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乏脂肪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SCT诊断 被引量:13
1
作者 戴戬 马周鹏 +2 位作者 章顺壮 陈忠达 朱建忠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87-890,共4页
目的:探讨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SCT资料。结果:15例均为单发,位于左肾6例,右。肾9例,最大径8-55mm。呈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无明... 目的:探讨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SCT资料。结果:15例均为单发,位于左肾6例,右。肾9例,最大径8-55mm。呈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无明显侵袭性。平扫呈等或不均匀略高、低密度,均无钙化;增强强化不均匀,3例轻度强化、6例中等强化、6例明显强化;动脉期3例强化与肾皮质接近,12例弱于肾皮质,实质期均弱于正常肾实质。所有病灶均未见明显包膜及坏死,轮廓较光整,13例边缘清晰锐利,呈“刀切”样。图像经拆薄多平面重建后9例可见灶性脂肪成分,4例动脉期可见小血管。结论: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数呈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少见钙化,无包膜,拆薄重建图像部分可见灶性脂肪成分,增强强化方式多样,MSCT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瘤 血管肌瘤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CT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锋 张付龙 袁克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SCA)的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9例胰腺SCA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9例患者CT平扫均表现为单囊性肿块影或由多个囊构成的囊性肿块影;6例位于胰头颈部,3例位于胰腺体尾部;直径1~11 cm,平均4....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SCA)的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9例胰腺SCA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9例患者CT平扫均表现为单囊性肿块影或由多个囊构成的囊性肿块影;6例位于胰头颈部,3例位于胰腺体尾部;直径1~11 cm,平均4.4 cm;多囊型4例,少囊型3例,微囊型1例,单囊型1例;边缘均可见分叶,2例病灶内可见钙化;增强扫描6例病灶间隔及囊壁可见强化。结论:胰腺SCA CT影像学表现多样,存在一些特征性的表现,结合临床特征及CT影像学表现可以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囊腺瘤 浆液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性脾栓塞术后栓塞百分率的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季德林 綦维维 +2 位作者 孟凡华 朱建忠 尹化斌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目的寻找一种客观准确地计算脾脏栓塞百分率的方法。方法分别用部分容积分析(PVA)法、临界值法计算40名患者的各层残脾组织百分率和总的栓塞百分率,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PVA法和临界值法计算出的各层残脾组织百分率在脾脏的两端差异... 目的寻找一种客观准确地计算脾脏栓塞百分率的方法。方法分别用部分容积分析(PVA)法、临界值法计算40名患者的各层残脾组织百分率和总的栓塞百分率,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PVA法和临界值法计算出的各层残脾组织百分率在脾脏的两端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在脾脏中间大部分层面,两者的计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40例患者全脾脏栓塞百分率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能较准确地计算出脾脏栓塞百分率,临界值法的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机能亢进症 栓塞 治疗性 部分容积分析法 临界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在部分性脾栓塞范围控制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尹化斌 季德林 +3 位作者 宋树良 朱建忠 杨玉凤 吕守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641-644,共4页
关键词 部分性脾栓塞术 脾栓塞范围 彩色多普勒 临床应用 控制 血液系统疾病 治疗方法 脾功能亢进 脾动脉栓塞 脾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小脑角区脑膜瘤与听神经鞘瘤动态MRI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惠 李传福 +2 位作者 孙虹 辛越 孙向东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研究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及听神经鞘瘤磁共振动态增强(MRI DCE)及延迟扫描的信号变化规律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脑膜瘤和 10 例听神经鞘瘤行 SE序列 T1WI扫描,团注对比剂后即刻采集图像,并分别于 3、6、9、12、15、30min及1、... 目的:研究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及听神经鞘瘤磁共振动态增强(MRI DCE)及延迟扫描的信号变化规律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脑膜瘤和 10 例听神经鞘瘤行 SE序列 T1WI扫描,团注对比剂后即刻采集图像,并分别于 3、6、9、12、15、30min及1、1.5、2、2.5、3.5、6.5、9.5、19、24、30h行动态及延迟扫描。分别计算两种肿瘤在各时相的平均信号强度,绘制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并测量计算两种肿瘤的强化峰值(MSI)、峰值时间(Tp)、最大增强率(MCER)、半衰期(HL)、斜率03(S03),并经 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听神经鞘瘤的强化程度较高,呈速升缓降型;脑膜瘤的强化程度较低,呈速升速降型。听神经鞘瘤的MSI及MCER均高于脑膜瘤;Tp、HL及 S03 二者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行 MRI DCE及延迟扫描,有助于脑膜瘤及听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膜瘤 听神经鞘瘤 动态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气味刺激食蟹猴的脑fMRI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惠 朱建忠 +2 位作者 孙向东 赵梦 李传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63-1966,共4页
