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信息管理在核医学科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雁 杜桂珍 袁士强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9年第3期255-257,共3页
目的构建笔者所在医院核医学影像图像获取与传输系统(PACS),实现影像科室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方法从科室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笔者医院放射科、CT、MRI等产生的图像的采集、显示、储存、传送和管理的成功经验.阐述了Medex系统在核医... 目的构建笔者所在医院核医学影像图像获取与传输系统(PACS),实现影像科室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方法从科室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笔者医院放射科、CT、MRI等产生的图像的采集、显示、储存、传送和管理的成功经验.阐述了Medex系统在核医学科的建立及应用。结果PACS的实施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推动了医生工作模式的变革:方便了工作、科研和学习;提高了教学质量。规范化、计算机化的诊断报告质量优于人工书写报告。结论Medex系统的建立及应用促进核医学科工作的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核医学科 图像获取与传输系统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应用不同黏度骨水泥效果比较 被引量:36
2
作者 郭永贤 宋世江 +1 位作者 王娟 林雪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2期51-53,共3页
目的比较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应用不同黏度骨水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OVCF患者70例,随机分为高黏度组和低黏度组各35例,分别采用高黏度和低黏度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行PVP。比较两组单个... 目的比较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应用不同黏度骨水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OVCF患者70例,随机分为高黏度组和低黏度组各35例,分别采用高黏度和低黏度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行PVP。比较两组单个椎体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前及术后1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1周骨水泥分布情况、骨水泥渗漏情况及椎体再骨折发生率。结果两组单个椎体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周VAS及ODI均降低(P均<0.01),两组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黏度组骨水泥分布不均发生率、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均低于低黏度组(P均<0.05);两组术后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中应用高黏度或低黏度骨水泥治疗OVCF的效果均较好,但高黏度骨水泥的分布情况更好、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 高黏度骨水泥 低黏度骨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可舒联合尼可地尔对X综合征患者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冯泽瑞 王芬 +5 位作者 常方圆 马林 许迎春 陈保增 王云鹏 叶岩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81-383,共3页
目的观察心可舒联合尼可地尔对X综合征患者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临床诊断为X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可舒和尼可地尔联合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2组患... 目的观察心可舒联合尼可地尔对X综合征患者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临床诊断为X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可舒和尼可地尔联合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2组患者胸痛症状改善程度、中医症状积分及内皮功能指标肱动脉内皮依据性血管合性功能(FMD)、NO和内皮素1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胸痛症状改善有效(66.67%vs 56.67%)和总有效率(84.44%vs 63.33%)及中医症状积分、肱动脉FMD[(8.6±2.2)%vs(6.0±2.4)%]、NO[(35.1±3.7)μmol/Lvs(25.1±4.0)μmol/L]、内皮素1[(30.4±12.9)ng/Lvs(58.8±8.8)ng/L]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可舒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能改善心脏X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内皮 血管 微血管性心绞痛 胸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后前联合手术入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子祯 张静 +2 位作者 郭永贤 田文明 王勇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7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后前联合手术入路Ⅰ期或分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1年6月至2008年10月应用Ⅰ期或分期后前联合入路治疗脊髓夹持型颈椎病及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颈椎病45例,男35例,女10例;年龄45~72岁,平均53岁。均先后路再前路,... 目的:探讨后前联合手术入路Ⅰ期或分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1年6月至2008年10月应用Ⅰ期或分期后前联合入路治疗脊髓夹持型颈椎病及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颈椎病45例,男35例,女10例;年龄45~72岁,平均53岁。均先后路再前路,Ⅰ期联合5例,分期联合40例。均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前路减压植骨后均行钛板固定。术后3个月、1年采用JOA评分对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44例获随访,时间13~62个月,平均30个月;1例术后21d死于肺部感染。C5神经麻痹3例,发音嘶哑1例,轴性症状14例,髂骨供区并发症2例。钛板螺钉均无断裂、退出,无骨块、钛网移位及沉陷,无"再关门"及颈椎畸形发生。44例前路植骨及后方门轴均获骨性愈合。按JOA评分标准:术前平均(9.36±2.24)分,术后3个月平均(12.34±2.64)分,术后1年平均(12.77±2.61)分;术后3个月、1年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4例中,优16例,良19例,好转6例,无效3例。