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杜克蓝莓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健美 冯蕾 +1 位作者 冀海伟 苗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0-582,共3页
用常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杜克蓝莓果实中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其化学成分。共分离鉴定出32种化学成分,主要为2,4-二叔丁基苯酚〔相对质量分数(下同),16.54%〕、二棕榈酸抗坏血酸酯(13.48%)、环十二烷(7.37%)、8-甲基-十七... 用常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杜克蓝莓果实中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其化学成分。共分离鉴定出32种化学成分,主要为2,4-二叔丁基苯酚〔相对质量分数(下同),16.54%〕、二棕榈酸抗坏血酸酯(13.48%)、环十二烷(7.37%)、8-甲基-十七烷(7.25%)、7,9-二叔丁基-1-氧杂螺[4.5]癸-6,9-二烯-2,8-二酮(6.39%)、8-己基-十五烷(6.15%)、(E)-9-十八烯(5.60%)、正二十四烷(4.38%)、十四酸(4.38%)、2,6-二叔丁基对苯醌(2.25%)和壬胺(2.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克蓝莓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污水的电化学法消毒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志富 谭亚东 +2 位作者 许宁 任少红 赵宇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0-424,共5页
应用电化学方法消毒处理医院污水,比较不同阳极材料消毒效果,并探讨消毒机理.试验表明,以涂有贵金属(钌、铂、铱)氧化物的钛板作阳极,不锈钢板作阴极,在电流密度6 mA/cm2、水力停留时间15 m in、空气流量为40 L/h、极水比为1.0的试验条... 应用电化学方法消毒处理医院污水,比较不同阳极材料消毒效果,并探讨消毒机理.试验表明,以涂有贵金属(钌、铂、铱)氧化物的钛板作阳极,不锈钢板作阴极,在电流密度6 mA/cm2、水力停留时间15 m in、空气流量为40 L/h、极水比为1.0的试验条件下,消毒后污水的总大肠菌群数<500CFU/L,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污水 电化学消毒 电极材料 总大肠菌群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教学“诗教”艺术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董丽花 刘一兵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26,共4页
分析化学"诗教"艺术的内涵,提炼其创造性、情感性、审美性、意会性的特点,指出化学教学"诗教"艺术具有激发兴趣、陶冶情操、活跃气氛、启发思维、帮助记忆的教学功能。其实施的方法和技巧是:精选化学诗词,领略化学变化美;穿插化学... 分析化学"诗教"艺术的内涵,提炼其创造性、情感性、审美性、意会性的特点,指出化学教学"诗教"艺术具有激发兴趣、陶冶情操、活跃气氛、启发思维、帮助记忆的教学功能。其实施的方法和技巧是:精选化学诗词,领略化学变化美;穿插化学语言,探寻化学之奥秘;编写化学诗歌,促进研究性学习;编写化学歌谣,巧记化学内容;习题编制渗透古诗词,诱发学习情趣等,并阐明"诗教"艺术实施应遵循的教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教学艺术 “诗教”艺术 方法与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化学实验设计能力评价方法的探索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志富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10期114-116,124,共4页
大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实验设计能力上,但是长期以来,对这一重要能力的评价一直比较抽象和模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更加重视学生对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迫切需要寻找合适的评价方法。文中探索了一种以定量评价为... 大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实验设计能力上,但是长期以来,对这一重要能力的评价一直比较抽象和模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更加重视学生对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迫切需要寻找合适的评价方法。文中探索了一种以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为辅的评价体系,它体现了多个人性化原则。从认知和操作两个方面来对实验设计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参考笔试、平时实验、设计性实验成绩;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三个方面来对实验设计能力进行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为辅,二者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比较科学准确地评价大学生分析化学实验设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实验设计能力 评价原则 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山女儿茶总黄酮和多糖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恭孝 孟宪峰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建立泰山女儿茶中总黄酮和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总黄酮含量测定最佳检测波长510 nm,芦丁质量浓度在8~48μ.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6),平均回收... 目的建立泰山女儿茶中总黄酮和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总黄酮含量测定最佳检测波长510 nm,芦丁质量浓度在8~48μ.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6),平均回收率99.03%(RSD=1.72%,n=5);多糖含量测定的检测波长490 nm,葡萄糖质量浓度在5~50μ.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64),平均回收率99.26%(RSD=1.57%,n=4)。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泰山女儿茶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女儿茶 总黄酮 多糖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麦壳对水中刚果红的吸附机理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胡静 张杰 +3 位作者 王翠萍 张丽青 张庆乐 秦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3-165,172,共4页
