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复流产的子宫解剖学因素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小莉 魏佑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8-720,共3页
子宫形态与功能异常是造成反复流产(recurrent pregnancy loss RPL)的原因之一。子宫解剖学异常可分为苗勒氏管发育所致的先天性异常和包括宫腔粘连、宫颈机能不全、息肉、子宫肌瘤在内的获得性异常。这些原因对妊娠结果的影响,除了... 子宫形态与功能异常是造成反复流产(recurrent pregnancy loss RPL)的原因之一。子宫解剖学异常可分为苗勒氏管发育所致的先天性异常和包括宫腔粘连、宫颈机能不全、息肉、子宫肌瘤在内的获得性异常。这些原因对妊娠结果的影响,除了反复流产以外,还包括胎儿生长迟缓(IUGR)、早产、先露异常、难产掣”。本文重点综述先天性和获得性子宫解剖学异常对RPL影响及其最新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反复流产 解剖学因素 pregnancy 先天性异常 解剖学异常 宫颈机能不全 胎儿生长迟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精管精索部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3
2
作者 吕伯实 刘中华 朱继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为输精管结扎术、吻合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选用30具成人男性尸体对输精管精索部进行了解剖学观测。结果:输精管精索部位于精索后方,睾丸动脉位于中央,静脉位于最前方,生殖股神经生殖支位于输精管精索部外侧... 目的:为输精管结扎术、吻合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选用30具成人男性尸体对输精管精索部进行了解剖学观测。结果:输精管精索部位于精索后方,睾丸动脉位于中央,静脉位于最前方,生殖股神经生殖支位于输精管精索部外侧。输精管精索部长左侧7.6±2.9(50~11.3)cm;右侧7.3±3.2(5.2~11.0)cm。其内径左、右侧均为0.6±0.1(0.4~0.8)mm。经统计学处理(P>0.05)左右侧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输精管结扎术、吻合术手术时应注意保护输精管外侧的生殖股神经生殖支、输精管精索部管径小、壁厚、吻合成功率高。因管径小、术后不宜安放支架,以免术后引起管腔阻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精管 精索部 输精管结扎术 输精管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幕切迹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3
作者 吕伯实 夏晖 +5 位作者 赵振美 孙丰刚 朱建忠 张海东 梁长虎 刘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为小脑幕切迹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6个颅脑湿标本,采用中线位幕下和小脑上外科手术入路暴露开小脑幕切迹区,进行显微解剖观测。结合10例沿眦耳线获取的颅脑横断层标本和5例成人健康自愿者MR图像,研... 目的:为小脑幕切迹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6个颅脑湿标本,采用中线位幕下和小脑上外科手术入路暴露开小脑幕切迹区,进行显微解剖观测。结合10例沿眦耳线获取的颅脑横断层标本和5例成人健康自愿者MR图像,研究了小脑幕切迹区的神经和血管走行以及和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幕切迹上份内有大脑大静脉、基底静脉和大脑后动脉走行,幕切迹的两侧与海马旁回相毗邻。幕切迹中份内有滑车神经、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脉络丛前动脉、小脑中央前静脉的属支和基底静脉走行。滑车神经和小脑上动脉走在幕切迹游离缘的内下方,大脑后动脉沿幕切迹游离缘的内上方后行。该段幕切迹的两侧和海马旁回及钩相毗邻。幕切迹下份内有动眼神经、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及其分支,其两侧和海马旁回、钩及其深面的杏仁体相毗邻。结论:小脑幕切迹与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密切毗邻。在暴露小脑幕切迹的过程中,滑车神经是最易受到损伤的结构。小脑上动脉的小脑中脑段是识别幕切迹中份内滑车神经的理想标志。小脑幕切迹疝时易于挤压大脑后动脉、中脑和动眼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幕切迹 滑车神经 小脑上动脉 大脑后动脉 动眼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大鼠全脑缺血后海马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魏佑震 姚志彬 +1 位作者 袁群芳 陈以慈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15-321,共7页
