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本科生实习前临床护理职业态度调查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1
1
作者 杨爱芳 王红 +2 位作者 李萌 张燕国 杨默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6期31-32,共2页
目的了解实习前护理本科生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认可情况,并提出教育对策。方法设计问卷,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80名2000级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出问卷80份,回收76份,对临床护理工作职业态度分别为喜欢者9.2%(7/76),不喜欢者30.3%(... 目的了解实习前护理本科生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认可情况,并提出教育对策。方法设计问卷,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80名2000级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出问卷80份,回收76份,对临床护理工作职业态度分别为喜欢者9.2%(7/76),不喜欢者30.3%(23/76),一般者60.5%(46/76)。不喜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要原因有学历、职称、知识水平与实际工作不相称;社会期望值低;社会地位低;社会福利待遇低;临床护理工作不能发挥自己的知识才能、无成就感等。结论实习之前护理本科生喜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者很少,针对具体原因从护理教学管理、带教老师、学生和社会等方面提出对策,帮助培养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 临床实习 临床护理 职业态度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P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眼保护作用的临床动态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艺 彭国庆 +5 位作者 陈迪 韩超 苗春润 苏超 卢保金 冯善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428-434,共7页
目的:应用不同剂量黄精多糖(polygona-polysaccharose,PSP)灌胃由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在不同时间点对大鼠行前节检查、F-VEP、ERG、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观察眼部病变过程,眼内眦静脉采血葡萄糖... 目的:应用不同剂量黄精多糖(polygona-polysaccharose,PSP)灌胃由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在不同时间点对大鼠行前节检查、F-VEP、ERG、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观察眼部病变过程,眼内眦静脉采血葡萄糖氧化酶法(强生血糖仪)测空腹血糖值。探讨PSP对DM大鼠眼部病变的保护作用机制与治疗效果,为黄精多糖治疗糖尿病眼部病变提供实验依据及理论基础。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被分为两组:糖尿病模型组80只(由STZ诱导造模)和空白对照组20只。再将糖尿病模型组随机分为4组,其中DM组(糖尿病对照组)20只,正常饲养,每日灌胃2m L生理盐水。PSP灌胃组三组,每组各20只,包括L组(低剂量PSP灌胃组,200mg/kg)、M组(中剂量PSP灌胃组,400mg/kg)、H组(高剂量PSP灌胃组,800mg/kg),每次灌胃剂量2m L;BC组(空白对照组)20只,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造模成功后5组在相同条件下饲养,每天灌胃,并在第2、4、6、8、10、12wk行前节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4、8、12wk行F-VEP、ERG检查。眼内眦静脉采血葡萄糖氧化酶法(强生血糖仪)测空腹血糖值。结果:DM、L、M、H组与BC组相比:空腹血糖水平明显增高(P<0.05)。L、M、H组与DM组相比:空腹血糖水平增高(P<0.05)。L、M、H三组之间呈时间与剂量依赖关系。眼前节检查可观察到有6只DM组、3只L组、1只M组大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白内障症状,并随着时间推移愈发加重,而BC组眼前节照相并未发现异常。DM组大鼠在F-VEP检查表现为P100峰潜时延长,PSP灌胃组与DM组相比P100峰潜时延长时间缩短,BC组无明显改变。在ERG中表现为DM组大鼠Max-R a和b波振幅下降51.2%和59.8%,Cone-R a和b波振幅下降31.4%和41.2%,Ops-OS值、30Hz Flicker N1-P1振幅下降,与BC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SP灌胃组情况好于DM组。在FFA检查中可发现DM组眼底与BC组相比出现背景荧光增强、大血管扭曲和毛细血管扩张、视网膜血管荧光素渗漏、视网膜内出血等典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表现,PSP灌胃组情况好于DM组。结论:PSP既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又能延缓糖尿病大鼠眼部并发症的进程,减缓白内障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可以对眼部病变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有可能为通过抑制糖基化终产物,改善糖脂质代谢,提高糖耐量,而对糖尿病晶状体代谢和视网膜微小血管病变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大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实践能力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周晓美 刘晓双 +1 位作者 宁斐 柳韦华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7期1563-1567,共5页
护生循证护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护士循证护理实践能力的实施逐渐成为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的重点。循证护理的发展推动了循证护理实践能力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纷纷开展循证护理实践能力测评工具的研究,旨在测评护生和... 护生循证护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护士循证护理实践能力的实施逐渐成为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的重点。循证护理的发展推动了循证护理实践能力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纷纷开展循证护理实践能力测评工具的研究,旨在测评护生和临床护士的循证护理实践能力。国外对该测评工具的研制与发展已相对成熟,但国内相关报道较少。笔者就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循证护理实践能力测评工具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实践能力 测评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效果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孔伟 韩国新 +3 位作者 王庆宝 朱乾文 王云玲 高思娴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8期56-57,共2页
目的分析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参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 目的分析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参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手术 传统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肿瘤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周亚东 杨琳 +3 位作者 李修斌 汤庆宾 夏作理 史继学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9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和依达拉奉组,采用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免...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和依达拉奉组,采用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水平,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水平。结果依达拉奉治疗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脑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同时依达拉奉治疗组的脑神经元caspase-3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水平比生理盐水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有效提高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时脑组织中SOD活力,降低MDA水平,并且有效抑制caspase-3表达,对抗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脑缺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肠一层吻合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振中 王庆宝 +4 位作者 王亚力 张清军 刘建刚 金培勇 韩国新 《肝胆外科杂志》 2000年第2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胆肠一层吻合法 胆瘘 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伤患者行脾部分切除术37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振忠 杨柳 +2 位作者 孔伟 张勇 王庆宝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9期749-751,共3页