对氢氧化钠改性麦壳用于水中刚果红(CR)的去除进行了研究。通过动力学拟合、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分析,探讨了改性麦壳对水中CR的吸附机理;并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改性麦壳去除CR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麦壳投加量为8g... 对氢氧化钠改性麦壳用于水中刚果红(CR)的去除进行了研究。通过动力学拟合、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分析,探讨了改性麦壳对水中CR的吸附机理;并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改性麦壳去除CR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麦壳投加量为8g·L-1、吸附时间为90min时对100mg·L-1 CR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量达11.87mg·g-1,脱色率达94.93%;对CR的吸附符合准一阶动力学模型;结合SEM和FT-IR谱图分析推断,改性麦壳吸附CR主要发生在吸附剂表层,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麦壳 刚果红 吸附 动力学 扫描电子显微镜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处理对石榴果皮离体褐变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冯立娟 尹燕雷 +2 位作者 杨雪梅 武冲 孙立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2-50,共9页
【目的】针对贮藏期石榴果实褐变严重的问题,研究不同浓度柠檬酸处理对其果皮离体褐变的影响,为石榴果实防褐变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石榴品种‘泰山三白甜’和‘泰山三白酸’为试材,利用称重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不同浓度柠檬酸处... 【目的】针对贮藏期石榴果实褐变严重的问题,研究不同浓度柠檬酸处理对其果皮离体褐变的影响,为石榴果实防褐变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石榴品种‘泰山三白甜’和‘泰山三白酸’为试材,利用称重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不同浓度柠檬酸处理对贮藏期石榴果皮褐变度、失重率、平均散失速率、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总酚和DPPH(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自由基清除率等褐变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2个品种果皮褐变度和失重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均逐渐增加,第12天时出现峰值;果皮平均散失速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对照、1%和2%柠檬酸处理条件下,‘泰山三白甜’果皮平均散失速率分别在第1,4和11天时出现峰值,3%柠檬酸处理条件下分别在第1,4和12天时出现峰值。对照条件下,‘泰山三白酸’果皮平均散失速率分别在第1,4,7,9和12天时出现峰值,不同处理条件下均分别在第1,4,7和12天时出现峰值。‘泰山三白酸’果皮褐变度、失重率和平均散失速率均低于‘泰山三白甜’。2个品种果皮中PPO和POD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再降低又升高的变化趋势,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泰山三白甜’PPO活性分别在第2和第6天时出现峰值,‘泰山三白酸’分别在第3和第7天时出现峰值。2个品种果皮中POD活性均在第1和第8天时出现峰值。不同处理条件下,2个品种果皮褐变度、失重率、平均散失速率、PPO和POD活性均低于对照,以2%柠檬酸处理的最低,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果皮中总酚含量随褐变程度的增加逐渐降低,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均在第0和第12天时出现峰值。不同处理条件下,2个品种果皮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高于对照,以2%柠檬酸处理的最高,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果皮褐变度与失重率、平均散失速率均为极显著正相关,与PPO活性、总酚含量均为极显著负相关。失重率与平均散失速率均为极显著正相关,与PPO活性、总酚含量均为极显著负相关。平均散失速率与总酚含量均为极显著负相关,与PPO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为显著负相关。PPO活性与总酚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OD活性与总酚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总酚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呈显著正相关。‘泰山三白酸’离体果皮较‘泰山三白甜’抗褐变,这可能与风味酸甜或品种自身特性有关。【结论】不同浓度柠檬酸处理均能降低石榴果皮中褐变度、失重率、平均散失速率、PPO和POD活性,抑制总酚含量的降低,维持其抗氧化能力,延缓果实褐变进程,以2%柠檬酸处理的抑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柠檬酸 褐变 PPO POD 总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黄酮在抑制亚硝化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庆乐 吴守林 +2 位作者 张丽青 党光耀 唐心强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6期733-734,共2页
