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核医学和磁共振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振美 秦树存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6-90,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分子影像学通过使用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影像对比的分子探针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的特定分子进行分子成像。该方法会极大地提高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性的检测水平和增强对该病变特征,尤其对斑块的组成成份的识别能力。... 动脉粥样硬化分子影像学通过使用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影像对比的分子探针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的特定分子进行分子成像。该方法会极大地提高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性的检测水平和增强对该病变特征,尤其对斑块的组成成份的识别能力。斑块的组成成份和斑块的破裂、斑块的易损性以及斑块破裂后导致的结果密切相关。因此了解斑块组成成份的在体无创性检测将对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治疗和判断预后产生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分子影像学 核医学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平滑肌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竟悟 于杨 +1 位作者 王大新 秦树存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661-3663,共3页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是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谱系示踪研究发现不同胚胎起源的VSMCs对AS的易感性区别明显;VSMC增殖在AS以修复为主,而不是斑块形成的主要动力;VSMC迁移在AS中的作用目前仍然是不清楚的;VSMC细胞衰老促进...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是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谱系示踪研究发现不同胚胎起源的VSMCs对AS的易感性区别明显;VSMC增殖在AS以修复为主,而不是斑块形成的主要动力;VSMC迁移在AS中的作用目前仍然是不清楚的;VSMC细胞衰老促进了AS的发展和斑块不稳定性;对斑块内VSMCs的来源、生长和衰老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为新型抗AS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平滑肌细胞 胚胎起源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郑祥珍 王炳香 秦树存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89,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慢性脂蛋白代谢障碍性血管的炎性疾病,会引起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1]。AS的病理过程包括血管内皮细胞膜的损伤及渗透能力的改变,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膜迁移和增殖,巨噬细胞为主的炎性反应和泡沫...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慢性脂蛋白代谢障碍性血管的炎性疾病,会引起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1]。AS的病理过程包括血管内皮细胞膜的损伤及渗透能力的改变,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膜迁移和增殖,巨噬细胞为主的炎性反应和泡沫细胞的积聚等[2]。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是导致AS发生和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肌细胞 平滑肌 炎症 细胞凋亡 受体 LDL 前蛋白转化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功能障碍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2
4
作者 司艳红 陈晓凤 秦树存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97-903,共7页
以往认为,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目前发现线粒体还是调节细胞氧化应激与凋亡的关键部位,并且与毗邻的细胞器内质网保持密切联系.线粒体功能障碍时,可通过加重机体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及胆固醇蓄积等病理过程,影响动脉粥... 以往认为,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目前发现线粒体还是调节细胞氧化应激与凋亡的关键部位,并且与毗邻的细胞器内质网保持密切联系.线粒体功能障碍时,可通过加重机体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及胆固醇蓄积等病理过程,影响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本综述首先简单介绍了线粒体的基本功能,然后重点分析线粒体功能障碍时,参与AS的最新证据及其分子机制.此方面研究提示,线粒体可能是AS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功能障碍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个核细胞分化的命运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娜娜 张良 +2 位作者 丁国勇 桑慧 秦树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5-1019,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故阻止AS的进展已成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AS以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脂质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为特征,并伴有炎症性疾病的病理现象,如变质。
