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信息化2.0时代乡村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春晖 马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8-113,共6页
进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乡村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将深刻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信息化教学素养包含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运用以及信息评价四个方面的内容,受到乡村幼儿教师的教龄、学历、园所层次等因素的影响。为有效促进乡村幼... 进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乡村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将深刻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信息化教学素养包含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运用以及信息评价四个方面的内容,受到乡村幼儿教师的教龄、学历、园所层次等因素的影响。为有效促进乡村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提升,需要多元责任主体形成合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强化顶层设计,保证信息化教学素养培养质量;乡村幼儿园优化支撑服务体系,营造园所信息化教学氛围;乡村幼儿教师提升课程整合能力,拓展信息化教学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幼儿教师 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教学 教学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研究话语变迁中的教师隐喻 被引量:2
2
作者 蒋福超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7-71,共5页
随着教师教育研究话语的变迁,教师的形象隐喻由"教师是技术熟练者、反思性实践家"发展到教师作为"个人",对教师的成长研究从"局限于知识论视角的二元的、向外的探究"发展到"方法论与价值观相统一的... 随着教师教育研究话语的变迁,教师的形象隐喻由"教师是技术熟练者、反思性实践家"发展到教师作为"个人",对教师的成长研究从"局限于知识论视角的二元的、向外的探究"发展到"方法论与价值观相统一的、向内的生活体验"。教师发展由此发生了追问"我是谁?"的本体论转向。这与中国传统儒学和西方现象学视角不谋而合,都是从内部开始,直接指向个人的体验、生活、履历,进而实现教师主体性的建构和自我创造性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话语 隐喻 现象学 儒学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与学习成效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富明 黄文锋 冯小立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7-51,共5页
以737名正在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教师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与学习成效。研究结果表明,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师普遍具有较强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教师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以737名正在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教师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与学习成效。研究结果表明,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师普遍具有较强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教师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成效颇佳。本研究同时提出了提高教师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和学习成效的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中小学 教师 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 学习成效 研究生教育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自我导向学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宏 徐富明 安连义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4-90,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小学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及其与学习成效的关系。采用教育硕士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问卷和学习成效问卷对737名正在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教育硕士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普遍较高...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小学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及其与学习成效的关系。采用教育硕士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问卷和学习成效问卷对737名正在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教育硕士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普遍较高。(2)教育硕士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教龄差异以及工作单位的差异。(3)教育硕士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与其学习成效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教育硕士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的积极性、挑战性和自主性对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成效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培训 自我导向学习 学习成效 教育硕士 中小学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价值及其实现 被引量:3
5
作者 蔡其全 张兰婷 潘理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2-36,共5页
ChatGPT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高效履行知识教学职能,还能够开展创造性教学,并且依照社会要求遵循特定的伦理规范,一定程度上具备某种“师者”特质。教育作为专门培养人的场域,教师角色所具有的源于本真理解的创造性... ChatGPT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高效履行知识教学职能,还能够开展创造性教学,并且依照社会要求遵循特定的伦理规范,一定程度上具备某种“师者”特质。教育作为专门培养人的场域,教师角色所具有的源于本真理解的创造性、基于伦理抉择的自主判断性、衷于卓越人性培育的价值追求,人工智能产品远无法比拟和取代。在推动ChatGPT助力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需要重新审视教师的角色价值,以更好地实现人机协同。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重视非理性因素,参与多样化教学情境;增加相关情境体验,直面复杂的道德实践;秉持教学价值自觉,探索新型的育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教师角色 创造性 自主判断性 目的性 教学情境 道德实践 价值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课程转化:意涵、目标及其实现
6
作者 马季 蔡其全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3,共8页
教师课程转化是指教师基于对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等官方正式课程文件精神与要求的领悟、表征和实际操作,将有价值的抽象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行为的过程。教师课程转化是课程实施层级中的核心环节,是落实课程政策的... 教师课程转化是指教师基于对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等官方正式课程文件精神与要求的领悟、表征和实际操作,将有价值的抽象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行为的过程。教师课程转化是课程实施层级中的核心环节,是落实课程政策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赋予教师的课程责任。教师课程转化的理念提出和实践推进,对于提升课程运行效率,增进课程方案落实质量意义重大,有助于消减课程落差,减轻教师课程负荷,重塑教师课程文化。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必须依靠教师课程转化。实现教师课程转化,需要增强教师价值认同,培育课程转化意识;提升教师课程素养,生成教学实践智慧;营造专业发展环境,建构专业学习社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课程转化 课程责任 课程落差 专业学习社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研沉默的理性审视与进路优化