结论:后前联合手术是治疗脊髓夹持型颈椎病及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颈椎病的安全有效方法,应依据患者及手术条件选择一期或分期联合,前路钛板固定可有效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高度及预防植骨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管狭窄 外科手术 内固定器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郭永贤 宋世江 +1 位作者 乔培柳 林雪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4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2月于泰山医学院附属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治... 目的探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2月于泰山医学院附属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治疗组在PVP术后给予仙灵骨葆胶囊+钙片,连续使用6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PVP术后单纯口服钙片。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时评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OI)评分、骨密度(BMD)、不良反应情况等指标。结果两组中术后VSA评分、ODI评分、BMD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术后第1、3、6个月,VSA评分、ODI评分及BMD值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结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取得了良好效果,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骨质疏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度骨水泥 经皮椎体成形术 仙灵骨葆胶囊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布利特在房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冯泽瑞 王志敏 +6 位作者 陈保增 王芬 董爱芝 左兆凯 孙泽刚 张云 马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3-595,共3页
目的观察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和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AF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一科住院的持续时间≤3个月的AF、AFL患者32例,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17... 目的观察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和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AF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一科住院的持续时间≤3个月的AF、AFL患者32例,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17例)与胺碘酮组(15例)。伊布利特组首次剂量1mg伊布利特稀释于5%葡萄糖注射液10ml静脉推注,如无效10min后再给予1mg;胺碘酮组首次剂量150mg胺碘酮稀释于5%葡萄糖注射液10ml静脉推注,如无效10min后再给予150mg。结果伊布利特组的AF和AFL转复及总转复率分别为64.3%、66.7%和64.7%,胺碘酮组的AF和AFL转复及总转复率分别为41.7%、33.3%和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伊布利特组平均转复时间为(29.28±12.57)min,胺碘酮组平均转复时间为(70.59±16.83)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2组血压、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17.6%vs 26.7%,P>0.05)。结论伊布利特转复AF、AFL具有起效快,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的特点,其疗效优于胺碘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胺碘酮 抗心律失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S系统的构建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3
7
作者 曹桂景 李桂华 曹允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3期313-315,共3页
目的:通过构建PACS(picture ar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系统,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上海汇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VISUN3.1软件,使影像信息数据服务器与各影像设备、诊断报告工作站、登记工作站、科室管理工作... 目的:通过构建PACS(picture ar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系统,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上海汇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VISUN3.1软件,使影像信息数据服务器与各影像设备、诊断报告工作站、登记工作站、科室管理工作站、激光相机和医院影像站点,通过交换机连接成网络。结果:PACS系统实现了影像诊断设备的网络化、影像信息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的规范化,实现了影像信息的共享,使医学影像的采集、存储、传输、及图像处理变为现实。结论:PACS系统为医学影像的存储、传输、处理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影像科的工作效率,方便了工作、教学、科研和会诊,为建设数字化医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实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骨显像检查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9
8
作者 杜桂珍 刘雁 +2 位作者 石临红 刘秀娟 荆慧娟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58-859,共2页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骨显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设置专岗接获危急值管理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9
9
作者 庄广云 杨秀敏 +1 位作者 刘雪双 吕守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8期1014-1016,共3页