关键词 动脉硬化 单核细胞 内皮祖细胞 树突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和防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33
6
作者 姚树桐 秦树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4-368,384,共6页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真核细胞内蛋白合成、折叠修饰及转运的重要细胞器和钙离子储存库,并与脂质合成和氧化还原平衡的维持密切相关。ER对多种刺激非常敏感,例如氧化应激、钙稳态失衡、胆固醇超负荷和糖基化改变等...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真核细胞内蛋白合成、折叠修饰及转运的重要细胞器和钙离子储存库,并与脂质合成和氧化还原平衡的维持密切相关。ER对多种刺激非常敏感,例如氧化应激、钙稳态失衡、胆固醇超负荷和糖基化改变等理化环境变化均可导致ER的功能紊乱,出现以未折叠和/或错误折叠蛋白积聚以及钙稳态失衡为主要特征的内质网应激(ER stress,ERS)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动脉粥样硬化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氧化应激和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晓民 秦树存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8,共6页
血小板主要通过NAD(P)H-氧化酶系统产生氧化物,也存在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抗氧化物。氧化应激可通过影响血小板聚集时相、一氧化氮、还原型和氧化型谷胱甘肽的平衡和αⅡbβ3整合素,从而改变血小板的功能。血小板氧化应激... 血小板主要通过NAD(P)H-氧化酶系统产生氧化物,也存在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抗氧化物。氧化应激可通过影响血小板聚集时相、一氧化氮、还原型和氧化型谷胱甘肽的平衡和αⅡbβ3整合素,从而改变血小板的功能。血小板氧化应激能够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氧化LDL,刺激泡沫细胞生成,并通过CD40配体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药物可干预血小板的氧化应激而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氧化应激 活性氧 动脉粥样硬化 CD40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β-catenin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马守原 姚树桐 +1 位作者 朱平 秦树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4-568,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作为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主要病理基础,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1]。AS是多因素、多发病环节参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内皮损伤和功能减退是其发生的启动环节,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作为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主要病理基础,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1]。AS是多因素、多发病环节参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内皮损伤和功能减退是其发生的启动环节,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介质释放、氧化应激反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及泡沫细胞形成和死亡是AS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机制:调节造血干/祖细胞的功能
9
作者 展恩欣 杨娜娜 秦树存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5-460,共6页
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血浆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性心血管疾病呈负相关,成为抗AS的重要靶点和热点.然而,近年来多个临床试验未能证明升高血浆HDL的水平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 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血浆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性心血管疾病呈负相关,成为抗AS的重要靶点和热点.然而,近年来多个临床试验未能证明升高血浆HDL的水平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HDL抗AS功能生物学特性的复杂性.近5年来的研究发现,HDL可通过对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和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的调节发挥抗AS的作用,本文就这一新机制进行综述,期待为HDL迄今尚不完全清楚的复杂心血管保护机制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造血干细胞 内皮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山白花丹参提取物体外对氧化应激损伤内皮祖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焦鹏 杨娜娜 +1 位作者 崔英杰 秦树存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30-2732,共3页