利用植物有效成分阻断亚硝胺合成是防治癌症的有效途径之一。黄酮类化合物在抑制亚硝化反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文重点探讨黄酮类化合物抑制亚硝化反应的机制,典型植物中黄酮含量变化规律及阻断亚硝胺合成或清除亚硝酸盐的效果,以期为... 利用植物有效成分阻断亚硝胺合成是防治癌症的有效途径之一。黄酮类化合物在抑制亚硝化反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文重点探讨黄酮类化合物抑制亚硝化反应的机制,典型植物中黄酮含量变化规律及阻断亚硝胺合成或清除亚硝酸盐的效果,以期为寻求最佳的抗癌药物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亚硝酸盐 亚硝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壳对水中孔雀石绿和刚果红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党永辉 徐红霞 +2 位作者 魏丽南 张庆乐 张丽青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2-124,127,共4页
以板栗壳作为吸附剂,研究其对模拟印染废水中孔雀石绿和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染料初始浓度100mg/L,板栗壳投加量2.0g/L,废水初始pH=7.0下,对孔雀石绿的去除率为95.20%;废水初始pH=5.0~8.0下,对刚果红的去除率为92.88%。将板... 以板栗壳作为吸附剂,研究其对模拟印染废水中孔雀石绿和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染料初始浓度100mg/L,板栗壳投加量2.0g/L,废水初始pH=7.0下,对孔雀石绿的去除率为95.20%;废水初始pH=5.0~8.0下,对刚果红的去除率为92.88%。将板栗壳吸附孔雀石绿和刚果红的过程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Elovich方程和双常数方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板栗壳对两种染料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方程,说明该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其等温吸附过程可以用Freundlich方程描述,说明该吸附以多分子层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壳 孔雀石绿 刚果红 生物吸附 动力学 热力学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色素提取方法的改进及稳定性试验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小全 刘静静 +3 位作者 邵辉莹 翟虎 周秀艳 毕玉水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8-130,共3页
采用有机溶剂浸泡法和超声波辅助技术从红枣中提取色素,对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的色素提取率进行测试,以确定最佳提取条件。通过比较两者的提取效率表明,超声波作用下提取红枣色素能够缩短提取时间、降低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 采用有机溶剂浸泡法和超声波辅助技术从红枣中提取色素,对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的色素提取率进行测试,以确定最佳提取条件。通过比较两者的提取效率表明,超声波作用下提取红枣色素能够缩短提取时间、降低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剂为3%NaOH,料液比40mL/g,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60min,超声波功率80W;该色素在碱性条件下相对稳定;光照、还原剂对色素的影响不大,其抗氧化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色素 提取 超声波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厂旁”实验——三草酸合铁酸钾实验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晓辉 董建 +3 位作者 陈红余 葛燕青 王晓雁 方绍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3-206,215,共5页
将经典无机化学实验——三草酸合铁(III)酸钾设计成一个超长学时的大综合"厂旁"实验,面向化学工程类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对培养卓越化学工程师具有重要意义。除了涵盖了大学阶段所学的大量的化学实验技能和众多课程的理论知识... 将经典无机化学实验——三草酸合铁(III)酸钾设计成一个超长学时的大综合"厂旁"实验,面向化学工程类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对培养卓越化学工程师具有重要意义。除了涵盖了大学阶段所学的大量的化学实验技能和众多课程的理论知识,该实验更是从生产厂家的角度渗透了项目考察、项目设计、生产工艺、产品检验、废弃物处理等问题,同时体现了绿色化、探究性、设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厂旁 大综合 卓越工程师 绿色化 探究性 设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法探查海岸带含水层咸淡水界面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唐心强 董洁 +1 位作者 大年邦雄 李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8-43,共6页