目的 :探讨专岗接获门诊危急值的管理方法。方法 :在门诊设置专岗接获危急值管理前,门诊危急值的接获由各诊室的出诊医师负责;改进后,设接获门诊危急值的岗位,选择合适的护理人员从事这项工作,制定危急值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对门诊危... 目的 :探讨专岗接获门诊危急值的管理方法。方法 :在门诊设置专岗接获危急值管理前,门诊危急值的接获由各诊室的出诊医师负责;改进后,设接获门诊危急值的岗位,选择合适的护理人员从事这项工作,制定危急值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对门诊危急值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逐步实施,达到持续改进的效果。结果 :门诊危急值设专岗专人管理,实行双重报告制前后门诊危急值漏登记、登记缺项、登记错误率分别由20.1%、52.5%、39.0%降至0.4%、2.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前后联系不到患者、联系不到医师、处理不及时的概率分别由14.7%、4.6%、6.2%降至4.1%、0.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设专岗专人管理门诊危急值,规范了门诊危急值的报告处置流程,增强了医、护、技各类人员对危急值的重视程度,确保了患者就医安全,降低了医疗风险,提升了医院的服务水平及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急值 门诊部 医院 专岗管理 双重报告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内径及血清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熊攀 周莉 +1 位作者 常以芳 董爱芝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同期收治的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予钙离子拮抗剂和(或)利尿剂降压,并于房颤复律后24h内开始口服胺碘酮,第1、2周分别为600、...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同期收治的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予钙离子拮抗剂和(或)利尿剂降压,并于房颤复律后24h内开始口服胺碘酮,第1、2周分别为600、400mg/d,其后改为200mg/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20mg/次,每日3次。两组均服药1a。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及左房内径、血清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房内径显著小于对照组、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疗效确切,可能机制为抑制炎症反应及左房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高血压病 阵发性房颤 左房内径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索洛尔、赖诺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血浆脑钠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侯子龙 左兆凯 +1 位作者 刘芳 熊丽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赖诺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择124例EH患者,根据有无LVH分为LVH组76例、无LVH组48例,LVH组口服比索洛尔、赖诺普利12个月;检测两组血浆BNP及LVH组治疗前后A/E比值...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赖诺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择124例EH患者,根据有无LVH分为LVH组76例、无LVH组48例,LVH组口服比索洛尔、赖诺普利12个月;检测两组血浆BNP及LVH组治疗前后A/E比值、左室质量指数(LVMI)变化。结果 LVH组血浆BNP明显高于无LVH组(P<0.05);LVH组治疗12个月后,A/E比值、LVMI和血浆BNP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且其血浆BNP水平与LVMI呈正相关(r=0.60,P<0.01)。结论比索洛尔、赖诺普利可逆转EH患者的LVH,降低其血浆BN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原发性 左室肥厚 脑钠肽 比索洛尔 赖诺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嫌色细胞癌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吉臣 杨蕾 庞善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8期1518-1521,共4页
目的探讨肾脏嫌色细胞癌(chromophobe cell renal carcinoma,CRCC)的CT、MRI影像特点,提高其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嫌色细胞癌患者的CT、MRI表现。结果 9例肾脏嫌色细胞癌右侧5例,左侧4例。CT... 目的探讨肾脏嫌色细胞癌(chromophobe cell renal carcinoma,CRCC)的CT、MRI影像特点,提高其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嫌色细胞癌患者的CT、MRI表现。结果 9例肾脏嫌色细胞癌右侧5例,左侧4例。CT平扫及增强扫描9例,均为单发,类圆形肿瘤或肿块;平扫6例密度均匀,呈等或略高密度,2例有低密度囊变坏死,1例有囊变坏死钙化,2例可见假包膜;增强扫描1例皮质期明显强化,1例不均匀轻度强化,余7例呈轻至中等均匀强化,2例可见中心瘢痕明显强化;MRI平扫加增强扫描3例,平扫均为等、低信号(与肾皮质),可见完整或不完整假包膜,2例可见囊变坏死,与肾实质交界面为圆钝状;DWI上1例为晕环状略高信号,2例为均匀等、略高信号;1例明显强化,2例呈轻至中度强化,3例见中心瘢痕,2例T2WI为高信号,1例为低信号,呈点状、轮辐状持续明显强化。结论 CRCC为少血供实性肿瘤,MRI容易检出肿瘤囊变坏死、假包膜及中心星状或轮辐状瘢痕,能够对CRCC的诊断提供更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嫌色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腺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被引量:6
13
作者 燕军 李吉臣 +1 位作者 黄冬青 邓昆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44-747,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 16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全部为男性吸烟者,16例患者共发现18个肿瘤(其中单侧单发14例,...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 16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全部为男性吸烟者,16例患者共发现18个肿瘤(其中单侧单发14例,单侧多发1例2个病灶,双侧多发1例2个病灶)。肿瘤居腮腺后下象限13例15个病灶,非后下象限3例3个病灶。肿瘤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囊实性或实性,边缘光整;增强后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CT值>100Hu,平均增加约64Hu,静脉期密度减低。14个肿瘤边缘可见贴边血管影。结论腮腺腺淋巴瘤有一定的影像特点,测量肿瘤动脉期强化后的CT值>100Hu和肿瘤边缘贴边血管影显示对于诊断腮腺腺淋巴瘤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石能谱CT评价冠脉支架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冯泽瑞 谢华磊 +6 位作者 王芬 王志敏 马林 常方圆 许迎春 陈保增 李琳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 评价应用宝石能谱CT检测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入院,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半年至1年并分别经宝石能谱CT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支架情况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61.69±... 目的 评价应用宝石能谱CT检测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入院,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半年至1年并分别经宝石能谱CT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支架情况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61.69±6.45)岁,共评价支架116枚.