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SP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眼保护作用的临床动态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艺 彭国庆 +5 位作者 陈迪 韩超 苗春润 苏超 卢保金 冯善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428-434,共7页
目的:应用不同剂量黄精多糖(polygona-polysaccharose,PSP)灌胃由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在不同时间点对大鼠行前节检查、F-VEP、ERG、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观察眼部病变过程,眼内眦静脉采血葡萄糖... 目的:应用不同剂量黄精多糖(polygona-polysaccharose,PSP)灌胃由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在不同时间点对大鼠行前节检查、F-VEP、ERG、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观察眼部病变过程,眼内眦静脉采血葡萄糖氧化酶法(强生血糖仪)测空腹血糖值。探讨PSP对DM大鼠眼部病变的保护作用机制与治疗效果,为黄精多糖治疗糖尿病眼部病变提供实验依据及理论基础。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被分为两组:糖尿病模型组80只(由STZ诱导造模)和空白对照组20只。再将糖尿病模型组随机分为4组,其中DM组(糖尿病对照组)20只,正常饲养,每日灌胃2m L生理盐水。PSP灌胃组三组,每组各20只,包括L组(低剂量PSP灌胃组,200mg/kg)、M组(中剂量PSP灌胃组,400mg/kg)、H组(高剂量PSP灌胃组,800mg/kg),每次灌胃剂量2m L;BC组(空白对照组)20只,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造模成功后5组在相同条件下饲养,每天灌胃,并在第2、4、6、8、10、12wk行前节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4、8、12wk行F-VEP、ERG检查。眼内眦静脉采血葡萄糖氧化酶法(强生血糖仪)测空腹血糖值。结果:DM、L、M、H组与BC组相比:空腹血糖水平明显增高(P<0.05)。L、M、H组与DM组相比:空腹血糖水平增高(P<0.05)。L、M、H三组之间呈时间与剂量依赖关系。眼前节检查可观察到有6只DM组、3只L组、1只M组大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白内障症状,并随着时间推移愈发加重,而BC组眼前节照相并未发现异常。DM组大鼠在F-VEP检查表现为P100峰潜时延长,PSP灌胃组与DM组相比P100峰潜时延长时间缩短,BC组无明显改变。在ERG中表现为DM组大鼠Max-R a和b波振幅下降51.2%和59.8%,Cone-R a和b波振幅下降31.4%和41.2%,Ops-OS值、30Hz Flicker N1-P1振幅下降,与BC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SP灌胃组情况好于DM组。在FFA检查中可发现DM组眼底与BC组相比出现背景荧光增强、大血管扭曲和毛细血管扩张、视网膜血管荧光素渗漏、视网膜内出血等典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表现,PSP灌胃组情况好于DM组。结论:PSP既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又能延缓糖尿病大鼠眼部并发症的进程,减缓白内障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可以对眼部病变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有可能为通过抑制糖基化终产物,改善糖脂质代谢,提高糖耐量,而对糖尿病晶状体代谢和视网膜微小血管病变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大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独玻璃体腔曲安奈德注射与合并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磊 马伟健 +1 位作者 陈迪 李艳春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6期495-497,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曲安奈德注射(IVTA)与IVTA后合并黄斑格栅样光凝作为对照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86只眼)有DME的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激光治疗组(n=48)在IVTA后3周行黄斑部格栅样光凝,对照组(n=38)仅行IVTA...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曲安奈德注射(IVTA)与IVTA后合并黄斑格栅样光凝作为对照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86只眼)有DME的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激光治疗组(n=48)在IVTA后3周行黄斑部格栅样光凝,对照组(n=38)仅行IVTA。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眼底、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视网膜中央厚度检查,用Spss10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后3周、3个月和6个月的视力及中央部黄斑区厚度。结果IVTA组在治疗初、3周、3个月、6个月平均黄斑中央厚度为510μm、227μm、302μm和437μm;而激光组则是538μm、250μm、295μm和301μm。两组在3周和3个月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其后IVTA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增加,黄斑水肿复发。两组视力在治疗开始和3周后没有明显差别,而在3个月和6个月时的视力激光治疗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P=0.02和P<0.001)。结论IVTA后黄斑格栅样光凝有效的改善了DME引起的视力损害,同时还减少了DME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曲安奈德注射 糖尿病黄斑水肿 黄斑区格栅样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近视眼性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胡磊 汪芳润 +1 位作者 李军 吉红云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2期85-88,I000,共5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实验性近视眼的特点与性质。