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社会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刘晓青
-
机构
山东省泰山学院外语系 山东泰安
-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2期41-45,49,共6页
-
文摘
本文旨在讨论社会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和启示.社会语言学主要通过研究社会因素来研究语言.这种研究方式对外语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和通过文化和语篇进行教学等.本文首先简略讨论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然后讨论受其影响发展起来的交际教学法、文化教学法和语篇教学法.
-
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
外语教学
交际
文化
语篇
-
Keywords
sociolinguistic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ommunication
culture
text
-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以写促读——一项英语专业阅读课教学改革的试验
被引量:24
- 2
-
-
作者
李梅英
吕勤
-
机构
泰山学院外语系
-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2002年第6期41-44,共4页
-
文摘
本文报道一项英语阅读课的教改试验.受试者是泰山学院外语系98-2002五届一、二年级近700名学生.我们以要求学生定期写"读书报告"为手段,检查、督促课外阅读的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
关键词
英语专业
阅读课
教学改革
读书报告
高校
教学方法
-
Keywords
English Reading Course
book report
-
分类号
H319.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英汉照应的语篇衔接功能对比
被引量:7
- 3
-
-
作者
王淑华
于秀华
-
机构
泰山学院外语系
-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6期58-61,69,共5页
-
文摘
照应作为一种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可以使语篇在修辞上言简意赅,在结构上严密紧凑,使之成为前后衔接的整体.英汉语篇中照应的类型没有明显差别,大致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但由于英语重形合,在表示照应关系时,使用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频率高于汉语;而汉语重意合,因而零式特指和原词复现的现象要远远多于英语.另外,英语的某些表示照应关系的词语具有形态的变化,而汉语则没有.
-
关键词
衔接功能
英汉照应
照应关系
语篇衔接
修辞
-
Keywords
reference
cohesive function
contrastive analysis
-
分类号
H31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绿山墙的安妮》——一部具有永恒感染力的作品
被引量:8
- 4
-
-
作者
张震宇
-
机构
泰山学院外语系 山东泰安
-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4期102-105,共4页
-
文摘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丽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自出版至今,小说一直深受不同年代、不同国别、不同阶层和年龄的读者的喜爱,已成为举世公认的文学经典作品之一。本文拟对书中主要人物、创作背景、作品主题以及作品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
-
关键词
文学经典
想象力
《绿山墙的安妮》
感染力
加拿大
女作家
露西·莫德·蒙哥马丽
长篇小说
创作背景
主要人物
现实意义
-
Keywords
Lucy M. Montgomery
Anne
literary classics
imagination
-
分类号
I711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英语专业新生听力元认知知识调查分析
被引量:16
- 5
-
-
作者
吕明才
-
机构
泰山学院外语系 山东泰安
-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2007年第2期50-53,共4页
-
文摘
元认知知识在外语听力教学和学习中的作用常常受到忽视。笔者以元认知知识的三个组成部分(本体、任务、策略知识)为理论框架,调查分析了英语专业新生的听力元认知知识,以期为提高听力学习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
关键词
元认知知识
听力
英语专业新生
-
Keywords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listening
first-term English majors
-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英汉成语中概念隐喻的思维结构对比
被引量:10
- 6
-
-
作者
苏冰
-
机构
泰山学院外语系 山东泰安
-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2期47-49,共3页
-
文摘
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不但构建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还进而构建了人类的语言.成语作为语言表达方式,是概念隐喻的特例.成语可以用概念隐喻来分析,是隐喻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成语的语义规律符合概念隐喻理论的系统性原则.
-
关键词
成语
隐喻
思维结构
-
Keywords
set phrase
metaphor
thinking structure
-
分类号
H03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句序的时空认知特点
被引量:8
- 7
-
-
作者
路云
-
机构
泰山学院外语系 山东泰安
-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3期44-49,共6页
-
文摘
语言是思维与认知的结果,是心理的表征.语言的构成成分之间不是无序的、杂乱的,而是有着内在的规律性.人的思维与认知影响甚至决定着语序的选择与使用;反过来说,语序映照人的思维与认知顺序.就句序与思维和认知的关系而言,句子的构成成分之间的线性排列次序映照人类思维与认知的轨迹.本文从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两个角度探讨句序的认知特点.就时间顺序而言,汉语比英语在更大程度上遵循时序象似性原则;就空间顺序而言,英汉语言基本上都呈现出下“上”、“大小”、“近远”和“相对”等空间顺序。
-
关键词
句序
认知
象似性
-
Keywords
sentential order
cognition
iconicity
-
分类号
H0-06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红楼梦》中文化性比喻的翻译
被引量:2
- 8
-
-
作者
刘丽娟
-
机构
泰山学院外语系 山东泰安
-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3期94-97,共4页
-
文摘
本文从文化信息传递的角度出发,以<红数梦>的两种译本(杨宪益夫妇的的英译本、霍克斯和敏福德的英译本)为蓝本,探讨了<红楼梦>中文化性比喻的翻译.对原著中文化性比喻的翻译,两种译本的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使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杨译主要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尽量保留中国文化特色,最大限度地传递文化信息;而霍译主要采用归化翻译策略,不注重保留中国文化特色,致使书中大量的中国文化信息遗失.从文化信息传递的角度看,译者应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传达源语文化信息,从而达到传播源语文化的目的.
-
关键词
文化性比喻
文化信息
异化
归化
传递
-
Keywords
metaphor with cultural image
cultural message
foreignization
domestication
transfer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