7
作者 刘君玲 张兰婷 蔡其全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2-59,共8页
在学校教研活动中,教师群体时常表现出失语的集体沉默,这严重影响了教研的效果,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以主体沉默的动机为基准,尝试将教研沉默分为自我保护型、讨好型、从众型、习惯型。“和为贵”传统文化的误读、学校制度的机械规约... 在学校教研活动中,教师群体时常表现出失语的集体沉默,这严重影响了教研的效果,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以主体沉默的动机为基准,尝试将教研沉默分为自我保护型、讨好型、从众型、习惯型。“和为贵”传统文化的误读、学校制度的机械规约、教研组织机制运行低效是形成教研沉默的主要因素。教研沉默的改进,需要发挥教师个体能动性,突破多元困囿,激活责任伦理;改进学校制度,释放教师话语权;优化教研组织,唤醒其内部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沉默 集体沉默 学校制度 教研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探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徐富明 朱从书 +1 位作者 黄文锋 邵来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压力应对、教学效能感、自尊、控制点以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工作压力调查表、应对策略调查表、教学效能感量表、自尊量表、控制点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766名中... 目的:探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压力应对、教学效能感、自尊、控制点以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工作压力调查表、应对策略调查表、教学效能感量表、自尊量表、控制点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76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1)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被动应对、控制点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23~0.40,P<0.001);(2)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主动应对、教学效能感、自尊、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8~0.41,P<0.001)。结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工作压力、自尊、控制点、被动应对、主动应对和社会支持对其职业倦怠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职业倦怠 中小学教师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工作压力 教学效能 控制点 压力应对 应对策略 自尊量表 问卷调查 预测作用 调查表 正相关 负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自尊和控制点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3
9
作者 徐富明 朱从书 黄文锋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77,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自尊和控制点的关系。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工作压力调查表、自尊量表和控制点量表对766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自尊和控制点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自尊和控制点的关系。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工作压力调查表、自尊量表和控制点量表对766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自尊和控制点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教师的工作压力、自尊、控制点分别对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非人性化、低成就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压力 职业倦怠 中小学教师 控制点 关系研究 问卷调查 自尊量表 相关关系 情绪衰竭 预测作用 调查表 人性化 成就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1
10
作者 邵来成 高峰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0-153,共4页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属于中等水平。2.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3个维度存在婚姻状况、兼职状况、学校类型、学历和教龄差异。3.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属于中等水平。2.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3个维度存在婚姻状况、兼职状况、学校类型、学历和教龄差异。3.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其社会支持程度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职业倦怠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体行为策略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红菊 梁荣芹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6-37,共2页
自主学习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调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教师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包括重视自我规划、提倡自我反思、强调自我监控、鼓励自我超越;其自主学习的具体途径包括学历教育、校... 自主学习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调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教师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包括重视自我规划、提倡自我反思、强调自我监控、鼓励自我超越;其自主学习的具体途径包括学历教育、校本培训、反思实践、广泛阅读、自发研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教师专业发展 创新能力 幼儿园 幼儿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15
12
作者 史亚杰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4-57,共4页
日本的私立高等教育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为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文章通过对日本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分析了日本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以期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些许启示。
关键词 日本 私立高等教育 发展经验 民办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改革探微——基于绩效与竞争的视角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继明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2008年第4期13-16,共4页
在高等教育财政总量有限的条件下,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是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改革的重要取向。因此,改变我国以计划性分配为特征的投入拨款模式,加大绩效拨款的权重,引入竞争机制,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改革的基本走向。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财政 拨款 绩效 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儿童互动公平认知能力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善念的影响
