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泰州学派“百姓日用即道”思想对生态伦理建构的现实价值
1
作者 刁龙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1,共6页
受形而上学思维范式的影响,西方激进生态主义在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旨趣的生态伦理建构过程中偏离了日常生活世界,普遍走上用人的自然属性否定人的社会属性以实现人与自然在生态层面上自在一体的形而上学之路,致使理论陷入无法观... 受形而上学思维范式的影响,西方激进生态主义在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旨趣的生态伦理建构过程中偏离了日常生活世界,普遍走上用人的自然属性否定人的社会属性以实现人与自然在生态层面上自在一体的形而上学之路,致使理论陷入无法观照现实的困境中。泰州学派“百姓日用即道”思想的去形而上学特质立足于“百姓日用”的生活世界及其中的现实关系、以“忠恕之道”有效建立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间的联系,对生态伦理建构破除形而上学困境并实现超越有着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姓日用即道 生态伦理 形而上学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抽象化:集体主义的现实困境——论解决集体主义现实困境的方法诉求 被引量:1
2
作者 吕林 黄明理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36,共6页
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的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中国调节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然而,改革开放后,由于资本逻辑和工具理性的高扬,中国社会出现了人与自然、社会和价值相分离的人的抽象化状态,人的抽象化消解了集体主义赖以存在的物质... 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的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中国调节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然而,改革开放后,由于资本逻辑和工具理性的高扬,中国社会出现了人与自然、社会和价值相分离的人的抽象化状态,人的抽象化消解了集体主义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社会关系和价值环境,使得集体主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为此,我们要不断发展生产力,克服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人与自然、社会和价值相分离的人的抽象化状态,重构有利于集体主义价值观形成的日常生活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主义 人的抽象化 日常生活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主义视阈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与突围 被引量:3
3
作者 刁龙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29,共6页
在消费主义价值形态的影响下,异化生产和过度消费及随之而来的人的价值物化和精神贫困化使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挑战。异化生产和过度消费使得人与自然在物质交换过程中出现了不可逆转的"物质变换裂缝",而... 在消费主义价值形态的影响下,异化生产和过度消费及随之而来的人的价值物化和精神贫困化使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挑战。异化生产和过度消费使得人与自然在物质交换过程中出现了不可逆转的"物质变换裂缝",而价值物化和精神贫困化让人逐渐丧失对消费主义价值形态下的异化生产和过度消费的批判和纠偏能力,使得生态危机进一步加剧。因此,要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克服资本逻辑下的异化生产和过度消费,不断丰富人的价值世界和精神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主义 消费社会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伦理失范的理性诱因和文化重构
4
作者 刁龙 杨明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9-134,共6页
水伦理失范问题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原因——以"天人合一"为价值基础的传统文化的弱化和现代文化中的理性异化。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观为人与水的和谐提供了依据,并形成指导人们行为的伦理准则。近代以来,随着传统文... 水伦理失范问题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原因——以"天人合一"为价值基础的传统文化的弱化和现代文化中的理性异化。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观为人与水的和谐提供了依据,并形成指导人们行为的伦理准则。近代以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弱化,"天人合一"的价值准则也成为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物欲文化和工具理性至上的价值观。现代文化中的理性异化让人与水关系由原有的和谐统一变成了凌驾支配关系。当今水伦理观和行为模式呈现出文化生态供给不足的态势,终至水伦理精神之缺失。为此,要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重构"人水和谐"的水伦理文化生态环境,在全社会树立起"人水和谐"的价值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伦理 缺失 传统文化 现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与《复兴之路》的时代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孙菡 蔡桂如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7-112,共6页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复兴之路》是共和国史上两座不朽的艺术丰碑。在生成背景上,它们是不同历史节点的庄重仪式、表现手法迥然的宏伟史诗、具备差异性的时代风格、音韵相区别的奋进号角,且同为艺术家们集体创新的成果。《东...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复兴之路》是共和国史上两座不朽的艺术丰碑。在生成背景上,它们是不同历史节点的庄重仪式、表现手法迥然的宏伟史诗、具备差异性的时代风格、音韵相区别的奋进号角,且同为艺术家们集体创新的成果。《东方红》与《复兴之路》恪守现实主义美学系,准确地把握了"诗"与"史"、"乐"与"舞"的审美关系,用迥然不同的表现手法,塑造出各自鲜明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舞蹈史诗 《东方红》 《复兴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时代新人生成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7
6
作者 周建超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2-139,共8页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有着自身特有的生成逻辑,其生成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合力相互作用的规律,又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色,科学回答了新时代"...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有着自身特有的生成逻辑,其生成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合力相互作用的规律,又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色,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历史课题,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野和明确的实践导向,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新人 生成逻辑 出场视域 历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