本研究室以往曾发现小檗碱具有预防脑缺血短期(7d)再灌流海马CA1迟发性神经元坏死(DND)的作用。本研究采用Pulsinelli-Brierley四血管阻塞(4VO)致大鼠全脑缺血模型,观察了小檗碱对脑缺血(2mi... 本研究室以往曾发现小檗碱具有预防脑缺血短期(7d)再灌流海马CA1迟发性神经元坏死(DND)的作用。本研究采用Pulsinelli-Brierley四血管阻塞(4VO)致大鼠全脑缺血模型,观察了小檗碱对脑缺血(2min)长期再灌流后海马的影响,并对脑缺血经短、长期再灌流对照及用药组大鼠进行了Morris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检测。结果显示,小檗碱能有效的保护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免于脑缺血后DND,经长期(3个月)再灌流后这种保护作用依然存在,细胞密度为168个/mm,占正常80.5%;对脑缺血经长期再灌流引起的海马CA2、CA3、CA4继发性神经无死亡也有明显的对抗作用。脑缺血短期(10d)再灌流后,大鼠表现为明显的学习障碍,潜伏期延长,但经多次训练后,大鼠在原平台象限泳距比其它非平台象限都显著长,表明尚有良好的空间记忆能力;脑缺血经长期再灌流后,其空间学习障碍加重、记忆能力也受到严重影响。而用药组缺血大鼠无论短期或长期再灌流后,均保存了良好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表明脑缺血经长期再灌流后,海马的形态和学习、记忆能力比短期再灌时将进一步受损害,而小檗碱不但对短期再灌流有保护作用,对长期再灌流的进一步损害也有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海马 小檗碱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C和受体VEGFR-3mRNA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逄小红 田铧 +2 位作者 李跃 张凤鸣 金旭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152-1154,1161,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32例食管鳞癌组织、10例正常食管粘膜中VEGF-C/VEGFR-3mRNA的表达情况,分...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32例食管鳞癌组织、10例正常食管粘膜中VEGF-C/VEGFR-3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CmRNA表达阳性率为68.75%(22/32),其中18例VEGFR-3mRNA阳性,VEGF-C和VEGFR-3的表达密切相关(P<0.01)。VEGF-CmRNA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1,P<0.05),但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正常食管粘膜中未见VEGF-C/VEGFR-3mRNA表达。结论:VEGF-C/VEGFR-3是促进食管鳞癌经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VEGF—C VEGFR-3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腓总神经端侧吻合于胫神经再生神经的逆行追踪 被引量:2
6
作者 魏佑震 顾小兵 +3 位作者 张凤鸣 逄小红 巩念明 孙丰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0-723,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腓总神经被切断端侧吻合于胫神经后,再生的腓总神经纤维的来源。【方法】将大鼠腓总神经切断,将其远端与胫神经施行端侧吻合,存活24个月后,再次手术暴露并将HRP(辣根过氧化物酶)注入远段腓总神经干内,72h后取大鼠脊髓L... 【目的】研究大鼠腓总神经被切断端侧吻合于胫神经后,再生的腓总神经纤维的来源。【方法】将大鼠腓总神经切断,将其远端与胫神经施行端侧吻合,存活24个月后,再次手术暴露并将HRP(辣根过氧化物酶)注入远段腓总神经干内,72h后取大鼠脊髓L3-6节段和L4、L5脊神经节冰冻切片,用四甲基联苯胺显色显示神经细胞;并取腓总神经远段、腓总神经近段中部行电镜观察神经纤维超微结构,正常腓总神经作对照。【结果】模型鼠远段腓总神经再生神经纤维清晰、明显,神经纤维略细;脊髓L3-6节段双侧灰质前角和双侧L4、L5脊神经节均见到蓝染细胞,均以手术侧为少;腓总神经近段与正常腓总神经比较无差异、未见华勒变迹象。【结论】断裂腓总神经端侧吻合于胫神经,再生神经纤维不支持因腓总神经近段溃变轴突退缩形成生长锥引导所致,来源于胫神经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 神经再生 端侧吻合 HRP 辣根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及腹腔干变异1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安淑红 孙丰刚 赵振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9-379,共1页
笔者在解剖学教学过程当中,在一例中年男性尸体标本上发现肝总动脉起始部与腹腔干形态分支变异。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分支变异 腹腔干 动脉分支 肠系膜 教学过程 肝总动脉 尸体标本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青年乳房的形态调查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炳章 张晓方 +2 位作者 侯湘云 王近兰 谷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06-107,128,共2页
本文对384例未婚女青年的双侧乳房进行了调查,提供了有关乳房、乳头、乳晕的形态、大小和位置等各项重要的测量数据,可供乳房成形术时参考.
