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冯雪芹 王俊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65,共3页
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面临历史发展新机遇的今天,《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从宏观上为非公有制经济指明了发展方向,在微观上制定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政策,为非公有制经... 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面临历史发展新机遇的今天,《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从宏观上为非公有制经济指明了发展方向,在微观上制定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政策,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 新机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分配制度 构建和谐社会 被引量:3
2
作者 冯雪芹 贺建云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9-91,共3页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在财富分配领域不同阶层的利益分化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城市居民内部和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因此,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的分配政策,协调社会多元关系。
关键词 分配制度 和谐社会 收入分配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0
3
作者 于超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5-107,共3页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大学毕业生为了能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就业不诚信现象,并有愈演愈烈之趋势,这不仅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而且还严重影响大学生本人、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形象、声望和名誉,并影响到...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大学毕业生为了能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就业不诚信现象,并有愈演愈烈之趋势,这不仅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而且还严重影响大学生本人、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形象、声望和名誉,并影响到学校和用人单位供求双方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进一步合作。针对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问题,我们要分析其危害,挖掘其根源,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形势严峻 大学生就业 诚信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及借鉴 被引量:10
4
作者 于超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4-96,共3页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机构、形式、培养目标、实施途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通过对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充分了解美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关键词 中国和美国 思想政治教育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前农地制度改革 被引量:7
5
作者 赵振军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28,共4页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造成当前农村一系列问题的制度原因。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就要按照"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思想,坚决废除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借鉴"金股"制度,对农村土地实行国家与个...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造成当前农村一系列问题的制度原因。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就要按照"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思想,坚决废除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借鉴"金股"制度,对农村土地实行国家与个体农民共同所有的股份制改造,在保证国家终极所有权的基础上赋予农民真正的土地自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制度 集体所有制 共同所有制 基本所有权 终极所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社会主义因素 被引量:5
6
作者 姜素勤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16,共3页
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自发地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义因素,如合作经济、对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社会保障制度的广泛推行、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制度、三... 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自发地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义因素,如合作经济、对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社会保障制度的广泛推行、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制度、三大差别的逐渐消失、征收高额累进税、资本社会化等为这个观点提供了佐证。准确把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因素,对于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无产阶级革命道路以及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因素 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企业信息化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被引量:5
7
作者 冯雪芹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3-75,共3页
在全面走向信息时代的21世纪,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否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关键取决于企业信息化人才的数量、质量和发挥潜能的程度。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信息化人才应有的素质,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信息化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培养造就又多又... 在全面走向信息时代的21世纪,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否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关键取决于企业信息化人才的数量、质量和发挥潜能的程度。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信息化人才应有的素质,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信息化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培养造就又多又好的信息化人才,重点培养高素质的知识型企业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信息化人才 开发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产业: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被引量:4
8
作者 苏宝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63-67,共5页
美、日、韩等国家在经济危机后,靠文化产业带来的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实现了向文化产业大国迈进的目标。同样,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也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主要表现在:金融危机刺激文化消费拉动文化产业... 美、日、韩等国家在经济危机后,靠文化产业带来的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实现了向文化产业大国迈进的目标。同样,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也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主要表现在:金融危机刺激文化消费拉动文化产业发展、金融危机催动科技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金融危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凸显文化产业优势、金融危机下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态势发生新变化。我国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推行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文化产业法律体系;实施文化产业品牌战略,拓展国际文化产业市场;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产业自主创新;制定和完善人才政策,着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等措施,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文化产业 机遇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镇机构改革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汪旭 朱艳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11632-11632,11643,共2页
从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及农业产业的战略转型等方面论述了乡镇机构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归纳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镇机构改革原则,并分析了其改革要点。
关键词 新农村 乡镇政府 机构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苏宝芳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9-81,84,共4页
