形成的寡核苷酸双链克隆到pGPU6/Hygro载体的黏性末端,连接产物转化到感受态细胞,增菌,质粒扩增,质粒DNA抽提,使用PstⅠ、BamHⅠ进行双酶切和DNA测序鉴定重组克隆。将小鼠NOMO1基因RNA干扰载体转染P19细胞,以RT-PCR技术验证NOMO1基因在P19细胞中的mRNA表达。以DMSO诱导分化方案诱导P19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采用定量RT-PCR技术检测P19细胞中α-MHC等基因mRNA的表达,评估NOMO1与P19干细胞向心肌细胞方向分化的关系。结果:双酶切证实shRNA正确插入质粒,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序列正确。载体转染的P19细胞筛选稳定表达株,经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4个位点设计的干扰质粒对NOMO1在P19细胞中的mRNA表达均具有较高的抑制效率。转染后P19细胞的α-MHC基因mRNA表达则显著下调(P<0.05)。结论:成功构建小鼠NOMO1基因RNA干扰载体,为研究NOMO1基因与P19细胞向心肌细胞方向分化的关系提供了稳定的转染细胞工具,NOMO1可能通过诱导α-MHC等基因表达,促进P19干细胞向中胚层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NOMO1基因 RNA干扰 RNA干扰载体 P1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蛋白磷脂酶A2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佳思 邹春波 +3 位作者 卢宇 陈茜 张伟亚 何姣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0-775,共6页
目的·探讨血脂蛋白磷脂酶A2(lipoprotein phospholipase A2,Lp-PLA2)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的价值。方法·... 目的·探讨血脂蛋白磷脂酶A2(lipoprotein phospholipase A2,Lp-PLA2)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19例,检测所有患者Lp-PLA2、NGAL、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酸(uric acid,UA)、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血糖、血脂等水平。按UAER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normal albuminuria,NA)组75例,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组73例,大量白蛋白尿(heavy albuminuria,HA)组71例。将MA组和HA组归为DN组。比较NA组、MA组和HA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多元线性回归、二元Logistic回归及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Lp-PLA2、NGAL与DN的关系。结果·与NA组和MA组相比,HA组的Lp-PLA2、NGAL、BUN、SCr、UA、Cys-C的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但与NA组相比,MA组中仅Lp-PLA2和NGAL的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Lp-PLA2、NGAL水平与UAER(r=0.397,r=0.511)、BUN(r=0.274,r=0.411)、SCr(r=0.237,r=0.419)、Cys-C(r=0.278,r=0.436)均呈正相关(均P=0.000),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0.170,r=-0.366;P=0.013,P=0.00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UAER的影响因素为Lp-PLA2、NGAL和Cys-C。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血压、血脂、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校正后,Lp-PLA2和NGAL仍是DN的独立风险因子(OR=1.012,OR=1.024;P=0.009,P=0.000)。Lp-PLA2、NGAL及两者联合检测DN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依次为0.700、0.855、0.871;单项检测时NGAL的敏感度(81.2%)和特异度(80.0%)均较高,Lp-PLA2和NGAL联合检测时诊断效能最大(AUC=0.871)。结论·血Lp-PLA2和NGAL水平均与DN患者肾脏损害程度密切相关;二者作为DN的独立风险因子在早期DN时已明显升高,相比传统肾脏功能指标能更好地反映早期DN的出现。LpPLA2和NGAL联合检测可发挥其最大诊断效能,为早期DN的诊断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磷脂酶A2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 尿白蛋白排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