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黄前水库上游生态修复区典型植被林冠层水文效应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程传民
王华伟
陈赫男
-
机构
泰安市水土保持生态监测站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共3页
-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林业项目专题(2006BAD26B06
2006BAD03A1205)
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8KFJJ06)资助项目
-
文摘
利用森林水文与水量平衡原理,采用固定标准地方法,对山东省泰安市黄前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典型植被类型的林冠层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P=18 mm的降雨条件下,生态修复区内不同树种林冠对降雨截留量的排序为油松>赤松>侧柏>麻栎>刺槐,树干径流量和林内穿透雨量没有发现有类似的规律,针叶林比阔叶林的林冠截留量大。②不同造林密度对林冠截留量的影响总体趋势为造林密度越大林冠截留量越多,反之林冠截留量就越少;林内穿透雨量与林冠截留量的变化规律相反。③不同郁闭度林分与不同造林密度的林分对降雨的再分配规律相同。④不同混交方式的林分对降雨的截留量排序为松刺栎混交>油松>松栎混交>松刺混交>麻栎>刺槐;树干径流量和林内穿透雨量的规律不明显。⑤生态修复区内典型植被林冠截留量在降雨量较小时(P=4.50 mm)截留作用很明显,林冠截留率较大;但随着雨量增加,树干径流量逐渐增大,林冠截留率呈减小趋势。
-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典型植被类型
林冠层截留量
树干径流量
林内穿透雨量
-
Keywords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typical vegetation type
canopy interception
amount of stemflow
throughfall in forest area
-
分类号
S715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