脾破裂是普外科常见的腹部外伤之一,脾脏切除是脾破裂的传统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脾损伤诊断、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目前脾损伤保脾率已达51%~71%。
关键词 复合伤 脾部分切除术 脾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池振庆 吴小鹏 +1 位作者 王加勇 赵锐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3期250-252,共3页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最常见的动脉瘤,大多数与动脉硬化有关,但以动脉硬化为主要病因的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相对较少。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相继报道腔内修复术治疗以来,以其微创,并发症少、病死率低、恢复迅速...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最常见的动脉瘤,大多数与动脉硬化有关,但以动脉硬化为主要病因的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相对较少。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相继报道腔内修复术治疗以来,以其微创,并发症少、病死率低、恢复迅速,使一部分高龄、高危患者得到了治疗机会。近期,我院用腔内修复术成功救治1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腔内修复术 穿透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下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池振庆 吴小鹏 苗自玲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11期858-862,共5页
目的:总结腔内修复治疗腹主动脉瘤的经验,探讨并发症的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及随访已接受腔内修复治疗的43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腔内修复手术并发症的病因和防治。结果:本组发生了内漏、支架移位、移植物综... 目的:总结腔内修复治疗腹主动脉瘤的经验,探讨并发症的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及随访已接受腔内修复治疗的43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腔内修复手术并发症的病因和防治。结果:本组发生了内漏、支架移位、移植物综合征、手术入路损伤等支架相关并发症。最常见的是内漏,发生原发性内漏11例,Ⅰ型8例,Ⅱ型1例,Ⅲ型2例。Ⅱ型内漏术中未处理,Ⅰ、Ⅲ型内漏经过球囊扩张、植入支架型血管或裸支架等处理后仍残留2例J型内漏。4例手术入路损伤经内膜剥脱治愈。随访发现迟发性内漏4例,继续随访1~2年,未见瘤体明显增大;手术结束时残留的3例原发性内漏自愈,但其中1例出现内漏复发及支架移位,导致动脉瘤复发破裂而再次接受腔内治疗。结论:支架相关并发症与动脉瘤血管解剖条件、移植物缺陷和操作技术有关,其防治需要良好把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支架及成熟的操作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支架相关并发症 内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类似物对结肠癌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王震宇 郑春宁 李智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2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 (SST)类似物奥曲肽 (OCT)和NC 8 12 (生长抑素II型受体特异激动剂 )是否能在体内、体外实验中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方法 :(1)采用MTT法对 2株结肠癌细胞株HCT116、LOVO进行不同生长抑素类似物作用下体外细胞增殖...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 (SST)类似物奥曲肽 (OCT)和NC 8 12 (生长抑素II型受体特异激动剂 )是否能在体内、体外实验中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方法 :(1)采用MTT法对 2株结肠癌细胞株HCT116、LOVO进行不同生长抑素类似物作用下体外细胞增殖状况的研究。 (2 )于裸鼠皮下接种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后 ,皮下给予OCT和NC 8 12治疗 ,进行体内细胞增殖状况的研究。结果 :(1)体外生长实验的结果显示 :10 8mol/L的OCT或NC 8 12作用HCT116、LOVO细胞株 2 4h后 ,能明显抑制胰岛素引起的肿瘤细胞增殖作用。 (2 )治疗HCT116裸鼠移植癌的实验结果 :OCT和NC 8 12以 30 0 μg/ (kg .d)的剂量皮下给药共 2 1d的条件下 ,对肿瘤的生长 (以肿瘤的体积和最终瘤重为观察指标 )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生长抑素类似物OCT和NC 8 12在体内、体外实验中均能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类似物 结肠癌 治疗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PI-2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凤记 王敬源 +3 位作者 程相钦 李晨 张建良 王庆宝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TFPI-2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胃癌患者术后大体标本6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FPI-2蛋白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TFPI-2 mRNA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 目的:探讨TFPI-2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胃癌患者术后大体标本6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FPI-2蛋白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TFPI-2 mRNA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FPI-2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胃癌组织(P<0.05),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的TFPI-2蛋白表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TFPI-2 mRNA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胃癌组织(P<0.05),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的TFPI-2 mRNA表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结论:TPFI-2基因是胃癌发生、侵袭和转移的重要调节因子,其低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TFPI-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一期行胆囊切除术17例治疗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和平 魏立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3期53-55,共3页
目的总结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胆囊结石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在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同时行胆囊切除6例,其中3例术后出现大出血,2例死亡;... 目的总结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胆囊结石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在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同时行胆囊切除6例,其中3例术后出现大出血,2例死亡;行胆囊大部切除10例,行胆囊取石加造瘘1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一期行胆囊切除术具有可行性,主要危险在于术中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和术后肝功能衰竭,胆囊大部切除术既可缓解症状,又可有效减少手术风险,可作为此类患者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胆囊结石 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