关键词 女性乳房 乳头 乳晕 乳房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4在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表达及与TRPV1和CGRP的共存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丹 张在峰 王昭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目的:研究蛋白酶活化受体4(PAR4)在小鼠背根神经节(DRG)感觉神经元的表达,及与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共存,为探讨PAR4在感觉神经伤害性刺激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目的:研究蛋白酶活化受体4(PAR4)在小鼠背根神经节(DRG)感觉神经元的表达,及与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共存,为探讨PAR4在感觉神经伤害性刺激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结果:DRG内大量的感觉神经元表达PAR4。PAR4阳性胞体多为中、小型神经元,并可见部分阳性神经纤维。免疫荧光双标显示许多PAR4阳性神经元表达TRPV1或与CGRP共存。几乎所有的TRPV1阳性神经元均表达PAR4,大部分CGRP标记神经元呈PAR4阳性,另外还可见到许多CGRP/TRPV1双标神经元。结论:小鼠DRG初级感觉神经元广泛的表达PAR4,该受体可能通过影响TRPV1和CGRP参与伤害性刺激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活化受体4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背根神经节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侧肾、输尿管不完全型重复畸形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顿爱社 孙丰刚 +3 位作者 李跃 刘帅 安淑红 吕伯实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4-134,共1页
笔者在解剖一具老年男性内脏标本时,发现其左侧不完全型重复肾及右肾位置异常1例,现报道如下:1.左肾:形似蚕豆,长11.8cm,宽5.8cm,厚3.5cm,双肾盂移行为双输尿管,两输尿管下行至距膀胱底3.2cm处汇合成一条,穿膀胱底外上角开口于膀胱三... 笔者在解剖一具老年男性内脏标本时,发现其左侧不完全型重复肾及右肾位置异常1例,现报道如下:1.左肾:形似蚕豆,长11.8cm,宽5.8cm,厚3.5cm,双肾盂移行为双输尿管,两输尿管下行至距膀胱底3.2cm处汇合成一条,穿膀胱底外上角开口于膀胱三角。上位输尿管下降过程中走行于下位输尿管的内侧,在近汇合处转至其前方。上位输尿管长23.1cm,起始处外径为3.2mm,汇合处外径为4.2mm。下位输尿管长20.1cm,起始处外径为3.7mm,汇合处外径为4.3mm。两输尿管汇合后外径为6.1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输尿管 肾位置异常 不完全型 重复畸形 膀胱三角 老年男性 外径 重复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肾静脉走行及注入部位变异1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丰刚 张凤鸣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2-562,共1页
正常成人左肾静脉多在第1或第2腰椎高度出肾门从左肾动脉前方横行注入下腔静脉,末端位于腹主动脉的前方,紧贴肠系膜上动脉起点下方,平均长约7.5 cm.作者在解剖腹腔血管时,发现左肾静脉走行及注入下腔静脉的部位变异.此种变异较为少见,... 正常成人左肾静脉多在第1或第2腰椎高度出肾门从左肾动脉前方横行注入下腔静脉,末端位于腹主动脉的前方,紧贴肠系膜上动脉起点下方,平均长约7.5 cm.作者在解剖腹腔血管时,发现左肾静脉走行及注入下腔静脉的部位变异.此种变异较为少见,为积累人类学资料,为临床肾脏等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左肾静脉走行 下腔静脉 注入部位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X_2和P2X_3受体在小鼠咽粘膜味蕾内的分布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昭金 王延清 Neuhuber WL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9-262,共4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技术研究ATP受体的P2X2和P2X3受体亚型在小鼠咽部粘膜味蕾和邻近组织内的分布,探究ATP在咽部味觉及一般感觉信号传导中的作用。在咽部各水平粘膜味蕾内均可观察到许多P2X2受体阳性味细胞和基细胞,未见P2X2受体阳...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技术研究ATP受体的P2X2和P2X3受体亚型在小鼠咽部粘膜味蕾和邻近组织内的分布,探究ATP在咽部味觉及一般感觉信号传导中的作用。在咽部各水平粘膜味蕾内均可观察到许多P2X2受体阳性味细胞和基细胞,未见P2X2受体阳性的神经纤维。许多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阳性神经纤维围绕在味蕾周围,并发出分支与P2X2受体阳性味细胞和基细胞形成密切接触。P2X3受体多在咽部粘膜上皮味蕾内的神经终末表达,P2X3受体阳性纤维在粘膜基底部形成纤维束并与粘膜下P2X3受体阳性纤维相连,其分支在味蕾基底部形成神经丛,由神经丛发出神经终末到达顶部的味孔和味蕾各部,未见味蕾细胞表达P2X3受体。在无味蕾的粘膜上皮内,也观察到少量P2X3受体阳性神经终末。CGRP阳性纤维缠绕在味蕾周围,并发出分支与味蕾内的P2X3受体阳性纤维形成密切接触。上述结果表明ATP可能是咽粘膜内味觉信号感受与传导的神经递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2受体 P2X3受体 小鼠 粘膜味蕾 分布 ATP受体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味觉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同种异体甲状旁腺脑室内移植后星形胶质细胞的迁移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昭金 万选才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5-57,共3页