目的观察白花丹参提取物对氧化应激损伤的内皮祖细胞(EPCs)的影响。方法以0.001%H2O2诱导EPCs氧化应激损伤,以泰山白花丹参提取物干预,取各组细胞上清液行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有量检测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 目的观察白花丹参提取物对氧化应激损伤的内皮祖细胞(EPCs)的影响。方法以0.001%H2O2诱导EPCs氧化应激损伤,以泰山白花丹参提取物干预,取各组细胞上清液行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有量检测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检测;以二氯荧光素二乙酯染色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平均荧光强度以反映细胞活性氧水平。结果 H2O2损伤后,IL-6和TNF-α水平显著增高,SOD活性下降,细胞内MFI升高(P<0.05)。白花丹参干预24 h后,明显抑制内皮祖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与H2O2组比较,P<0.05),增加SOD活性,降低IL-6及TNF-α水平,细胞内平均荧光强度降低。结论白花丹参对H2O2诱导的内皮祖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抗炎和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白花丹参 内皮祖细胞 氧化应激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SOD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山沙棘果抗炎镇痛及耐缺氧抗疲劳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颖 张立木 +2 位作者 李同德 彭吉星 崔萌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7-378,381,共3页
目的:研究沙棘果的抗炎镇痛及耐缺氧抗疲劳作用。方法:二甲苯法和扭体法研究抗炎镇痛作用,游泳实验和耐缺氧实验研究抗疲劳及耐缺氧作用。结果:沙棘果提取物具有显著镇痛作用(p<0.01),水提物较醇提物效果明显,沙棘果醇提物有抗炎作用... 目的:研究沙棘果的抗炎镇痛及耐缺氧抗疲劳作用。方法:二甲苯法和扭体法研究抗炎镇痛作用,游泳实验和耐缺氧实验研究抗疲劳及耐缺氧作用。结果:沙棘果提取物具有显著镇痛作用(p<0.01),水提物较醇提物效果明显,沙棘果醇提物有抗炎作用(p<0.05),而水提物作用不明显;沙棘果提取物能增强小鼠的抗疲劳能力和耐缺氧能力(p<0.05)。结论:沙棘果具有镇痛抗炎作用及增强小鼠耐缺氧能力和抗疲劳能力,且呈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沙棘果 抗炎 镇痛 耐缺氧 抗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通道阻滞剂对甲亢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舒张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金松南 金景玉 +1 位作者 苏延友 文今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15-1618,共4页
目的探讨T型和L型钙通道阻滞剂对甲亢性高血压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舒张反应的影响。方法大鼠皮下每天注射甲状腺素(T4)0.5mg.kg-1的剂量或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维持16d,制备甲亢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甲亢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T型和L型钙通道阻滞剂对甲亢性高血压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舒张反应的影响。方法大鼠皮下每天注射甲状腺素(T4)0.5mg.kg-1的剂量或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维持16d,制备甲亢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甲亢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组和对照组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标本,观察T型钙通道阻滞剂mibefradil(mibe)和L型钙通道阻滞剂diltiazem(dilt)对两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舒张反应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甲亢性高血压大鼠体重明显下降而心率和收缩压明显升高;胸主动脉血管细胞外膜明显增厚,平滑肌细胞核变大并排列不规则。甲亢性高血压疾病时,T型和L型钙通道阻滞剂对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明显增强。结论甲亢性高血压病理状态下,胸主动脉T型和L型钙通道的功能增强,可能成为治疗甲亢性高血压的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钙通道 L型钙通道 甲亢 高血压 胸主动脉 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cGMP信号通路舒张甲亢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的特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金松南 段瑞 文今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10-914,共5页
目的探讨NO-cGMP信号通路舒张甲亢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的特性。方法大鼠皮下每天注射甲状腺素(T4)0.5 mg.kg-1的剂量或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16 d,制备甲亢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两组大鼠的离体胸主动脉环标本,观察NO供体SNA... 目的探讨NO-cGMP信号通路舒张甲亢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的特性。方法大鼠皮下每天注射甲状腺素(T4)0.5 mg.kg-1的剂量或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16 d,制备甲亢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两组大鼠的离体胸主动脉环标本,观察NO供体SNAP对胸主动脉环的影响;利用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激活剂BAY 41-2272(BAY)、sGC阻断剂ODQ和能透过细胞膜进入胞内而激活蛋白激酶G(PKG)的8-Br-cGMP,观察NO-cGMP信号通路对甲亢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甲亢性高血压大鼠体重明显下降而心率、脉压差和收缩压明显升高;SNAP对两组大鼠的胸主动脉环均有明显的舒张作用,但在甲亢性高血压大鼠中的舒张作用明显弱于对照大鼠;用ODQ预处理后,SNAP对两组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均被阻断;BAY和8-Br-cGMP对两组大鼠的血管环均有明显的舒张作用,但在甲亢性高血压大鼠中的舒张作用明显弱于对照大鼠。