本文在理论上对电法探查多层土层组成的海岸带含水层的咸淡水界面的可能性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太平洋沿岸某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在测量设置在海岸附近及分布于海岸纵深方向的调查井垂直方向电导率的同时,在调查井附近进行了电法探... 本文在理论上对电法探查多层土层组成的海岸带含水层的咸淡水界面的可能性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太平洋沿岸某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在测量设置在海岸附近及分布于海岸纵深方向的调查井垂直方向电导率的同时,在调查井附近进行了电法探查。结果表明,电法探查的咸淡水界面的深度与依据井水电导率区分的混合区域上端几乎一致,即对于不同类别土质构成的岩土层,电法不但能探查确定咸淡水界面的深度,而且与以往的手法比较也是一种简单、快速、可靠、成本低廉的确定咸淡水界面深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入侵 咸淡水界面 视电阻率 Wenne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教学型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被引量:25
13
作者 江栋 曹晓群 孔茜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6-147,157,共3页
高校实验室大致可分为教学型实验室和科研型实验室,其中,教学型实验室的建设比较薄弱。论述了加强教学型实验室建设的若干途径。加快建设高校教学型实验室,对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校 实验室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还原法合成邻氨基苯甲醚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曹晓群 张成金 +3 位作者 王萍 刘爱军 刘欣 何志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67-769,共3页
研究了用邻硝基苯甲醚催化加氢合成邻氨基苯甲醚,代替传统的硫化钠还原工艺。研究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压力0.7MPa,催化剂用量0.9%(以占邻硝基苯甲醚质量计),溶剂与邻硝基苯甲醚质量比为0.75∶1。加氢还原和硫化钠还... 研究了用邻硝基苯甲醚催化加氢合成邻氨基苯甲醚,代替传统的硫化钠还原工艺。研究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压力0.7MPa,催化剂用量0.9%(以占邻硝基苯甲醚质量计),溶剂与邻硝基苯甲醚质量比为0.75∶1。加氢还原和硫化钠还原工艺比较,反应时间由6h缩短到1.75h,产品收率由90.5%提高到93.8%,解决了产生大量含硫废水的问题,产品成本可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氨基苯甲醚 合成 制作工艺 加氢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作用下提取黑米色素及稳定性实验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小全 仇玉芹 +4 位作者 王君莲 邵辉莹 翟虎 周秀艳 毕玉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95-297,共3页
采用有机溶剂浸泡法和超声波辅助技术从黑米中提取色素,利用正交实验,对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的色素提取率进行测定,以确定最佳提取条件,比较两者的提取效率。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下提取黑米色素能够缩短提取时间、降低提取温度。最佳... 采用有机溶剂浸泡法和超声波辅助技术从黑米中提取色素,利用正交实验,对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的色素提取率进行测定,以确定最佳提取条件,比较两者的提取效率。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下提取黑米色素能够缩短提取时间、降低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剂为无水乙醇,料液比(每克所用溶剂的体积)8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5min,超声波功率70W。色素在酸性条件下相对稳定,且蔗糖有助于其稳定性。光照、加热、金属离子对色素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米色素 提取 超声波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溶液浸泡对黄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庆乐 王浩 +2 位作者 张丽青 张文平 吴守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1-133,共3页
目的:利用茶溶液对黄瓜进行浸泡处理,根据其对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去除率,探讨最佳浸泡方式。方法:利用热水浸提法制备茶叶水溶液,在恒温水浴锅中用茶叶水溶液对黄瓜样品进行浸泡处理,通过改变茶叶水溶液的浓度、浸泡时间、浸泡温度等实... 目的:利用茶溶液对黄瓜进行浸泡处理,根据其对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去除率,探讨最佳浸泡方式。方法:利用热水浸提法制备茶叶水溶液,在恒温水浴锅中用茶叶水溶液对黄瓜样品进行浸泡处理,通过改变茶叶水溶液的浓度、浸泡时间、浸泡温度等实验条件,测定黄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结论:在温度为30℃时,用浓度为5%的茶溶液对黄瓜浸泡10min,对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去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溶液 黄瓜 硝酸盐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姜黄色素提取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小全 翟虎 +2 位作者 孙斌 邵辉莹 周秀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9-91,共3页
在超声波作用下采用有机溶剂从黄姜中提取姜黄色素,对不同条件下的色素提取率进行测试,以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黄姜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剂为乙醇;料液比为1∶50;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60min;超声波功率为200W。与浸... 在超声波作用下采用有机溶剂从黄姜中提取姜黄色素,对不同条件下的色素提取率进行测试,以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黄姜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剂为乙醇;料液比为1∶50;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60min;超声波功率为200W。与浸提法比较,超声波提取极大地缩短了提取时间、节省了溶剂且收率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姜 黄色素 提取工艺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丹参多糖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振亮 张昌军 +1 位作者 刘克 孙立彦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7-360,共4页