目的应用3.0T fMRI探讨食蟹猴经乙醇气味刺激引起的脑功能活动。方法选取健康食蟹猴6只,麻醉后行乙醇气味刺激下的fMRI。采取"静息-刺激-静息"组块设计。刺激组块予乙醇气味刺激,静息组块无气味刺激。BOLD-fMRI扫描128 phase... 目的应用3.0T fMRI探讨食蟹猴经乙醇气味刺激引起的脑功能活动。方法选取健康食蟹猴6只,麻醉后行乙醇气味刺激下的fMRI。采取"静息-刺激-静息"组块设计。刺激组块予乙醇气味刺激,静息组块无气味刺激。BOLD-fMRI扫描128 phase,整个猴脑扫描16层。采用SPM2软件随机效应模式t检验进行组分析。将统计结果覆盖于食蟹猴模板图像上。结果乙醇气味刺激下,在额叶、颞叶、中央旁小叶、扣带回、豆状核、中央前回分别可以检测到正激活和负激活。结论海马回钩和眶额回为嗅觉最高级中枢。fMRI可以显示额叶、颞叶的激活。气味刺激引起的中枢反应与中央旁小叶、扣带回、豆状核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人灵长类动物 乙醇 嗅觉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腰椎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7
作者 尹化斌 孙庆举 +3 位作者 陈增爱 李卿 孙健 赵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7-307,共1页
1材料与方法自1997年5月~1998年6月共对16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治疗。其中男8例,女8例。年龄23~65岁,平均402岁。全部病例术前均摄腰椎正侧位片及CT扫描。病变部位:L4/L59例,L5/S15例... 1材料与方法自1997年5月~1998年6月共对16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治疗。其中男8例,女8例。年龄23~65岁,平均402岁。全部病例术前均摄腰椎正侧位片及CT扫描。病变部位:L4/L59例,L5/S15例,L4/L5+L5/S12例;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髓核摘除 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斜位摄影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于兹喜 崔崔 +1 位作者 黄永杰 朱延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2期192-194,共3页
关键词 测量 颈椎斜位摄影术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诊疗十二指肠憩室反复大出血一例
9
作者 刘玉金 杨玉凤 +4 位作者 吕守敬 李军锋 刘振中 张秀美 王庆宝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703-703,共1页
患者男.67岁,因上腹部不适3d.黑便、呕血2h入院。2h前黑便1次量约500ml,并恶心.呕吐.吐出咖啡色液体约300ml.伴有头晕、乏力.无明显心慌、气急来诊,入院查体:老年男性.贫血貌,一般状况差,血压60/40mmHg.腹部无压痛及反... 患者男.67岁,因上腹部不适3d.黑便、呕血2h入院。2h前黑便1次量约500ml,并恶心.呕吐.吐出咖啡色液体约300ml.伴有头晕、乏力.无明显心慌、气急来诊,入院查体:老年男性.贫血貌,一般状况差,血压60/40mmHg.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不肿大.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双下肢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十二指肠憩室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3D打印技术制作MRI质量控制体模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福全 张涛 +3 位作者 徐龙春 陈迢 鲁雯 邱建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79-1883,共5页
目的设计并完全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测量精度高、制作速度快的MRI质量控制(以下简称质控)体模。方法设计符合MRI质量控制标准的体模整体和测试组件。采用设计制图软件Pro/Engineer,通过工程制图,设计出MRI质控体模的各模块和外壳的3D模型... 目的设计并完全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测量精度高、制作速度快的MRI质量控制(以下简称质控)体模。方法设计符合MRI质量控制标准的体模整体和测试组件。采用设计制图软件Pro/Engineer,通过工程制图,设计出MRI质控体模的各模块和外壳的3D模型;导出STL格式文件,并采用3D光敏成型打印机(LITE600HD)整体打印并组装。采用1.5T MR成像系统对体模进行测试。结果星形测试模块测得相位编码方向极限分辨率为6.55LP/cm,频率编码方向为4.19LP/cm。几何畸变测试模块测量图像畸变率为9.94%。层厚测试模块实际计算层厚为5.63~6.51mm,偏差为+1.51mm,图像纵横比为0.984。结论通过3D打印制造MRI质量控制体模测试精度高,成本低,加工速度快,能够满足MRI日常质控和定制化体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印 三维 磁共振成像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动态增强扫描对非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 被引量:1
11
作者 钱明霞 马周鹏 +3 位作者 朱建忠 何仲恒 曹兆飞 郑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41-345,共5页
目的:探讨非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的DCE MR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3例经病理证实的非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的DCE MR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7例为实性,6例为囊实性。最大直径28~122 mm,平均74 mm。MR平扫肿瘤呈T1WI等或... 目的:探讨非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的DCE MR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3例经病理证实的非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的DCE MR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7例为实性,6例为囊实性。最大直径28~122 mm,平均74 mm。MR平扫肿瘤呈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或高信号,囊变区为高信号。动态增强多数肿瘤呈较明显持续强化,囊性成分未见强化。12例肿瘤边缘见较完整或不完整包膜,多呈较低信号,增强呈较明显延迟强化。2例见胆总管及主胰管增宽;4例见肝脏转移,1例见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例肿瘤周边广泛侵犯。结论:非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以单发较大肿块常见,边界较清晰,MR对其诊断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