方法鸡306只,出生次日分组选用睑缝合、玻璃体腔注射、人工角膜散光等处理.按常规及A超等方法进行眼屈光及球径等多项眼球发育参数的测定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鸡眼睑缝合因视觉完全被剥夺... 目的进一步了解实验性近视眼的特点与性质。方法鸡306只,出生次日分组选用睑缝合、玻璃体腔注射、人工角膜散光等处理.按常规及A超等方法进行眼屈光及球径等多项眼球发育参数的测定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鸡眼睑缝合因视觉完全被剥夺,可迅速诱发明显的近视屈先(-4.2±-3.4D,最高达-14D),,眼球明显增大(眼轴延长)及广泛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实验性角膜散光可致-1.3±-0。9D的近视,眼轴及组织病理改变不明显。睑缝合加用玻璃体腔注射阿托品可降低部分近视屈光度,但不能阻止包括引发近视眼等的病理改变的发生或发展。结论鸡眼睑缝合所致之近视眼类似病理性近视眼,其实质属继发性。角膜散光所致者,近同单纯性近视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动物实验 性质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术前适应训练 被引量:18
4
作者 荆风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适应训练在老年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2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巾覆盖头面部及体位的适应训练。比较两组入院时及术中焦虑、... 目的探讨术前适应训练在老年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2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巾覆盖头面部及体位的适应训练。比较两组入院时及术中焦虑、收缩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患者手术配合能力、满意度。结果术中观察组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配合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收缩压和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术前适应训练可降低老年白内障患者焦虑情绪等不适,提高患者手术配合能力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白内障 治疗巾 体位 适应训练 焦虑 手术配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映光检查法理论与临床 被引量:4
5
作者 袁久民 袁久华 王正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522-527,共6页
正确理解角膜映光检查法光学原理,对于正确理解与正确使用角膜映光检查法及以角膜映光检查法为基础的他觉斜角检查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从几何光学与心理物理学角度论述角膜映光检查法光学原理,总结与角膜映光检查法有关的斜角检查方... 正确理解角膜映光检查法光学原理,对于正确理解与正确使用角膜映光检查法及以角膜映光检查法为基础的他觉斜角检查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从几何光学与心理物理学角度论述角膜映光检查法光学原理,总结与角膜映光检查法有关的斜角检查方法,介绍3种特大斜角临床检测方法。论证巩膜映光点来源,求得巩膜映光点每毫米位移约对应4.8°斜角,理论Hirschbergratio约为7.349°/mm;近来美欧等发达国家采用照相或摄像检查方法所得照相或摄像Hirschbergconversionratio约为12~13°/mm(21~22PD/mm)的原因,是因为其所依据的检测参照点—“瞳孔入口中心”在角膜表面的投影位置是随“角膜映光检测点”的移动而移动的,及将其三维空间距离二维平面化测量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映光检查法 光学原理 斜角检查 赫斯伯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扩展相位相关的眼底图像拼接 被引量:1
6
作者 崔栋 刘敏敏 +3 位作者 张光玉 焦青 陈迪 郭永新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63-165,共3页
该文采用了一种基于边缘扩展相位相关的图像拼接算法。首先使用改进的小波边缘检测算法对眼底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再对检测出的边缘进行扩展相位相关计算得出图像间的平移、旋转和尺度变化,利用这些参数拼接图像,最后用渐进渐出的算法来... 该文采用了一种基于边缘扩展相位相关的图像拼接算法。首先使用改进的小波边缘检测算法对眼底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再对检测出的边缘进行扩展相位相关计算得出图像间的平移、旋转和尺度变化,利用这些参数拼接图像,最后用渐进渐出的算法来实现拼接图像的融合。实验证明这种算法能够简化计算,并且有效的实现眼底图像的拼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图像 图像拼接 扩展相位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2例圆锥角膜临床调查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艺 宋丽君 +2 位作者 赵栋栋 董灵芝 于继超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圆锥角膜的病因和临床特点,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中国圆锥角膜爱心自助协会成立后的圆锥角膜患者成员进行问卷调查,采集相关病历资料和个人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接收反馈信息者92例,男性72例,女性20例。了解患者的发... 目的探讨圆锥角膜的病因和临床特点,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中国圆锥角膜爱心自助协会成立后的圆锥角膜患者成员进行问卷调查,采集相关病历资料和个人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接收反馈信息者92例,男性72例,女性20例。