所有受试者植入支架内径不小于3.0 mm,无严重钙化病变.宝石能谱CT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宝石能谱CT检测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可行性及特点.结果 对称性检验:P=0.7793认为检验结果在主对角线上是对称的,即宝石能谱CT和冠脉造影诊断结果具有线性趋势.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5095,95%可信区间为0.3107~0.7083,认为宝石能谱CT和冠脉造影诊断再狭窄程度有一致性.两方法的相关性:CMH统计量x2=24.5189,P<0.01,两法诊断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支架内径不小于3.0 mm.无严重钙化病变的支架,应用宝石能谱CT冠脉血管成像可判定支架内再狭窄,与冠状动脉造影有较好的一致性.支架两端的再狭窄多于支架内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支架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的CR、B超联合针吸细胞学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高西杰 张巨才 安向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3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钼靶CR摄影、高频超声及针吸细胞学在乳腺肿块术前检查的联合应用,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6例早期乳腺癌(病灶直径≤2.0cm)与术前钼靶CR摄影、高频超声及针吸细胞学联合检查进行对比,分别得出... 目的:探讨钼靶CR摄影、高频超声及针吸细胞学在乳腺肿块术前检查的联合应用,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6例早期乳腺癌(病灶直径≤2.0cm)与术前钼靶CR摄影、高频超声及针吸细胞学联合检查进行对比,分别得出诊断符合率。结果:钼靶CR摄影、高频超声、针吸细胞学及三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83%、91%、98%。结论:对乳腺肿块患者进行术前联合检查是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钼靶CR摄影 高频超声 针吸细胞学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急救与护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代怀静 朱传贤 +2 位作者 李杰云 霍桂玲 潘伟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320-1322,共3页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急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腹茧症致小肠梗阻的CT表现及其误诊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蕾 张西岭 +2 位作者 相爱华 李吉臣 黑颖睿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8期1501-1503,共3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茧症致小肠梗阻的CT表现,探讨其诊断及误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腹茧症致小肠梗阻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腹茧症致小肠梗阻CT表现为:1)平扫见局部小肠肠管扩张积气;2)增强扫描可见扩张的...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茧症致小肠梗阻的CT表现,探讨其诊断及误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腹茧症致小肠梗阻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腹茧症致小肠梗阻CT表现为:1)平扫见局部小肠肠管扩张积气;2)增强扫描可见扩张的肠管周围纤维包膜增厚,肠管扭曲呈香蕉状,边缘光滑;其肠系膜牵拉、扭转,系膜血管分布异常;3)MPR见正常肠管包绕团状聚集的扩张肠管,并且二者之间脂肪间隙清晰;4)右侧阴囊空虚,右侧髂窝处见隐睾。结论原发性腹茧症致小肠梗阻有其基本影像特征,充分认识该病的CT特点及临床表现,可避免CT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茧症 肠梗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联合单纯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吉臣 庞善军 +2 位作者 赵静 燕军 解耀锃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10期1035-1037,共3页
目的:探讨前联合单纯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前联合单纯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CT、MPd表现和临床资料。CT检查9例,MPd检查ll例,同时行两项检查2例。结果:本组22例,单侧发病10例,双侧发病12例,病灶... 目的:探讨前联合单纯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前联合单纯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CT、MPd表现和临床资料。CT检查9例,MPd检查ll例,同时行两项检查2例。结果:本组22例,单侧发病10例,双侧发病12例,病灶均呈脑脊液密度或信号影,呈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最大径约0.2-1.2cm不等。病灶长轴沿前联合纤维走行方向分布。结论:前联合单纯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程度与病人的年龄没有直接的关系,多层螺旋CT及MPd均能很好地显示病灶,对本病的诊断MPd优越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间隙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疗联合^(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癌4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琳莉 许妍 +4 位作者 吴杰 张学勇 李世雪 王艳军 郝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118-118,共1页
关键词 ^153SM-EDTMP 骨转移癌 临床分析 治疗 热疗 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 肿瘤骨转移患者 顽固性骨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郑德先 李传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6期773-775,共3页
出口梗阻性便秘(OOC)是一种女性患者的常见病,尤其多见于经产妇,早期而准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对于该疾病有多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包括钡灌肠、结肠传输功能试验、直肠排粪造影、气钡双对比灌肠联合直肠排粪造影、仿真直肠排粪造影等。... 出口梗阻性便秘(OOC)是一种女性患者的常见病,尤其多见于经产妇,早期而准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对于该疾病有多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包括钡灌肠、结肠传输功能试验、直肠排粪造影、气钡双对比灌肠联合直肠排粪造影、仿真直肠排粪造影等。本文综述了各种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及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梗阻性便秘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