本文首次研究白花丹参多糖的抗氧化性。水浴回流法提取白花丹参多糖,并采用对亚油酸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和还原力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白花丹参多糖的总糖含量为34.2%。在实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白花丹参多糖的抗氧化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本文首次研究白花丹参多糖的抗氧化性。水浴回流法提取白花丹参多糖,并采用对亚油酸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和还原力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白花丹参多糖的总糖含量为34.2%。在实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白花丹参多糖的抗氧化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1 mg/mL的白花丹参多糖对亚油酸过氧化抑制率为23.05%。白花丹参多糖表现出较高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参 多糖 提取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带含水层咸淡水界面随潮汐波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9
作者 唐心强 王虹 +1 位作者 左风华 大年邦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84-92,共9页
在分析、研究了滨海地带含水层和不透水层的水文地质特性及含水层内的咸淡水渗流运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推理的手法,建立了一种较为简单适用的模拟海岸带含水层咸淡水界面和天然地下水面变动规律的二维数学模型,通过该模型的计算值... 在分析、研究了滨海地带含水层和不透水层的水文地质特性及含水层内的咸淡水渗流运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推理的手法,建立了一种较为简单适用的模拟海岸带含水层咸淡水界面和天然地下水面变动规律的二维数学模型,通过该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证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有着非常好的拟合度,即该模型能较客观地揭示海水入侵引起的咸淡水界面的变化规律。其后,运用该模型系统的探讨了含水层以下为非平坦的不透水层的滨海地带天然地下水面、咸淡水界面伴随着潮汐的波动而变化的规律。即伴随着潮汐的波动,一方面天然地下水面和咸淡水界面与潮汐具有相似的振动波形,波动的幅度随离海岸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海岸附近咸淡水界面的振幅大于天然地下水面的振幅,而在离开海岸一定距离后天然地下水面的振幅超过咸淡水界面的振幅。总体上天然地下水面的振幅呈负指数衰减,而咸淡水界面的振幅几乎呈直线衰减(其衰减直线的倾角在135~150°之间变动),且潮汐波动对天然地下水面影响的范围远大于其对咸淡水界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天然地下水面和咸淡水界面波动的振幅及它们之间的相位差的大小还与天然地下水面的水力坡度、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有效孔隙率、不透水层形状及其变动的幅度有关,但它们之间的相位差的大小与潮汐波动的幅度无关,其振幅与潮汐的振幅成比例增减。当不透水层的形状一定时,不论天然地下水面的水力坡度、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有效孔隙率及潮汐波动的幅度怎么变动,天然地下水面、咸淡水界面振动的相位差的变化趋势及其峰值出现的位置几乎不变,即不透水层的形状决定着天然地下水面、咸淡水界面振动的相位差的变化趋势,而其大小与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水力坡度、渗透系数及有效孔隙率)密切相关。此外,当天然地下水面和咸淡水界面的振动存在相位和振幅的较大差异时,可以断定含水层以下存在非平坦的不透水层,且这种差异越大,不透水层凸凹不平的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学及水资源 地下水 潮汐 海水入侵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菜色素提取方法的改进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翟虎 陈小全 +3 位作者 孙兆国 邵辉莹 周秀艳 左之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7-159,共3页
采用有机溶剂浸泡法和超声波辅助技术从菠菜叶中提取色素,比较两者的提取效率,并对其在pH、光照、温度、氧化剂、还原剂、常见金属离子及食品添加剂等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菠菜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剂,乙醇;料液... 采用有机溶剂浸泡法和超声波辅助技术从菠菜叶中提取色素,比较两者的提取效率,并对其在pH、光照、温度、氧化剂、还原剂、常见金属离子及食品添加剂等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菠菜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剂,乙醇;料液比(g:mL),1:5;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60 min;超声波功率,200W;色素在酸性条件下相对稳定;K^+、Na^+、Ca^(2+)、温度的变化,氧化剂、还原剂及食品添加剂的加入对色素的影响不大;其耐光性比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菜色素 提取 超声波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