了解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地域、眼别、可能性病因、病程进展程度、目前所处疾病阶段、角膜地形图特点、家族遗传史、发病阶段、已采取治疗手段等状况。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基本遵循近视→散光→屈光不能矫正→急性圆锥的发病模式。全部患者可以回复具体患病时间(年龄),患病确诊的平均年龄为18.6岁,其中10~15岁者占10.87%(10/92例)。15例明确提供从视力明显下降无法应用框架眼镜矫正的时间为3~6个月。47例单眼圆锥,2.1%(2/92例)形成角膜穿孔。3例LASIK术后继发性圆锥角膜。地形图检查提示角膜锥体分布于各个区域,均有典型图形。患者双眼发病早晚和程度均不同。过敏性疾病患者7例,1例伴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哮喘,1例伴鼻炎、慢性咽喉炎;2例患者高血压病史,其中1例与圆锥角膜病同时间发病并确诊;1例慢性肝炎;1例患者全身多发性脂肪瘤;1例痛风患者;1例曾患翼状胬肉。未发现有圆锥角膜家族史的患者。结论佩戴RGP依然是圆锥角膜有效治疗手段,圆锥角膜发病与不良揉眼习惯或过敏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异常瞬目与干眼症相关因素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徐雷 王艺 章淼英 《临床眼科杂志》 2015年第4期358-359,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异常瞬目与干眼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异常瞬目患儿,检查患儿的视力、病史、角膜染色、泪膜破裂时间,并给予患儿对症治疗。结果 30例患儿主诉灼热、眼干,5例患儿主诉眼痒,2例患儿... 目的探讨儿童异常瞬目与干眼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异常瞬目患儿,检查患儿的视力、病史、角膜染色、泪膜破裂时间,并给予患儿对症治疗。结果 30例患儿主诉灼热、眼干,5例患儿主诉眼痒,2例患儿主诉眼红,13例患儿无不适主诉。BUT检查强阳性总共42例,阳性总共8例。12例患儿7 d内治愈,20例患儿14 d内治愈,5例患儿21 d内治愈;8例患儿28 d内治愈,其余患儿缓解后未复诊,对患儿进行随访,患儿的症状均消失。结论干眼症是儿童异常瞬目的重要原因,因此患儿要定期接受干眼症相关检查,给予患儿角膜保护剂和人工泪液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异常瞬目 干眼症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层间灼烙并睫状前动脉结扎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附七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胡磊 程普斋 王智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1-32,共2页
角膜层间灼烙并睫状前动脉结扎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附七例报告)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胡磊,程普斋,王智崇大泡性角膜病是晚期青光眼的常见并发症,为解除患者痛苦,多实施眼球摘除等破坏性手术治疗。近来,我们采用角膜层间灼烙并... 角膜层间灼烙并睫状前动脉结扎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附七例报告)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胡磊,程普斋,王智崇大泡性角膜病是晚期青光眼的常见并发症,为解除患者痛苦,多实施眼球摘除等破坏性手术治疗。近来,我们采用角膜层间灼烙并睫状前动脉结扎术治疗七例晚期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泡性角膜病 角膜层间灼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内异物CT眼球横扫联合子午面重建定位法(英文)
10
作者 袁久民 姜良柱 +1 位作者 汤振华 刘善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543-545,共3页
目的:探讨眼内异物CT定位新方法。方法:筛选26例后极以外眼球壁和视网膜表面粘连异物,予CT“眼球平扫”和“眼球横扫”后,分别行眼球横扫联合子午面重建定位法(新法)、眼球平扫联合眼球横扫定位法(传统方法Ⅰ)和眼球平扫直角坐标定位法... 目的:探讨眼内异物CT定位新方法。方法:筛选26例后极以外眼球壁和视网膜表面粘连异物,予CT“眼球平扫”和“眼球横扫”后,分别行眼球横扫联合子午面重建定位法(新法)、眼球平扫联合眼球横扫定位法(传统方法Ⅰ)和眼球平扫直角坐标定位法(传统方法II)定位。以术中间接检眼镜监视下定位或术中直接看到的异物位置为验证标准,分别测量依据以上3种CT定位数据确立的异物球表定点位置的经、纬向误差。结果:26例异物球表定点位置的经、纬向平均误差分别为1.53mm、1.64mm(新法),1.37mm、1.64mm(传统方法Ⅰ)和2.02mm、2.55mm(传统方法II)。经配对t检验,新法较传统方法I差异无统计意义(经向:P>0.6,纬向:P=1);新法较传统方法II差异有统计意义(经向:P<0.05,纬向:P<0.01)。结论:新法较传统方法更简便、更直观、更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异物 定位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嵌顿眼前段玻璃纤维异物取出新法(英文)
11
作者 袁久民 王正艳 蒋法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802-805,共4页
目的探讨角膜嵌顿的眼前段玻璃纤维异物的取出新法。方法以1.4mm矛形刀穿刺前房,视玻璃纤维直径及刺入深度,酌情采用眼用粘弹剂或眼内灌注液加深前房,使玻璃纤维自晶状体、虹膜退出或使其前端产生足够的操作空间,然后以自制7#驱逐针头... 目的探讨角膜嵌顿的眼前段玻璃纤维异物的取出新法。方法以1.4mm矛形刀穿刺前房,视玻璃纤维直径及刺入深度,酌情采用眼用粘弹剂或眼内灌注液加深前房,使玻璃纤维自晶状体、虹膜退出或使其前端产生足够的操作空间,然后以自制7#驱逐针头托玻璃纤维后退,以显微持针器轻轻夹持退出部分全部拔除。结果本组7例(7眼)角膜嵌顿的眼前段玻璃纤维异物,全部被安全快捷地取出,无一发生手术误伤及手术并发症,且术后反应均很轻微。结论本手术方法不仅特别适用于取出角膜嵌顿的眼前段玻璃纤维异物,也可用于取出其他类似比较坚挺光滑的异物,如铅笔芯等。对取出比较松软之金属细丝、木刺等异物,有时也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取出 眼前段 嵌顿 异物 角膜 前房 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剂悬浮法取出后极部眼内异物
12
作者 袁久民 王正艳 蒋法珂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725-727,共3页