结论甲亢性高血压的病理状态下,NO-cGMP信号通路对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减弱,且此效应可能与sGC和PKG功能下调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环-磷酸鸟苷 甲亢 胸主动脉 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 蛋白激酶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程度和促炎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磊 陈军 +8 位作者 秦树存 李保强 陈丽莉 李雪飞 于淑萍 王丹 吴景良 陆海涛 段昕所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银屑病患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的表达及其功能的改变。方法:选取寻常性银屑病患者25例,正常对照25例。通过酶法检测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的含量。通过免疫比浊法分析血浆中载脂蛋... 目的:观察银屑病患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的表达及其功能的改变。方法:选取寻常性银屑病患者25例,正常对照25例。通过酶法检测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的含量。通过免疫比浊法分析血浆中载脂蛋白B-100(apolipoprotein B-100,apo B-100)的水平。通过低温超速离心法分别获取LDL颗粒;通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试剂盒以进行血浆及LDL氧化程度的测定;通过单核细胞粘附实验检测LDL对内皮细胞的刺激作用,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浆及LDL诱导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通过血浆检验发现银屑病患者血浆MDA(4.58±0.65 vs.4.16±0.61),TNF-α(20.17±3.24 vs.17.18±3.19)和IL-6(203.96±16.65 vs.181.15±20.27)水平显著升高,其中TNF-α和IL-6水平与银屑病的PASI评分呈正相关(分别为r=0.427和r=0.395)。LDL-C(2.62±0.37 vs.2.43±0.40)及apo B(0.93±0.10 vs.0.87±0.13)均升高,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银屑病患者LDL中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104.35±13.70 vs.78.24±1.33,P<0.05)。银屑病患者LDL介导的巨噬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IL-6(18885.72±4673.76 vs.12336.75±3379.54,P<0.01)和TNF-α(3421.96±586.92 vs.2902.58±298.13,P<0.05)明显高于正常人群。银屑病患者LDL诱导的单核细胞粘附血管内皮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群(223.65%±72.77 vs.137.1%±45.46,P<0.01)。结论:银屑病患者LDL的氧化程度和炎性诱导作用升高,这可能有助于研究银屑病与心血管疾病及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低密度脂蛋白 氧化 炎症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对Aβ生成与代谢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利利 王浩 +1 位作者 秦树存 张继国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3-156,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其确切发病机制未明,也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认为,β淀粉样蛋白(Aβ)是AD形成的关键因素。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是胞内主要蛋白质质量控制系统,最近研究发现其可调控A... 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其确切发病机制未明,也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认为,β淀粉样蛋白(Aβ)是AD形成的关键因素。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是胞内主要蛋白质质量控制系统,最近研究发现其可调控Aβ的生成和代谢,进而参与AD的发生。UPS可通过调控泛素化APP、β-分泌酶及γ-分泌酶各成分的代谢参与Aβ生成;同时UPS也是Aβ主要降解途径之一;而Aβ也可抑制UPS系统蛋白酶体活性。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淀粉样蛋白 APP Β-分泌酶 Γ-分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3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兆菊 江新泉 +4 位作者 陈强 徐希柱 马玉红 焦凤萍 叶文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84-1287,共4页
目的:克隆人白细胞介素32(hIL-32)基因,构建高效稳定的hIL-32大肠杆菌表达菌株,并对纯化的目的蛋白进行生物学活性的初步测定。方法: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刀豆素A(Con A)刺激60 h后提取细胞的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目的:克隆人白细胞介素32(hIL-32)基因,构建高效稳定的hIL-32大肠杆菌表达菌株,并对纯化的目的蛋白进行生物学活性的初步测定。方法: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刀豆素A(Con A)刺激60 h后提取细胞的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刺激的PBMC中扩增出hIL-32的基因,通过基因克隆技术,构建hIL-32在pET-30 a(+)中的重组质粒pET30a-hIL32,用IPTG进行诱导,得到hIL-32的原核表达蛋白;采用Ni2+-NTA亲和层析方法纯化目的蛋白;应用ELISA方法检测纯化蛋白诱导人PBMC产生IL-6的情况。结果:序列测定表明,hIL-32基因核苷酸长度为567 bp,编码189个氨基酸。重组质粒pET30-hIL32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重组菌菌体裂解物SDS-PAGE可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Mr)为28 000的重组蛋白,表达的重组蛋白IL-32可促进人PBMC产生IL-6,浓度达到(127±4.8)ng/L,而对照组IL-6的浓度仅为(25±2.3)ng/L。结论:成功克隆了hIL-32基因并构建了高效且稳定表达hIL-32基因的大肠杆菌菌株,且表达的目的蛋白能诱导IL-6细胞因子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2 基因克隆与表达 大肠杆菌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山南沙参中人参皂苷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颖 王锐 +2 位作者 张立木 李同德 刑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3期618-620,共3页
