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晓青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2期41-45,49,共6页
本文旨在讨论社会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和启示.社会语言学主要通过研究社会因素来研究语言.这种研究方式对外语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和通过文化和语篇进行教学等.本文首先简略讨论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 本文旨在讨论社会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和启示.社会语言学主要通过研究社会因素来研究语言.这种研究方式对外语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和通过文化和语篇进行教学等.本文首先简略讨论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然后讨论受其影响发展起来的交际教学法、文化教学法和语篇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 外语教学 交际 文化 语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写促读——一项英语专业阅读课教学改革的试验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梅英 吕勤 《山东外语教学》 2002年第6期41-44,共4页
本文报道一项英语阅读课的教改试验.受试者是泰山学院外语系98-2002五届一、二年级近700名学生.我们以要求学生定期写"读书报告"为手段,检查、督促课外阅读的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关键词 英语专业 阅读课 教学改革 读书报告 高校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照应的语篇衔接功能对比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淑华 于秀华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6期58-61,69,共5页
照应作为一种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可以使语篇在修辞上言简意赅,在结构上严密紧凑,使之成为前后衔接的整体.英汉语篇中照应的类型没有明显差别,大致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但由于英语重形合,在表示照应关系时,使用人称代词和... 照应作为一种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可以使语篇在修辞上言简意赅,在结构上严密紧凑,使之成为前后衔接的整体.英汉语篇中照应的类型没有明显差别,大致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但由于英语重形合,在表示照应关系时,使用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频率高于汉语;而汉语重意合,因而零式特指和原词复现的现象要远远多于英语.另外,英语的某些表示照应关系的词语具有形态的变化,而汉语则没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衔接功能 英汉照应 照应关系 语篇衔接 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山墙的安妮》——一部具有永恒感染力的作品 被引量:8
4
作者 张震宇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4期102-105,共4页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丽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自出版至今,小说一直深受不同年代、不同国别、不同阶层和年龄的读者的喜爱,已成为举世公认的文学经典作品之一。本文拟对书中主要人物、创作背景...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丽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自出版至今,小说一直深受不同年代、不同国别、不同阶层和年龄的读者的喜爱,已成为举世公认的文学经典作品之一。本文拟对书中主要人物、创作背景、作品主题以及作品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经典 想象力 《绿山墙的安妮》 感染力 加拿大 女作家 露西·莫德·蒙哥马丽 长篇小说 创作背景 主要人物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专业新生听力元认知知识调查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吕明才 《山东外语教学》 2007年第2期50-53,共4页
元认知知识在外语听力教学和学习中的作用常常受到忽视。笔者以元认知知识的三个组成部分(本体、任务、策略知识)为理论框架,调查分析了英语专业新生的听力元认知知识,以期为提高听力学习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元认知知识 听力 英语专业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成语中概念隐喻的思维结构对比 被引量:10
6
作者 苏冰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2期47-49,共3页
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不但构建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还进而构建了人类的语言.成语作为语言表达方式,是概念隐喻的特例.成语可以用概念隐喻来分析,是隐喻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成语的语义规律符合概念隐喻理论的系统性原则.
关键词 成语 隐喻 思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句序的时空认知特点 被引量:8
7
作者 路云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3期44-49,共6页
语言是思维与认知的结果,是心理的表征.语言的构成成分之间不是无序的、杂乱的,而是有着内在的规律性.人的思维与认知影响甚至决定着语序的选择与使用;反过来说,语序映照人的思维与认知顺序.就句序与思维和认知的关系而言,句子的构成成... 语言是思维与认知的结果,是心理的表征.语言的构成成分之间不是无序的、杂乱的,而是有着内在的规律性.人的思维与认知影响甚至决定着语序的选择与使用;反过来说,语序映照人的思维与认知顺序.就句序与思维和认知的关系而言,句子的构成成分之间的线性排列次序映照人类思维与认知的轨迹.本文从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两个角度探讨句序的认知特点.就时间顺序而言,汉语比英语在更大程度上遵循时序象似性原则;就空间顺序而言,英汉语言基本上都呈现出下“上”、“大小”、“近远”和“相对”等空间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序 认知 象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中文化性比喻的翻译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丽娟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3期94-97,共4页
本文从文化信息传递的角度出发,以<红数梦>的两种译本(杨宪益夫妇的的英译本、霍克斯和敏福德的英译本)为蓝本,探讨了<红楼梦>中文化性比喻的翻译.对原著中文化性比喻的翻译,两种译本的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使用了不... 本文从文化信息传递的角度出发,以<红数梦>的两种译本(杨宪益夫妇的的英译本、霍克斯和敏福德的英译本)为蓝本,探讨了<红楼梦>中文化性比喻的翻译.对原著中文化性比喻的翻译,两种译本的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使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杨译主要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尽量保留中国文化特色,最大限度地传递文化信息;而霍译主要采用归化翻译策略,不注重保留中国文化特色,致使书中大量的中国文化信息遗失.从文化信息传递的角度看,译者应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传达源语文化信息,从而达到传播源语文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性比喻 文化信息 异化 归化 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