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美他嗪对力竭运动后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晓燕 公雪 +2 位作者 张红明 胡毓洪 韩淑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96-901,共6页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力竭运动后大鼠心肌组织氧化应激、凋亡水平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曲美他嗪对力竭运动后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反复力竭运动组(E组)、反复力竭运动+曲美他嗪组(T...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力竭运动后大鼠心肌组织氧化应激、凋亡水平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曲美他嗪对力竭运动后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反复力竭运动组(E组)、反复力竭运动+曲美他嗪组(TE组),每组10只。通过游泳运动建立大鼠力竭运动模型,TE组加用曲美他嗪干预(10mg/kg),各组均于最后一次力竭运动后留取心肌组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心肌组织Ba x、Bcl-2和解偶连蛋白2(UCP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与C组比较,E组和TE组心肌线粒体SOD及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其中E组降低更明显;MDA含量均升高,其中E组升高更明显(P<0.01)。与C组比较,E组和TE组Bax表达量均明显升高,Bcl-2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E组比较,TE组Bax表达量明显降低,Bcl-2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TUNEL检测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E组和TE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与E组比较,TE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与C组比较,E组和TE组UCP2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E组比较,TE组UCP2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曲美他嗪可减轻力竭运动后大鼠心肌组织损伤,对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力竭运动 氧化性应激 细胞凋亡 解偶联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CT成像技术辅助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空洞性菌阳肺结核患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吴璇 徐阳 +3 位作者 周婕 毛晓辉 王勃 王增贤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31-237,共7页
目的 观察基于CT气道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与CT平扫两种方法辅助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空洞性菌阳肺结核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西安市胸科医院收住院... 目的 观察基于CT气道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与CT平扫两种方法辅助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空洞性菌阳肺结核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西安市胸科医院收住院的121例痰菌阳性的空洞性肺结核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治疗组62例(最终48例完成疗程),采用CT平扫后行纤维支气管镜肺结核空洞介入治疗;MPR治疗组59例(最终48例完成疗程),采用64层螺旋CT气道MPR技术定位后行纤维支气管镜肺结核空洞介入治疗.观察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患者的痰菌阴转率、空洞治疗有效率及病灶播散情况.两组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两组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MPR治疗组痰菌阴转率均高于传统治疗组,阴转率分别为56.3%(27/48)和35.4%(17/48);91.7%(44/48)和75.0%(36/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0,P<0.05;x2=4.80,P<0.05);(2)两组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MPR治疗组空洞治疗有效率均高于传统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45.8%(22/48)和20.8%(10/48);83.3%(40/48)和60.4%(29/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5,P<0.05;x2 =6.24,P<0.05);(3)传统治疗组的病灶播散发生率高于MPR治疗组,两组播散发生率分别为33.3%(16/48)和14.6%(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63,P<0.05).结论 经MPR定位后行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空洞性菌阳肺结核可以提高患者的痰菌阴转率及空洞治疗有效率,同时降低了病灶的播散发生率,是一种空洞性肺结核治疗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支气管镜检查 疗效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骶管囊肿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3
作者 孙希奇 吴春根 +2 位作者 程永德 田庆华 卢莹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26-930,共5页
骶管囊肿是骶管内的囊性病变,其临床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内占位及椎管狭窄症等疾病相似,MRI是诊断的金标准。治疗的关键是降低囊内压及阻塞交通孔。目前对症状性骶管囊肿的最佳治疗方法虽然存在争议,但介入治疗以低风险、低费用... 骶管囊肿是骶管内的囊性病变,其临床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内占位及椎管狭窄症等疾病相似,MRI是诊断的金标准。治疗的关键是降低囊内压及阻塞交通孔。目前对症状性骶管囊肿的最佳治疗方法虽然存在争议,但介入治疗以低风险、低费用、并发症少以及可反复使用等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症状性骶管囊肿的介入治疗进行一系统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囊肿 介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联合加大补液量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戈宏焱 李培霞 +2 位作者 张洋洋 王丽丽 魏耀玲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奥曲肽联合加大补液量对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新的诊疗思路。