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在立体走向仪上将同种异体的甲状旁腺移植于SD大鼠的侧脑室,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移植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进行了研究。GFAP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侧脑室内移植后第3~14d,在移植物与宿主接触... 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在立体走向仪上将同种异体的甲状旁腺移植于SD大鼠的侧脑室,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移植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进行了研究。GFAP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侧脑室内移植后第3~14d,在移植物与宿主接触的界面上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移植后第3周,肥大的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开始向移植物生长;移植后4周,移植物内可见孤立的星形胶质细胞,移植后第8周,移植物内可见成团的星形胶质细胞.H-E染色证明在移植物内血管和星形胶质细胞迁入的部位,甲状旁腺正常结构消失。脑实质内甲状旁腺移植后4周即可见到大量的星形胶质细胞迁入并伴有正常的甲状旁腺结构消失。这一结果说明星形胶质细胞的迁移变化可能与免疫排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 星形胶质细胞 迁移 甲状旁腺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同种异体甲状旁腺脑室内移植后胶质细胞的c-fos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昭金 万选才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8-60,共3页
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在立体定向仪上将同种异体的甲状旁腺移植到SD大鼠的侧脑室。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移植后脑内c-fos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移植后24h,前脑内开始出现c-fos的表达,4d达到高峰,持续1周后逐渐减少。到... 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在立体定向仪上将同种异体的甲状旁腺移植到SD大鼠的侧脑室。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移植后脑内c-fos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移植后24h,前脑内开始出现c-fos的表达,4d达到高峰,持续1周后逐渐减少。到移植后4周,c-fos表达基本消失。c-fos表达的部位主要出现在白质内(如胼胝体。前连合等)以及侧脑室周围的脑组织(如隔区、纹状体等)。诱导表达的c-fos阳性细胞呈簇状、大小不等,类似正在分裂增殖中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本文结果提示,在同种异体甲状旁腺脑室内移植过程中c-fos的表达可能与胶质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OS表达 胶质细胞 甲状旁腺移植 同种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1与CGRP和IB4在大鼠结状神经节和岩神经节内的共存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昭金 王延清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4-288,共5页
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三标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辣椒素受体(VR1)在大鼠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内脏感觉神经节结状神经节(NG)和岩神经节(PG)内的表达,以及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植物凝集素(IB4)的共存。结果显示:VR1在NG... 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三标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辣椒素受体(VR1)在大鼠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内脏感觉神经节结状神经节(NG)和岩神经节(PG)内的表达,以及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植物凝集素(IB4)的共存。结果显示:VR1在NG和PG内中、小型神经元胞体和神经纤维存在广泛的表达。许多VR1阳性神经元呈IB4阳性或与CGRP共存。在NG,CGRP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少,约有71.4%±3.8%VR1阳性神经元与IB4共存,只有7.1%±1.2%VR1阳性细胞与CGRP共存。PG内CGRP阳性神经元胞体数量较多,有55.7%±3.1%VR1阳性神经元与IB4共存;有38.7%±2.7%VR1阳性细胞同时呈CGRP阳性。两个神经节内IB4/CGRP双标神经元或VR1/CGRP/IB4三标神经元数量稀少。上述结果提示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内脏感觉神经节内存在VR1/IB4和VR1/CGRP两种不同的与伤害性刺激相关的VR1阳性神经元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受体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植物凝集素 结状神经节 岩神经节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舌咽和迷走神经感觉神经节内P2X_2、P2X_3受体与calretinin和IB4结合位点的共存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昭金 王延清 Neuhuber WL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8-182,共5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三标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研究了大鼠舌咽和神经迷走神经感觉神经节内ATP受体P2X2、P2X3与calretinin、植物凝集素(IB4)结合位点的共存。结果显示:舌咽和迷走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可见大量P2X2、P2X3阳性的神...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三标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研究了大鼠舌咽和神经迷走神经感觉神经节内ATP受体P2X2、P2X3与calretinin、植物凝集素(IB4)结合位点的共存。