14
作者 包金金 丁芳 左晓扬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4,共8页
采用自编的情境故事考察8~11岁小学儿童互动公平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互动公平认知类型对社会善念的影响。结果发现:(1)8岁儿童已具备互动公平认知能力并存在情境差异。(2)小学儿童在认知互动不公平情境后的行为可分为关系... 采用自编的情境故事考察8~11岁小学儿童互动公平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互动公平认知类型对社会善念的影响。结果发现:(1)8岁儿童已具备互动公平认知能力并存在情境差异。(2)小学儿童在认知互动不公平情境后的行为可分为关系取向、自我取向、权威取向、情绪取向和冲突取向。(3)小学儿童的互动公平认知类型会影响社会善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儿童 互动公平认知 社会善念 人际公平 信息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育中的人、知识与社区——基于温德尔·贝瑞教育哲学的思考 被引量:8
15
作者 蒋福超 赵昌木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3-51,共9页
温德尔·贝瑞乡村教育哲学的核心是将社区视为人自我形成的根基,视为彻底改变学习方式的核心支柱,视为民主社会形成的底层逻辑,属于生态主义、存在主义的课程哲学。它是在反思工业主义教育割裂人与自然、人与社区、人与他人甚至人... 温德尔·贝瑞乡村教育哲学的核心是将社区视为人自我形成的根基,视为彻底改变学习方式的核心支柱,视为民主社会形成的底层逻辑,属于生态主义、存在主义的课程哲学。它是在反思工业主义教育割裂人与自然、人与社区、人与他人甚至人与自我之间联系的本质危害的基础上形成的。温德尔·贝瑞的哲学思想对反观我们当下的乡村教育实践及研究中的问题、发展生态乡村学校课程体系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人与事即"课程的地方化"和"地方的课程化",是思考当下乡土课程、民间社会重建的两大重要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德尔·贝瑞 乡村教育 生态主义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自我评价的主体性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9
16
作者 谷峥霖 马季 秦善鹏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6,共10页
当前,中小学教师评价在外源性社会本位、知识本位观念的实效性因素影响下,评价本质偏倚控制及管理学校、多样化评价形式等物性功利。以人本位的内源性教师主体呈现“唯上性”状态,其中“主体性”是当前教师高素质专业发展的内质追求,是... 当前,中小学教师评价在外源性社会本位、知识本位观念的实效性因素影响下,评价本质偏倚控制及管理学校、多样化评价形式等物性功利。以人本位的内源性教师主体呈现“唯上性”状态,其中“主体性”是当前教师高素质专业发展的内质追求,是学校教师自我评价有效实行的判别核心,受能动主体与关联客体双重影响。以教师自我评价主体性的意涵为逻辑起点,厘定“共同心理建构“”公-私”及“主-客”三维象限中教师自我评价主体性的特有属性、对立形象及二维向度,通过事实论证阐述对教师自我评价主体观念与行动的现实审理,理性追问自我评价中观念意识、知识技能、体系制定等主体性困境,提出围绕“主-客”体形成内、外源性的优化路径,外部保障向度以“学校”为中心,重构“有效的机制”与共享“共识性体系”;内部提升向度以“教师”为内核,重新审视教师评价观与创新理性评价法,从而促动教师自我评价主体性的回归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自我评价 主体性 高素质专业发展 困境与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尴尬的教师:当代教师社会角色的迷失 被引量:7
17
作者 蒋福超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6-28,共3页
教师在制度型构下的社会代表者角色,在社会期待下的道德模范角色以及在自我反思下的公共知识分子角色在实然和应然的矛盾中遇到了尴尬。在当代新境遇下,教师要有意识去思考自身社会角色并努力重新建构,担负起批判性公共知识分子、教育... 教师在制度型构下的社会代表者角色,在社会期待下的道德模范角色以及在自我反思下的公共知识分子角色在实然和应然的矛盾中遇到了尴尬。在当代新境遇下,教师要有意识去思考自身社会角色并努力重新建构,担负起批判性公共知识分子、教育经纪人和有素养公民的社会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社会角色 公共知识分子 教育经纪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业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富明 黄文锋 杨阿丽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1-72,共2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培养胜任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的专业性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开办受到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普遍欢迎 ,并取得了预期的培养效果。本研究以 737名教育硕士为调查对象 ,系统探讨了中小学教师攻读教育硕...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培养胜任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的专业性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开办受到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普遍欢迎 ,并取得了预期的培养效果。本研究以 737名教育硕士为调查对象 ,系统探讨了中小学教师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业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教育硕士 学业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公开与高等教育发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继明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61-165,共5页
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为:在运行中引入市场机制,由社会的边缘步入社会核心并成为"社会服务站",形成国际统一市场。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必须按消费者权益保护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国际贸易规则,实行信息公开。... 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为:在运行中引入市场机制,由社会的边缘步入社会核心并成为"社会服务站",形成国际统一市场。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必须按消费者权益保护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国际贸易规则,实行信息公开。在新的高等教育发展条件下,大学必须通过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高运行效益,促进学术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而信息公开正体现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规定性,故而必须通过信息公开法治化及建立信息公开责任与监督机制等措施,保障信息公开的施行,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公开 高等教育 现代大学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教师素养及其养成路径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丽娟 王谦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60-62,共3页
时代不断进步,乡村教育环境不断变化,乡村教师的素养也应该不断更新和完善。如今,大数据和“互联网+”以及核心素养教育理论在教育领域掀起了巨大波澜,乡村振兴战略使得乡村教师面临更复杂的工作任务。乡村教师素养包括教育教学素养、... 时代不断进步,乡村教育环境不断变化,乡村教师的素养也应该不断更新和完善。如今,大数据和“互联网+”以及核心素养教育理论在教育领域掀起了巨大波澜,乡村振兴战略使得乡村教师面临更复杂的工作任务。乡村教师素养包括教育教学素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研究意识等。乡村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身素养,提高工作岗位胜任力。考虑到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际,乡村教师素养养成路径有打牢教师职前基础、提升教师培训质量、丰富教育生活实践、继续优化本土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教师素养 教师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