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小麦周年氮肥运筹对砂浆黑土区小麦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吕广德 王瑞霞 +5 位作者 牟秋焕 米勇 亓晓蕾 李宁 吴科 钱兆国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72-980,共9页
为明确黄淮砂姜黑土区玉米小麦周年氮肥运筹对冬小麦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于2016-2018年玉米小麦生长季进行田间氮肥运筹试验。玉米供试材料为郑单958,小麦供试材料为泰山28,玉米季3个施氮量水平为113 kg·hm^-2(E1)... 为明确黄淮砂姜黑土区玉米小麦周年氮肥运筹对冬小麦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于2016-2018年玉米小麦生长季进行田间氮肥运筹试验。玉米供试材料为郑单958,小麦供试材料为泰山28,玉米季3个施氮量水平为113 kg·hm^-2(E1)、181 kg·hm^-2(E2)、249 kg·hm^-2(E3),小麦季4个施氮水平为90 kg·hm^-2(F1)、135 kg·hm^-2(F2)、180 kg·hm^-2(F3)、225 kg·hm^-2(F4),测定了砂浆黑土区周年不同氮肥运筹条件下小麦不同生长阶段干物质和氮素含量,系统分析了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分配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效应。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拔节到开花期最高,达到7720.24 kg·hm^-2;E2F3条件下,小麦各个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最高。花后同化物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高于花前同化物对籽粒产量的贡献,但E2F3运筹明显增加了花前同化物的积累量。随着小麦生育期的推移,氮素积累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各时期均以E2F3条件下氮素积累量最高,在拔节到开花时最高,为112.50 kg·hm^-2,但花前氮素对籽粒氮的贡献率明显高于花后氮素对籽粒氮的贡献率。成熟期籽粒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在E2F3条件下最大,分别达到9047.44 kg·hm^-2和184.10 kg·hm^-2,且与其他施肥模式差异显著。综合以上结果,对小麦而言,E2F3处理为本试验条件下砂姜黑土区玉米小麦轮作区最佳氮肥运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浆黑土 玉米小麦周年 氮肥运筹 干物质 氮素积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量对小麦泰科麦33干物质积累转运、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吕广德 殷复伟 +3 位作者 王超 李宁 钱兆国 吴科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8,共13页
于2016-2019年小麦生长季进行小麦品种泰科麦33的田间播种量试验,2016-2017年播种量为75 kg/hm^(2)(SA_(1))、150 kg/hm^(2)(SA_(2))、225 kg/hm^(2)(SA_(3))、300 kg/hm^(2)(SA_(4))、375 kg/hm^(2)(SA_(5))5个水平,2017-2018和2018-2... 于2016-2019年小麦生长季进行小麦品种泰科麦33的田间播种量试验,2016-2017年播种量为75 kg/hm^(2)(SA_(1))、150 kg/hm^(2)(SA_(2))、225 kg/hm^(2)(SA_(3))、300 kg/hm^(2)(SA_(4))、375 kg/hm^(2)(SA_(5))5个水平,2017-2018和2018-2019两个小麦生长季调整播种量为75.0 kg/hm^(2)(SA_(6))、112.5 kg/hm^(2)(SA_(7))、150.0 kg/hm^(2)(SA_(8))、187.5 kg/hm^(2)(SA_(9))、225.0 kg/hm^(2)(SA_(10))5个水平,同时在2018-2019年重复2016-2017年的试验。