目的:研究泰山沙参中人参皂苷的提取工艺条件,测定几个不同品种沙参中人参皂苷含量。方法:设计正交实验,考察不同浓度甲醇、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含量。结果:采用75%甲醇,料液比1∶... 目的:研究泰山沙参中人参皂苷的提取工艺条件,测定几个不同品种沙参中人参皂苷含量。方法:设计正交实验,考察不同浓度甲醇、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含量。结果:采用75%甲醇,料液比1∶10,提取时间10min,提取4次,为泰山沙参中人参皂苷的最佳提取条件。泰山糙叶沙参、细叶沙参、柳叶沙参中人参皂苷含量分别为0.3094、0.1421、0.1397mg/g。结论:泰山沙参中人参皂苷含量丰富,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和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沙参 人参皂苷 含量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为内皮祖细胞的研究
18
作者 杨娜娜 李大伟 +3 位作者 张颖 于洋 陈彬 秦树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00-2000,共1页
关键词 诱导分化 祖细胞 骨髓单个核细胞 大鼠 铺路石样 完全培养基 骨髓来源 PROGENITOR 诱导条件 纤维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132对SHSY-5Y细胞Aβ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9
作者 孙利利 王浩 +3 位作者 于杨 焦鹏 张继国 秦树存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9-20,共2页
目的近年研究发现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s system,UPS)在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A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其详细机制还未明确.本课题组通过培养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观察不同浓度蛋白酶体抑制剂M... 目的近年研究发现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s system,UPS)在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A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其详细机制还未明确.本课题组通过培养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观察不同浓度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细胞凋亡及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代谢的影响,以期为阐明UPS在AD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培养SHSY-5Y细胞,MG132对细胞进行处理,浓度分别为2.5μmol·L^-1、5μmol·L^-1、10μmol·L^-1,24后检测各项指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Aβ40、Aβ42水平;Westernblot检测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β-分泌酶(BACE1),γ-分泌酶相关组分早老蛋白1(presenilins1,PS1)、早老蛋白2(presenilins2,PS2)、Nicastrin(NCT),α-分泌酶(ADAM10)等蛋白表达.结果细胞经MG132处理后,细胞活力下降,明显诱导细胞凋亡,随剂量增加凋亡率分别为3697%、462%、505%;经MG132处理后,细胞Aβ42、Aβ40蛋白水平明显上升;APP及Aβ代谢相关蛋白PS1、PS2和BACE1表达均出现剂量依赖性的增加,而ADAM10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NCT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MG132能诱导神经细胞凋亡,通过影响Aβ生成途径关键蛋白而干扰其代谢,说明蛋白酶体活性下降,可能通过促进Aβ的产生进而参与AD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MG132 Β淀粉样蛋白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吲哚醌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舒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洪锐 孙圆圆 +3 位作者 金景玉 苏雪慧 文今福 金松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79-1180,共2页
2,3-吲哚醌(2,3-indolinedione,isatin,ISA)为吲哚类衍生物,又名靛红,是近年发现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的一种内源性活性物质,且广泛存在于海洋生物如龙虾和十字花科植物中[1-2]。基础及临床研究表明,ISA 在人体不同器官和体液中均有分布... 2,3-吲哚醌(2,3-indolinedione,isatin,ISA)为吲哚类衍生物,又名靛红,是近年发现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的一种内源性活性物质,且广泛存在于海洋生物如龙虾和十字花科植物中[1-2]。基础及临床研究表明,ISA 在人体不同器官和体液中均有分布[3-5]。研究表明,ISA使动物产生类似焦虑的行为,并且在焦虑和紧张的状态下,心脏、脑、血浆中其水平会升高[6-8]。然而,目前ISA对胸主动脉舒缩功能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因此,本研究利用离体血管环实验模型,探讨ISA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舒收缩功能的影响及机制,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吲哚醌 胸主动脉 舒缩功能 一氧化氮 环磷酸鸟苷 α1 肾上腺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