目的:探讨后极部眼内异物取出方法。方法:借助眼用粘弹剂(玻璃酸钠)的粘弹性和内聚性,首先将异物包绕、游离、悬浮,然后视异物大小、形状酌情选用自制异物回吸针头或异物钳取出异物。结果:本组17例(17眼)后极部眼内异物,均一次顺利取出... 目的:探讨后极部眼内异物取出方法。方法:借助眼用粘弹剂(玻璃酸钠)的粘弹性和内聚性,首先将异物包绕、游离、悬浮,然后视异物大小、形状酌情选用自制异物回吸针头或异物钳取出异物。结果:本组17例(17眼)后极部眼内异物,均一次顺利取出,无一发生手术误伤及手术并发症。术后视力提高14眼,不变2眼,下降1眼。结论:借助粘弹剂游离悬浮法取出后极部眼内异物,可显著降低手术难度、手术损伤及手术并发症。尤其是悬浮回吸异物,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异物 外科手术 玻璃体切割术 粘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杰 王艺 袁久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558-561,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并观察其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翼状胬肉患者120例120眼,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40眼。比较各组间术前、术后Shirmer试验(ShirmerⅠtest,SⅠt)和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并观察其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翼状胬肉患者120例120眼,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40眼。比较各组间术前、术后Shirmer试验(ShirmerⅠtest,SⅠt)和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CFS)及术后复发率,评估手术疗效和对泪膜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1mo A组BUT较术前无显著差异;B组和C组较术前的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mo,三组SⅠt和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mo,A组与B组及C组CFS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mo,A组BUT较术前无显著差异;B组及C组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B组及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mo,A组S I t较术前无显著差异;B组及C组S I t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mo,A组术前与B组及C组CFS无显著差异。随访10mo,经比较A组与B、C两组复发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B组与C组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夏季手术较冬季手术更容易复发。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封闭Tenon囊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较理想手术方式,降低复发率并使患者泪膜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手术治疗 泪膜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形态观察和Bcl-2、Bax及VEGF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宋丽君 王艺 +4 位作者 陈迪 高富军 丁豪 李玉明 钟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51-1957,共7页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因子(B-cell lymphoma factor,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上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因子(B-cell lymphoma factor,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上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60mg/kg)制作大鼠早期糖尿病模型。于造模后4、8、12wk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取双眼全眼球组织做石蜡切片并做视网膜铺片,通过HE染色观察视网膜各层的形态学和血管分布变化;取双眼视网膜组织石蜡切片,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和VEGF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行ADP酶视网膜血管染色,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视网膜细胞的形态、细胞中Ca2+的荧光强度和分布变化。结果:糖尿病组造模12wk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个数呈递增趋势。糖尿病组视网膜中周部和周边部可见无血管区,无血管区面积也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糖尿病组大鼠VEGF、Bcl-2和Bax光密度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糖尿病组大鼠造模4、8、12wk比较,RGCs内钙离子荧光浓度逐渐升高,荧光染色强度比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Bcl-2和Bax表达非常明显,从而上调VEGF的表达。Bcl-2、Bax和VEGF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新生血管 视网膜 糖尿病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眼联合应用手持式放大镜的最佳阅读距离研究
15
作者 王艺 朱伟 +1 位作者 刘圣岩 汪湘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9年第5期113-118,共6页