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7年5月就诊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的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4)。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目的通过观察奥曲肽联合加大补液量对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新的诊疗思路。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7年5月就诊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的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4)。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曲肽0.6 mg,1次/12 h,持续泵入3 d后,改为0.2 mg,1次/8 h,皮下肌注,连续应用7~10 d,并加大补液量,其余治疗根据患者自身症状及机体耐受情况给予对症处理。观察治疗期间患者的生命体征、腹围、体质量及腹水消退时间,统计患者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腹水消退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13±1.25)d vs(11.61±1.34)d,t=-4.06,P<0.001;(10.01±1.46)d vs(16.10±1.57)d,t=-7.65,P<0.001];腹围平均每天减少量、体质量平均每天减少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01±0.75)cm vs(2.42±0.35)cm,t=4.69,P<0.001;(1.67±0.42)kg vs(0.97±0.54)kg,t=4.58,P<0.001]。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88%vs 32.26%,χ~2=7.49,P<0.05;8.82%vs 38.71%,χ~2=8.56,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难治性腹水的基础上,应用奥曲肽联合加大补液量,能促进自发性利尿,可显著减少患者腹水量,缩短腹水消退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奥曲肽 补液疗法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症状性骶管囊肿囊液性状与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希奇 吴春根 +3 位作者 程永德 田庆华 卢莹莹 宋戈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1-435,共5页
目的探讨症状性骶管囊肿患者囊液性状与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114例症状性骶管囊肿患者,均有腰骶部不适等症状,其中初发86例,复发28例。在DSA引导下经皮穿刺进入囊肿内,抽吸2~5 ml脑脊液送实验室检查。然后再注入少量非离子型对比... 目的探讨症状性骶管囊肿患者囊液性状与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114例症状性骶管囊肿患者,均有腰骶部不适等症状,其中初发86例,复发28例。在DSA引导下经皮穿刺进入囊肿内,抽吸2~5 ml脑脊液送实验室检查。然后再注入少量非离子型对比剂使囊肿显影,判断囊肿与蛛网膜下腔是否相通,最后再采用双针法抽吸囊液。结果造影显示114例患者中66例患者显示囊肿与蛛网膜下腔相通,48例患者显示囊肿与蛛网膜下腔不相通;初发患者中两组脑脊液糖、氯化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患者中两组脑脊液糖、蛋白质、氯化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脊液的单项、多项改变与患者的介入治疗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骶管囊肿分为与蛛网膜下腔通和不通的两种类型。初发和复发患者相比,脑脊液性状发生变化。脑脊液多项改变以及脑脊液糖升高、氯化物降低与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囊肿 分型 脑脊液氯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干预对哮喘小鼠NF-κB/TGF-β1通路及早期气道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邓鹏辉 马常亭 +3 位作者 张健 高明霞 李鸿佳 张才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37-1342,共6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干预对哮喘小鼠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相关炎症因子表达及早期气道重塑的影响,进一步完善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理论支持。方法随机将30只BALB/C雌性小鼠分为对照组、布地奈德组和哮喘组,每...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干预对哮喘小鼠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相关炎症因子表达及早期气道重塑的影响,进一步完善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理论支持。方法随机将30只BALB/C雌性小鼠分为对照组、布地奈德组和哮喘组,每组10只。布地奈德组、哮喘组均采用鸡卵白蛋白(OVA)诱导建立哮喘模型,对照组则采取生理盐水替代。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炎症变化;ELISA法测定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13(IL-13)、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法分别定量分析肺组织中NF-κB p65、TGF-β1的蛋白表达及mRNA的表达;用医学图像采集系统及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支气管管腔的周长(Pbm)、支气管管壁面积(WAt)、支气管管壁平滑肌面积(WAm)及平滑肌细胞计数(N),将上述指标均用Pbm标准化。结果 HE染色表明哮喘组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小鼠有显著的气道周围炎症细胞浸润、黏膜下水肿、气管腔壁狭窄增厚等情况;各组小鼠BALF中IL-13、IL-4、IL-5检测结果提示,布地奈德组分别与对照组和哮喘组相比,上述指标较对照组高,而明显低于哮喘组(P<0.05)。各组小鼠肺组织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布地奈德组NF-κB p65、TGF-β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哮喘组则明显高于布地奈德组(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NF-κB p65及TGF-β1的mRNA在哮喘组中的表达均高于布地奈德组和对照组(P<0.05);图像软件分析显示,布地奈德组Wat/Pbm、WAm/Pbm、N/Pbm较哮喘组有明显改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κB/TGF-β1信号通路可能是哮喘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并可能参与哮喘早期气道重塑,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可能通过抑制哮喘NF-κB、TGF-β1的表达,从而改善哮喘症状,干预哮喘气道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哮喘 核转录因子-ΚB 转化生长因子-Β1 气道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