全球化对国家的主权与利益、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使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新挑战。必须结合时代特征,着力从以下方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即:在教育导向上,突出"三个激发";在教育内容上,强化&q... 全球化对国家的主权与利益、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使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新挑战。必须结合时代特征,着力从以下方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即:在教育导向上,突出"三个激发";在教育内容上,强化"三项教育";在教育方式上,把握"三个结合";在教育原则上,坚持"三个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爱国主义教育 挑战 着力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于超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6-108,共3页
诚信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必要条件,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加强诚信教育;加强诚信教育,可以促进和谐文化的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正因为和谐文化和诚信之间存在着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诚信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必要条件,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加强诚信教育;加强诚信教育,可以促进和谐文化的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正因为和谐文化和诚信之间存在着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所以,在建设和谐文化过程中必须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文化 大学生诚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现代农业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雪芹 马兆龙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4-106,共3页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发展观念引领农业,通过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新农村 新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意蕴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仕奎 贺建云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8-121,共4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它坚持了以人为本、进一步提升了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它坚持了以人为本、进一步提升了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是对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要求,有着深刻的伦理意蕴。具体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突显与提升了人的主体地位,丰富和发展了人的本质,重申了人的理性精神,整合了人的价值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伦理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本意识与新世纪中国企业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玉良 李鹏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23,共2页
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是新世纪中国企业面对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所做出的必然选择。它要求中国企业清醒认识经济发展的趋势,从思想观念上真正提升到企业发展的立足点在人;强化和完善各种激励机制的建设;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 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是新世纪中国企业面对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所做出的必然选择。它要求中国企业清醒认识经济发展的趋势,从思想观念上真正提升到企业发展的立足点在人;强化和完善各种激励机制的建设;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建立相应的人才选用机制;营造企业宽松和谐的气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腾飞插上精神的翅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中国企业 经营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民营经济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雪芹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60,共3页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民营经济参与国际竞争,是市场竞争的驱动,又是民营经济发展的要求。民营经济要根据自身实力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国际化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国际化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最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各...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民营经济参与国际竞争,是市场竞争的驱动,又是民营经济发展的要求。民营经济要根据自身实力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国际化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国际化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最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以实现民营经济国际化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国际市场 国际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基础教育产品供给均等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旭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6-107,共2页
当前我国城乡基础教育产品供给在经费投入、教学设施投入、师资配备等方面存在不均等性现象。这种不均等性长期存在使得城乡劳动力素质产生差异,最终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为此,应从构建新的农村基础教育产品供给模式,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 当前我国城乡基础教育产品供给在经费投入、教学设施投入、师资配备等方面存在不均等性现象。这种不均等性长期存在使得城乡劳动力素质产生差异,最终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为此,应从构建新的农村基础教育产品供给模式,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深化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素质等方面着手,实现城乡基础教育产品供给均等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基础教育产品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本教育理念下的大学和谐校园建设
17
作者 冯雪芹 马兆龙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和谐校园建设 人本教育理念 大学生 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和谐 高素质人才 科学发展 和谐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主多样、和而不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18
作者 刘友田 于超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3-35,共3页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的重要表现是社会各主要构成要素间的和而不同。一主多样、和而不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一主多样、和而不同的中国特色,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考社会主义的科学态度。中国...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的重要表现是社会各主要构成要素间的和而不同。一主多样、和而不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一主多样、和而不同的中国特色,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考社会主义的科学态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前苏联模式弊端的克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和中国的现实国情,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实践证明了的深深植根中国社会文化土壤的成功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和谐 一主多样 和而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新探
19
作者 姜素勤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9-101,共3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明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坚持以人为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以法治为保障,大力弘扬中、外...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明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坚持以人为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以法治为保障,大力弘扬中、外优秀文化,注重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将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教育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全过程,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弘扬 培育 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比较分析
20
作者 于超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22,共3页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中,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创性和基...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中,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创性和基础性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们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同一性又具有各自的特色和不同之处,它们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脉相承 与时俱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