结果显示:舌咽和迷走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可见大量P2X2、P2X3阳性的神经元胞体和纤维,P2X2受体阳性细胞多为大、中、小型神经元,P2X3阳性细胞多为中、小型神经元;可见较多的P2X2/IB4及P2X3/IB4双标神经元。有(91.1±4.7)%(结状神经节)、(78.8±2.4)%(岩神经节)、(76.8±2.7)%(颈静脉神经节)为P2X2阳性细胞;(77.0±3.2)%(结状神经节)、(91.2±3.9)%(岩神经节)、(78.4±3.6)%(颈静脉神经节)的P2X3阳性细胞结合IB4;有8.9±1.6%(结状神经节)、7.7±1.4%(岩神经节)、9.1±1.1%(颈静脉神经节)的P2X2阳性细胞呈calretinin阳性;三神经节内均观察到少量P2X2/calretinin/IB4三标细胞。P2X3/calretinin双标或P2X3/calretinin/IB4三标神经元数量较少。这些结果提示,舌咽和迷走神经感觉神经节内ATP受体P2X2、P2X3与IB4结合位点存在广泛的共存,部分P2X2受体与calretinin存在着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受体 CALRETININ IB4 舌咽和迷走神经感觉神经节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X_2阳性感觉神经末梢在小鼠食管的分布
17
作者 庞传武 安淑红 王昭金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5年第4期540-543,共4页
本文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研究了伤害性受体P2X2阳性感觉纤维末梢在小鼠食管内的分布及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阳性纤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食管各水平均可见到P2X2阳性感觉纤维末梢。P2X2阳性纤维... 本文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研究了伤害性受体P2X2阳性感觉纤维末梢在小鼠食管内的分布及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阳性纤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食管各水平均可见到P2X2阳性感觉纤维末梢。P2X2阳性纤维集中分布于食管的内、外肌层之间,部分或全部的覆盖在肌间神经节的表面。一些串珠样的纤维深入到肌间神经节内,相互缠绕在一起形成许多结构复杂、形状各异的神经节内板状末稍(IGLEs)。荧光双标显示许多CGRP阳性纤维围绕在P2X2阳性IGLEs周围,没有见到P2X2和CGRP在同一纤维的共存。结状神经节内可见许多中小型神经元表达P2X2,P2X2/CGRP双标神经元稀少,而背根神经节内可见较多的P2X2阳性细胞含有CGRP。由此可见,小鼠食管内部分感觉神经末梢表达伤害性受体P2X2,并形成IGLEs样末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2受体 神经节内板状末梢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食管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下丘脑内Calbindin-D28K和NADPH-d的共存
18
作者 王昭金 万选才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3-355,共3页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NADPH-d组织化学技术对大鼠下丘脑内calbindin-D28K和NADPH-d的共存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在视上核、下丘脑室旁核大细胞部可见到较多的calbindin-D28K/NADPH-d双重反应阳性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分别...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NADPH-d组织化学技术对大鼠下丘脑内calbindin-D28K和NADPH-d的共存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在视上核、下丘脑室旁核大细胞部可见到较多的calbindin-D28K/NADPH-d双重反应阳性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分别占以上两核团神经元总数的52.8%和42.5%;而在下丘脑的其它部位如下丘脑外侧区、下丘脑腹内侧核、穹隆周核和内侧视前区等处也可见到少量的双重反应神经元、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calbindin-D28K和NADPH-d共存于下丘脑的单个神经元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结合蛋白 一氧化氮合酶 下丘脑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动脉起点至腹主动脉各大分支间的距离
19
作者 李跃 张源亮 +1 位作者 谷方 王昭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7年第3期194-194,共1页
为给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进行腹部动脉选择性造影,局部器官化疗和动脉栓塞疗法提供数据,在48具(男女各24具)成尸上,测得平均身高为157.8(141~180)cm,腹主动脉各主要分支起点至腹股沟韧带间血管长度(性别间及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P>0.0... 为给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进行腹部动脉选择性造影,局部器官化疗和动脉栓塞疗法提供数据,在48具(男女各24具)成尸上,测得平均身高为157.8(141~180)cm,腹主动脉各主要分支起点至腹股沟韧带间血管长度(性别间及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如下(±SD):肾动脉24.4±1.3cm,肠系膜下动脉18.51±1.3cm,肠系膜上动脉25.7±1.3cm,腹腔动脉为26.9±1.4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 主动脉腹部 肠系膜上动脉 腹腔动脉 分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股动脉近侧段走行异常一例
20
作者 李跃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7年第2期106-106,共1页
在一例女性成人尸解中,发现其右侧股动脉的近侧段走行变异(附图)。未见有类似报道,为积累资料,报告如下:右股动脉近侧明显的内凸而成弓形。整个弯曲部的弧形长度为6.5cm,最凸处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3cm处.
关键词 股深动脉 右股动脉 大隐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