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区域教育特色的底蕴在哪里--以山东省泰安市区域教育为分析背景的探讨 |
吕忠堂
王爱玲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
2
|
物理科学探究任务驱动式评价研究报告 |
强光峰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
3
|
校本研究:教育科研范式的应然选择——关于推进中小学校本研究的思考与探索 |
强光峰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
4
|
深化创造教育实验研究的策略 |
张兴华
|
《山东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
5
|
问题与对策:行动中的校本研究 |
曾庆伟
吕忠堂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
6
|
寻找县域教育改革的“奥卡姆剃刀”——山东省宁阳县推进教育改革的技术路线图分析 |
张斌
吕忠堂
|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7
|
论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 |
张兴华
|
《山东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
8
|
“非典”留给教育的反思 |
张兴华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
9
|
劳动教育:寻找回失落的世界 |
吕忠堂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
10
|
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参加“中外校长(中小学)论坛”的收获、体会与思考 |
李廷良
孙明霞
|
《山东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
11
|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好十个问题 |
任绪富
阚兆成
|
《当代教育科学》
|
1999 |
0 |
|
|
12
|
德育应致力于国民精神的改造和新生 |
韩绪芹
吕忠堂
|
《山东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
13
|
对创建特色学校若干关系的思考 |
吕忠堂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
14
|
网络资源的数学教学意义 |
魏立平
吕忠堂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
15
|
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解决了哪些重大问题 |
吕忠堂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
16
|
魏书生:走向末路还是通途——兼与蔡朝阳同志商榷 |
吕忠堂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
17
|
贵在上好每一节课 |
吕忠堂
|
《山东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
18
|
五种新型办学模式利弊解析 |
高峰
吕忠堂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
19
|
区域性 实践性 创新性——地市推广深化目标教学的新探索 |
李廷良
阚兆成
吕忠堂
|
《当代教育科学》
|
1999 |
0 |
|
|
20
|
德育,怎样才能“硬”起来? |
任绪富
张兴华
阚兆成
|
《当代教育科学》
|
1998 |
0 |
|