测定不同播种量条件下泰科麦33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累积量,并根据干物质累积量分析生物量积累特征以及开花前后干物质转运特性;通过测定开花后旗叶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分析不同播种量条件下泰科麦33的光合作用差异;对不同播种量条件下泰科麦33籽粒产量和产量结构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播种量条件下,开花前干物质累积量高于开花后干物质累积量,但对籽粒贡献率却低于开花后;在SA_(1)~SA_(5)处理中,与SA_(1)、SA_(3)、SA_(4)、SA_(5)相比,SA_(2)的干物质累积量显著提高,2016-2017年分别提高了5.9%、1.6%、8.6%、9.7%,2018-2019年分别提高了6.5%、1.5%、11.5%、13.6%;在SA_(6)~SA_(10)处理中,2017-2018年干物质累积量SA_(9)处理最高,为14779.17 kg/hm^(2),2018-2019年SA_(8)处理最高为17405.25 kg/hm^(2)。不同播种量下泰科麦33干物质积累动态曲线均符合Logistic模型,在SA_(1)~SA_(5)处理中,两年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Vm)均出现在SA_(2)处理,与各处理平均值相比,干物质最大累积量分别提高了4.1%和6.7%,快速累积持续时间虽然分别缩短了7.6 d和6.1 d,但最大累积速率分别提升了14.9%和15.6%;SA_(6)~SA_(10)处理中,2017-2018年SA_(9)处理的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最高,与各处理平均值相比,干物质最大累积量提高了7.4%,快速累积持续时间延长了0.8 d,最大累积速率提升了0.6%;2018-2019年,干物质最大累积量出现在SA_(8)处理,与各处理平均值相比,干物质最大累积量提高了5.2%,快速累积持续时间虽然缩短了1.8 d,但最大累积速率提升了7.9%。在所有播种量条件下,泰科麦33旗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在开花后7 d达到最高,蒸腾速率在开花后14 d最高;SA_(1)~SA_(5)处理中,两年SA_(1)处理的蒸腾速率比其他处理的平均值分别高9.1%和9.2%,气孔导度分别高15.0%和14.0%,净光合速率分别高15.1%和12.3%;SA_(6)~SA_(10)处理中,SA_(6)处理在花后的蒸腾速率高于其他处理的平均值9.2%,气孔导度高17.3%,净光合速率高11.8%。但在SA_(1)~SA_(3)处理间旗叶光合参数差异不显著,SA_(6)~SA_(10)处理中SA_(6)~SA_(8)处理间差异也不显著。在SA_(1)~SA_(5)处理中,各处理籽粒产量的大小顺序为SA_(2)>SA_(3)>SA_(1)>SA_(4)>SA_(5),SA_(2)两年产量分别为9545.05 kg/hm^(2)和9439.50 kg/hm^(2)。在SA_(6)~SA_(10)处理中,2017-2018年各播种量处理产量的大小顺序为SA_(9)>SA_(8)>SA_(10)>SA_(7)>SA_(6),SA_(9)的产量为8342.55 kg/hm^(2),2018-2019年各处理的产量顺序为SA_(8)>SA_(9)>SA_(7)>SA_(10)>SA_(6),SA_(8)的产量为9287.95 kg/hm^(2)。通过拟合泰科麦33播种量与产量之间的方程曲线发现,在SA_(1)~SA_(5)处理下产量达到理论最大值时最佳播种量两年分别为179.16 kg/hm^(2)和159.70 kg/hm^(2);在SA_(6)~SA_(10)处理下2017-2018年播种量为188.96 kg/hm^(2)时产量最大,而2018-2019年播种量为153.70 kg/hm^(2)时产量最大。以上分析结果说明,优质小麦新品种泰科麦33在播种量153.70~188.96 kg/hm^(2)条件下产量、干物质累积量和光合速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泰科麦33 播种量 干物质 光合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19年小麦新品种对比试验
3
作者 殷复伟 薛丽娜 +3 位作者 吴红燕 李宁 柳新明 李超 《江西农业》 2020年第8期13-15,共3页
为了充分展示各小麦品种的特性,筛选出适宜本区域种植的品种,为小麦种植者选择品种提供支撑,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2018年在山东省泰安市选择菏麦20等17个品种进行对比试验。产量和综合性状结果表明,山农29、山农24、淄麦29... 为了充分展示各小麦品种的特性,筛选出适宜本区域种植的品种,为小麦种植者选择品种提供支撑,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2018年在山东省泰安市选择菏麦20等17个品种进行对比试验。产量和综合性状结果表明,山农29、山农24、淄麦29、太麦198、岱麦366、菏麦20、山农36及优质强筋小麦泰科麦33、济麦229、济麦44等品种适宜在山东省泰安市进行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对比试验 产量 推广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