目的:探讨手持放大镜在不同屈光状态下和两种不同使用方法下的最佳阅读距离。方法:探讨以下2种情况。(1)不同手持式放大镜的使用法方法对最佳阅读距离的影响。(2)不同屈光状态对手持式放大镜最佳阅读距离的影响。结果:(1)在老花状态下,... 目的:探讨手持放大镜在不同屈光状态下和两种不同使用方法下的最佳阅读距离。方法:探讨以下2种情况。(1)不同手持式放大镜的使用法方法对最佳阅读距离的影响。(2)不同屈光状态对手持式放大镜最佳阅读距离的影响。结果:(1)在老花状态下,使用方法2比方法1的最佳阅读距离短;(2)在正视状态下,方法1比方法2的最佳阅读距离小;(3)近视状态下,方法2的最佳阅读距离比方法1的最佳阅读距离短。结论:应用手持放大镜在临床上可熟练找准手持放大镜的阅读距离,大大减低低视力患者或者手持放大镜使用者的使用难度,增强他们使用的信心,从而更容易接受用手持放大镜来改善视力的方法,提高视觉康复过程中的配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镜 凸透镜 最佳阅读距离 低视力 视觉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环形撕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波 杨茂兰 袁久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737-1740,共4页
随着现代白内障摘除技术的进步和各种人工晶状体植入的需要,在各种前囊造口方式中,连续环形撕囊技术(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CCC)以其撕囊口光滑、抗张力强、支撑囊袋完整和维持人工晶状体稳定性强等优势目前在临床上仍... 随着现代白内障摘除技术的进步和各种人工晶状体植入的需要,在各种前囊造口方式中,连续环形撕囊技术(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CCC)以其撕囊口光滑、抗张力强、支撑囊袋完整和维持人工晶状体稳定性强等优势目前在临床上仍然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本文概述了该项技术的历史演进过程,以及在特殊白内障手术中提高其成功率的辅助手段,同时浅谈和展望了飞秒激光在白内障连续环形撕囊技术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环形撕囊 特殊白内障 后房玻璃体中央管穿刺 飞秒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73在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抑制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建民 高鹏 +1 位作者 刘杰慧 张加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47-950,共4页
目的观察miR-373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RB Y79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373在RB细胞系RB Y79、SO-RB50和人正常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系ACBRI-181... 目的观察miR-373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RB Y79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373在RB细胞系RB Y79、SO-RB50和人正常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系ACBRI-181中的表达水平,并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miR-373抑制物(miR-373抑制物组)和阴性对照(NC组)分别转染至Y79细胞,Transwell实验检测Y7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Y79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标志物E-Cadherin、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RB细胞系Y79、SO-RB50中miR-373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 21±0. 34、5. 40±0. 38,明显高于人正常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系ACBRI-181中miR-373的相对表达量(1. 02±0. 04)(均为P <0. 05)。Transwell实验显示,miR-373抑制物组迁移细胞数(74±13)个,明显低于NC组(180±17)个(P <0. 05),miR-373抑制物组侵袭细胞数(51±9)个明显低于NC组(113±14)个(P <0. 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iR-373抑制物组E-Cadherin蛋白的表达(0. 40±0. 08)明显高于NC组(0. 20±0. 06)(P <0. 05),Vimentin蛋白的表达(0. 17±0. 06)也明显低于NC组(0. 51±0. 10)(P <0. 05),N-Cadherin蛋白的表达(0. 12±0. 06)也明显低于NC组(0. 33±0. 08)(P <0. 05)。结论 miR-373在RB细胞中表达异常增高,降低miR-373的表达能够通过调控EMT抑制RB Y79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为RB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miR-373 侵袭 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膜病的药物治疗
18
作者 许菲 张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07年第15期14-15,共2页
细菌性结膜炎 单纯细菌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以结膜明显充血,有黏液脓性分泌物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较常见的为肺炎双球菌以及流行性嗜血杆菌和莫拉杆菌。根据发病的快慢,细... 细菌性结膜炎 单纯细菌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以结膜明显充血,有黏液脓性分泌物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较常见的为肺炎双球菌以及流行性嗜血杆菌和莫拉杆菌。根据发病的快慢,细菌性结膜炎分为超急性(24小时内)、急性或亚急性(几小时至几天)及慢性(数天至数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病 药物治疗 细菌性结膜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嗜血杆菌 脓性分泌物 肺炎双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